據報導,河南某市市民劉女士近期早上送孩子上學,發現不到六點半路燈就已經不亮了。劉女士反映,以前天亮得早,關閉路燈不會影響通行。但隨著天氣變冷,早上六點半天還挺黑,很不安全,希望路燈能晚關一會兒。
路燈是現代城市必不可少的公共設施,大街小巷星羅棋布的路燈,為夜行的車輛和路人帶來了光明和安全感。然而,隨著季節更替,晝夜長短變化,不少路燈仍按預定時間開關,難免會出現路燈與「天色」不相匹配,「路燈滅時天猶暗、路燈亮時天仍明」的不合理情況。小路燈,大民生。路燈雖小,卻與百姓生活密切相關,也是一項重要的民心工程。隨著季節轉換和天氣變化,能見度有所不同,開關路燈也應根據「天色」調整時間,一方面滿足不同天氣情況下市民出行的道路照明需求,另一方面也能體現照明服務的科學性和人性化。
看似很小的「開關燈」問題,折射出公共服務如何對接群眾需求的大問題。因此,主管部門應當科學、靈活地設置路燈開關時間,讓路燈「作息時間」跟著天氣走,在節約的原則下,為市民提供更安全、更人性化的公共照明服務。
目前,我國不少城市採用了智能化城市照明系統,路燈可以根據光線變化來控制開閉,既方便市民,又不會造成浪費,希望此舉能在更多的城市推廣。
(作者單位:江蘇省宿遷市12345熱線服務中心)
(來源:經濟日報)