今年深圳雷暴日已達47天

2020-12-03 SZNEWS

■ 深圳特區報記者 方勝/文 劉羽潔/圖

不少市民都感受到,今年以來深圳雨水特別多。昨日,深圳市氣象局局長王延青做客深圳特區報「民生面對面」訪談。她介紹,今年以來深圳降水偏多超七成,雷暴天數也已達47天遠超去年同期,這些都凸顯著城市面臨氣象災害侵害的風險。而近期一輪降水過後,深圳即將迎來晴熱天氣,「深圳藍」又將重現天空。

今年以來深圳降水偏多超七成

今年以來,我市降水顯著偏多。王延青介紹,今年深圳市汛期開始特別早,比往年提前近1個月,3月21日就進入了汛期。截止到6月14日,深圳今年降雨量已經達到了1284.9毫米,對比近五年同期平均雨量偏多74%。其中,光明新區降雨最多,達1640.8毫米,較近五年同期平均偏多112%。

今年的降水為何這麼多?王延青表示,這主要跟厄爾尼諾現象有關。儘管史上最強的厄爾尼諾現象在5月底趨於結束,但它的餘威仍然存在。

「5、6月份也是深圳的龍舟水季節。」王延青介紹,龍舟水通常是指華南地區在端午節期間集中降水期。今年深圳已迎來四輪龍舟水強降雨,預計15-16日,我市有大雨到暴雨。不過17日起,龍舟水趨於結束,我市轉為副熱帶高壓控制,天氣漸趨酷熱,屆時藍天白雲也將增多,將給市民帶來一年一度的「深圳藍」。

今年首個颱風7月中下旬到來

第四輪龍舟水降雨過後,深圳也將逐漸過渡到後汛期。後汛期天氣災害主要以颱風為主。預計6月下旬中後期-7月上旬,海上熱帶系統活躍,可能有颱風在深圳500公裡防區範圍附近或以外活動。

「雖然預計今年颱風個數不會明顯增加,但颱風在珠三角附近登陸的概率卻有所加大。根據目前情況預測,最近一個對我市有明顯風雨影響的颱風,較大可能出現在7月中下旬。」王延青說。

颱風監測、預報方面,王延青介紹,依託氣象衛星監測資料和應用數值模式、集合預報等技術,今年深圳已經推出了更精細的颱風監測預報服務,將颱風路徑預報時效從3天延長至5天,同時新增進入深圳範圍500公裡颱風的每小時定位信息。這也是今年市政府民生實事的內容之一。

「我們延長了颱風未來動向的預報時間,這樣市民就可以更從容地做好防禦準備工作。關於颱風的具體信息,市民可以通過深圳颱風網和颱風APP隨時查詢。」

雷電災害是我市三大氣象災害風險之一

暴雨時常伴隨雷電。王延青介紹,深圳屬亞熱帶季風性氣候區,地處低緯度,瀕臨南海,太陽輻射強,局地對流強烈,地形複雜,因此雷電活動十分頻繁。統計顯示,深圳年均雷暴日69天,高出全國平均雷暴日34天一倍多。

「隨著城市電磁環境的改變,我市雷暴天氣呈增多趨勢。」王延青介紹,2011-2015年,深圳雷暴日分別為54、69、73、104、92天。截止到6月14日,今年的雷暴天數已達47天,比去年同期33天多出14天。

雷電災害也是深圳最主要的三大氣象災害風險之一。雷災造成的直接損失主要包括人員傷亡事故、電子電器受損、火災爆炸、建築物受損、供電故障等5個方面,此外還有巨大的間接經濟損失。

「雷電災害主要集中在4-9月,其中5-8月為高峰期。現在正是深圳遭受雷電災害最集中的時候,需要政府和全社會重視起來,做好防範準備。」

防雷行政審批時限大幅縮短

王延青介紹,市委市政府特別強調城市安全工作,今年城市管理治理年要重點加強城市安全隱患排查和16個方面的治理,其中就包括雷電等氣象災害防禦。市氣象局在做好雷電的監測和預警預報、雷電災害風險區劃劃分等工作基礎上,還不斷優化防雷行政審批流程,加強防雷安全監督管理。

目前,市氣象局已實現防雷裝置設計審批由20個工作日縮短至3個工作日,防雷裝置竣工驗收審批由10個工作日縮短至5個工作日;將生產和經營危險化學品取證企業408家(包含1家民爆企業)、燃氣站點294個,共計702個企業責任主體納入雷電災害防禦重點單位。

今年6月至8月,市氣象局還將與市安監局、市經貿信息委組織對全市危險化學品、易燃易爆等280個雷電防禦重點單位開展氣象災害防禦暨防雷安全生產專項聯合執法檢查。「我們在加強監管、檢查的同時,也呼籲各個責任主體能夠重視防雷工作。特別是危險化學品生產經營單位等,要將防雷安全隱患排查納入生產經營活動的日常管理,做好防雷裝置的日常維護,做到防患於未然。」

市民問題

沈先生:市氣象臺發布雷電預警信號後,市民應該做好哪些防禦措施?

王延青:根據《深圳市氣象災害預警信號發布規定》,雷電預警信號只有一種,是黃色的標識,它的含義是兩小時以內可能出現或者已經開始有雷電影響。

收到雷電預警信息後,企業應按照防禦預案停止戶外易燃、易爆等危險作業,市民應該停留在安全地方。比如,在室外遇到雷雨天氣時,應迅速躲入有防雷設施保護的建築物內,不要在空曠場地打傘或者打手機;在室內則不要靠近或接觸金屬管線,雷暴天氣十分嚴重時,最好不要使用家用電器,並拔掉電源插頭。另外,雷電和風雨往往是同時出現的,所以看到雷電預警,也要注意防範暴雨和大風。(方勝)

相關焦點

  • 貴州年均雷暴日45到80天 雷電閃擊頻率全國第四
    年平均雷暴日45到80天,雷電閃擊頻率處於全國第四位,全省都屬於雷電災害的多發地區。據不完全統計,2000年以來,全省發生比較嚴重的雷電災害事故1648起,人員傷亡560人,直接經濟損失上億元。(張進 石開銀)
  • 本市今汛期以來雷暴日數15天 雷電密度超常年
    今天上午9點,市氣象臺最新統計顯示,6月至今,本市雷暴日數達到15天,超過常年平均的14天。而根據多年雷電監測統計,城區的雷電密度最高。今夏雷暴已超常年平均昨天,京城度過雷電交加的一日,而這已經是連續第八天「天天打雷」了。
  • ...字節跳動今年國內廣告收入或達1800億;深圳天使母基金曬成績單
    在本周的創投市場中,據外媒報導,軟銀正考慮將願景基金部門從倫敦遷至阿布達比,而軟銀集團最新財報數據顯示,願景基金正在強勢反彈;知情人士透露稱,字節跳動今年在中國市場的廣告營收將至少達到1800億元,這將進一步鞏固其在中國數字廣告市場的地位。此外,深圳天使母基金深管理公司董事長姚小雄曬出運營成績單:已承諾出資70億,投資近200個項目。
  • 深圳連續三年春季無回南天 今年前4個月天氣異常原因已找到
    2020年4月30日訊(見圳客戶端、深圳新聞網記者 陳婕)記者從深圳市氣象局(臺)舉行的五一假期天氣及5至6月氣候風險預測新聞發布會上獲悉,1至4月,深圳天氣氣候呈現「前暖後涼、乾燥少雨、無回南天」的特徵,與常年差異較大,初步分析是因為今年以來大氣環流異常,預計近期將形成一次弱的厄爾尼諾事件;此外,近10年深圳市春季回南天呈現減少減弱趨勢,且2018年及以後沒有出現回南天。
  • 北京人均壽命目前已達75.47歲 死亡率為全國最低
    北京人均壽命目前已達75.47歲 死亡率為全國最低 2002年9月18日14:10  中國新聞網   中新網9月18日電 據北京日報今天報導說
  • 深圳技術大學(籌)今年首招生
    晶報訊(記者 何小西)深圳技術大學(籌)首屆學生將依託深圳大學進行招生,今年擬在粵招本科生300人,錄取批次為第二批本科,且招生名額將向深圳生源傾斜。22日下午,在該校招生工作新聞發布會上,學校負責人、深圳大學副校長阮雙琛就今年學校相關招生工作回答媒體提問。
  • 臺北今年已出現4天氣溫飆至38度 破百年紀錄
    原標題:臺北今年已出現4天氣溫飆至38度 破百年紀錄   據臺媒報導,今年臺北市高溫已出現4天達攝氏38度(含)以上,臺氣象部門說,這是臺北站設站119年來最多的紀錄。
  • 颱風「山竹」登陸廣東臺山 深圳珠海等地最大風速已達17級
    珠海、江門、佛山、深圳等地部分地區最大風速達14~17級!今年第22號颱風「山竹」(強颱風級)已於16日17時在廣東臺山海宴鎮登陸,登陸時中心附近最大風力14級(45米/秒,相當於162公裡/小時),中心最低氣壓955百帕。
  • 熱浪來襲 新德裡氣溫將達47攝氏度
    【新華社微特稿】印度首都新德裡的最高氣溫連續5天超過40攝氏度。當地氣象部門說,新德裡27日最高氣溫將升至47攝氏度。今年入夏以來,新德裡最高氣溫出現在5月22日,郊區巴勒姆的氣溫達到46攝氏度,比往年同期平均值高4攝氏度。
  • 臺北今年已出現4天氣溫飆至38度 破百年紀錄(圖)
    中新網7月28日電 據臺灣「中央社」報導,今年臺北市高溫已出現臺氣象部門觀測,今天中午臺北市高溫再達38.5度,這已是今年以來第4天台北市氣溫站上38度,是臺北氣象站1896年以來最多的紀錄。臺氣象部門說,主要是太平洋高壓強,水氣少,加上臺北市盆地地形散熱不易,及都市熱島效應造成。
  • 創業板註冊制首現「深圳速度」!這家公司受理4天就獲閃電問詢 比...
    這家公司受理4天就獲「閃電問詢」 比螞蟻集團還快】證券時報·e公司從深交所官網獲悉,在10月13日遞交創業板IPO申請並獲得受理後,東風集團10月17日就獲得「閃電問詢」——從受理到問詢只隔4天,這也是創業板註冊制以來的最快紀錄。這比此前科創板螞蟻集團從受理到問詢間隔5天還快,僅次於中芯國際3天的間隔。
  • 深圳已建成生物醫藥產業載體511家 前三季度生物醫藥產業增長達22.8%
    (健康時報記者荊雪濤)「 近年來,生物醫藥產業異軍突起,成為全球科技和產業競爭的熱點,尤其是在今年新冠肺炎疫情爆發的形勢下,加快布局生物醫藥產業,搶佔生物醫藥創新高地已成為世界發達經濟體的共識。」11月18日,深圳市政府副市長艾學峰在2020深圳BT(生物技術)產業領袖峰會上說道。深圳市政府副市長艾學峰發言記者了解到,深圳高度重視生物醫藥產業發展,出臺實施了生物產業發展規劃和政策,在土地保障、人才培育、項目引進等方面配套出臺了一系列措施,加快布局相關基礎研究和創新載體。
  • 觀測顯示:太陽表面沒有黑子已達20多天
    觀測顯示:太陽表面沒有黑子已達20多天 央視國際 www.cctv.com  2007年04月26日 10:36 來源:新華網   新華網南京4月26日電(記者蔡玉高、周潤健)來自江蘇省天文學會的觀測資料顯示:近一個月來太陽表面的黑子似乎全都不見了蹤影,其中4月1日至24日太陽黑子的數量均為零,太陽日面無黑子的連續天數達到了20多天。
  • ...南方科技大學|深圳|深圳經濟特區|海洋科學|中小學生|教育
    今年是深圳經濟特區建立40周年,深圳不少中小學生將化身小記者,走進不同領域、行業,近距離探尋深圳40年發展巨變、感受這座城市的魅力,用自己的親身行動為深圳40年送上一份特別的禮物。小記者「走讀深圳看40年巨變」系列活動由深圳市教育局聯合南方日報深圳新聞部發起、舉辦。
  • 29號颱風「巴蓬」已生成!深圳接下來的天氣……
    29號颱風「巴蓬」已生成!今年第29號颱風「巴蓬」已於22日上午生成24日凌晨加強為強熱帶風暴級8時位於菲律賓馬尼拉東偏南方向的西北太平洋洋面上預計「巴蓬」將向西偏北方向移動24日晚上在菲律賓中部沿海登陸25日晚上移入南海受其影響,25日至28日南海中東部海域以及中沙群島西沙群島和南沙群島北部海域將有
  • 18號颱風「莫拉菲」生成,或達強颱風級別!對深圳的影響是……
    最新消息:今年第18號颱風——「莫拉菲」生!成!了!位於菲律賓以東的熱帶低壓已於25日05時加強為今年第18號颱風「莫拉菲」(熱帶風暴級),將於26日進入南海中東部海域,逐漸西移並趨向越南。莫拉菲將穿過菲律賓核心區進入南海,有可能成為今年南海最強颱風。海南的朋友要警惕!
  • 雲南省將進入雷電高發期 年均雷暴日80多天
    據了解,雲南省強雷暴天氣多發頻發,年均雷暴日數達80多天, 一般從4月雨季開始,到10月結束。西雙版納是我省雷暴最多的地方,也是全國聞名的「雷都」之一,年均雷暴日達110天以上。其中,勐臘縣年均雷暴日為121.8天,相當於一年中1/3的時間在打雷。昆明也屬於多雷區,資料顯示,全市年均雷暴日有63.5天,最高年份可達97天(1982年),最少年份也有35天。
  • 最近,深圳機場再度實力「圈粉」
    今年深圳機場的繼5月開通今年首條定期洲際貨運航線「深圳-芝加哥」後,近一周內,深圳機場又新引進兩家國外航空公司,開通兩條定期洲際貨運航線。至此深圳機場今年已累計1-8月,深圳機場貨郵吞吐量實現逆勢增長;其中,國際貨量已連續四個月實現同比三成以上增長,
  • 最近,深圳機場再度實力「圈粉」!
    今年深圳機場的「貨運業務」 增速在全國百萬噸級機場中位列 NO.1而且最近還有新動作「3天開通繼5月開通今年首條定期洲際貨運航線「深圳-芝加哥」後,近一周內,深圳機場又新引進兩家國外航空公司,開通兩條定期洲際貨運航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