諾貝爾化學獎得主:「只是為了滿足我的好奇心」

2021-01-08 人民網

原標題:「只是為了滿足我的好奇心」

  因「為複雜化學系統發展了多尺度模型」,法國斯特拉斯堡大學和美國哈佛大學教授馬丁·卡普拉斯、美國史丹福大學醫學院教授麥可·萊維特和美國南加州大學教授亞利耶·瓦謝爾共同獲得了2013年度諾貝爾化學獎。

  此前,經典物理學和量子化學是兩個互不幹涉的世界,而獲獎的三位科學家卻在這兩個世界之間打開了一扇門。計算機化學模型除了用於藥物設計外,還在太陽能電池設計和汽車催化劑研製等工業過程中得以應用。

  「它已經徹底改變了化學。」瑞典烏普薩拉大學的有機化學教授克斯提·赫曼森這樣評價化學界的計算機模型。

  萊維特曾經這樣描述他的一個夢想:利用計算機處理複雜化學過程的能力,實現在分子水平上模擬一個完整生物。

  「就像你看到一塊表,你會想知道它是如何工作的。」瓦謝爾通過電話向斯德哥爾摩的媒體表示他對自己工作的看法,「你可以用它來設計藥物,或者像我一樣,只是為了滿足我的好奇心。」

  他說,自己在洛杉磯的深夜被電話喚醒,得知獲得諾貝爾獎後,感到「極其高興」。「簡言之,我們研究的是計算機模擬蛋白質結構的一種方式,以此可以理解蛋白質究竟如何發生反應。」

  美國化學學會會長瑪琳達·李吳稱這份獎「令人非常興奮」。她解釋道:「獲獎者通過計算機模型,為經典實驗科學與理論科學的聯繫奠定了基礎。由此得到的見解正在幫助我們開發新的藥物。比如,他們的成果正在用於決定藥物如何與體內蛋白質相互作用,從而治療疾病。」

  英國皇家學會副主席馬丁·波利亞科夫認為:「他們新穎的方法使我們知道了大分子如何反應。」這個獎項是對理論化學一個主要進步的「認可」,「強調了理論與計算化學在科學領域越來越大的作用」。

相關焦點

  • 2019諾貝爾化學獎得主吉野彰:好奇心是推動我前行的主要動力
    10月9日,瑞典皇家科學院將2019年諾貝爾化學獎授予71歲的日本化學家吉野彰 在得知自己獲得諾貝爾獎後,吉野彰先生說道:「能獲得今年的諾貝爾化學獎,我很興奮。今年鋰電池與環保相關項目能入選獲獎領域,我感到很高興,相信這對於從事鋰電池相關行業的年輕研究人員而言,也是一大激勵。」
  • 2020重慶英才大會|諾貝爾化學獎得主:大多數科學發現都是基於好奇心
    21日上午,2020重慶英才大會在重慶悅來國際會議中心開幕,開幕式後的嘉賓主題演講環節,諾貝爾化學獎得主阿里耶·瓦謝勒教授通過視頻發表了演講。阿里耶·瓦謝勒教授是以色列裔美國生物化學家和生物物理學家,因「複雜化學系統多尺度模型的開發」獲得2013年諾貝爾化學獎。對於如何促進重慶的科學研究工作,阿里耶·瓦謝勒教授給出了他的建議:「必須從孩子們很小的時候就開始培養他們對科學的興趣,或者至少對科學發展感興趣,這樣在他們上大學後,就能具備尋找新發現的能力。」
  • 2020重慶英才大會|諾貝爾化學獎得主:大多數科學發現都是基於好奇心
    21日上午,2020重慶英才大會在重慶悅來國際會議中心開幕,開幕式後的嘉賓主題演講環節,諾貝爾化學獎得主阿里耶·瓦謝勒教授通過視頻發表了演講。阿里耶·瓦謝勒教授是以色列裔美國生物化學家和生物物理學家,因「複雜化學系統多尺度模型的開發」獲得2013年諾貝爾化學獎。對於如何促進重慶的科學研究工作,阿里耶·瓦謝勒教授給出了他的建議:「必須從孩子們很小的時候就開始培養他們對科學的興趣,或者至少對科學發展感興趣,這樣在他們上大學後,就能具備尋找新發現的能力。」
  • 諾貝爾化學獎女科學家
    他說,這是「一生只能獲得一次的生日禮物」,「我激動得說不出話來,然後流下了淚水」。資料圖:2018諾貝爾化學獎得主弗朗西斯·阿諾德在諾貝爾博物館的椅子上簽名留念。2008年化學獎獲獎者馬丁•查爾費說:「當10月的第一周到來的時候,你就會有點兒小失眠。」但「失眠」的他,還是錯過了這個重要來電。沒有接到電話的,不只是查爾費。1991年,瑞士科學家裡夏德•恩斯特是在空中,得知自己獲得了諾貝爾化學獎。當時他正在從莫斯科飛往紐約的途中,是機長將這一喜訊轉告給他。
  • 諾貝爾化學獎得主:我是中國科技產品的頭號粉絲
    諾貝爾化學獎得主:我是中國科技產品的頭號粉絲 2020-11-01 14:06:22   2006年諾貝爾化學獎得主 羅傑·科恩伯格:可能現在只有中國有這樣的能力來舉辦這樣一場科學盛會,要讓137名不同領域的世界頂尖科學家,當然還有眾多的其他與會者和青年人,集聚一堂,這樣的人員流動是一場巨大的挑戰,這幾乎是不可能完成的任務。但是中國會議的組織者就做成功了,並且做得非常出色。
  • 2016年諾貝爾化學獎得主J. Fraser Stoddart做客海外名師大講堂
    還跟著輕哼「when I am 64」,引發聽眾一陣歡笑……5月9日晚,2016年諾貝爾化學獎得主他提到法國科學家Sauvage在1983年的工作,後者和Stoddart教授分享了2016年的諾貝爾化學獎
  • 專家說丨2009年諾貝爾化學獎得主阿達·尤納斯:保持好奇心,不要受...
    10月17日,2009年諾貝爾化學獎得主
  • 2009年諾貝爾化學獎得主簡介(圖)
    據香港《文匯報》報導,出生於耶路撒冷的約納特,是首名獲諾貝爾獎的以色列女性,也是包括居裡夫人在內,歷來第4位獲得化學獎的女性,但原來她童年時很貧窮,連買書的錢都沒有,受到居裡夫人事跡的啟發,醉心科學研究,終於獲得諾貝爾獎。  約納特接受以色列電臺訪問時喜極而泣說:「我童年時想也未想過會有今天的成就,即使我的父母和家人經常相信我的工作終有機會被肯定。」
  • 諾貝爾化學獎得主:我是中國科技產品的頭號粉絲
    2006年諾貝爾化學獎得主 羅傑·科恩伯格:可能現在只有中國有這樣的能力來舉辦這樣一場科學盛會,要讓137名不同領域的世界頂尖科學家,當然還有眾多的其他與會者和青年人,集聚一堂,這樣的人員流動是一場巨大的挑戰,這幾乎是不可能完成的任務。但是,中國會議的組織者就做成功了,並且做的非常出色。
  • 獲得諾貝爾化學獎的她和她,是什麼來頭?
    資料圖:當地時間2017年12月7日,瑞典斯德哥爾摩,各項諾貝爾獎得主出席新聞發布會,他們即將參加頒獎儀式。已經「119歲」的諾貝爾化學獎,也是一部記錄了在化學領域取得重大成果的科學家的編年史。自1901年以來,諾貝爾化學獎共頒發了111次。
  • 2020年諾貝爾化學獎得主獨家幕後故事
    2020年諾貝爾化學獎得主獨家幕後故事 2020-10-12 13:09 來源:澎湃新聞·澎湃號·湃客
  • 2020年諾貝爾化學獎揭曉!她們的研究幫助開發癌症療法
    資料圖:2018諾貝爾化學獎得主弗朗西斯·阿諾德在諾貝爾博物館的椅子上簽名留念。  2008年化學獎獲獎者馬丁 查爾費說:「當10月的第一周到來的時候,你就會有點兒小失眠。」但「失眠」的他,還是錯過了這個重要來電。  沒有接到電話的,不只是查爾費。1991年,瑞士科學家裡夏德 恩斯特是在空中,得知自己獲得了諾貝爾化學獎。當時他正在從莫斯科飛往紐約的途中,是機長將這一喜訊轉告給他。
  • 2020年諾貝爾化學獎揭曉!她們的研究幫助開發癌症療法
    他說,這是「一生只能獲得一次的生日禮物」,「我激動得說不出話來,然後流下了淚水」。資料圖:2018諾貝爾化學獎得主弗朗西斯·阿諾德在諾貝爾博物館的椅子上簽名留念。2008年化學獎獲獎者馬丁 查爾費說:「當10月的第一周到來的時候,你就會有點兒小失眠。」但「失眠」的他,還是錯過了這個重要來電。沒有接到電話的,不只是查爾費。1991年,瑞士科學家裡夏德 恩斯特是在空中,得知自己獲得了諾貝爾化學獎。當時他正在從莫斯科飛往紐約的途中,是機長將這一喜訊轉告給他。
  • 2名女性分享2020年諾貝爾化學獎!她們是什麼來頭?
    他說,這是「一生只能獲得一次的生日禮物」,「我激動得說不出話來,然後流下了淚水」。資料圖:2018諾貝爾化學獎得主弗朗西斯·阿諾德在諾貝爾博物館的椅子上簽名留念。2008年化學獎獲獎者馬丁•查爾費說:「當10月的第一周到來的時候,你就會有點兒小失眠。」但「失眠」的他,還是錯過了這個重要來電。沒有接到電話的,不只是查爾費。1991年,瑞士科學家裡夏德•恩斯特是在空中,得知自己獲得了諾貝爾化學獎。當時他正在從莫斯科飛往紐約的途中,是機長將這一喜訊轉告給他。
  • 世界頂尖科學家論壇丨諾貝爾化學獎得主:我是中國科技產品的頭號粉絲
    2006年諾貝爾化學獎得主 羅傑·科恩伯格:可能現在只有中國有這樣的能力來舉辦這樣一場科學盛會,要讓137名不同領域的世界頂尖科學家,當然還有眾多的其他與會者和青年人,集聚一堂,這樣的人員流動是一場巨大的挑戰,這幾乎是不可能完成的任務。但是中國會議的組織者就做成功了,並且做得非常出色。
  • 2019年諾貝爾化學獎得主吉野彰在瑞典出席頒獎儀式
    &nbsp&nbsp&nbsp&nbsp&nbsp&nbsp&nbsp&nbsp2019年諾貝爾化學獎得主吉野彰在瑞典出席頒獎儀式(圖片來源:朝日新聞網站)&nbsp&nbsp&nbsp&
  • 盤點近十年來諾貝爾化學獎得主及其成就(組圖)(全文)
    10月10日,在瑞典首都斯德哥爾摩,諾貝爾化學獎揭曉儀式現場播放的幻燈片顯示2012年諾貝爾化學獎得主美國科學家羅伯特·萊夫科維茨為了捍衛自己的發現,他甚至曾被要求離開研究小組,」 諾貝爾化學獎評審委員會委員會說,「不過,他鍥而不捨的努力最終迫使科學家們開始重新考慮他們對於物質本質的認識。」其實,在發現的最初階段,謝德曼自己也覺得難以置信。「不可能有這樣的物質存在,」謝德曼對自己說。在記錄這一發現的筆記本上,謝德曼一連標記了3個問號。
  • 諾貝爾物理學獎得主、引力波之父:好奇心是創新的源泉
    、院士卡德維爾教授;諾貝爾物理學獎得主巴裡什教授;諾貝爾諾貝爾生理或醫學獎得主謝克曼教授參與京領榜單發布會暨諾獎創新論壇,並在與會嘉賓共同見證下重磅發布2020中國國際學校系列排行榜。諾貝爾物理學獎得主、美國國家科學院院士、美國藝術與科學院院士巴裡·巴裡什(Barry Clark Barish)受邀在京領榜單發布會暨諾獎創新論壇上發表了精彩演講。
  • 2018諾貝爾化學獎授予3名科學家 盤點歷年得主
    中新網10月3日電 據諾貝爾獎官網消息,瑞典斯德哥爾摩當地時間3日中午,2018年諾貝爾化學獎頒發,3名科學獎獲獎。獎項的一半授予美國科學家阿諾德(Frances H. Arnold),表彰她實現了酶的定向演化;另一半授予給美國科學家史密斯(George P. Smith)和英國科學家溫特(Gregory P.
  • 杜家毫會見諾貝爾化學獎得主萊維特
    1月20日上午,省委書記、省人大常委會主任杜家毫在長沙會見了諾貝爾化學獎得主、世界頂尖科學家協會副主席萊維特。湖南日報·華聲在線記者 羅新國 攝華聲在線1月20日訊 (湖南日報·華聲在線記者 賀佳 周帙恆)今天上午,省委書記、省人大常委會主任杜家毫在長沙會見了諾貝爾化學獎得主、世界頂尖科學家協會副主席萊維特一行。成立於2017年的世界頂尖科學家協會,聚集了一批科學原創的引領性人物,著力推動基礎科學、倡導國際合作、致力青年成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