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霍金大見解》

2021-03-01 心慧時間

因《時間簡史》而聞名世界的英國理論物理學家史蒂芬・霍金,雖然在年輕時即罹患漸凍症,但是他卻憑藉著驚人的毅力活到76 歲,並於物理和宇宙研究上獲得極大的成就。

本書是霍金逝世後,由同事和家人從大量文稿中汲取精華編撰而成。書中列出霍金所關注的十個大哉問:

1. 上帝存在嗎?
2. 宇宙是怎麼開始的?
3. 宇宙中還有其他智慧生命嗎?
4. 我們能預測未來嗎?
5. 黑洞裡面是什麼?
6. 時間旅行有可能嗎?
7. 我們能在地球上存活下來嗎?
8. 我們應該殖民太空嗎?
9. 人工智慧將會比我們聰明嗎?
10. 我們如何形塑未來?

雖然人類面臨著許多急需處理的問題,但霍金對於未來始終抱持著樂觀的態度,也對科學能為人類解決重大問題極具信心。縱使身體受到疾病的限制,但是心靈卻能自由地在宇宙翱翔,霍金的洞見和幽默感不時閃現在字裡行間。本書是這位終身致力於探索真理的科學家,留給世人的鼓勵與提醒。 

史蒂芬・霍金

英國理論物理學家、宇宙學家,擔任劍橋大學盧卡斯數學講座教授三十年,全球最暢銷科學書《時間簡史》的作者。在科學領域的貢獻,包括:潘若斯—霍金奇異點定理、霍金輻射(黑洞會發出輻射),率先結合廣義相對論與量子力學而提出宇宙新理論,公認是愛因斯坦之後最傑出的理論物理學家。

霍金出生於1942年,一生獲得無數榮耀,包括:32歲即獲選為英國皇家學會院士,另獲頒大英帝國勛章、美國總統自由勛章,亦獲選為美國國家科學院院士。

1963年,霍金罹患漸凍人症(肌肉萎縮性脊髓側索硬化症),病情逐漸惡化至全身癱瘓,無法發聲,必須依賴語音產生裝置來與他人溝通。2018年3月14日,霍金與世長辭,骨灰葬於倫敦西敏寺,與牛頓、達爾文為鄰。

1. 當我們從太空望向地球的時候,我們就是一個整體,一個團結的整體,而非分裂的個體。這是極其簡單而明確的訊息:一顆行星,一種人類。


2. 資訊本身,不會把我們帶到未來;聰明運用資訊與創新運用資訊,才能把我們帶到未來。


3. 我們人類只是自然界中一群基本粒子的集合體,然而,我們卻有能力來理解主宰我們的這些定律,理解我們所處的宇宙,這實在是了不起的成就。


4. 我們可能是被東縛在一個小小的胡桃殼裡,但我們真的也是擁有無限空間的君王。


5. 我們不應該害怕改變,我們應該要讓改變成為對我們有利的因素。

6. 無論生活看起來有多麼困難,你總能想到辦法來解決它。最重要的是,不要輕易放棄。要大膽揮灑你的想像力,形塑我們的未來。

相關焦點

  • 紀念霍金,霍金的10大名言
    1642年1月8日 伽利略去世 300年後的同一天霍金出生。1879年3月14日 愛因斯坦出生 139年後的同一天霍金去世。未來,將有一位3.14出生的年輕人,承載著傑出的人類基因改變世界。也許這只是我的幻想,也許就是宇宙的事實。
  • 霍金「神」語錄大集合
    千年內須移民外星霍金稱,基本可以確定未來1000年內地球會因某場大災難而毀滅,如核戰爭或溫室效應,因此人類必須移居其他星球。他表示:「人類滅絕是可能發生的,但不是不可避免的。我是個樂觀主義者,我相信科學技術的發展和進步最終可以帶人類衝出太陽系,到達宇宙中更遙遠的地方。」
  • 霍金:宇宙那麼大,神住哪裡呢?
    他認為,「和宇宙相比,人類顯得微不足道,因此殘疾也沒什麼大不了」。70歲生日時,他坦承:「我確定我的殘疾和我的成名有關,我的體力極為有限,從事研究的宇宙本質卻浩瀚無垠。」霍金告訴我們,他僅有的一點體力和思想無暇他顧,只能在外太空漫步於星光月色和黑洞邊緣了。
  • 安葬霍金的西敏寺大教堂是個什麼地方?
    3月14日,是愛因斯坦的生日,也是霍金的忌日,2018年3月14日英國著名的物理學家史蒂芬.霍金去世,這個一生都在解釋時間的人最終還是被時間帶走了。3月31號,霍金的葬禮於當地時間下午2點在劍橋大學的聖瑪麗教堂舉行,教堂鐘聲敲響76次,象徵著霍金他不尋常的76年的人生軌跡,當天的劍橋下著細雨,然而仍然有不少民眾冒雨聚集在教堂外和沿途,以表達對霍金的敬意。根據外媒報導,霍金的骨灰今年稍後將安放在英國倫敦的西敏寺大教堂,那麼這個能夠安葬霍金的地方到底是個什麼所在呢,竟有幸成為當今時代最偉大的物理學家的長眠之所?
  • 文化:對大問題的簡要回答,關於霍金的10個「大問題」
    【文化:對大問題的簡要回答,關於霍金的10個「大問題」】收集史蒂芬霍金關於10個「大問題」 的想法和著作。這些問題包括理論物理領域內的問題 - 黑洞內部是什麼?時間旅行可能嗎? - 遠遠超越,解決上帝的存在,人工智慧的興起和人類的生存。
  • Discovery將推「霍金宇宙大探索」
    從9月20日起,Discovery探索欄目將於北京電視臺青少頻道《探索》欄目中,重磅推出系列紀錄片《史蒂芬·霍金宇宙大探索》,獨家展示當今世上最傑出的科學家史蒂芬·霍金的超凡想像力和智慧,帶領觀眾一起探索宇宙的炫美與壯麗,向人們揭示宇宙的奇蹟,從宇宙大爆炸到時間的盡頭,以及外星生命和時間旅行的可能性。
  • 霍金:宇宙那麼大,我要去看看
    我們知道的是,霍金是天文學、理論物理學家,主要研究領域是宇宙論和黑洞,證明了廣義相對論的奇性定理和黑洞面積定理,提出了黑洞蒸發理論和無邊界的霍金宇宙模型,在統一20世紀物理學的兩大基礎理論——愛因斯坦創立的相對論和普朗克創立的量子力學方面走出了重要一步
  • 印證了心理的物理學---霍金《大設計》
  • 霍金新作《大設計》:對宇宙奧秘的最新思考
    點擊播放按鈕,可以「聽」新聞2011年初,史蒂芬·霍金的新作《大設計》中譯本面世,將中國讀者的視線重新拉回到霍金系列經典作品上來。這本關於生命、萬物、宇宙存在的圖書,是霍金在《時間簡史》之後最重要的著作,它凝結了作者自《時間簡史》出版以來20多年間對科學和哲學的探索成果,以及對這些學科的未來展望。這本書是由物理學家列納德·蒙洛迪協助完成的。20多年前,《時間簡史》的出版,曾引起無數讀者持續多年對霍金的熱烈追捧。
  • 霍金和霍金的預言
    霍金,全名叫做史蒂芬.威廉.霍金,英國理論物理學家,宇宙學家,享譽世界的科普作家,其中的著作《時間簡史》《果殼宇宙》《大設計》等有關物理學的科普著作被翻譯成數十種語言,暢銷量近百萬冊。,一生都被禁錮在輪椅上,醫生甚至給出只有兩年壽命的斷言,但霍金憑藉堅強的意志,一直活到了去年才去世,享年76歲。
  • 紀念霍金|霍金對物理學的貢獻
    因為它的密度無限大,這一點讓物理學家接受不了。在他們眼裡,出現無限大,意味著預言黑洞存在的廣義相對論有什麼地方錯了。讓物理學家不得不直面奇點的是英國物理家彭羅斯和霍金。1965年,他們在黑洞研究中引入拓撲學,從數學上嚴格證明:在廣義相對論框架內,每個黑洞內部必然藏有一個密度無限大的奇點;要想讓黑洞中心不出現奇點,是不可能的。這一結論被稱為黑洞的「彭羅斯-霍金奇性定理」。
  • 解讀霍金《大設計》
    霍金,既是物理學家也是思想家。他的任何新思想的提出,都會引起學術界的關注。他的《時間簡史》一書,曾經產生了廣泛影響。最近他與蒙洛迪諾合作完成了《大設計》一書(湖南科學技術出版社出版),這是繼《時間簡史》出版之後,近20多年間他對科學與哲學問題的思考成果。在這部書裡,作者繼續思考著宇宙起始的深邃命題。就此,記者近日採訪了該書的譯者吳忠超。
  • 秒懂霍金理論(1)大統一時空觀
    霍金坐在輪椅上>他已經離開人世,思想卻影響世界一般人看不懂霍金統稱為「時空」他認為高速運動的物體質量會膨脹而大質量的物體會因為宇宙在創始之前是一個質量無限大、>他為了擬合這個盲區試圖把愛因斯坦的廣義相對論和量子物理進行結合構建「大統一理論
  • 霍金簡史:老照片回顧霍金生平
    所幸當時只有霍金父親一人在家,霍金和母親、妹妹一起出門了。更幸運的是,霍金父親也沒有受傷,房子也沒受到重創。之後很多年,那枚火箭彈留下的巨大彈坑,成了霍金和小夥伴一起玩耍的地方。二戰過後,霍金家的新房子1950年,霍金父親開始在倫敦北郊的國立醫學研究所上班。為方便通勤,霍金父母決定搬離倫敦,在倫敦市中心以北20英裡的聖奧爾斯本教堂城買了這幢維多利亞風格的大房子。
  • 霍金與黑洞|悼念霍金
    每一年要進行一次調整,A班的二十名以下的學生要降到B班,B班的前二十名要升到A班,然後B班和C班也進行這種交換,所以學生壓力都非常大。霍金說第一學期他考了第二十四名,第二學期考了第二十三名,幸虧他們還有一個第三學期,考了第十八名,結果沒有掉下去。他說對於掉下去的那部分學生,打擊實在是太大了,他並不贊同這種制度。
  • 霍金預言成真?3大警告其一成真,可能導致人類滅亡?
    霍金預言成真?3大警告其一成真,可能導致人類滅亡?隨著科技的發展,我們的生活也是越來越方便,從網絡普及之後國內的企業就像雨後春筍一般出現,很多都是直接改變了我們的生活方式。偉大的物理學家霍金在去世前留給人類3大恐怖警告,其中有一個已經成真,而且他斷言這可能導致人類的滅亡。首先第一個就是關於人工智慧,霍金表示,人類不能徹底地開發人工智慧,人工智慧最終可能導致人類的災難。為什麼這樣說?隨著人工智慧的發展,機器人將在很多領域代替我們人類,人類會變得懶惰,最終淪為機器人的玩物。
  • 霍金預言的大災難會發生嗎?或許……
    霍金是當代最偉大的科學家之一,他在2018年離世,留下了很多令人震驚的「末日預言」,有些也不是他自己所說,有些確有其事,這些問題從某種程度來說好似和尚頭上的蝨子~明擺著!不管他預言過沒有,我們自己或許多少也能感受一些!
  • 霍金其實已經死了?著名物理學家霍金去世我們帶你了解一個真實的霍金
    霍金想必大家都知道,特別是熱愛宇宙熱愛科學的理工科男生,霍金想必是很多人心中的偶像,但是大家也同樣知道,霍金的身體一直不好,患上了肌肉萎縮性側索硬化症,今天網絡有消息稱著名物理學家霍金去世,霍金其實已經死了?咋一聽這個消息非常的震撼,又少了一位優秀的科學家。據英媒報導,史蒂芬-霍金去世,享年76歲。
  • 是霍金控制著輪椅,還是輪椅控制著霍金?
    但隨著病情惡化,霍金的輪椅不得不一步一步被強化。但在差不多 2008 年,霍金全身能動的部位,就只剩下臉上的肌肉了!輪椅最重要的一個功能就是能夠幫助霍金表達,手指都不能動了,怎麼才能不讓霍金與世界斷了聯繫呢?
  • 霍金的生平事跡介紹 霍金一生作出了哪些貢獻
    史蒂芬霍金作為一位傑出的科學家,他在宇宙學上作出了極大的貢獻,大家第一次認識到霍金也是從他身殘志堅的故事開始的。那麼霍金一生作出了哪些貢獻,就讓我們看下霍金的生平事跡吧。