四部門約談馬雲,螞蟻是否終會活成自己討厭的樣子?

2021-01-08 手機鳳凰網

摘要:

現在覺得好像有點什麼機會,好像最後不是姓馬、就是姓馬、還是姓馬。

—— 周鴻禕

要點速讀:

1、就在螞蟻集團上市前兩天的11月2日晚,中國證監會發布消息,中國人民銀行、中國銀保監會、中國證監會、國家外匯管理局對螞蟻集團實際控制人馬雲、董事長井賢棟、總裁胡曉明進行了監管約談。

2、幾天前,馬雲在外灘金融峰會上關於「金融創新」的言論引發了一場大討論。

3、螞蟻集團上市前夕,被傳遭調查是否存在潛在「利益衝突」並推遲了IPO。

4、馬雲曾在烏鎮網際網路大會上十分傲嬌地說,電子商務公司才要解決物流成本,但阿里巴巴不是電子商務公司,它要做的,一是培養更多的京東;二是讓這樣的公司掙錢。阿里要做的,是平臺。

5、捨不得孩子套不到狼,快捷支付成立之初,肉都被銀行吃了,支付寶只有當廚子的命。

6、蓄力積累C端流量,而後把流量作為籌碼收割B端——這幾乎是整個阿里系最慣用的打法。

7、君不見站在電子商務頂端的阿里,不斷地修訂著遊戲規則。而對企業而言最遺憾的事,莫過於打破壟斷後,成為新的壟斷者。畢竟,在成為既得利益者後,再要自我革命可太難了。

央行等四部門聯合約談馬雲等螞蟻集團有關人員 螞蟻是否會活成自己討厭的樣子?

螞蟻集團11月5日即將上市,市值眼看著就要超越 A 股股王茅臺榮登第一,在這個節骨眼上,證監會剛剛發布消息,中國人民銀行、中國銀保監會、中國證監會、國家外匯管理局對螞蟻集團實際控制人馬雲、董事長井賢棟、總裁胡曉明進行了監管約談。

而就在幾天前,馬爸爸在外灘金融峰會上關於「金融創新」的言論還引發了一場大討論。畢竟他在臺上說「今天的銀行延續的還是當鋪思想」,並表示這必須改掉而是要靠信用體系。

其他更狠的話,小師妹就不在這兒提了,感興趣的朋友可以自己找來看,網上都有。

站在上市的節點回頭看螞蟻走過的路,不覺感嘆真是不簡單。

它生生吃著銀行剩飯長成了印鈔機。

這般英姿颯爽的小螞蟻,儼然一副年少有為的屠龍勇士模樣;但它身上有阿里爸比的影子,隨著上市,資本的收割期,也漸行漸近。

再加上前幾天剛出報告的,美國對蘋果、亞馬遜、谷歌和Facebook四家科技公司的反壟斷調查。

這些不禁讓小師妹有些多慮,它能避開屠龍少年終成惡龍的宿命嗎?

01. 起步期:邊吃銀行剩飯邊聚集流量

稍微關注阿里的朋友一定都知道,阿里的使命是——「讓天下沒有難做的生意」。說白了就是為小微企業服務,這個理念幾乎貫穿了阿里系整個生態系統。

螞蟻金服作為阿里爸比的親兒子,完美地繼承了這個基因。它的招股說明書裡,也清清楚楚地寫著這一使命。

其實你看名字就知道——「螞蟻」金服、「芝麻」信用、「微貸」科技平臺……你品,你細品,都是小而美的元素。

所謂得民心者得天下,螞蟻金服從一開始就深諳這個道理,所以才在後來跪舔銀行看不上的用戶這件事兒上,足足甩了銀行十八條街。

事實也證明,你我才是大多數,並且確實幫螞蟻金服乃至整個阿里體系,撐起了如今令市場瘋狂的市值。

支付寶2004年成立,其實它本意是為了解決淘寶購物時的付款問題。那時候網購支付需要跳轉到銀行網頁,支付成功率只有一半多。

也就是說,當時你交易5筆訂單,只有一半能夠成功,用戶體驗十分糟糕。

馬雲一氣之下把彭蕾調來專門解決這個問題,自己也是親自拜訪銀行求合作,才終於有了現在打遍天下無敵手的快捷支付。

港真,當時說服銀行並不容易,畢竟決定權在對方手裡,想開放接口沒點真金白銀是不可能的。支付寶也是下了血本,不僅提出向銀行預付手續費,讓銀行提前鎖定收益;還主動往銀行交保證金,降低快捷支付的風險。

捨不得孩子套不到狼,快捷支付成立之初,肉都被銀行吃了,支付寶只有當廚子的命。

但為了積累用戶,這廚子做得也是甘之如飴。

沒人能拒絕方便,更何況銀行當時那種卡號、密碼、預留問題、U盾等一系列組合操作齊上陣的支付模式,確實降低了網購的花錢欲望,所以當快捷支付打破規則橫空出世,立刻吸引了大量用戶。

螞蟻金服的另一大王牌產品餘額寶也是這樣。

2012年,螞蟻與規模僅百億左右、常年徘徊在行業尾部的天弘基金合作,把波動較小、收益穩定的貨幣基金作為主攻方向,開發了餘額寶。

那時候銀行理財門檻奇高、收益率還幾乎跑不贏通脹,餘額寶動輒6%的收益率讓利和1元也能買理財的門檻,再次吸引了大量用戶,直接把天弘基金在幾個月之內就頂到規模千億。

一年之後,天弘基金就成了首家規模超5000億的基金公司。

這成長速度必須讓銀行眼紅,後來甚至用限制轉入轉出額度的辦法,限制支付寶過快長大。馬云為此還親自下場開撕過,年少時熱愛網上衝浪的朋友們一定還有印象。

人氣聚起來了,此時的屠龍少年也已經鋒芒畢露。

02. 成長期:用 C 端流量收割 B 端機構

小師妹不得不說,馬爸爸誠不欺我,「讓天下沒有難做的生意」,確實是對阿里非常非常重要的一句話。

先帶你們看段視頻,請忽略中間那位尷尬又不失禮貌地微笑著的李彥宏,看到右邊有些上頭的大強子了嗎?

視頻裡的馬爸爸在烏鎮網際網路大會上,十分傲嬌地說,電子商務公司才要解決物流成本,但阿里巴巴不是電子商務公司,它要做的,一是培養更多的京東;二是讓這樣的公司掙錢。

看明白了嗎?阿里要做的,是平臺。

作為阿里的親兒子,螞蟻金服將這一點貫徹執行得十分之好。

當然助推器是2016年網際網路金融嚴監管啟幕,網貸、銀行、基金、網際網路資管、小貸、消費金融都被整頓,儘管持牌,螞蟻也要小心雷區,規避風險。

憑藉著技術底氣和天量用戶,它的技術路線越走越穩——它逐漸向越來越多的金融機構提供了技術服務和開放平臺流量。

小師妹說直白點,這像不像支付寶的「淘寶化」?

這時候你們看明白了嗎?藏在「讓天下沒有難做的生意」這句話背後的,是「我要做平臺,你們都是我平臺上的生意」。

再品品那句馬爸爸diss大強子的話,「我們不是電子商務公司,我們是幫助別人做電子商務,這是有巨大差異的。」

你把這句話轉個彎套在螞蟻的身上,是不是品出那味了?

螞蟻沒有騙人,它確實不是想和銀行競爭,它只是想讓銀行來它這兒做生意。

蓄力積累C端流量,而後把流量作為籌碼收割B端——這幾乎是整個阿里系最慣用的打法。

你回憶下阿里電商發家致富的路子,想想它是如何一步步成長起來的。

它開始是在淘寶上吸引小商家進駐,甚至手把手地培訓他們,教他們賺錢,慢慢地給網站聚集了人氣;而2012年橫空出世的天貓,趕上了時代的選擇,阿里痛下決心all in 無線(就是從網頁到手淘),再加上公司上市,嚴打假冒偽劣,一線大牌那可是自覺自愿地排著隊上天貓開網店,流量的重要性對他們不言而喻。

其實字節跳動也是這個路子,小師妹以後細講。

珠玉在前,螞蟻作為阿里的親兒子,這一招,自然也會使得行雲流水。

所以螞蟻集團董事長井賢棟才會說,不會為了一棵樹,去毀壞一片森林。

2017年5月27日,餘額寶半推半就地將個人持有限額由100萬調整至25萬元;8月又調整至10萬元;12月單日申購額度調為2萬元……

一年之後,餘額寶率先接入博時、中歐基金公司旗下的兩隻貨幣基金,隨後多家基金公司相繼接入。

仔細回憶下,你除了銀行定期、活期存款之外買的第一份理財產品,是不是始於餘額寶?然後就一發不可收拾,從買貨幣基金到投資股債產品組合,支付寶同時也為你打開了基金和保險的大門。什麼帳戶安全險、相互保、跟你投,那都成了妥妥的現象級產品。

沒有金融機構抵擋得住上億用戶的流量誘惑。

螞蟻自己在招股說明書裡對天量用戶專門有個形容詞,叫「用戶觸達。」

來看下這句話,「通過微貸科技平臺、理財科技平臺和保險科技平臺,公司為金融機構合作夥伴提供高質量的用戶觸達與洞察。」

要不說中文真是博大精深。

至此,螞蟻已經從一名不被認可的少年,成長為一名出色的屠龍勇士,它不僅有殺死惡龍的勇氣,更有殺死惡龍的的能力。

03. 成熟期:制定規則 激烈 廝殺

吃著銀行剩飯長大的螞蟻金服,早已長成了印鈔機的模樣。

背靠著阿里,它的成長速度是驚人的。

2019年,螞蟻集團的營收為1206.18億元,同比增幅超過40%。而今年1-6月,儘管有疫情的影響,螞蟻的營收也已經達到725.28億元,同比增幅超過38%。

其2019年的淨利潤為180.7億元,類比銀行業協會發布百強榜單,螞蟻集團的淨利潤已經可以排在十幾位。

它已經長大了。

截至到6月30日,螞蟻已經與約170家資產管理公司合作,這些合作夥伴在螞蟻的平臺上為用戶提供了6000多種產品。

它不止長大了。

招股書很坦白:擁有10億用戶、超8000萬商家,超2000家合作金融機構的螞蟻,是全球最大的生活服務/商業類APP、是中國最大的數字支付提供商、是中國最大的線上理財平臺。

即使在細分領域,它也是中國最大的線上消費信貸和小微經營者信貸科技服務商、是中國最大的線上保險服務平臺、而餘額寶則是全球最大的貨幣市場基金產品。

這麼多「最大」,早已勾勒出一位在行業裡擁有絕對話語權的大佬形象。

大佬是做什麼的?

制定規則。

君不見站在電子商務頂端的阿里,不斷地修訂著遊戲規則。

當曾經的屠龍少年,殺了惡龍後,最要警惕的,是令自己成為下一條惡龍。

而對企業而言最遺憾的事,莫過於打破壟斷後,成為新的壟斷者。

畢竟,在成為既得利益者後,再要自我革命可太難了。

舉個最簡單的例子,當年阿里懷揣著「讓天下沒有難做的生意」這一使命,拖著中小企業步入了電商的快車道。

卻也是阿里,讓商家在雙十一前夕阿里京東「二選一」,更是在格蘭仕與拼多多達成合作後對前者限流。

於是,阿里被戲嘲——「讓天下的生意越來越難做」。

在創投領域,更是如此,放眼當前市場,能活下來,還活得很好的網際網路企業,背後大多能看到阿里系或騰訊系的身影。

當然這也誘發了新的戰爭,比如美團取消支付寶支付,京東封殺申通。

在商言商沒有錯,利益最大化小師妹也懂。

但OFO之死,又何嘗不是資本博弈的「犧牲品」?

有人要說了,商業社會就是遵循叢林法則,弱肉強食才是亙古不變的真理。

但也別忘了,凝望深淵過久,深淵必回之以凝望。

一位香港富商說過,「不賺最後一個銅板」。

商業無捷徑,資本最無情。

螞蟻早已成為參天大樹,脫胎於阿里系的它又會怎樣制定屬於它的遊戲規則?

大家應該記得螞蟻集團上市前的「小插曲」——據傳螞蟻因為被調查存在「利益衝突」而推遲IPO。

理由是:支付寶是散戶投資者購買投資於螞蟻集團IPO的五支中國共同基金的唯一第三方渠道。

螞蟻的回應是:有關戰略配售基金的細節已經做了「完全充分的披露」,它沒有承銷自己的IPO。

要知道,在基金產品的生意中,代銷渠道過去基本上是銀行一家獨大。

學過管理的人可能注意到了,小師妹這篇只寫了企業生命周期的前三個階段:起步期、成長期和成熟期,而第四個階段,正是衰退期。

小師妹不否認,不論阿里還是螞蟻,都是極為出色的企業,至少他們對消費者是有尊重的,也確實花了心思去好好對待。

但正因為如此,小師妹希望屠龍勇士成為大佬後,能多一絲克制,別成為自己曾經討厭的樣子,讓企業的生命周期,長一些,再長一些。

畢竟,他們說自己,是「追求成為一家能健康成長102年的好公司」。

相關焦點

  • 螞蟻會活成自己討厭的樣子嗎?
    ——周鴻禕 要點速讀:1、幾天前,馬雲在外灘金融峰會上關於「金融創新」的言論引發了一場大討論。2、螞蟻集團上市前夕,被傳遭調查是否存在潛在「利益衝突」並推遲了IPO。馬雲一氣之下把彭蕾調來專門解決這個問題,自己也是親自拜訪銀行求合作,才終於有了現在打遍天下無敵手的快捷支付。港真,當時說服銀行並不容易,畢竟決定權在對方手裡,想開放接口沒點真金白銀是不可能的。支付寶也是下了血本,不僅提出向銀行預付手續費,讓銀行提前鎖定收益;還主動往銀行交保證金,降低快捷支付的風險。
  • 馬雲的「炸彈」——螞蟻集團還能繼續上市嗎?
    但知道這個梗的人都明白,馬雲曾經在演講中說自己是扔鞭炮的人,希望把大家驚醒,而不是扔炸彈,把大家都炸死。但是,一語成讖。馬雲「炮轟」金融監管的犀利演講真成了「炸彈」,「炸彈」扔得痛快,但代價也是慘重的。 11月3日,上交所發布決定暫緩螞蟻集團在科創板上市。
  • 央行、證監會等四部門聯合約談馬雲!國務院放大招!「新能源三...
    四部門聯合約談螞蟻集團有關人員,螞蟻集團做出回應。四部門聯合約談螞蟻集團有關人員一則重磅消息瞬間引爆朋友圈。據證監會消息,11月2日,中國人民銀行、中國銀保監會、中國證監會、國家外匯管理局對螞蟻集團實際控制人馬雲、董事長井賢棟、總裁胡曉明進行了監管約談。
  • 馬雲被約談,螞蟻的時代要過去了嗎?當然不
    螞蟻的時代,要過去了嗎?當然不。 雷軍曾將自己與馬雲做了一番對比:馬雲是比雷軍聰明、勤奮嗎?不是,而是馬雲懂得順勢而為。 距離支付寶第一筆成交已經過去了17年,這17年螞蟻集團經歷了從0到2萬億估值的偉大徵程。
  • 馬雲的金融科技公司,螞蟻集團有沒加槓桿?本文給你答案
    2020年對於馬雲來說,是一道艱難的坎。曾經風光無限的馬老師,在螞蟻集團被暫停上市後,一度跌落國民偶像的神壇。事情的來龍去脈究竟是怎麼樣的?讓我們一起時間倒流,來回顧下整個事件的過程。時間回到10月24號,當天馬雲在上海金融峰會做演講,上臺演講前主持人還調侃他說:馬雲是來扔一顆"炸彈"的,結果他真的扔了一顆重磅"炸彈"。
  • 螞蟻集團最新消息 螞蟻集團被約談時間線
    螞蟻集團被二次約談後宣布成立工作組  螞蟻科技集團股份有限公司(下稱「螞蟻集團」)在被二次約談後,已宣布成立工作組全面落實整改要求。  人民銀行、銀保監會、證監會、外匯局等金融管理部門於12月26日聯合約談了螞蟻集團,並提出五項整改要求。
  • 馬雲讓螞蟻IPO失敗 阿里吸取教訓 張勇「放下身段」正式回應
    在上海召開的2020外灘金融峰會上,馬雲「炮轟」金融監管部門,抨擊巴賽爾協議,隨後出現了四大金融監管部門約談螞蟻的實際控制人馬雲,並隨後馬上公布了《網絡小額貸款業務管理暫行辦法(徵求意見稿)》,使得螞蟻的估值迅速發生了變化,讓全球史上最的IPO螞蟻集團上市戛然而止,讓幾千名本來因螞蟻上市而成為千萬富翁的螞蟻員工夢想破碎
  • 螞蟻集團是否還能上市?馬雲在衰變之年究竟走錯了哪一步?
    姓名作為我們的社會性符號,隱藏著我們關於擇業,發展的很多秘密,而解開這個秘密,或許你就可以找到自己適合的路徑,從而助力自己走向成功。 以中國首富馬云為例,從他的名字中,我們便可以看出他之所以可以取得如今的成就,是因為他做對了這幾個選擇!
  • 4年以後,馬雲推出的螞蟻森林成了什麼樣子?網友:不錯
    馬雲對我們來說應該不陌生,電商領域的「大佬」,阿里巴巴的創始人,那支付寶大家應該都運用到我們的生活當中了吧,只要我們使用支付寶支付的應該都聽過螞蟻森林,螞蟻森林是阿里巴巴集團組織的公益活動,在2016年8月正式推出,用戶可通過步行、地鐵出行、在線繳納水電煤氣費等減排行為,在支付寶裡養一棵虛擬的小樹
  • 馬雲對話郭臺銘:網商=螞蟻雄兵=會跳舞的大象
    馬雲(左)與郭臺銘    浙江在線09月17日訊昨天上午,省人民大會堂,臺灣鴻海集團CEO郭臺銘正與阿里巴巴集團董事局主席馬雲、淘寶網董事崔仁輔談得興起,臺下則是座無虛席,就連過道上都站滿了聽眾,記者扒開人縫一瞧,原來正是郭臺銘這位臺灣科技首富的到來,讓第四屆中國網商大會的熱點指數直線上升。
  • 你在螞蟻森林種下的樹,將我國西北荒原改造成什麼樣子了?
    在中國馬雲絕對是數一數二的商界大人物,他甚至影響了好幾代的人,國內人稱「雙馬之一」的老媽,又豈是浪得虛名,一代支付神器——支付寶可謂是掀起了國內的「全民無現金活動」,一時間就是在鄉村賣菜的大爺大媽都隨身攜帶著一塊收錢碼。
  • 螞蟻集團暫緩上市,馬雲幾千億花唄借唄的錢從哪裡來?
    近日,發生你公司實際控制人及董事長、總經理被有關部門聯合進行監管約談,你公司也報告所處的金融科技監管環境發生變化等重大事項。該重大事項可能導致你公司不符合發行上市條件或者信息披露要求。根據《科創板首次公開發行股票註冊管理辦法(試行)》第二十六條和《上海證券交易所股票發行上市審核規則》第六十條等規定,並徵詢保薦機構的意見,本所決定你公司暫緩上市。
  • 螞蟻集團——金融「巨獸」還是「巨瘦」
    隨著螞蟻集團的實控人馬雲以及董事長井賢棟總裁胡曉明被中國人民銀行,中國銀保監會,中國證監會和國家外匯管理局四部門同時聯合約談,直接引發了中國金融圈巨震。首先回顧下這件事情的始末。真正對螞蟻上市造成的影響可能還是由於馬雲於10月24日在第二屆外灘金融峰會上演講時闡述的幾個觀點:批判巴塞爾協議像一個老年人俱樂部,指出今天的銀行還是當鋪思想,同時表明目前中國不是金融系統性風險,而是缺乏金融生態系統的風險。這幾個觀點的提出,隨即引發了金融界的廣泛討論,緊接著11月2日馬雲等人被四大監管部門約談,11月3日上交所發布暫緩螞蟻科創板上市的決定,隨後港交所也回應螞蟻集團暫緩H股上市。
  • 馬雲知道怕了?螞蟻開始大改,這類人已經被限制!
    近期,曝光度最高的國內企業家非馬雲莫屬,由於螞蟻事件,讓其成為了各大媒體的「寵兒」。馬雲,中國行動支付「教父」,其創辦的支付寶推動了我國行動支付的發展,為數字支付做出了卓越的貢獻,得意於行動支付的發展,曾經的一隻小螞蟻,已經成長為大螞蟻,名副其實的領頭羊,市值高達兩萬億。
  • 馬雲知道怕了?螞蟻開始大改,這類人已經被限制
    馬雲,中國行動支付「教父」,其創辦的支付寶推動了我國行動支付的發展,為數字支付做出了卓越的貢獻,得益於行動支付的發展,曾經的一隻小螞蟻,已經成長為大螞蟻,名副其實的領頭羊,市值高達兩萬億。螞蟻之所以成長得這麼快,主要還是得益於支付寶上線了螞蟻花唄、借唄功能,這也是其超越微信支付的主要原因,然而,也正是這兩項業務,成為了螞蟻上市道路上的絆腳石。
  • 從「王牌」下手,馬雲一箭雙鵰,螞蟻做出重要決定
    阿里發展不順,螞蟻暫停上市而在去年的時候,馬雲選擇從阿里退休,這個消息在當時可謂是相當的轟動。但是到了今年年末,阿里的發展態勢卻尤為的不順。其中螞蟻在上市前夕被暫停一事對阿里來說可謂是一大阻礙,而在螞蟻被暫停上市之後,大量的消費者也都開始了解了關於螞蟻相關的運作套路,這也讓螞蟻成了眾矢之的。
  • 【螞蟻回應被約談:成立整改工作組】2020年12月26日,人民銀行、銀...
    文 / TIER2020-12-27 17:11:19來源:FX168 【螞蟻回應被約談:成立整改工作組】2020年12月26日,人民銀行、銀保監會、證監會、外匯局等金融管理部門聯合約談了螞蟻集團。
  • 馬雲沉默了!螞蟻金服遊戲結束!
    自馬雲在外灘金融峰會大放厥詞後,馬雲就屢遭「不幸」,螞蟻金服上市被喊停,2萬億市值的狂歡泡湯後,國家又對阿里動手了!  12月24日上午,新華社發布重磅消息,市監總局對阿里實施「二選一」等涉嫌壟斷行為進行立案調查,隨後,更是稱馬雲將被四大頂級金融監管部門約談。
  • 馬雲真的扛不住了?螞蟻做出調整,計劃轉出旗下小貸公司!
    螞蟻「惹禍」2015年,支付寶上線花唄、借唄業務,這兩項業務與銀行的信用卡性質差不多,具有透支「信用」的特性,而又辦理非常便利,深受用戶的喜愛。支付寶也憑藉這兩項業務,讓其坐穩第三方行動支付老大的寶座。經過幾年的發展,螞蟻集團估值兩萬億,並於去年8月正式遞交上市計劃書,尋求在上、港兩地科創板同時上市。
  • 假如讓馬雲重講一次螞蟻 || 大視野
    馬雲說自己是「金融的外行」,這話深具諷刺意義,讓傳統金融從業者五味雜陳。因為誰都聽得出弦外之音——內行和過去在一起,外行才和未來在一起。我向多位銀行業者詢問對馬雲演講的看法。他們都承認銀行存在弊端,特別是坐擁龐大資金,卻讓資金在金融體系內空轉,自彈自唱,無助於實體經濟發展。即使資金最後流到實體一端,由於鏈條過多,也加高了資金成本,加劇了借款人負擔。