點擊播放按鈕,可以「聽」新聞
2011年初,史蒂芬·霍金的新作《大設計》中譯本面世,將中國讀者的視線重新拉回到霍金系列經典作品上來。這本關於生命、萬物、宇宙存在的圖書,是霍金在《時間簡史》之後最重要的著作,它凝結了作者自《時間簡史》出版以來20多年間對科學和哲學的探索成果,以及對這些學科的未來展望。這本書是由物理學家列納德·蒙洛迪協助完成的。
20多年前,《時間簡史》的出版,曾引起無數讀者持續多年對霍金的熱烈追捧。中南出版傳媒集團股份有限公司旗下的湖南科學技術出版社,自出版《時間簡史》中文版以來,一直是霍金幾乎所有著作中文簡體版的出版者。出版社介紹,《大設計》英文原版自2010年8月出版以來,一直是亞馬遜網站上最為暢銷的書籍之一,連續8周名列排行總榜第一名,目前仍在前10名內。
霍金是享譽世界的科學家,任劍橋大學數學教授30年之久,獲得過許多獎項和榮譽,他為大眾撰寫的《時間簡史》、《霍金講演錄》、《果殼中的宇宙》以各種文字暢銷世界,在全球擁有眾多讀者。蒙洛迪是美國加州理工學院的物理學家,同時也是暢銷書作者,他的《醉漢的腳步》、《歐幾裡得的窗口》和《費恩曼的彩虹》很受讀者喜愛,他還為《星際迷航:下一代》撰寫劇本。兩位一流的科學家和科普讀物作者聯手為全世界讀者奉獻了一本優秀讀物《大設計》。
在《大設計》中,兩位作者試圖向公眾解釋:宇宙何時並如何開始?我們為何在此?為何是有非無?何為實在本性?為何自然定律被這麼精細地調諧至讓我們這樣的生命存在?宇宙的表觀「大設計」能否證實事物運行的造物主?科學能否提供另一種解釋?在這本新書中,作者以精彩而簡樸的非專業語言表述了有關宇宙奧秘的最新科學思考。
學者吳忠超在本書的譯者序中介紹這一理論時寫道:「人類從蒙昧走向文明是一部偉大的史詩:牛頓的經典力學、法拉第和麥克斯韋的電磁學、愛因斯坦的相對論、量子論、弱電理論、色動力學、大爆炸模型、無邊界設想、超引力、超弦,直至迄今唯一的終極理論候選者——M理論。M理論中的時空是十一維的,當其中七維捲縮成內空間後,留下各種四維時空及其表觀定律。M理論可以在無邊界宇宙的框架中預言眾多不同的宇宙及其表觀定律,但只有極少數適合我們的存在。在觀察者存在的條件下,尋求最大概率的無邊界便得到我們宇宙的歷史。觀察者作為某種意義上的萬物之靈參與創造了不僅將來的而且過去的歷史。」「宇宙中的凝聚物的能量被引力勢能平衡,所以宇宙的總能量為零,由此萬物不能無中生有,而宇宙卻能。真正的太初黑洞必須讓宇宙攜帶其同步才能創生。如果M理論最後被接受為終極理論,那我們就尋找到了大設計。」
2006年夏天霍金第三次訪問中國,在北京舉行的記者招待會,會上有記者問:「你能對宇宙和我們自身的存在進行評論嗎?」霍金答:「根據實證主義哲學,宇宙之所以存在是因為存在一個描述它的協調的理論。我們正在尋求這個理論。但願我們能找到它。因為沒有一個理論,宇宙就會消失。」
這恰巧是《大設計》的主旨,這本書正是對他當時回答的圓滿闡述。