長期偷排高濃度有毒有害廢水 輝豐股份遭生態環境部通報

2020-11-28 每日經濟新聞

每經記者:查道坤 每經編輯:張海妮

圖片來源:視覺中國

輝豐股份(002496,SZ)因為汙染問題,4月20日被生態環境部公開通報。

通報顯示,根據群眾舉報,生態環境部組成督察組於2018年3月中下旬對輝豐股份嚴重環境汙染及當地對中央環保督察整改不力問題開展了專項督察。督察組經過調查發現,輝豐股份環境違法問題嚴重,主要問題包括非法處置危險廢物、違規轉移和貯存危險廢物、長期偷排高濃度有毒有害廢水、治汙設施不正常運行。此外,輝豐股份為應對督察組現場檢查還臨時編造危險廢物管理臺帳,並提供虛假報表。

《每日經濟新聞》記者多次聯繫輝豐股份,但截至發稿未獲得回應。

偷埋危險廢物

公開資料顯示,輝豐股份是全國農藥行業的大型企業,年產原料藥、製劑20餘萬噸,附產蒸(精)餾殘渣殘液、蒸發析鹽等危險廢物約1萬噸,主廠區位於江蘇省鹽城市大豐港石化新材料產業園。

然而就是這樣一家公司,環保問題卻頻繁發生。其中,生態環境部組成督察組於今年3月中下旬對輝豐股份展開督察發現,在公司廠區兩處區域現場組織挖掘,一處掘深僅1.5米即發現散發刺激性氣味的黑色汙泥,經取樣鑑定屬危險廢物;掘深3米後滲出散發刺激性氣味的黃色汙水,廢水甲苯、乙苯和二甲苯濃度嚴重超標。另一處掘深2米發現大量黑色油汙,掘深3米發現油泥,經取樣鑑定均屬危險廢物。兩處填埋區域均未採取防滲措施,且填埋危險廢物上面嵌有混凝土層,其上再覆清土和建築垃圾,部分填埋區域上方甚至建有生產車間或其他建築物,以逃避監管。

經對周邊地下水取樣監測,地下水已明顯受到汙染。督察組還對輝豐股份下屬江蘇科菲特生化技術股份有限公司廠內兩處區域組織挖掘,掘深約2米後發現近百噸袋裝或桶裝農藥蒸(精)餾殘渣和廢活性炭等危險廢物,刺激性氣味濃烈。

此外,輝豐股份廠內還露天堆放近萬噸各類危險廢物和危險化學品,大量汙染物在降雨時隨雨水排入清下水管道,環境汙染和風險隱患十分突出。下屬鹽城明進納米材料科技有限公司在廠內露天堆存危險廢物,未採取「三防」措施,下屬連雲港致誠化工有限公司和江蘇嘉隆化工有限公司均超期貯存大量危險廢物,存在環境汙染隱患。

偷排有毒有害汙水

除了偷埋危險廢物外,輝豐股份還長期偷排汙水。根據通報稱,督察組發現,輝豐股份長期利用雨天將含有甲苯、三氯苯酚等有毒有害物質的高濃度廢水通過廠區清下水管道排至廠區西側八中溝,進而匯入黃海。經當地公安機關偵訊,僅2015年利用暴雨時機就10餘次偷排高濃度廢水。

根據大豐區環保局2015年7月24日現場取樣監測發現,該公司通過清下水管道偷排高濃度廢水,企業西門兩側清下水排口化學需氧量濃度分別高達13503毫克/升和17968毫克/升;督察組2018年3月21日現場檢查時,企業仍擅自開啟清下水排口並間斷性外排廢水,廢水化學需氧量濃度超過200毫克/升,超標1.61倍。

同時,輝豐股份還存在治汙設施亦不正常運行的情況。輝豐股份2臺40蒸噸水煤漿鍋爐在未完全建成治汙設施情況下,即於2017年12月中旬擅自投入運行,高濃度廢水制水煤漿副產蒸汽項目批建不符;咪鮮胺項目變更生產原料未報批環評,擅自於2014年開始陸續實施改建工程。下屬江蘇科菲特生化技術股份有限公司未按設計要求建設汙泥濃縮池,汙泥壓濾設施長期閒置,汙水處理設施不正常運行,廠內露天堆存的大量危險廢物來源不明,生產車間廢水跑冒滴漏現象明顯。

此外,督察組發現,輝豐股份為應對督察組現場檢查還臨時編造危險廢物管理臺帳,並提供虛假報表。

涉嫌信披違規

值得注意的是,在此次通報中,督察組發現,輝豐股份下屬子公司連華通化學未經審批擅自變更生產工藝,將約2.2萬噸化工殘液通過罐車非法轉移至無危險廢物處置資質的鹽城銀天源制鎂有限公司,再通過該公司雨水溝偷排外環境。

現場督察還發現,銀天源制鎂有限公司在廠內大量傾倒有毒有害物質,其附近雨水溝廢水化學需氧量和苯系物濃度分別為973毫克/升和3.86毫克/升,汙染嚴重,現場刺激性氣味濃烈。

據《每日經濟新聞》記者查詢顯示,2011年10月,輝豐股份出資2470萬元認購華通化學新增股權,佔增資完成後股本總數的52%。時隔一年,輝豐股份以2305萬元收購華通化學原股東持有的48%股權。自此,華通化學成為輝豐股份的全資子公司。後經部分股權轉讓,截至2017年6月末,輝豐股份持有華通化學96.85%的股份,自然人股東陳聖華持股3.15%。

財報顯示,2013~2016年,華通化學的淨利潤分別為1546.52萬元、886.66萬元、負1713.69萬元及負748.9萬元。2017年半年報顯示,華通化學當期實現營業收入2.89億元,收入規模在輝豐股份6家披露業績的子公司中排名第一;實現淨利潤3229.53萬元。這與淨利潤排名第一的控股子公司相差不到100萬元,佔輝豐股份淨利潤的比例為13.18%。

事實上,關於華通化學的汙染問題,今年3月29日《中國證券報》報導稱,輝豐股份旗下全資子公司華通化學因涉嫌環保問題已關停。

然而針對子公司的停產問題,3月29日午間,輝豐股份發布了一則關於媒體報導的澄清公告。在澄清公告中,輝豐股份確認了華通化學三氟氯菊酸產品項目在生產過程中原料叔丁醇鉀以叔丁醇鈉替代,與項目環評存在差異,存在工藝變更的事實。同時,公司表示該車間屬於臨時停產並非關停,華通化學已組織採購叔丁醇鉀,將儘快按照原工藝恢復生產,目前其他車間正常運轉。

隨後的3月31日,深交所發來問詢函,要求公司補充說明環保部門對公司現場檢查詳細情況、子公司華通化學預計停產時間、恢復生產是否存在前置條件,以及公司擬採取的恢復生產措施等。

4月13日,輝豐股份回復了問詢函。輝豐股份表示上級環保部門於近期對鹽城市大豐區華豐工業園區進行環保檢查,於2018年3月14日到公司進行現場檢查,主要檢查公司的項目建設審批情況、三廢處置設施的運營情況、固廢、廢水的處置臺帳情況及前期被舉報內容,目前未給出結論意見。檢查過程中,公司及華通化學目前已分別收到《行政處罰事先(聽證)告知書》,公司及華通化學均已提出申辯,目前尚未收到正式處罰決定。

輝豐股份極力否認華通化學停產,但是根據《證券日報》4月17日報導稱,公司位於灌南縣經七路與新港大道交叉口的廠區已全面停產20多天,廠區200多位工人已經回家暫時休假,僅留有部分辦公人員及維修工在整修機器。而距離該廠區兩公裡以外的同屬於華通化學的另一廠區也同時全面停產。隨後,記者就了解到的情況向連雲港環保部門進行核實,化工產業園區管委會相關人員確認華通化學轄區內兩個廠區確實已經停產20多天。

兩個廠區全面停產20多天,但是輝豐股份卻在公告中強調只是部分車間停產,並非全面停產。顯然,實際情況與公告的內容部分不符。

對此,券商行業分析師李睿對《每日經濟新聞》記者說:「淨利潤佔比超過10%的子公司出現全面停產,按照交易所的規定屬於重大事件,上市公司應在發生後兩日內及時主動地披露,應該做到準確完整地表述,但是輝豐股份只是在公告中承認部分車間停產,並未披露全面停產,這樣的信息披露涉嫌違規。」

汙染問題長期存在

事實上,輝豐股份的汙染問題一直存在。《每日經濟新聞》記者梳理發現,該公司的環保問題多次被媒體報導。

2005年6月,《新華日報》報導稱,大豐市新豐鎮赤旗村讀者來電反映,建在村裡的輝豐股份產品大都含有毒性,附近農田作物產量普遍下降,有時整片枯萎死亡。2006年5月27日,赤旗村村民自製的影像資料顯示,當地桑蠶出現了大面積死亡現象。來自鹽城市蠶桑技術指導站的一篇文章則指出,2006年5月底,由於輝豐農藥廠排放的廢氣汙染了蠶室和桑葉,新豐鎮960張蠶種80%受到危害,當季蠶農減收1000多萬元。

隨後,2007年8月15日,赤旗村村民韋廣紅、陳遠美向鹽城市環保局反映輝豐股份汙染造成養蠶損失。2007年9月22日,赤旗村村民彭喜祥等養蠶戶向大豐市環保局舉報所養秋蠶大面積死亡問題,大豐市環保局出具的環境監察現場檢查單指出,環保部門將進一步對輝豐股份加強監督管理。

2012年12月人民網江蘇發布《鹽城輝豐股份被指嚴重造汙 村民健康受威脅》報導稱,江蘇省鹽城大豐市新豐鎮赤旗村上百戶村民在化工廠的包圍中生活了20多年,輝豐股份汙染問題長期對村民的生活、生產造成了很大的影響。

相關焦點

  • 一年收到16封處罰書的輝豐股份:違法排汙,子公司業績造假
    然而,2018年輝豐股份(002496.SZ)劣跡斑斑的行為就被媒體報導曝光:其為了短期經濟利益,持續多年地違反相關環保法規,偷排汙水,就地掩埋化學廢物,對當地生態環境造成嚴重破壞。2018年和2019年公司業績跌到谷底,且隨著調查的深入,輝豐股份全年共收到16封處罰決定書,6名涉事員工因環境汙染罪而被人民檢察院公訴。風雲君今天給大夥聊聊這家公司。
  • 別再事不關己,工業廢水偷排危害有多大?為了您的健康請進來看看
    漓源環保的小Y今天看到了一位網友的評論留言,不禁感到氣憤又擔憂,寫下了這篇做文章,希望可以讓大家對工業廢水偷排現象有重視的意識,若發現偷排現象,請及時向有關部門舉報。工業汙水不比生活汙水,多為高濃度有機廢水,處理費用相對較高,導致一些不法商家不惜違法偷排。工業廢水濃度含量很高,所排入水域會造成嚴重的危害,造成赤潮等現象;2. 工業汙水中汙染物十分複雜,化工廢水的危害更大。如網友所說有大量白色泡沫、出現魚類死亡現象,水中可能含有LAS等發泡物質以及懸浮物、重金屬、有毒有害物質等。
  • 張全興:高濃度難降解有毒有機廢水治理及資源化
    石化工業是我國的支柱產業之一,其份額在國內舉足輕重,在生產和使用過程中每年要排放約40多億噸的有毒有機工業廢水,這是我國水環境中有機毒物的主要來源,這些有機毒物大多具有「致突變、致畸、致癌」的性質,嚴重威脅著人類健康和生態安全。有毒有機廢水的特點是濃度高、色澤深、含鹽多、毒性大、酸(鹼)性強、難降解。
  • 生態環境部通報八個環境執法典型案例
    人民網北京5月8日電 據生態環境部官方微博消息,今天,生態環境部通報了監督執法正面清單實施期間第一批8個環境執法典型案例。 今年3月,生態環境部印發《關於統籌做好疫情防控和經濟社會發展生態環保工作的指導意見》,提出建立和實施監督執法正面清單。
  • 東莞長安查處一無證照偷排廢水五金加工廠
    廣州日報全媒體記者今天(4月24日)從東莞市長安鎮相關部門了解到,在近日,長安生態環境分局聯合長安公安分局在霄邊社區檢查時,發現一家無證照五金加工廠涉嫌環境違法行為,立即對該企業進行依法查處,並將涉環境汙染犯罪線索移送公安機關立案偵查。
  • 高濃度廢水處理
    北極星水處理網訊:[摘要]:本文主要介紹高濃度廢水的處理[關鍵詞]:高濃度廢水處理、厭氧池、膜-生物反應器前言本次高濃度廢水處理主要針對水性溶劑廢水,日產廢水量10m³,結合處理類似廢水的經驗及現有研究成果,提出相應的綜合汙水處理方案,採用合理而先進的處理工藝,保證出水達到《汙水綜合排放標準》(GB8978-1996)三級標準排放要求
  • 厭氧膜生物反應器處理高濃度有機廢水的研究
    [摘 要]目前厭氧膜生物處理技術被認為是處理高濃度有機廢水的研究熱點之一,它結合了厭氧生物處理與膜過濾系統,從而具有運營成本低、易於管理控制及剩餘汙泥產率少等優點。但是,也面臨著諸如鹽度積聚,抑制物質和膜汙染等挑戰。本文綜述了厭氧膜生物反應器的基本原理和構造以及相關的影響因素,為高濃度有機廢水的處理提供相關建議。
  • 張全興院士:11大案例詳解高濃度難降解有毒有機廢水治理及資源化
    石化工業是我國的支柱產業之一,其份額在國內舉足輕重,在生產和使用過程中每年要排放約40多億噸的有毒有機工業廢水,這是我國水環境中有機毒物的主要來源,這些有機毒物大多具有「致突變、致畸、致癌」的性質,嚴重威脅著人類健康和生態安全。
  • 江蘇公布2018年上半年35件典型環境違法案件
    1鹽城市輝豐生物農業股份有限公司汙染環境案3月14日,根據群眾舉報,生態環境部組成督察組對鹽城市輝豐生物農業股份有限公司(法定代表人:仲漢根)嚴重環境汙染及當地中央環保督察整改不力問題開展專項督察,發現該公司存在非法處置危險廢物、違規轉移和貯存危險廢物、長期偷排高濃度有毒有害廢水等環境違法行為。
  • 高濃度有機廢水主要處理技術 看這篇匯總就夠了!
    通常根據高濃度有機廢水的性質和來源可以分為三大類:第一類為不含有害物質且易於生物降解的高濃度有機廢水,如食品工業廢水;第二類為含有有害物質且易於生物降解的高濃度有機廢水,如部分化學工業和製藥業廢水;第三類為含有有害物質且不易於生物降解的高濃度有機廢水,如有機化學合成工業和農藥廢水。
  • 臨海一化工廠疑似夜間「偷排」廢氣,煙囪冒黑煙遭舉報
    遭舉報的化工廠叫「勝興泡化鹼廠」,位於臨海東方大道邊上的涇頭項村,廠子裡一根十幾米高的巨大煙囪,非常惹眼。  帖子裡描述,這家化工廠白天沒什麼動靜,一到晚上10點以後,廠子就大門緊閉,而廠裡一個大鍋爐就開始工作,大量「有毒」氣體從煙囪裡冒出,帶有刺鼻氣味,直接排入空氣中。發帖者懷疑,該工廠極有可能是避開環保部門監管,在夜裡偷偷排放有害氣體。
  • 關於2019年省生態環保督察移交生態環境損害責任追究問題問責情況...
    關於2019年省生態環保督察移交生態環境損害責任追究問題問責情況的通報2019年11月11日至12月11日,安徽省第二生態環境保護督察組對蚌埠市開展環境保護督察工作,並於2020年4月2日將督察發現的3個生態環境損害責任追究問題移交我市
  • 濟寧通報15起水汙染案例 涉及這些企業!
    齊魯網濟寧4月25日訊 濟寧市生態環境局嚴厲打擊涉水企業違法排汙環境違法行為,堅決遏制超標排汙、偷排偷放等環境違法案件的發生,2019
  • 深夜偷排廢水 南海區裏水鎮一企業負責人被刑拘
    佛山日報訊 記者林嘉慧報導:深夜偷排廢水,通過雨水渠排至廠外,經檢測廢水重金屬超標。針對上述環境違法行為,南海區裏水鎮環保部門立即責令一家金屬製品公司停止生產。目前,該廠主要負責人已被刑事拘留。該廠未辦理環保審批和驗收手續,主要從事金屬製品生產,其電鍍清洗過程中有廢水產生,經過三級沉澱處理後排放。6月27日晚上,裏水鎮環保、公安部門對該廠開展聯合執法,現場檢查時該廠有1條生產線正在生產,生產廢水由車間管道排到廠外,經過三級沉澱池處理後,通過雨水渠排至外環境。
  • 超臨界水氧化技術在高濃度、難降解廢水處理中的應用
    但是由此帶來了大量的難降解、高濃度有機化工廢水,該類廢水單獨使用生物法或物化法等「常規」方法通常難以有效處理,且處置成本高,汙染問題也成為迫在眉睫需要解決的問題。超臨界水氧化技術應用於環境汙染治理,是近些年興起的一種新型高效的處理技術,在處理各種難降解、高濃度廢水和汙泥、危險廢物等方面已取得了較大的成功。
  • 合肥國新天匯汙染問題遭環保督察通報 屢教不改還起訴監管部門
    來源:中國網屢教不改還起訴監管部門 合肥國新天匯汙染問題遭環保督察通報中國網財經12月2日訊(記者裡豫 鄧玉蕊)11月30日,安徽省生態環境廳就合肥國新天匯環境科技有限公司(下稱「國新天匯」)環保違法問題進行了通報。通報稱其「屢查屢犯,問題突出,性質惡劣」。
  • 省環保廳通報2018年首批環境典型違法案件
    「主動曝光也是正面宣傳」,省環保廳有關負責人指出,加大環保執法力度,主動曝光環境違法案件,不僅沒有負面影響,而且集聚正能量,提高政府公信力,增強全社會解決生態環境問題的信心和希望。他表示,今後環保部門將加大環保信息公開力度,提高環境執法威懾力,增強社會和民眾的環境獲得感。
  • 生態環境部通報6月環保舉報情況:大氣汙染舉報較多
    生態環境部通報6月環保舉報情況:大氣汙染舉報較多 原標題:   中新網7月13日電 據生態環境部網站消息,生態環境部13日通報6月全國「12369」環保舉報辦理情況。
  • 總磷超標近150倍 化學需氧量超標580多倍 遵義一作坊偷排廢水收到...
    【能源人都在看,點擊右上角加'關注'】北極星水處理網訊:6月9日凌晨兩點,貴州省遵義市生態環境局仁懷分局與茅臺鎮派出所的執法人員發現在茅臺鎮中華村漁塘組,一輛罐車停駐在王某自家院壩內。走近一看,黑暗裡,大量白酒生產廢水正通過生活汙水管道被私自偷排至溶洞,王某被當場抓獲。