有沒有很科幻?谷歌正在研發會釋放能量脈衝治療癌症的手環

2021-01-20 虎嗅APP

虎嗅註:


從容遊走在商業和造夢之間的谷歌,正在把研發的目光持續投向生命科學領域。


近日,科技巨頭谷歌向世界智能財產權組織(WIPO)提交了一項新的專利成果,未來的智能手環可以發出能量脈衝,消滅佩戴者血液中的癌細胞。這樣一來,你佩戴的智能穿戴設備可能會比你自己先知道你生了病。

  

智能手環如何消滅血液中的癌細胞?


根據谷歌提交的專利描述,這項專利名稱中提到名為「奈米粒子遊移」(Nanoparticle Phoresis)技術。專利稱,這一可穿戴式裝置能夠「自動改變或破壞血液中對健康有害的一個或多個目標」,如酵素、荷爾蒙、蛋白質、細胞或其他分子等,對穿戴者人體醫療狀況或身體健康有影響的物質。


谷歌在申請的這項專利中,以帕金森氏症舉例,智能手環傳輸的能量能夠根據血細胞中不健康物質的打擊目標不同而改變,有積極的治療效果。靶向打擊的實質目標可以為血液中的酶、激素或蛋白質。比如,已經有相關研究表明某種蛋白質與引起帕金森病部分相關,那麼就可以通過篩選並打擊各種與帕金森有關的血液細胞粒子來預防或治癒帕金森病。同時,這種手環還可以在篩選辨識出癌細胞後,進行改變或破壞癌細胞,可望削弱癌細胞的擴散。


谷歌對此研究已有一段時間。


2014年10月,Google的秘密實驗室「Google X」就已經宣布其正在研究磁性納米粒子,將在人體血液當中尋找癌細胞,並通過智能手環反饋結果。


當時有員工解釋說,他們將利用智能手環底部接觸人手臂上的淺靜脈額的自發螢光來傳輸數據。


由於這一功能需要考慮到各種皮膚的類型和顏色,所以Google的科學家已經建立了一個假手臂與人造皮膚來測試以上功能。


目前,谷歌的這一產品還只是停留在專利階段,未來將在何時成為真正量產的產品還沒有答案。但這項專利也證明了谷歌正致力於生命科學的研究。


真的可行嗎?距離未來還有多久?


受眾最關心的問題是,這一預言可以治療癌症的手段,從專利申請到最後落地,可行性有多高?


「Google的概念很超前,但技術上有多大的可行度還是取決於後期的發展,從我們醫療界的角度來看,從概念到最後的臨床應用還有很長的一段路要走。」長海醫院胸外科專家蔣庚西告知《第一財經日報》記者,根據目前美國癌症治療的「guide line」(腫瘤指標指南),早期腫瘤仍推薦手術治療,手環治癌恐落地不易。


「作為一種檢測手段,健康手環在技術層面不存在障礙,但作為治療手段仍有待臨床治療方法的改進和公認。目前癌症還沒有規範化、徹底有效的治療方案,所以從殺滅癌細胞的角度,至少現階段還不太現實。」蔣庚西補充,治療與檢測不同,若該產品落地,從臨床申請到最後相關部門批覆,至少還有數年時間。


而另一邊,關於醫療領域谷歌其實布局已久,癌症的治療以及基因檢測領域最近動作頻繁。


谷歌不斷加碼生命科學研發


公開資料顯示,Google X近年來成立了生命科學團隊,由數百位專家組成,投入研究對可早期發現癌症、中風與心臟病等發病徵候的磁性奈米粒子。


2014年5月,谷歌風投領投了位於紐約的初創公司Flatiron Health金額達1.3億美元的B輪融資,這家初創公司擁有用於分析癌症數據的雲平臺。


2014年11月,谷歌早前收購的Lift Lab研發的為「帕金森症」患者特別研製的防抖動智能勺子(Liftware Spoon)面向市場銷售。Liftware Spoon號稱使用了數百上千條算法,以感知和預測「帕金森症」患者的手部抖動,並依此對勺子進行調節,從而最大可能地保持平衡。谷歌表示,該產品平均能減少76%的抖動對勺子的影響。


谷歌風投還擁有Foundation Medicine公司4%的股份。Foundation Medicine公司利用遺傳信息推動對癌症的個人化治療。2015年1月,生物技術公司羅氏製藥收購了Foundation Medicine多數股權。


有消息稱,谷歌的投資部門在過去兩年內把對生命科學的投資提高了三成。


而這並不意味著谷歌就此偏離了「搜索」的航道。與其核心業務相比,這些投資項目的規模並不算大。谷歌執行長拉裡·佩奇也在早年投資生命科學公司時發帖對員工表示,雖然投資生命科學是一個長期的賭注,「但我們相信,只要我們有正確的目標和正確的人員,就能夠在合理的時間尺度內獲得良好的進展。」


「一年半之前我在谷歌拜訪調研,當時他們就在與其他公司合作一些有關醫療領域的業務,比如用3D列印製造肝臟,用於解決醫學問題。」普華永道中國醫療科技行業主管陳麒元告知《第一財經日報》記者,實際上,不僅僅是谷歌,包括三星、飛利浦,以及國內的阿里巴巴、騰訊都已經開始大規模涉足科技醫療領域的探索。


隨著谷歌這樣的科技巨頭不斷搶佔3490億美元的全球醫療市場,傳統醫療科技公司正面臨嚴重威脅。


「單純依靠產品創新實現的增速已經越來越慢,在原有產品上增加花哨的產品功能已經不足以支持產品價格的上漲。」由普華永道最近發布的一份有關《醫療科技公司致力於創新改革》的報告中如此總結。


顯然,有錢而任性的科技巨頭們比傳統的醫療公司更願意在創新這件事情上花錢。


「至少18家來自通訊、家用電子產品的公司(其中5家是美國財富100強,4家是全球財富100強)都已經進入醫療科技領域。」該報告同時指出。


就連以「加工」揚名的富士康也不願意放棄這一可以轉型成為「科技」公司的機會。


2015年,富士康與美國醫療設備製造商Varian Medical Systems談判,共同開拓醫療市場。Varian主要生產放射治療、放射外科和近距離放射治療設備及相關軟體,富士康希望最終獲得在中國銷售放療設備的許可權。


「儘管現在多數的醫療科技產品還未盈利,但確實它們正在受到資本市場的熱捧。」陳麒元說。

相關焦點

  • 有沒有很科幻?谷歌正在研發會釋放能量脈衝治療癌症的手環-虎嗅網
    虎嗅註:從容遊走在商業和造夢之間的谷歌,正在把研發的目光持續投向生命科學領域。近日,科技巨頭谷歌向世界智能財產權組織(WIPO)提交了一項新的專利成果,未來的智能手環可以發出能量脈衝,消滅佩戴者血液中的癌細胞。這樣一來,你佩戴的智能穿戴設備可能會比你自己先知道你生了病。  智能手環如何消滅血液中的癌細胞?
  • 能量治療?
    能量治療,這個是如何能夠實現的呢?就是通過能量。國外說的靈魂,中國人說的三魂七魄。就像我之前說過的,病症分為虛病實病還有虛實結合的病,而這些都可以通過對三魂七魄的調整和治療實現治癒或者導致,在我看來,癌症就是自身的能量場出現了問題,只要把相應部位的問題解決就可以治癒,只要將相應部位隔離或者控制就可以讓其不再惡化,而導致癌症也是如此。
  • 美國在研究「瞬間移動」項目,你沒看錯,谷歌X實驗室正在研究
    「瞬間移動」是神話或者漫畫裡面才有的超能力,比如說《龍珠》裡面的孫悟空,甚至說一般科幻電影都不敢這麼拍,畢竟太不可思議了。而美國谷歌公司卻不信邪,其下屬的X實驗室竟然進行「瞬間移動」的研究!雖然上面這些項目看起來有點瘋狂,但是從X實驗室卻走出了很多影響世界的東西,比如說谷歌眼鏡、無人駕駛、物聯網、機器人、谷歌大腦等,正在引領著世界的潮流。而且也有一些取得了市場效益,比較著名的有Google Watch、Dandelion地熱能源公司、Verily的醫療公司等。
  • 日本推進硼中子俘獲療法治療癌症
    據日本多家媒體報導,日本正在推進硼中子俘獲療法(Boron Neutron Capture Therapy,簡稱BNCT)治療癌症的臨床試驗。BNCT療法通過在腫瘤細胞內的原子核反應來摧毀癌細胞,主要適用於腦膠質瘤與黑色素瘤等癌症。        在治療過程中,先給病人注射含硼的特殊化合物藥劑,這種藥劑進入人體後,含硼化合物迅速聚集於癌細胞內,而在其它組織內則分布很少,對人體無毒無害,對癌症也無治療作用。
  • 能量治療師治療病人的原理
    我告訴他們我是一個能量治療師,但對他們來說那是不夠的,他們並沒有一個類別或⋯.巴夏:好吧,這個比喻怎麼樣?你知道音叉嗎?問:知道。巴夏:你知道,如果兩個音叉的振動頻率一樣,那麼,當你讓一個音叉振動起來,另一個也會以共鳴的方式振動起來。問:是的。
  • 細胞沒有能量可通過移植線粒體來補充 為癌症治療提供全新思路
    細胞沒有能量可通過移植線粒體來補充 為癌症治療提供全新思路  Emma Chou • 2020-03-24 15:05:35
  • 關於癌症治療16個謊言,不能信
    來自Ludwing癌症遺傳與治療中心的Diaz及其同事們,正在努力朝著這個難題進發。他們希望發明一些新技術和新方法,希望能儘早發現和診斷癌症。研究人員希望,能利用癌細胞釋放到血液和體液中的DNA特異性片段,在癌症發展至導致症狀前就能發現癌症。這些新型方法有望被廣泛地用於癌症篩查。
  • 「谷歌」一下癌症診斷新利器,AI顯微鏡開掛,AR瞬間識別癌細胞
    不管是研發疾病療法,還是開發檢測工具,谷歌的軟體技術幾乎都以AI為核心支撐。谷歌開發出診斷癌症的人工智慧顯微鏡2019年8月12日,由谷歌設計研發的增強現實顯微鏡系統(ARM)—— Microscope 2.0 登上國際頂級醫學期刊 Nature Medicine(最新 IF=30.6)。
  • 電場治療癌症:下一個十億級美元金礦?
    位於北京的中日友好醫院,是國內第一家應用電化療技術治療癌症的醫療機構,從1987年到1991年,至少有200家醫院應用電化學療法治療了上千名癌症患者[2] ,到2003年,中國至少有15000名良性或惡性腫瘤患者接受了電化學療法。
  • 「能量整合醫學」瞄準無創治療早期肺癌
    據悉,這是我國自主研發的、在國內外領先的創新醫學體系。該體系創建者、上海市第十人民醫院呼吸科主任醫師、博士生導師範理宏教授向記者表示,未來能量整合醫學將助力醫學界攻克癌症難關。  據了解,能量整合醫學是以線粒體能量為核心,藉助整合醫學特有的整體醫學觀形成的新的醫學體系。
  • 防靜電手環原理 防靜電手環有用嗎 防靜電手環怎麼用
    防靜電手環作為一種戴在手上,防止靜電對人體造成傷害的手環。防靜電手環在使用的時候,對防靜電手環不了解的小夥伴,會好奇防靜電手環有用嗎,以及防靜電手環怎麼用等問題。根據此疑問,下面小編帶來防靜電手環原理的相關內容介紹,給大家介紹一下防靜電手環是怎麼用的,同時了解一下防靜電手環有哪些作用。
  • 趣科技:從科幻電影走出的現實技術(組圖)
    在過去幾十年的時間內,人們對於科幻影片的熱衷絲毫沒有減緩的趨勢。而隨著科學技術的不斷發展,科幻影片中許多原本被認為是不可思議的技術也已經悄然走進了人們的日常生活。3.谷歌眼鏡在許許多多的科幻電影中,我們一直會看到主人公的眼前會被投射出各種各樣的重要數據和資料。但事實上,這一技術已經隨著谷歌眼鏡的問世走到了人們身邊。
  • 施密特透露谷歌正在研發的三大尖端科技
    雖然在過去很長一段時間以來,谷歌的自動駕駛技術一直得到了媒體的青睞。但據該公司董事會主席埃裡克-施密特(Eric Schmidt)透露,谷歌目前真正的研發重點其實已經放在了包括機器學習這些更為複雜的科研領域。
  • 蘋果正在研發的搜尋引擎能幹的過谷歌嗎?
    12月22日 消息:據TNW報導,蘋果正在加快研發自己的搜尋引擎,以取代谷歌。推出自己的搜尋引擎,將有利於蘋果的產品服務的推廣,同時削弱谷歌在搜索領域的壟斷地位。這三者都需要為用戶顯示有用的搜索結果,並將合適的客戶引向廣告商。在這兩者之間,Google會因為精準的廣告匹配而獲得報酬。搜索次數越多,結果越有用。結果越有用,廣告定位就越好。必應也一直在這方面努力,但還未達到谷歌搜索的規模。如果有關蘋果商業模式的傳言屬實,那麼蘋果的搜尋引擎的未來可期。蘋果最近一直非常關注用戶隱私,包括但不限於公開拒絕向FBI秘密訪問其設備。
  • 盤點關於癌症的十大謠言:用小蘇打可以治療等
    研究人員正在試圖弄清造成這種變化的原因,這將有助於癌症治療。但是沒有證據表明飲食可以改變人體pH或者影響癌症的發病率。  癌細胞愛甜食  糖類又叫做碳水化合物,因為其分子都由碳、氫和氧構成。碳水化合物在人體消化系統中會被水解成葡萄糖和果糖,然後被吸收進血液,再進入細胞作為呼吸作用的原料為我們提供能量。
  • 鋼鐵俠們的科幻裝備,有一些正在成為現實
    我們曾經討論過,許多科幻小說都像是神預測(詳見:科幻小說的10次神預測,以及實現的時間),預言了原子彈、坦克、潛艇……一次次實現了人類的幻想。  回到當下,幻想也正在發生。  從機械外骨骼到渦流炮,這些感覺上很「科幻」,好像只有銀幕上的鋼鐵俠才可能擁有的武器,實際正在一步步變為現實。  下面就來看看,有哪些科幻武器已經落地成真。  ——對了,託尼·史塔克或成最大輸家。
  • 放射核種藥物:一種可能更安全的癌症療法
    傳統放射線治療的缺點 放射線用於治療癌症已超過百年(注1),時至今日仍有約半數癌症病患在治療某階段會接受放射線治療。雖已歷經一世紀多,但放射線療法進展仍相當緩慢──放射線必須由病患「體外」照射入「體內」腫瘤區域,破壞癌細胞的DNA藉此消滅腫瘤。
  • 脈衝式摩擦納米發電機:無電源亦可釋放大能量
    但是,由於TENG本身高電壓、低電流和交流脈衝的輸出特性,目前還沒有一種TENG能夠獨立、持續、穩定地為電子器件供電,都需要電源管理電路和能量存儲器件來實現穩定的輸出。針對上述問題,程綱課題組在TENG的輸出端引入同步觸發的機械開關,研發了Pulsed-TENG。據介紹,Pulsed-TENG的等效電路是一個恆壓源、一個恆定電容器和一個開關的串聯,其電學輸出與TENG的運動頻率無關,僅受輸出負載的控制,因此其輸出阻抗為零。這也使得Pulsed-TENG可以保持輸出電壓和能量的最大化,而不受外界阻抗的影響。
  • 人類攻克癌症的「重要一步」——硼中子俘獲治療
    BNCT被認為是世界上先進的癌症治療手段,他的治療原理如何,又有哪些顯著優勢,今天,讓我們一起來看看吧~「治癌神器」背後的秘密BNCT技術是目前國際前沿的抗癌治療技術,已成為未來惡性腫瘤放療的重要選擇之一,它是一種能夠選擇性地阻擊癌細胞的放射線療法。它利用能量低的中子和聚集在癌細胞和組織中的硼化合物的反應,在定點破壞癌細胞,對身體造成的負擔較小。
  • 對實體瘤有效的癌症疫苗初步研發成功​
    創新型「可植入」癌症疫苗研發成功隨著醫學的發展,癌症患者目前有非常多的治療選擇,但目前每種治療方式都有弊端,化療在殺死迅速分裂的癌細胞同時也損害體內的健康細胞,並且不能預防腫瘤轉移復發。免疫療法具有持續的抗癌效果,但是由於腫瘤產生的免疫抑制性局部環境,使免疫藥物無法到達腫瘤內部起作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