全國首次!南京明確企業未開展風險辨識的法律責任

2021-01-08 中宏網江蘇

中宏網江蘇12月23日電(記者 趙越)近日,為防範化解工業企業安全生產風險,推動企業落實安全生產主體責任,省政府出臺了《工業企業安全生產風險報告規定》,以此健全重大安全風險報告全流程管理制度,推動形成「企業主動報告、政府精準監管」的合力。12月23日下午,南京召開新聞發布會,梳理解讀《規定》有關內容,通報了在貫徹落實《規定》要求、推動企業主體責任落實方面的工作。

《規定》主要強調,企業一把手需要對報告負責;對照目錄排查辨識風險,企業每年至少開屋1次安全風險辨識;借「網際網路+」壓實主體責任等。《規定》在全國範圍內首次明確了企業未開展風險辨識的法律責任。

今年來,南京全面防範化解重大安全風險,安全生產形勢持續平穩向好,生產安全事故數、亡人數大幅下降超過70%,居全省首位。

發布會上,市應急管理局馮甦提及:「當前,南京安全生產總的情況是好的,但在落實」三個責任「上仍然存在一些薄弱環節,特別是在落實企業主體責任上還有較大差距。」去年以來,我市依託網格化社會治理機制,推動企業和小型單位場所進入應急管理「181」信息化平臺開展風險普查辨識和隱患排查治理。目前,已有1.7萬餘家規模企業、重點企業,70餘萬小型單位場所(包含非實有)進入平臺。

以貫徹落實省《規定》為契機,南京將全力推進企業「安全信用臉譜」制度建設,將企業和小型場所單位的風險防控能力水平結果納入「安全信用臉譜」。

「安全信用臉譜"的評價標準,是以安全風險報告數據為基礎,匯聚部門監管、社會監督、專業評價數據,通過科學建模、大數據分析,量化安全評價得分精準刻畫的,能夠直觀展現安全生產主體責任履行情況。而明年修訂的《南京市安全生產條例》,將推動」安全信用臉譜「應用納入立法範疇,將安全信用等級與行政性、市場性、行業性激勵懲戒措施掛鈎。

相關焦點

  • 關於工業企業安全生產風險報告,這個地方有新規!
    《規定》要求企業每年至少開展1次安全風險辨識,並將安全風險從高到低劃分為重大安全風險、較大安全風險、一般安全風險和低安全風險四個級別。《規定》明確,企業要對照較大以上安全風險目錄,進行重點排查和風險等級確定。
  • 崗前風險辨識 合理管控風險——黔希化工落實企業安全生產主體責任
    崗前風險辨識答題是黔希化工在落實企業安全生產主體責任上採取的創新舉措。即要求每名一線員工在每天上崗前必須進行崗前風險辨識答題,過關方能上崗,若不過關則重答,直到過關為止。黔希化工位於畢節市黔西縣,成立於2008年,是一家以乙二醇生產為主的新型現代煤化工企業,在冊職工820人。
  • 江蘇:企業拒不報告安全生產風險最高罰款五萬元
    2020-12-02 08:25圖文來源: 南京日報 企業要如實報告較大以上安全風險
  • 《港口安全生產風險辨識管控指南》發放
    為深入貫徹落實《中華人民共和國安全生產法》等法律法規,推進港口安全風險分級管控和隱患排查治理雙重預防機制建設,編制了《港口安全生產風險辨識管控指南》(以下簡稱《指南》)。
  • 工程項目對危險源辨識、風險評價和風險控制的策劃
    直接判斷法的依據主要包括:法律法規的符合性、相關方的合理要求、類似事故的經驗教訓、直接察覺到的風險等。2、重大風險的判定依據凡符合以下條件之一的危險源均應判定為重大風險:(1)不符合法律、法規和其他要求的;(2)相關方有合理抱怨和要求的;(3)曾經發生過事故,且未採取有效控制措施的;(4)直接觀察到可能導致危險且無適當控制措施的;(5)通過作業條件風險性評價法,評價總分≥160分的。
  • 【抗擊疫情企業法律風險防控指引之二】外貿企業篇
    前言為幫助我市外貿企業解決因疫情造成的國際貿易糾紛,防範和化解各類法律風險,濱州市外貿企業法律服務團根據有關法律法規及政策規定,梳理編寫了抗擊疫情外貿企業法律風險防控指引,供相關企業參考借鑑。
  • ​明年江蘇全省工業企業都需主動報告安全風險,​3個月內完成...
    交匯點訊 近日,省政府頒布《工業企業安全生產風險報告規定》,要求全省相關企業必須在明年2月1日規定正式施行後,3個月內完成首次安全風險報告。規定強調,辨識必須由企業完成,不得由第三方服務機構或政府主管部門代為辨識,以壓實企業減負的安全生產主體責任。
  • 企業風險管理存在的三大問題及解決措施
    但一些企業的HAZOP分析報告存在較多問題,基本識別不出裝置存在的重大風險。 而對於重大風險的判定也未經過認真分析。如有的企業簡單地認為重大危險源就是重大風險、危險工藝就是重大風險。這樣的分級沒有任何作用,企業不再使用風險辨識工具辨識風險,企業負責人要管控工廠裡所有的風險,這就等於沒有開展風險分級管控。
  • 律師辦理民營企業法律風險識別與控制基礎指引
    1範圍1.1本指引提供了律師事務所以及律師實施民營企業法律風險識別與控制的通用指南。1.2本指引適用於開展民營企業法律風險識別與控制活動的各個環節。律師在民營企業法律風險識別與控制活動中應充分考慮法律風險與企業戰略目標之間的相互關係、影響等因素。(2)審慎調查的原則。由於法律風險的特殊性,對於民營企業經營管理的調查,應堅持審慎調查的原則。要在尊重法律、保持誠信前提下,開展民營企業法律風險識別與控制活動。法律風險識別與控制的略和方法不應違反法律的強制性和義務性規定。
  • 化工園區和危化品企業安全風險隱患排查治...
    危險化學品企業安全風險隱患排查治理導則(徵求意見稿)1總則1.1為切實推進危險化學品企業落實安全生產主體責任,著力構建安全風險分級管控及隱患排查治理的雙重預防機制,有效防範重特大安全事故,根據國家相關法律、法規、規章及標準,制定本導則。
  • 工貿企業粉塵防爆安全規定(徵求意見稿)
    第四條 [主體責任]企業對粉塵防爆安全工作負主體責任,應當具備有關法律法規、國家標準或者行業標準規定的粉塵防爆安全生產條件,建立健全責任制、相關規章制度,推進安全生產標準化建設,確保安全生產。第五條 [監管責任]國務院應急管理部門指導、監督全國工貿企業粉塵防爆安全生產監督檢查工作。
  • [公告]南京新百:華泰聯合證券有限責任公司關於南京新街口百貨商店...
    7、本獨立財務顧問未委託和授權任何其它機構和個人提供未在本補充獨立財務顧問報告中列載的信息和對本意見做任何解釋或者說明。8、本補充獨立財務顧問報告不構成對南京新百的任何投資建議,對投資者根據本補充獨立財務顧問報告所作出的任何投資決策可能產生的風險,本獨立財務顧問不承擔任何責任。
  • 公司開展「危險源辨識和風險評價」員工培訓
    嶽陽興長緊密結合企業實際,充分發揮機關部室技術指導的功能,滿足員工提升安全技能的訴求。11月26日至27日,安全環保部組織人員開展「安全技能下基層」全員培訓活動。專題為「危險源辨識和風險評價」的安全課堂首先在氣分廠、聚丙烯廠等化工主體裝置輪次開講,包含了危險源和風險的概念、依據的制度和準則、分析的方法、準則的運用和方法演示等五個方面的內容。圍繞危險源及存在的風險,教員與員工進行有效的交流互動、認真思考,使培訓達到了成效。
  • 水利工程運行危險源如何辨識,怎麼評價?水利部出臺《導則》
    在工程管理範圍內危險物品的生產、搬運、使用或者儲存,其危險源辨識與風險評價參照國家和行業有關法律法規和技術標準。1.4危險源辨識與風險評價應嚴格執行國家和水利行業有關法律法規、技術標準和本導則。1.5水庫、水閘工程運行管理單位或承擔運行管理職責的單位是危險源辨識、風險評價和管控的責任主體。農村集體經濟組織所屬的小型水庫、水閘,其所在地鄉鎮人民政府或其有關部門是危險源辨識、風險評價和管控的責任主體(以上統稱管理單位)。
  • 水利部辦公廳關於印發水利水電工程(水庫、水閘)運行危險源辨識與...
    在工程管理範圍內危險物品的生產、搬運、使用或者儲存,其危險源辨識與風險評價參照國家和行業有關法律法規和技術標準。  1.4 危險源辨識與風險評價應嚴格執行國家和水利行業有關法律法規、技術標準和本導則。  1.5 水庫、水閘工程運行管理單位或承擔運行管理職責的單位是危險源辨識、風險評價和管控的責任主體。
  • 中國移動發布重大自然災害網信安全法律風險合規指引
    近日,中國移動在業內創新發布了《中國移動重大自然災害網信安全法律風險合規指引(2020版)》,圍繞基礎電信企業應對重大自然災害工作涉及的網信安全典型應用場景,梳理相關法律要求,並提出合規建議。據悉,該《指引》是中國移動信息安全管理與運行中心研究編制的第二部針對突發公共事件的網信安全法律指引,第一部是今年疫情期間研究發布的《重大突發公共衛生事件網信安全法律風險合規指引》。據集團公司法律與監管事務部負責人於莽介紹,兩次發布《指引》,既是對公司自身業務依法依規開展的保障與支撐,也彰顯了央企落實政治責任和社會責任的擔當。
  • 亂丟垃圾的法律責任風險
    現代社會,在工業力量的助推下,人類逐漸步入風險社會,這讓一般的丟棄生活垃圾行為可能會帶來或者造成嚴重的社會危害。譬如,先民們都住在茅草房甚或是山洞裡,吃穿用住簡陋簡單,垃圾不多,無非一些菜葉呀、汙水呀,即使隨便拋灑也最多髒了別人的新衣服,回去織一套賠給人家就行了。
  • 環境汙染強制責任保險政策還有哪些不足待完善?
    2015年9月,黨中央、國務院印發的《生態文明體制改革總體方案》明確提出:「在環境高風險領域建立環境汙染強制責任保險制度。」隨後,相關部門發布了一系列文件,有力推動了環境汙染強制責任保險制度的實施。目前,全國31個省(區、市)均已開展環境汙染強制責任保險試點,覆蓋涉重金屬、石化、危險化學品、危險廢物處置等行業,保險公司已累計為企業提供超過1600億元的風險保障。
  • 法律明確規制 方能把人臉識別系統引入法治軌道
    一家之言    保護公民隱私,不能光靠政府部門的行政要求或決定,還得靠法律的明確規制、約束。  地產圈熱議的售樓處安裝人臉識別系統在南京有了新進展:江蘇南京已有多家售樓處接到相關部門電話通知,要求拆除現有的人臉識別系統,這在全國尚屬首例。  對於人臉識別系統的「刷刷刷」,民眾擔憂已久。
  • 「法律保護手冊」企業馳名商標智慧財產權法律保護手冊
    一方面要適時制定有關司法解釋或者司法解釋性文件,增強法律適用的操作性。另外也適時發布指導性案例,指導檢察機關辦理相關案件,也具有十分必要性。企業合規是近幾年比較火的一個名詞,但其亦是時代和社會發展的需要。企業刑事合規以刑事法律風險防控為基本內涵,以降低刑事犯罪風險為基礎功能,同時還兼具推動企業合理承擔社會責任的擴張功能。