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現在我每天睡醒的第一件事就是答題。」從7月份開始至今,羅開懷養成了一個習慣,每天起床首先在手機上把當天的崗前答題做了。 羅開懷是黔希化工氣化廠四班的班長,作為班長的他不僅要對自己的安全負責,還要對整個班14名工作人員的安全負責,所以羅開懷必須掌握每個崗位的安全風險基本情況及防範、應急措施,崗前風險辨識答題恰好能很好地幫助他。
「這些題目能教會我更好識別風險隱患。」要做到安全生產,及時的發現、防範風險隱患尤為重要。羅開懷所在的氣化廠四班主要涉及二氧化碳壓縮機單元、粉煤製備及加壓單元、氣化單元等崗位,這些崗位在生產時如設備故障或操作不當就容易導致燙傷、氣體洩漏中毒等,所以每天在生產前羅開懷都會對設備風險隱患進行排查,並提醒班組成員在操作時要注意哪些風險,這種情況下,崗前的風險辨識答題就能更好幫助他了解各個崗位風險,在排查及提醒時能更有效。 「目前每次答題都過關了。」崗前風險辨識答題是黔希化工在落實企業安全生產主體責任上採取的創新舉措。即要求每名一線員工在每天上崗前必須進行崗前風險辨識答題,過關方能上崗,若不過關則重答,直到過關為止。
黔希化工位於畢節市黔西縣,成立於2008年,是一家以乙二醇生產為主的新型現代煤化工企業,在冊職工820人。為做好安全生產專項整治三年行動,落實好企業安全生產主體責任,黔希化工編制了《黔希化工安全生產專項整治三年行動計劃工作一覽表》並逐月落實,尤其在完善安全生產風險管控方面,加大對員工的管理,採取崗前風險辨識答題的方式,讓員工在上崗前再重溫一下崗位風險、防控措施和應急措施,確保每名員工都能掌握相關情況,做到安全生產。 黔希化工的崗前風險辨識答題是依託於公司的辦公系統來實行的,員工只需在手機上操作即可,題目由公司專業的安全員根據各個崗位的特點來進行編制,包含選擇題與簡答題。題目的發放方式是通過系統按天發放,每次發放的題目不超過10題,每天發放的題目也有所不同,員工在答完提交後,由安全員在後臺進行統計與評判,然後再將每個班組的員工答題情況反饋給班長,由班長對答題不過關的員工進行監督,直到過關方可上崗。安全員則採取不定時抽查的方式,檢查員工對自己所在崗位的安全風險掌握情況。 「確實對大家有很大的幫助。」羅開懷告訴記者,自開展崗前風險辨識答題以來,大家都很認真,怕答不過關不能上崗。同時,經過答題後,大家對各自崗位的安全風險情況掌握得也更好了,以往每次班組員工在上崗操作時,他都要多次提醒,但如今,經過每次上崗前的答題鞏固後,班組員工們在操作設備時無需他提醒也能做到規範,且在對設備的安全檢查方面也做得更好了。
據了解,除崗前風險辨識答題外,黔希化工還組織專業力量和全體員工全方位、全過程辨識排查評估生產設備設施、作業環境、人員行為和管控體系等方面存在的風險,力求做到系統、全面、無遺漏。同時,逐一落實公司、分廠、班組和崗位管控範圍和責任,按照有關標準對辨識出的安全風險進行分類、梳理、評估,區分「紅、橙、黃、藍」四級安全風險,從組織、制度、技術、應急等方面對安全風險進行有效管控,確保真正落實好企業安全生產主體責任。
貴州日報當代融媒體記者 畢文君
編輯 王光莉
編審 李坤 李冰