來源:中國科學報
學術期刊被認為是科學的永久記錄,但一份分析報告顯示,在過去20年中,有176本開放獲取期刊(以及在這些期刊上發表的許多論文)從網際網路上消失了。
相關研究成果近日發表在論文預印本伺服器arXiv上。
報告作者之一、芬蘭漢肯經濟學院信息科學家Mikael Laakso和同事發現了在2000年至2019年在網上消失的176本期刊。
「科學出版物特別是那些已經在網上公開的出版物,不應該有任何丟失。」他說。
圖片來源於網絡
據《自然》報導,這些期刊中有一半以上屬於社會科學和人文科學類,但也有生命科學、健康科學、物理科學和數學類,其中88種期刊隸屬於學術協會或研究機構。
該分析還發現了900種仍在線但似乎已停止發表論文的期刊,它們可能在不久的將來會消失。
美國佛羅裡達國際大學圖書管理員Elizabeth Lightfoot說,這項研究為在線期刊的脆弱性提出了一個「令人信服的理由」。
Laakso說,期刊從網際網路上消失有多種原因。
例如,出版商可能停止支付維持其出版物網頁正常運行的費用,或者期刊可能託管在屬於某個學術機構的在線平臺上,並在網站或伺服器更新時被遺忘。
當這種情況發生時,期刊理應保存在數字檔案中。
1999年史丹福大學圖書館推出的LOCKSS計劃,就旨在確保當出版商不在時出版物仍然可用。
LOCKSS的工作方式是將存儲於參與(計劃)圖書館伺服器上的內容製作多份拷貝,圖書館支付年費,以保存館藏。
過去20年中出現了包括LOCKSS、Portico和 PKP PN在內的類似服務。
這些服務的成本和覆蓋面各不相同:有些與圖書館合作,有些則與出版商合作——PKP PN對註冊的期刊是免費的。
目前,有成千上萬的圖書在這樣的保護計劃中。但Laakso說,仍有期刊被遺漏了。
該研究發現,176本期刊的大多數是在停止發表論文的5年內消失的。大約有1/3在最後一次出版後一年內消失。
研究人員利用這個「生命周期」估計,還有900種不活躍的開放存取期刊有可能消失。
值得注意的是,訂閱期刊沒有被納入研究,因為付費牆意味著研究人員不得不使用不同的方法來收集數據。
Laakso說,因此,這項研究可能低估了已消失的期刊的數量。
LOCKSS項目代理經理Thib Guicherd-Callin認為,有些期刊沒有被納入現有的數字保存計劃並不奇怪。
「儘管許多機構已經使用了開源的LOCKSS軟體,但數字保存計劃仍然面臨資金不足的問題。」
他補充說,「很少有機構投入必要的資源來識別這些出版物並確保它們被納入保存計劃。」
該研究作者之一、德國柏林自由大學博士生Lisa Matthias表示,確保這些不活躍期刊不消失的責任應該由出版商、作者、圖書管理員和保存服務機構共同承擔。
相關論文信息:
https://arxiv.org/abs/2008.11933
本文內容及未標註圖片版權歸原作者所有,僅供分享之用,不代表本號觀點。如轉載稿涉及版權等問題,請作者在兩周內與我們聯繫或者請留言通知我們刪除。
來稿和內容合作信箱:qiaoqiao@acabridge.edu.cn