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宏網江蘇12月23日電(記者 趙越)近日,為防範化解工業企業安全生產風險,推動企業落實安全生產主體責任,省政府出臺了《工業企業安全生產風險報告規定》,以此健全重大安全風險報告全流程管理制度,推動形成「企業主動報告、政府精準監管」的合力。12月23日下午,南京召開新聞發布會,梳理解讀《規定》有關內容,通報了在貫徹落實《規定》要求、推動企業主體責任落實方面的工作。
《規定》主要強調,企業一把手需要對報告負責;對照目錄排查辨識風險,企業每年至少開屋1次安全風險辨識;借「網際網路+」壓實主體責任等。《規定》在全國範圍內首次明確了企業未開展風險辨識的法律責任。
今年來,南京全面防範化解重大安全風險,安全生產形勢持續平穩向好,生產安全事故數、亡人數大幅下降超過70%,居全省首位。
發布會上,市應急管理局馮甦提及:「當前,南京安全生產總的情況是好的,但在落實」三個責任「上仍然存在一些薄弱環節,特別是在落實企業主體責任上還有較大差距。」去年以來,我市依託網格化社會治理機制,推動企業和小型單位場所進入應急管理「181」信息化平臺開展風險普查辨識和隱患排查治理。目前,已有1.7萬餘家規模企業、重點企業,70餘萬小型單位場所(包含非實有)進入平臺。
以貫徹落實省《規定》為契機,南京將全力推進企業「安全信用臉譜」制度建設,將企業和小型場所單位的風險防控能力水平結果納入「安全信用臉譜」。
「安全信用臉譜"的評價標準,是以安全風險報告數據為基礎,匯聚部門監管、社會監督、專業評價數據,通過科學建模、大數據分析,量化安全評價得分精準刻畫的,能夠直觀展現安全生產主體責任履行情況。而明年修訂的《南京市安全生產條例》,將推動」安全信用臉譜「應用納入立法範疇,將安全信用等級與行政性、市場性、行業性激勵懲戒措施掛鈎。