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國移動發布重大自然災害網信安全法律風險合規指引

2020-12-05 東方財富網

近日,中國移動在業內創新發布了《中國移動重大自然災害網信安全法律風險合規指引(2020版)》,圍繞基礎電信企業應對重大自然災害工作涉及的網信安全典型應用場景,梳理相關法律要求,並提出合規建議。

據悉,該《指引》是中國移動信息安全管理與運行中心研究編制的第二部針對突發公共事件的網信安全法律指引,第一部是今年疫情期間研究發布的《重大突發公共衛生事件網信安全法律風險合規指引》。據集團公司法律與監管事務部負責人於莽介紹,兩次發布《指引》,既是對公司自身業務依法依規開展的保障與支撐,也彰顯了央企落實政治責任和社會責任的擔當。

我們國家自然災害多發頻發,隨著網絡信息技術的快速發展和廣泛應用,基礎電信企業在重大自然災害防災減災救災中發揮著越來越重要的作用。《指引》分析提出,基礎電信企業參與防災減災救災,主要在四個場景涉及到網信安全工作,包括發布預警公益信息、治理災情相關謠言與詐騙信息、通信網絡設施安全保障、大數據應用。四個場景的工作是否合法合規開展,直接關係到人民群眾的生命財產安全和防災減災救災的實際效果。

《指引》首先提出,基礎電信企業應在國家有關部門的授權和指導下,對重大自然災害進行預報預警。發布過程中,要嚴格規範程序,遵守保密紀律,配合專業部門做到發得及時、報得準確。

針對災情相關謠言和詐騙信息的治理工作,《指引》明確,基礎電信企業應按照法律法規規定,履行相應的信息網絡安全管理義務,積極與相關主管部門核實信息,儘量減少虛假和詐騙信息傳播,為防災減災救災工作營造良好氛圍。

關於如何更好地履行防災減災救災中的通信網絡設施安全保障義務,《指引》提出,基礎電信企業要持續完善突發事件應急響應機制,紮實做好重要設備安全保障工作。與此同時,隨著大數據中心成為新型基礎設施,要建立健全數據容災備份、恢復、校驗機制,防止數據丟失。

最後,針對防災減災救災工作中越來越常見的大數據應用需求,《指引》分析提出,基礎電信企業要在全力配合政府部門開展災害監測、預警、防範和救助工作時,提升數據安全保護意識,重點避免未授權或超出授權範圍使用、共享數據等行為。

「國家關於重大自然災害防災減災救災工作的法律法規非常全面,我們團隊梳理參考了近30部。編制指引文件,就是為了給基礎電信企業合法合規做好防災減災救災中的網信安全工作提供一個更加好用、易用的規範參考。」信安中心貴重向記者介紹道。(一鳴)

(文章來源:環球網)

相關焦點

  • 第十三屆中國上市公司法律合規風險指數發布會在京召開
    本次論壇邀請了來自商、法、學界的40餘位嘉賓與200餘位頂級企業法務部門負責人出席活動,泰鬥、賢達、新銳交相輝映,論道法商,共同探討後疫情時代企業法律風險重要趨勢、合規監管重大動向以及應對之道。常保國表示:「中國上市公司已達4065家,覆蓋國民經濟的90個行業,市值達到74萬億,在快速發展的同時,也逐漸暴露出經營風險、法律風險以及兩者疊加的綜合風險。2019年的法律合規風險僅次於2009年全球經濟危機時段,為近十年第二高值,並在2020年有進一步加劇的趨勢。中國資本市場的健康發展,不僅需要政府的監管、立法的完善,更需要企業加強自身合規體系的建設。」
  • 《App使用SDK安全指引》發布,通付盾SDK保護解決方案新升級
    近日,全國信息安全標準化技術委員發布《網絡安全標準實踐指南—移動網際網路應用程式(App)使用軟體開發工具包(SDK)安全指引》(簡稱「指引」),《指引》給出了SDK常見安全風險,針對當前App使用SDK過程中存在的SDK自身安全漏洞、SDK惡意行為、SDK違法違規收集App用戶個人信息等問題,結合當前移動網際網路技術及應用現狀,
  • 得助智能:如何做好融資性信保這一高風險業務?
    《融資性信保業務保前管理操作指引》和《融資性信保業務保後管理操作指引》(以下簡稱「兩個指引」),重點對融資性信保業務保前風險管理和保後監測管理兩大環節建立標準化操作規範。隨著我國消費金融市場的快速發展,越來越多的保險公司開始開拓融資性保證保險產品,為了與同行競爭,原本謹慎的風險控制紅線被一再突破。在疫情衝擊及宏觀經濟下行影響下,融資性信保業務更是成為了燙手山芋,而這正是銀保監會下發「兩個指引」的重要原因。與傳統保險相比,融資性信保在保險標的、定價方式、風控策略、市場經營門檻等方面都有巨大不同。
  • 中國企業合規機制障礙及其解決之道
    合規作為舶來品,隨著我國改革開放政策的深入推進,越來越多的跨國企業進入中國,企業合規制度逐漸被這些企業的中國分支機構所建立。又隨著中國企業前往歐美乃至其他國家和地區進行投資、經營或者上市,如何遵守所在國家和地區的法律法規,規避現實的法律風險,已經成為中國企業面臨的重要挑戰。
  • 【學習網信法規】學習宣傳貫徹《中華人民共和國網絡安全法》 應知...
    網絡安全,是指通過採取必要措施,防範對網絡的攻擊、侵入、幹擾、破壞和非法使用以及意外事故,使網絡處於穩定可靠運行的狀態,以及保障網絡數據的完整性、保密性、可用性的能力。2.哪個部門負責《網安法》的統籌協調和監督管理?答: 國家網信部門負責統籌協調網絡安全工作和相關監督管理工作。
  • 律師辦理民營企業法律風險識別與控制基礎指引
    1範圍1.1本指引提供了律師事務所以及律師實施民營企業法律風險識別與控制的通用指南。1.2本指引適用於開展民營企業法律風險識別與控制活動的各個環節。其中特別關注包括企業專職的法律管理部門、安全生產管理部門、智慧財產權管理部門、勞動人事管理部門以及相關工作人員。
  • 「十一五」國家科技支撐計劃「中國重大自然災害風險等級綜合評估...
    9月22日,科技部社發司在北京組織專家對「十一五」國家科技支撐計劃項目「中國重大自然災害風險等級綜合評估技術研究」進行了項目驗收。    該項目旨在揭示我國重大自然災害的危險性等級,確定我國不同區域的承險脆弱性,對我國不同區域及重點地區的綜合風險損失等級進行評估,完成我國重大自然災害綜合風險等級圖和長三角地區重大自然災害綜合風險等級圖,提出我國重大自然災害風險防範措施。
  • 上交所發布信披分類監管指引 持續提升監管效能
    來源:證券日報本報記者 徐一鳴11月24日,上海證券交易所發布《上市公司自律監管規則適用指引第3號——信息披露分類監管》(以下簡稱《指引》)。此次發布《指引》,是計劃中的一項工作安排,主要是按照證監會的部署,優化監管方式方法,更好地履行一線監管和服務職責。分類監管是在如何平衡好規範與發展、監管和服務這個命題下提出的。《指引》主要是系統總結交易所層面信披分類監管的實踐做法,將其上升為公開的制度安排,以指導一線自律監管工作,提高監管效能。其核心內涵是「管少管精才能管好」,區分情況、分類施策。
  • 亞洲保險市場報告2018:網絡風險、自然災害與保險科技
    本文翻譯自韋萊韜悅的報告《亞洲保險市場報告2018》,由韋萊韜悅授權中國保險與養老金研究中心翻譯。由於篇幅較長,本期首先發布報告前兩部分內容。一、市場展望2017年,我們看到大型保險公司的承保模式發生重大變化。這一趨勢走向簡單化,並開始推行更為普遍的保險模式。
  • ...出臺直銷行業合規經營指引 明確銷售用語不得將保健食品與藥物...
    12月2日,記者從重慶市市場監管局獲悉,為引導重慶市直銷行業相關經營主體和營銷人員合規經營,進一步規範直銷市場秩序,促進重慶市直銷行業健康有序發展,11月30日,重慶市在全國範圍內率先出臺了《直銷行業合規經營指引》。據了解,《指引》圍繞直銷行業招募、培訓、計酬、宣傳、銷售、售後六個環節,對重慶市直銷行業經營活動作出全鏈條系統性經營指引。
  • 第十一屆中國信息安全法律大會——數據隱私即服務
    11月5日,第十一屆中國信息安全法律大會在北京順利舉行。此次中國信息安全法律大會以「主權 治權 權利」為主題,設主論壇和「個人信息保護」、「數據安全治理」、「密碼法治」、「網絡犯罪生態治理」、「優秀論文線上交流」五個分論壇。
  • 什麼是合規風險以及如何管理
    什麼是合規風險?合規定義為遵守一條規則的結果。合規風險包括未能根據內部及外部法規及立法機構行事而受到的法律及財務處罰。為更好地理解和管理合規風險,最佳做法是按影響類型將風險分為四大類,包括:(1)如何對合規風險進行分類法律影響:可用於針對未遵守規定的組織的法規和法律,可能導致罰款、監禁、產品扣押、處罰或禁止。
  • 民政部長:中國應對重大自然災害取得顯著進步
    我國在抗災救災實踐中,不斷提高應對能力和水平,最大限度降低災害損失,有力促進了經濟社會可持續發展,為堅持走中國道路、弘揚中國精神、凝聚中國力量、實現中華民族偉大復興的中國夢增添了正能量。應對巨災、重災,黨中央、國務院把人民的生命財產安全放在第一位,科學決策、全面部署、指揮堅強有力。國家及時成立統一、高效的救災領導機構或明確指揮機構,確保了抗災救災工作高效有序開展。設立國家減災委員會,負責研究制定國家減災救災工作的方針、政策和規劃,協調開展全國重大減災活動和抗災救災工作。根據突發自然災害事件的緊急程度、發展態勢和可能造成的危害程度設定了四級響應機制。
  • 報告發布|十種前沿數據安全技術,聚焦企業合規痛點_綜合_江西網絡...
    隨著全球數據安全法規監管的不斷強化,合規性問題不得不納入企業數據安全建設考慮範圍。然而,法規對企業更高的安全要求,這給傳統的數據安全防護技術與措施帶來了前所未有的挑戰。在此背景下,綠盟科技近日發布《擁抱合規、超越合規:數據安全前沿技術研究報告》。
  • P2P平臺投資者債權追索的法律指引
    5月29日,湖北省網際網路金融風險專項整治工作領導小組辦公室和湖北省P2P網絡借貸風險專項整治聯合工作辦公室發布公告稱,全省納入專項整治的147家法人網貸機構,沒有一家完全合規並通過驗收,所有P2P網貸業務也未經過金融監管部門審批或備案。截至目前,147家法人網貸機構已全部停業。
  • 7.0版本重磅發布 藍信正式邁入內生安全時代
    在2020年8月12日舉行的(BCS 2020)遠程辦公與智能終端安全主題論壇上,來自中國電子、華為、德勤、奇安信等多家企業的行業大咖就遠程辦公應用中系統與終端的各類安全威脅風險進行了深入探討。藍信移動CEO路軼先生的精彩演講,獲得現場各位專家的一致認同。   「遠程辦公向『內生安全』進化是必然趨勢。
  • 以信息安全合規驅動 墨跡天氣大數據集群通過工信部信通院測評
    來源:金融界網站日前,由中國網際網路協會指導,中國信通院泰爾實驗室、安全所主辦的「2020 全國行動應用程式(App)生態促進大會」在北京召開。大會以移動網際網路產業「行業自律」「三方評測」「技術創新」三方面為主題,並為首批通過「移動應用(App)伺服器端大數據平臺」安全測評的21家企業頒發了證書,墨跡天氣是本次通過安全測評並獲得「卓信大數據」證書的企業之一。 隨著國內移動網際網路生態發展,消費者對於移動網際網路服務要求日益提升,大量的數據被採集和存儲在了移動應用的伺服器端。
  • 許多奇:論跨境數據流動規制企業雙向合規的法治保障
    國家網信辦雖然於2019年6月13日發布《關於公開徵求意見的通知》,但統一客觀、可操作性強的數據跨境流動安全評估辦法、安全評估的主管部門以及具體的評估的落地流程等都還處於缺位狀態,更難以滿足各企業之間的數據特徵差異較大的多種類合規需求。
  • 【抗擊疫情企業法律風險防控指引之二】外貿企業篇
    前言為幫助我市外貿企業解決因疫情造成的國際貿易糾紛,防範和化解各類法律風險,濱州市外貿企業法律服務團根據有關法律法規及政策規定,梳理編寫了抗擊疫情外貿企業法律風險防控指引,供相關企業參考借鑑。
  • 【地評線】紫金e評:開展綜合風險普查,提高自然災害防範能力
    【地評線】紫金e評:開展綜合風險普查,提高自然災害防範能力 編輯:王佳堯    來源:中國江蘇網    2020-06-10 17:45