讀者不需要過於對號入座,您學的不是商業方法,是未來商業的思維!
未來你將靠什麼生活?
未來將只有三個企業角色:
首先是負責國計民生的資源型企業(國有企業和中央企業)。
其次是負責商品流通的平臺企業(騰訊、阿里巴巴、百度等)。
然後是在各個領域擁有獨特產品或深度服務的小公司(價值代理商)。
此外,還有各種各樣的個人「漂浮」在各種平臺上,如網店店主、自媒體、律師、設計師、會計等價值個體。
如果這些都不適合你,那麼是時候考慮你的未來了。
從「信息對稱」到「價值對等」。
在我們討論商業的未來之前,我們必須首先澄清網際網路的三個階段:
1. 信息網際網路(PC網際網路、移動網際網路)
解決了信息不對稱問題。
信息不再分離,通過特殊渠道獲取信息牟利的二手交易者(黃牛)將被淘汰。
2. 物聯網(物聯網、人工智慧)
解決物體脫節的問題。物體從靜止變為能夠與人互動。
產品的型號和設計已經從「一刀切」轉變為定製和個性化的方向。
3.價值網絡(區塊鏈)
解決價值失衡問題。分配方式不再依賴於職位、年薪、獎金等,每個人創造的價值可以隨時準確記錄和實現。
做一個具體的類比:
對於一個公司的員工,其收入往往是這樣,除了工資,同意根據他的職位,公司的因每個人不同的貢獻而給每個人分配不同的年終獎金。
這種方式的分布非常廣泛,最終每個人都能得到多少錢,
一方面取決於公司的整體效率,另一方面還要看你的領導或老闆的認可。
然而,這並不能真實準確地反映你所創造的價值。
所謂價值網際網路,是指價值相互聯繫,自由流動。
如果存在人為、行政和第三方因素的幹擾或阻礙,就不足以稱之為價值網際網路。
但是,區塊鏈是這個問題的一個很好的解決方案。它本質上是一種記錄人類創造價值的方式。
既然是準確的記錄,就必須有更客觀的記帳方式。
區塊鏈不僅可以實現全民參與記帳,還可以實現點對點直接記帳,網際網路的價值正在被區塊鏈體現。
4.從「買賣關係」到「服務關係」
讓我們再做一個比喻:
例如,在傳統的蔬菜市場,有許多國內的小販在賣土豆。他們的土豆從批發市場以每公斤2元的價格批發。
然而,它們在這個市場上的售價不同。
老實人每公斤賣2.3元,膽大的人每公斤賣3元。
令人激動的是,誠實的人賣便宜的東西但不大喊大叫,而勇敢的人賣貴的東西但大喊大叫,所以勇敢的人賺更多的錢。
更大膽的人也學會了如何包裝和銷售,所以他們賺了越來越多的錢。
後來,他們承包經營蔬菜市場,脫離了菜販階級的束縛。