電力物聯網是未來電力系統一大發展方向

2020-12-05 OFweek維科網

  物聯網應用於智能電網是信息通信技術發展到一定階段的結果,其將有效整合通信基礎設施資源和電力系統基礎設施資源,提高電力系統信息化水平,改善電力系統現有基礎設施利用效率,為電網發、輸、變、配、用電等環節提供重要技術支撐。

  電力物聯網融合了通信、信息、傳感、自動化等技術,在電力生產、輸送、消費、管理各環節,廣泛部署具有一定感知能力、計算能力和執行能力的各種智能感知設備,採用基於IP的標準協議,通過電力信息通信網絡,實現信息安全可靠傳輸、協同處理、統一服務及應用集成,從而實現電網運行及企業管理全過程的全景全息感知、互聯互通及無縫整合。根據物聯網技術特點及智能電網發展要求,電力物聯網應具備如下5個基本特徵:

  全面感知:對電力生產、輸送、消費、管理各環節信息的全面智能識別,在信息採集、匯聚處理基礎上實現全過程、資產全壽命、客戶全方位感知。

  IP互聯:傳感器之間、傳感器與應用系統之間通過電力物聯網標準化通信協議與通信網絡,實現信息有效傳遞與交互。

  可靠傳輸:利用電力光纖、載波、無線專網、網際網路等,實現感知層和應用層之間的可靠信息傳遞。

  智能處理:綜合運用高性能計算、人工智慧、分布式資料庫等技術,進行數據存儲、數據挖掘、智能分析,支撐應用服務、信息呈現、客戶交互等業務功能。

  IT融合:成為企業IT架構的延伸,完善補充企業IT架構,同時作為企業IT架構最重要的組成部分之一,與企業IT架構高度融合。

  智能電網與物聯網

  智能電網和物聯網是目前學界與業界的兩個研究熱點,兩者在內涵、特徵、實現手段等方面有著非常緊密的聯繫:

  第一,智能電網作為物聯網的重要應用領域,可實現物聯網技術不同程度的應用。現有的調度自動化、調控一體化、用電信息數據採集等系統,都是不同形態的物聯網應用。第二,物聯網技術是智能電網的重要支撐技術,可以為智能電網帶來多方面價值,可全方位提高智能電網各個環節的信息感知深度和廣度,提升電力系統分析、預警、自愈及防範災害的能力,提升電網安全運行水平,實現智能電網「電力流、信息流、業務流」的高度融合,以及電力從生產到消費各環節的精細化管理,達到節能降耗、經濟高效的目的。第三,智能電網與物聯網的深度融合,可以帶動智能終端、智能傳感器、信息通信設備、電力晶片、軟體以及運行維護產業的發展。

  雖然物聯網技術在智能電網中已有不同程度的應用,但電力物聯網還處在發展初期,存在諸多不足,主要體現在3個方面:

  第一,部分場景監測數據較少,對裝置及系統狀態、環境沒有形成全面感知,傳感器標準化、實用化水平有待提升。第二,已有應用系統通信方式及規約不統一,難以實現數據的規範化匯集、傳輸,建設模式不經濟,終端接入通信網絡未達到電力物聯網對通信能力及可靠性的要求。第三,已有應用系統按專業各自獨立建設,支撐數據分散,尚未形成統一數據服務和應用平臺。

  電力物聯網建設進展與前景

  基於「統一規劃、統一標準、統一組織、統一實施」的原則以及SG-ERP總體架構,國家電網公司電力物聯網建設集中了公司系統內電力物聯網核心攻關團隊及優勢資源,進行規劃研究、標準制定、產品開發、產品驗證,並通過建立應用示範,逐步推廣物聯網應用,實現與智能電網的同步建設。

  國家電網公司電力物聯網建設旨在深入研究電力物聯網內涵及電網應用特點的基礎上,制定電力物聯網發展規劃及研究框架,實現與智能電網同步建設、覆蓋國家電網公司供電範圍的全景全息電力物聯網,為「三集五大」體系建設提供支撐。

 

相關焦點

  • 電力工業高質量發展呼喚構建新一代電力系統
    面向未來,為促進大規模高比例新能源持續開發利用、提升複雜電力系統安全水平、應對非傳統安全挑戰、適應電力系統充分市場化環境,實現電力工業高質量發展,亟待加快構建新一代電力系統。新能源的大規模集中開發、輸送、消納,以及分布式、分散化本地消納利用成了電力系統的重要組成部分。  電力系統轉型發展總體趨勢  未來電力系統將向全面清潔化轉型。生態文明建設,關係人民福祉,關乎民族未來,應對氣候變化是人類的共同事業。
  • ...書記、院長杜忠明:電力工業高質量發展呼喚構建新一代電力系統
    面向未來,為促進大規模高比例新能源持續開發利用、提升複雜電力系統安全水平、應對非傳統安全挑戰、適應電力系統充分市場化環境,實現電力工業高質量發展,亟待加快構建新一代電力系統。 二 電力系統轉型發展總體趨勢 1、未來電力系統將向全面清潔化轉型 建設生態文明,關係人民福祉,關乎民族未來,應對氣候變化是人類的共同事業。
  • 淺析電力載波通信晶片發展前景
    電力載波通信憑藉其基於電力線傳輸信號,無需額外布線、抗幹擾能力強等優點,已逐漸成為智能電網自動抄表系統、智慧城市物聯繫統、智能建築和智能小區底層通訊方式的首選。 以在電力系統中的應用為例,根據國家電網規劃,2020年前,用電信息採集系統將實現雙向智能化。
  • 泛在電力物聯網與堅強智能電網有什麼關係
    4月26日,由《中國能源報》社、國網(蘇州)城市能源研究院、中國城市能源變革產業發展聯盟、英大傳媒投資集團有限公司聯合主辦的泛在電力物聯網新業態發展研討會在北京舉行,與會專家對上述業界關注的焦點問題展開了熱烈討論。
  • 中國電力系統的發展困境
    坦率地講,結構體系是指執行服務於一定目的的實踐活動,功能在於改造客觀世界,特點是取得實際成果,且滿足制約因素;一方面是以追求全局結構的優化調整,在整體上著眼構思,在局部中著手實現,圍繞全局出發合理使用局部,以全過程管理關照好各個階段,既立足於目前發展的現實性,又展望未來前景的可能性;既能滿足近期的現實需要,又能適應未來的發展變化;另一方面是按照黨和國家規定的方針政策,利用科學技術的最新成就
  • 電力系統繼電保護的現狀和發展研究
    摘 要:綜述我國電力系統繼電保護技術發展的過程,詳細探討了我國繼電保護未來發展趨勢。隨著計算機、網絡和人工智慧技術的發展,繼電保護必將向綜合自動化技術方向發展。我國從20世紀70年代末即已開始了計算機繼電保護的研究,1984年原華北電力學院研製的輸電線路微機保護裝置首先通過鑑定,並在系統中獲得應用,揭開了我國繼電保護發展史上新的一頁,為微機保護的推廣開闢了道路。從90年代開始我國繼電保護技術已進入了微機保護的時代。不同原理、不同機型的微機線路和主設備保護各具特色,為電力系統提供了一批新一代性能優良、功能齊全且工作可靠的繼電保護裝置。
  • 梅生偉:電力系統的偉大成就及發展趨勢 ​
    19世紀後期,發電機、電動機、變壓器等電力設備及輸配電技術迅速發展,各種小型的區域電網逐漸被聯結起來, 人類社會進入了大電網時代。歷經一個多世紀,電力系統已經發展成為世界上最大的人造系統,其規模龐大,結構複雜,技術、資金和人員密集,堪稱人類科學史上最偉大的工程成就。
  • 我國電力系統低碳化發展邏輯分析
    「十三五」期間,我國能源結構低碳化發展取得靚麗成績。2018年煤炭在一次能源消費比重首次低於60%,2019年風電和太陽能發電裝機雙雙突破「兩億千瓦」,水電、核電平穩發展,能源結構低碳化水平不斷提高。但對於電力系統而言,我們又該如何理解「十三五」時期的低碳化發展成績單?理解電力系統的低碳化水平,至少需要從裝機和發電量兩個方面分析。
  • 解讀電力監控系統 由邊界防護向縱深防禦發展
    由邊界防護向縱深防禦發展  ———業內專家解讀《電力監控系統安全防護規定》  中國電力報 中電新聞網記者 陳學婧     電力系統涉及空間廣  相較於2004年出臺的《電力二次系統安全防護規定》(原國家電監會5號令,以下簡稱「5號令」),今年9月1日起正式實施的 《電力監控系統安全防護規定》(以下簡稱《規定》),在秉承「16字」總體策略的同時,擷取了電力監控系統安全防護攻防相長的十年經驗,融合了國家有關部門關於信息系統、工業控制系統安全防護的有關規定,對十年間電力生產技術和管理水平的發展以及完善管理規定和技術措施的需求均有充分體現
  • 《中國製造2025》電力系統相關裝備大解析
    電力裝備  1.電力裝備《中國製造2025》發展目標  2.電力裝備產業鏈  未來智能電網(特高壓)將大型發電基地(水電、超淨火電、核電)與遠方的負荷中心(電力用戶)相連接,以能源網際網路將新型清潔能源分布式發電相連接
  • 東電雲平臺·聚合電力資源,助力行業發展!
    聚焦電力行業讓電力互聯走向全國走向世界,東電雲平臺作為中國領先的電力行業資源共享服務平臺,依託多年電力行業服務交易沉澱的海量數據,建立起了以大數據為基礎的平臺生態服務體系。東電雲平臺,為十餘萬電力企業提供全方位周期服務。促進數字經濟和實體經濟的深度融合。為電力企業的產品供需,搭建起雙邊服務交易市場,在「線上平臺+線下峰會」的模式下,通過大數據,實現企業供需的高效對接和產品的精準匹配。
  • 5G產業報告之電源市場及泛在電力物聯網專題分析
    如需報告請登錄【未來智庫】。5G 建設催生通信電源增量需求電源系統是通信系統的動力源電源系統是通信系統的「心臟」:通信行業是電源的重要應用場景之一,根據中國信通網的報告, 通信電源佔電源市場的份額高達 35%。通信電源是向通信設備提供交直流電的電源,是整個通信網 的能量保證。
  • 電力大數據的來源特點及應用介紹
    電力行業已進入大數據時代。電力大數據是通過傳感器、智能設備、視頻監控設備、音頻通信設備、移動終端等各種數據採集渠道,收集到的海量結構化、半結構化、非結構化的業務數據集合。 電力大數據是電力公司的新型資產,能夠促進電力公司的業務管理向更精細、更高效的方向發展。
  • 2020考研:電力系統及其自動化專業解析
    一、專業介紹1、學科簡介電力系統及其自動化(電力工程及其自動化)是我們電力系統一直以來力求的發展方向,它包括:發電控制的自動化(AGC已經實現,尚需發展),電力調度的自動化(具有在線潮流監視,故障模擬的綜合程序以及SCADA系統實現了配電網的自動化,現今最熱門的變電站綜合自動化即建設綜自站,實現更好的無人值班.DTS即調度員培訓仿真系統為調度員學習提供了方便
  • 【電力十三五】姜紹俊:電力發展注重轉換效率
    「十三五」電力發展要注重效率中國電力發展促進會專職顧問 姜紹俊  2014年8月7日,國家能源局召開全國「十三五」能源規劃工作會議,正式部署「十三五」能源規劃編制工作。當前面臨的是產能過剩,而經濟發展進入新常態,電力消費秩序產生某些紊亂,加劇了預測的難度。這裡值得注意的是部分行業的電力消費即將進入飽和期。
  • 中國的電力什麼時候飽和?
    隨著物聯網、5G等新技術不斷湧現,配電物聯網發展和應用場景已成為電力領域關注的熱點,在10月27日由中國電力科學研究院有限公司和中國電力企業聯合會科技...
  • 電力系統低碳轉型關鍵在於消納高比例新能源
    電力系統碳排放有望在2025年後達峰電力系統在能源低碳發展中承擔著越來越重要的作用,考慮到經濟社會發展的電力需求和各類電源的發展約束,以在2030年前儘早實現碳排放達峰為目標,對近中期電力低碳發展進行量化分析。「十四五」和「十五五」期間電力系統將呈現如下低碳發展態勢:一是新能源裝機規模將快速提升。
  • 分布式光纖測溫系統在電力系統中的應用
    一、引言  隨著我國經濟的發展,電力系統正在朝著超高壓、大電網、大容量、自動化的方向發展,一旦發生事故便會對國民經濟造成巨大損失。如何對正在運行的電力設備進行在線監測並進行安全預測和溫度變化趨勢分析?如何通過實時數據對設備質量、運行環境、運行方式、設備老化、負荷不平衡等進行科學分析?
  • 華為北京區域攜手電力行業ISV夥伴共話數位化轉型
    當前電力行業能源結構不斷變化,同時對環境保護要求日趨提升,行業核心業務的可靠性、安全性和可用性面臨挑戰,因此電力行業將數據管理能力與業務結合,實現數位化轉型升級已是必然趨勢。  12月25日,2020華為北京區域電力行業解決方案夥伴群英會在北京成功召開,華為與行業夥伴共同探討、分享電力行業數位化轉型方向,分享創新的解決方案和價值成果。
  • 電力信息系統「守護神」 緯德信息將如何拓展業務邊界?
    隨著通信技術尤其是物聯網技術的發展,越來越多的設備「上網入雲」,為設備的監控和管理帶來極大便利。與此同時,整個設備網絡系統的風險也在上升,來自外部的攻擊可能會使整個網絡癱瘓。尤其是屬於國家基礎設施的電力、水利、能源等系統,戰略地位十分重要。由於這些系統終端接入設備數量眾多,設備管理和整合難度也較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