對鐵路情有獨鍾,他見證從一無所有到自主創新

2020-11-25 央視網

對鐵路情有獨鍾,他見證從一無所有到自主創新

央視網消息:提起「中國速度」必然會讓人想到中國高速鐵路。現在,我國擁有現代化的鐵路網和世界上最大的高速鐵路網。這些四通八達的鐵路網,串起了祖國的東西南北。

中國高鐵的安全平穩、便利快捷早已深入人心。這背後是一代代鐵路人的奉獻與堅守,其中就有一位老人的參與和見證,他是我國電力機車事業的開創者之一、鐵路大提速的主要推動者和決策者之一,中國工程院院士傅志寰。

傅志寰(左 視頻截圖)

時速200km帶來的啟發 

傅志寰出身於遼寧海城的一個鐵路世家,他的父親是一名火車司機。高中畢業之後,他報考的第一志願是鐵路,他在蘇聯學習的也是鐵路,畢業後一直在鐵路部門工作。

改革開放初期,傅志寰到德國進修,德國鐵路200km/h的客車讓他感到吃驚。「他們能做到的,我們為什麼做不到?」他把這個問號一直從德國帶到國內。當時,在德國同一條鐵路線,白天跑客車晚上跑火車。據傅志寰回憶,當時,廣州到深圳跟香港連起來運量不是很大,他通過調研和上報向相關領導建議按照德國人的辦法,白天跑客車把速度提起來,晚上跑貨車。

最後,領導採用了他的意見,在廣州鐵路局、鐵道科學研究院和有關單位共同努力下,1994年,提速改造後的廣深線通車,從原先的時速100km提速到了160km,開創了中國鐵路提速的先河。為了這條線路,相繼開發了東風4D、東風11等內燃機車和高檔客車以及電動車組,不但滿足了廣深線的需求,還為後來的高速列車研製打下基礎。

前所未有的大提速

在廣深線試驗取得成功的基礎上,1995年開始在繁忙幹線上的提速試驗相繼開展。1996年滬寧線、京秦線接連提速成功,上海到南京從原來4小時縮短至2小時48分。從1997年4月1日起,傅志寰參與和主持了四次大面積提速。

為了提速,鐵路人對老舊路基、橋梁進行改造,開發無縫線路和可動心道岔技術;研製時速160km至200km的大功率客運機車、新型客車和十多種動車組;開發紅外線安全裝置、新型信號系統和機車監控設備,以確保列車安全。

但傅志寰並沒有滿足於鐵路的提速,他知道,想要追趕國際前沿並真正解決我國鐵路中的問題必須要建造高速鐵路。

曾經,秦皇島至瀋陽間鐵路既有線運輸能力高度緊張,急需另外建設一條大能力鐵路。秦瀋客運專線於1999年開工,2003年建成,線路全長405千米,建設時速200千米,預留時速250千米,還設置了長66.8千米,時速300千米的綜合試驗段。作為中國自主研究設計、建造的第一條客運專線,它的建成帶動了中國鐵路綜合技術水平的大幅提高,啟動了中國鐵路客運高速化的進程。

為了配合秦瀋客運專線的建設,傅志寰等人組織鐵路系統有關企業和研究院所自主研發了中華之星和先鋒號高速列車。先鋒號動車組時速達到292km,中華之星時速達321km,創造了當時速度最高紀錄。中華之星、先鋒號和秦瀋客運專線,為我國後來建設300-350千米時速高速鐵路提供了重要經驗。

一無所有逼出了自主創新能力


新中國成立後,鐵路系統百廢待興。1961年,傅志寰被分配到株洲電力機車研究所。那時我國正在試製韶山1型電力機車。當時正值「三年困難」時期,飯也吃不飽,工作上還要面對蘇聯專家撤走後留下的一堆技術難題,壓力很大。在那個激情燃燒的年代,傅志寰這批年輕人不相信離開外國人就一事無成。大家發憤圖強,夜以繼日地開展研究試驗,他和許多同事都認為與其繼續沿著蘇聯設計思路走,不如自己另闢蹊徑。他們研製了新的整流器,取代了原來的引燃管整流器,開闢了一個新天地。

1968年韶山1型機車終於過了技術關,成為我國電氣化鐵路的主型車。除了韶山1型機車,傅志寰在株洲研究所期間還參加和主持設計試製了韶山2型至韶山4型電力機車和我國第一列電動車組。1984年傅志寰調入鐵道部後,他牽頭組織技術攻關研製了包括內燃機車、電力機車、客車、貨車等二十餘種新產品,形成國產品牌系列,滿足了貨運重載、客車提速的需要。

在鐵路安全穩定並大面積提速成功後,2000年-2003年,他組織青藏鐵路早期建設工作,為建成世界上海拔最高、距離最長的高原鐵路做出努力。通過新線建設和鐵路提速以及管理改革,2003年底,中國鐵路營業裡程位居世界第三,僅次於美國、俄羅斯。完成工作量為世界第二,運輸效率達世界第一。

對鐵路情有獨鍾

談起自己和鐵路的淵源,傅志寰曾在一次採訪中深情地說:「我對鐵路情有獨鍾。」

他一方面投身於自主創新的國產機車技術,一方面心系鐵路改革和發展。從大提速秦瀋客運專線,到後來的高鐵建設高潮,直至復興號擁有全完自主智慧財產權,傅志寰見證了中國鐵路自主創新一路披荊斬棘,中國標準逐漸走向世界。

80歲前後,傅志寰仍然關心著鐵路前沿,不斷對我國鐵路發展提出建議,還經常到運輸成產一線學習最新技術和知識,像學生一樣虛心。

在鐵路工作了一輩子,火車、車輪已經深入傅志寰的血液,在他的心中扎了根。改革開放40年來,中國鐵路發生了翻天覆地的變化。改變的是時代,不變的是傅志寰這一代鐵路人在中國鐵路發展史中經歷的故事、創造的前路和他們留在路上的足跡。(文/楊書傑)

相關焦點

  • 從綠皮車到復興號 80後列車長見證改革開放下的鐵路變遷
    從「四縱四橫」到「八縱八橫」,從國內走向海外,中國高鐵的大發展開啟了人類交通史的新紀元,也頻頻刷新世界紀錄。截止到2017年底,全國鐵路營業裡程達到12.7萬公裡,其中高鐵2.5萬公裡,佔世界高鐵總量的66.3%,京津城際、京滬高鐵等高鐵線路讓城與城的距離變得更近。有太多像趙小琴這樣的鐵路人見證著中國鐵路的發展。不忘初心、繼續前進,「交通強國、鐵路先行」的歷史基因會薪火傳承。
  • 中國道路中國夢:鐵路發展見證家國情懷
    9月23日,廣深港高速鐵路香港段正式通車,高鐵香港段以26公裡連入國家2.5萬公裡的高鐵網。作為80後香港青年,我見證了廣深港高速鐵路通車。香港從漁港到轉口港,發展成國際大都會,再走進高鐵新時代,又要開始新一輪經濟社會發展。 對我父親和祖父來說,鐵路陪伴他們一生。當年,祖父隻身出門討生活,離鄉背井,和祖母相隔兩地,常懷思鄉之情。
  • 從鐵路提速到重載技術,從首條地鐵到高鐵時代,這些由交大創造
    新中國成立以來,從中國鐵路大提速到青藏鐵路建設再到大秦重載鐵路,從地鐵到如今的高鐵時代,我國交通行業一個又一個重大歷史進程的背後,總會有她的身影——交大!鐵路提速達世界水平1997-2007年的十年間,我國鐵路進行了六次大提速。
  • 回首畢業三十載 建群互動友誼長 --見證了中國鐵路在改革開放中的...
    :  從既有線路的改造到動車的運營中,見證了1997年4月1日開始第一次大提速(1998年、2000年、2001年、2004年、2007年)至2009年4月1日實現的七次鐵路大提速,中國火車實現了火車頭從蒸汽機車、內燃機車、電力機車到動車劃時代的飛躍;時速從慢行的60公裡到疾速的350公裡的領跑;車廂從人滿為患的綠皮車,到座椅能調節、智能控溫「復興號」的優質提升;旅客行李從蛇皮袋、自製布袋子
  • 西南交通大學軌道交通國家實驗室:自主創新 打造「中國速度」
    10月7日上午,中央電視臺特別節目《超級實驗室》走進西南交通大學,以題為《自主創新,打造「中國速度」》深度報導軌道交通國家實驗室的創新故事。據悉,該實驗室是我國西部地區高校唯一的國家實驗室,也是中國軌道交通領域唯一的國家實驗室,定位於圍繞高速鐵路、重載運輸、新型城市軌道交通(即「一高一重一新」)開展科學研究與技術創新,引領軌道交通技術的發展。
  • 自主創新群體驅動創新型中國-挖貝網_專注於新三板、A股和港股報導
    中國自主創新評選活動就是一個發掘中國企業尤其是民營企業自主創新典範的大平臺。從2007年開始,這項活動每年都見證了大量中國企業的自主創新成果。同時也鼓勵、促進了中國企業的自主創新發展。5年來,中國自主創新評選活動逐漸在中國企業中形成了品牌效應,很多企業都以獲得中國自主創新獎項為榮。
  • 《東宮》曲小楓李承鄞兩次大婚,我還是喜歡那個一無所有的顧小五
    第一次是在西洲:一無所有的茶商顧小五同尊貴的西洲九公主;第二次則是在中原:東宮太子李承鄞與失憶和親的曲小楓。兩人在東宮成親時,場面盛大、服飾精美、十裡紅妝。可小編還是喜歡在西洲時一無所有的茶商顧小五!那個願意為小楓捉100隻螢火蟲的顧小五,兩人在月色朦朧中拜堂成親的顧小五,答應小楓三個條件的顧小五,為了求娶小楓獨身一人誅殺狼王的顧小五,在阿翁與西洲族人見證下在丹蚩王帳成親的小五……一隻狐狸啊,他坐在沙丘上,瞧著月亮,原來她不是在瞧月亮,是在等放羊歸來的姑娘。可是最後啊,那隻狐狸一直沒能等到他的姑娘!
  • 我流浪到了五十億年後,見證了太陽的死亡
    我流浪到了五十億年後,見證了太陽的死亡 我乘坐時光機 流浪到五十億年後 身體跌落在乾涸僵硬的土地上
  • 戚發軔:中國是如何從一無所有到航天大國的
    戚發軔院士以「我的航天情結」為題,從「天」是什麼、為什麼要「上天」、如何「上天」等方面,結合中國航天的發展史,講述中國在從一無所有到成為航天大國的過程中,航天人是如何自力更生、勇於攀登的。
  • 軌道世界大會2014——見證東歐之鐵路變革
    此外,2013年底中國與東歐鐵路在外交合作領域方面有了新的突破,尤其在拓展鐵路等基礎設施建設方面,中國和羅馬尼亞有了更深的交流與合作,將中國高鐵的技術、成本和融資等優勢與羅馬尼亞基礎設施更新換代、增量提質的需求相結合,促進中羅互聯互通。土耳其國家鐵路局(TCDD)負責操作和運營土耳其所有公共鐵路。
  • 科技日報評論員:自主創新的中國地標
    當我們回眸三峽大壩一路走來的風雨歷程時不難發現,還有一面迎風飄揚的旗幟,那是自主創新的旗幟。   三峽工程是我們的地理標誌。走在盛夏的三峽大壩上,你不能不被這樣一幅壯麗奇景所吸引:一邊是平靜柔美的廣闊平湖,巍巍大壩截斷了巫山雲雨,昔日長江水頓失滔滔,溫順地依偎在大壩前。但在另一邊,剛才宛若處子的湖水已成洶湧澎湃的群龍闖江,江水從洩洪孔洞激射而出,震耳欲聾,水霧漫天。
  • 人到中年,一無所有,咬緊牙關做好這3件事,才有可能改變現狀
    人到中年,一無所有,咬緊牙關做好這3件事,才有可能改變現狀老張四十歲了,最近突然非常的感慨,因為他發現,自己大半輩子過去了,卻依舊一事無成。他年輕的時候也曾經幻想過現在的自己應該是何模樣,怎麼著都不應該是現在這個樣子。在事業上,老張現在還只是公司的一個普通職員,並不是一個管理層。他看到網際網路上的那些文章,心都直哆嗦,害怕自己隨時被辭退。
  • 鬥羅:「舔狗舔到最後一無所有」,用來描述「焱」最合適了
    在今天更新的鬥羅大陸最新一集裡面,最讓小蜘蛛覺得有意思的莫過於黃金一代的【焱】當舔狗的樣子,跟現實生活中很多舔狗一樣,一直舔,舔到最後,一無所有。我們不妨來看看【焱】在最新一集的舔狗表現,很有意思的哦。
  • 前夫一無所有想回頭,痛哭流涕跪著求我原諒,我該原諒他嗎?
    後來我才明白,有些人他不喜歡根本不會有理由的,哪怕你再怎麼對他好,他始終不會喜歡你。而我一直深愛的老公,也在這時候給了我致命一擊,是的,我發現他出軌了,習慣了沉默的我開始啞忍,我害怕我一說,我的婚姻就這樣結束了。結果三兒囂張的直接電話打到我這,逼迫我跟他離婚,老公也回來跟我說,把孩子打掉,然後離婚,代價是他給我一套房子。
  • 「我不嫌他一無所有,可他卻嫌我窮」中年女人的再婚路,荊棘遍布
    男人的前妻是一個特別能幹的女人,能幹到在他們的婚姻裡,完全是另一種相處模式。跟大多數家庭不同,別人家或許都是男主外,女主內,而他們的家庭則恰恰相反,前妻負責出去掙錢養家,而男人則在家收拾家務,帶孩子。也是因為如此,男人的前妻在他面前向來是驕傲的,特別的把他不放在眼裡,像使喚一個下人一般,把他指揮過來,指揮過去的。
  • 四川省自主創新企業品牌價值50強發布 看看有你熟悉的企業嗎?
    四川省自主創新企業品牌價值哪家強?11月19日,舉行的「2020天府智慧財產權峰會暨中華地標品牌與產業發展國際研討會」,四川省智慧財產權服務促進中心主任謝商華發布了《2020年四川省自主創新企業品牌價值50強》。
  • 中國樂隊簡史:從一無所有到等待天才
    1984年到1994年  「音樂世家子弟」樂隊湧現偏搖滾重技術  樂隊是時代精神的體現。上世紀80年代對中國社會和中國音樂而言,都是特殊的時代。  80年代中國社會進入農業文明向現代文明的轉變之中。在此以前,迪斯科都是屬於黃色歌舞。
  • 為何貓咪對紙箱情有獨鍾?
    經常有家長吐槽過家裡的「主子」,花大價錢買了又漂亮又暖和的貓窩給它們,它們愣是看都不看一眼,怎麼哄都不進去,卻偏偏對家裡亂七八糟的紙箱子情有獨鍾首先是因為有安全感。冬天到了,貓咪們也會覺得有些冷,而紙箱的材質是非常隔熱的,再加上空間狹小,貓咪可以把自己縮成一團,這樣更有利於它們儲存熱量。所以鏟屎官們可以在貓咪喜歡的紙箱裡放個墊子或者毛巾之類的,讓它們覺得更加舒服。
  • 百年前從瀋陽到北京要21小時21分,列車時刻表記錄中國鐵路滄桑史
    今天,讓我們透過一本本塵封的列車時刻表感受中國鐵路滄桑史。 列車時刻表記錄歷史 百年前從瀋陽到北京要走京奉鐵路 小編從1987年開始收藏列車時刻表,從光緒三十四年(1908)的列車時刻圖表,到最新出版的《列車時刻表》,31年獲得數百本不同年代、版本的列車時刻表,從舊到新,薄厚不一,大小兼有。
  • 五本駕證情 中國鐵路夢 —— 一名火車司機的「中國速度」
    有一個人,他就屬於那一群人,他是司機林琦。  回憶起 1990 年,林琦無限感慨。  那時的他帶著年少的懵懂和憧憬,在父親的影響下,成為了鄭州的一名火車司機。  初遇工作便困難重重,而他從未妥協,學習、實踐,他在不斷的自我鞭策中進步、成長。  2012 年他如願成為河南第一批高鐵司機,後因經驗豐富而成為專職教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