文|楊泥娃
編輯|斯問
早上8點,自稱「高級金融從業人員」的張帆出門,延安路高架從西往東一路的「外灘大會」廣告牌,伴著他一路來到會場。
「人山人海,我以為走進財富殿堂了。」
首屆外灘大會就中國船舶館開幕。神奇的場景轉換也在這裡發生,白天上演著許多高峰論壇,夜晚又化身了新褲子樂隊等歌手的Live場地。「白天是一群西裝革履的商務人士,晚上換成一批蹦迪小青年。」參加了一天外灘大會的張帆如是說。
作為全球高級別的金融科技大會,外灘大會吸引了來自全球各地的著名經濟學家、諾獎得主、企業家和技術大咖們。用3天的時間,討論從金融科技創新技術、全球化經濟再到綠色可持續、人才與研究等眾多議題。
選址在上海舉行,自然離不開上海作為國際金融中心的地理優勢,同時這裡也是支付寶杭州、上海雙總部中心和阿里的技術腹地。
作為IPO前最重要的一場科技大會,螞蟻拿出了多項「看家本領」。
我們總結了6個關鍵亮點,看看這場外灘大會說了些什麼。
1
咖啡豆的含義
「這是來自盧安達的咖啡豆。」
外灘大會上第一個火的,正是一杯咖啡。外灘大會的會場外有一間名為inclusion(普惠)的咖啡館,開場前,螞蟻集團董事長井賢棟正身著灰色圍裙,手法嫻熟的為賓客衝咖啡。
C位出道的咖啡不同尋常,小小的咖啡豆是通過eWTP的數字貿易平臺從非洲運動中國,並用螞蟻鏈溯源保證正品。這樣的咖啡又被戲稱為「數字咖啡」。
在井賢棟看來,這杯咖啡折射了世界未來的發展趨勢:企業無論多小,都可以參與全球貿易;咖啡用區塊鏈溯源保證品質;咖啡館也是千萬服務業小微的代表。這杯「數字咖啡」其實是包含了數字時代的普惠和創新。
2
直升機和2000萬小微企業
中國工程院院士王堅與螞蟻集團CEO胡曉明,這對10年前共同創業的老友,又坐在了一起。
10年前,胡曉明帶隊找馬雲商量,準備籌建阿里金融,一開口就把大家震住了,「我們要用網際網路技術去解決小微企業貸款難的世界難題。」有人沒憋住笑,也有人當場叫好,其中就包括馬雲和王堅。馬雲鼓勵胡曉明,要把貸款給小微企業當做自己瘋了一樣的使命和夢想。
王堅也給他打氣,希望用技術驅動的原理為小微企業打造一個直升機,「直升機不是飛機,也不比誰飛得高,而是看能不能做到樹梢高飛行,這是最難的。」
10年後這架「直升機」的「飛行報告」讓人驚嘆:網商銀行現在一年服務2000萬家小微企業、個體戶、農戶,貸款平均額度3.6萬,最小一筆甚至只有1塊錢。
3
「新金融」是什麼
井賢棟10分鐘的開幕演講裡,提了16次「新金融」。
什麼是「新金融」?
具體來說,過去金融是服務20%的人群,新金融要服務80%的大眾,讓普通人和小微企業也能享受到和銀行行長一樣的金融服務。
服務的核心將從以錢為中心到以人為中心,以前金融是人找錢、企業找錢,而新金融是讓錢找人,錢去找企業。新金融服務也會更加個性化、不僅千人千面,還像血液一樣,和肌肉骨骼融為一體,更加智能化和場景化。
100年前,上海灘曾經出現過1元起存的業務,可以算是當年的餘額寶,擱現在,你去存1元,估計只能看個別銀行家的覺悟了。伴隨金融科技的發展,普惠早已成為生活日常。
原因在於,過去的金融最重要資源是資金,新金融最重要的資產是數據。
舉個例子,過去的金融風控本質上是防範人,你想借錢就要靠抵押和擔保,而新金融的風控是相信人,用數據和科技預判並消除風險。過去的金融是利用信息網際網路處理「錢」,未來新金融是以區塊鏈建設價值網際網路,流轉的是數字資產。
4
現場黑科技亮相
外灘大會,螞蟻集團第一次全面展示了智能理賠技術「理賠大腦」。運行數據顯示,「理賠大腦」能識別最多107種醫療、理賠憑證,將保險產品的理賠核賠效能提升70%。即便是理賠鏈路最長的線下調查案件,平均核賠周期也能從30天縮短至15天。
在外灘大會展示區,線下版的「支小寶」率先亮相,可進行語音互動。
支小寶對各類金融理財知識的掌握堪稱「滿級」。現在股市的行情怎麼看,某隻基金啥情況,立刻就能答的頭頭是道。據說,最長的一次對話,支小寶跟一個人聊了足足一個半小時。
外灘大會上最輕鬆的一個環節無疑是「狗臉識別」。一模一樣的3隻白色比熊犬,僅憑肉眼,你能認出誰是誰嗎?由螞蟻集團研發的寵物鼻紋識別技術能從眾多外觀、體型相似的寵物中找到對應的一隻,準確率超過99%。就連擁有8年軍犬訓導經驗的訓犬師、甚至是狗主人,在這項技術面前也敗下陣來。
在展廳內,有支付寶及廣汽豐田推出了全球第一款小程序版數字鑰匙。
上海銀基信息安全技術股份有限公司總經理韓毅解釋道:「數字鑰匙是一種最新黑科技,它把我們原來的實體鑰匙『塞進』手機裡,讓你不用帶實體鑰匙,就能用自己的手機來完全控制這輛車,而且還可以很自由地分享。」
5
阿里動物園飛來一隻「大山雀」
最近一個月,阿里動物園頻頻上新,在小蠻驢和犀牛之後,外灘大會上又宣布了新物種——大山雀。
其實大山雀是以衛星遙感技術為特色的農村金融風控系統,也就是說,用大山雀這套系統可以通過衛星來看農戶的土地規模情況,然後根據測算為農戶發放貸款。
因為農村貸款最大的痛點是,銀行很難知道農戶有多少資產,他們的耕地到底產量多少,價值多少?「通過人工勘查肯定不現實,農村地廣人稀,人力成本巨大,平均一筆貸款僅人力勘查成本就達到幾百上千元。」網商銀行農村金融風險總監顧欣欣介紹說。
「農戶可以拿著手機,繞地走一圈,或是在支付寶上把自己的地在地圖上圈出來,衛星就可以去識別這塊地的農作物面積、作物類型,分辨出水稻、玉米、小麥、花生、菸草等多種作物的區別,目前準確率已達到93%以上。」網商銀行農村金融首席算法專家王劍解釋道。
「有了這個關鍵信息,再結合氣候、行業景氣度等情況,通過幾十個風控模型,就可以預估產量和價值,從而向農戶提供額度與合理的還款周期。」顧欣欣說。
6
隱藏19年的項目
螞蟻集團副總裁、智能科技事業群總裁蔣國飛在外灘大會上發布了Trusple平臺。簡單說,這是一個基於螞蟻鏈技術的國際貿易和金融服務平臺。「Trusple平臺用區塊鏈技術重啟了19年前我們內部一個保密項目,解決了國際貿易中買賣家之間的信任難題」,蔣國飛表示。
「與支付寶當年推出擔保交易的初衷一樣,Trusple也是為了解決交易信任問題。
具體來說,在Trusple平臺,當買賣雙方產生一筆貿易訂單後自動上鏈並開始流轉,銀行會基於之前約定的付款條件自動進行支付,這樣就避免了傳統模式下賴帳或延期的現象。而買家也可以基於上鏈的真實訂單獲得帳期等金融服務,提升資金利用率和採購效率。
而對買賣雙方來說,在Trusple上的每一次成功交易都是一次「鏈上信用」的沉澱。當企業產生融資需求時,金融機構可以向Trusple平臺提出驗證請求,來確定企業的貿易真實性。
目前,螞蟻鏈平臺「日上鏈量」已經超過1個億。螞蟻鏈已是螞蟻集團代表性的科技品牌,用技術解決了超過50個場景的信任難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