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從綠皮車到高鐵——一位列車長眼中的30年
「我在鐵路上工作有30年,可以說見證了咱們國家鐵路的變化發展。」G1128列高鐵的列車長李文對大學生記者說。從剛工作時綠皮火車上普通的乘務員到如今高鐵上的列車長,48歲的李文在鐵路工作上堅持了30年。 從1988到2018,列車員眼中的中國鐵路有什麼不同?
-
回首畢業三十載 建群互動友誼長 --見證了中國鐵路在改革開放中的...
慶祝改革開放40周年之際,同學提議聚會,促使我從箱底翻出了學院第四屆畢業生通訊錄、記分冊、同學信件、肖像素描手跡等老物件,勾起了從昔日校園學習生活中,與同學們每一天的刻苦學習與努力、每一次的成功與喜悅,到伴隨一路走來,所留下的美好回憶。
-
這組照片記錄警服變遷 見證改革開放
> 拍攝前言 改革開放40年來,在中國共產黨堅強領導下,中國人民艱苦奮鬥、頑強拼搏,我們的生活在不斷創新和變革中變得越來越美好。
-
對鐵路情有獨鍾,他見證從一無所有到自主創新
高中畢業之後,他報考的第一志願是鐵路,他在蘇聯學習的也是鐵路,畢業後一直在鐵路部門工作。改革開放初期,傅志寰到德國進修,德國鐵路200km/h的客車讓他感到吃驚。「他們能做到的,我們為什麼做不到?」他把這個問號一直從德國帶到國內。當時,在德國同一條鐵路線,白天跑客車晚上跑火車。
-
從「6天一往返」到「當天打來回」
36年前當餐車長的母親跟著高鐵列車長女兒再跑「蜀道春運」從「6天一往返」到「當天打來回」2月10日,姚樹玲和高敏母女在開往成都的G89次列車上合影留念記者王成果攝「今天,我要跟隨女兒去體驗體驗36年後的『蜀道』新春運。」2月10日是姚樹玲55歲生日,早上8時零2分,她拿著女兒給她買的車票,在石家莊站登上了開往成都的G89次列車。36年前的春運,姚樹玲是石家莊開往成都列車上的一名餐車長;36年後的春運,女兒高敏是石家莊開往成都列車上的一名高鐵列車長。
-
春運第一天,他為「復興號」動車組開啟春運徵程
武漢動車乘務車間復興號車隊乘務隊長曹明忠 記者任勇 攝 長江日報-長江網1月10日訊又到一年春運時,鐵路人迎來「大考」。春運前夜,長江日報-長江網記者走進武漢動車段,看復興號車隊如何備戰。9日晚,「復興號」車隊正在開班前會,左一曹明忠 記者王慧純 攝53歲的曹明忠是武漢動車段第一批技師、第一批高級技師以及第一任高鐵乘務隊長,見證了鐵路從綠皮車到「復興號」動車組的發展,親身經歷了全路首趟直達車開行、全局首趟動車組開行以及全局首趟高鐵的開行。
-
方寸之間見證改革開放
年的飛速發展 七大經濟特區 這裡獨佔其三 這裡是廣東 隨著時代的推移 越來越多的城市標誌 登上郵票的畫面 方寸之間 見證廣東的變遷
-
民族復興中國速度‖西安篇復興號動車組,見證祖國輝煌!
西安建都的王朝西安是中國建都最久(1200多年,不計入陪都),從奴隸制社會的頂峰西周王朝、中國第一個大一統帝國秦、中國第一個盛世王朝西漢到中國封建社會的頂峰唐朝,從成康之治、文景之治、漢武盛世、昭宣盛世、開皇盛世、貞觀之治、到開元盛世......在中國歷史上目前被官方和史學界公認的說法是13個王朝。此外14朝和17朝等等不同的說法。
-
復興號集齊七種顏色可以……這套官方寫真燃爆了
復興號大家族再添高顏值新成員!>時速250公裡CR300BF型復興號動車組是中國標準動車組系列化產品之一,可適用於不同基礎設施、不同客流量的運營線路,以低能耗、高性價比的優勢,滿足多樣的運輸服務需求。
-
改革開放與中國的變遷
新中國政治經濟體制的形成及特點,為改革開放與中國的變遷提供了具有縱深的歷史背景。關於改革開放史的分期問題,學界還有不同看法,需要進一步討論。改革開放以來中國在指導思想、政治環境、經濟體制、外交政策、社會結構和思想觀念等方面發生了重大轉變。改革開放推進的進程就是直面問題、尋求解決辦法、不斷克服困難的過程,積澱了許多改革開放順利推進的經驗。
-
從蒸汽機到復興號:高鐵連接大江南北,改變了春節的回鄉路
從幾代人「蝸居」到住進兩居室、三居室甚至別墅,從自行車上的城市到小轎車進入百姓家庭,從緩慢爬行的綠皮車到連接大江南北的高鐵網……慶祝新中國成立70年特刊《人民》,今天推出第六期「生活」,為您展現幾十年來經濟繁榮大發展,為人民生活和這座城市帶來的巨大變化。2019年8月6日,「毛澤東號」機車實現安全走行1100萬公裡。
-
95後列車長的浪漫愛情!鐵路青年:這就是我想要的啊
在中國鐵路武漢局集團有限公司 襄陽客運段 25歲的尚禹和24歲的呂媛 是一對「95後」情侶列車長
-
復興號「綠巨人」動車組在菏澤首次開跑
記者了解到,「綠巨人」是時速160公裡的復興號動車組列車,在菏澤站停靠共有6趟。「綠巨人」與現有空調車相比,各種服務設施參照復興號高速動車組的標準進行設計,設備設施功能更齊全,乘坐環境更加舒適、便捷,大幅度提升廣大旅客的出行體驗。
-
復興號最高速度多少有多快?復興號與和諧號性能參數區別對比
6月25日上午,中國高鐵家族又添新成員——「復興號」! 「『復興號』是我國具有完全自主智慧財產權的中國標準動車組,它的成功研製生產,標誌著鐵路成套技術裝備特別是高速動車組已經走在世界先進前列。」
-
薛軍:鐵路發展「活化石」的前世今生
50歲的薛軍懷揣著一團濃得化不開的鐵路情。從業33年,取得7本駕照,駕駛過蒸汽、內燃、電力機車和動車組,中國鐵路濟南局集團有限公司濟南機務段動車組司機、山東省勞模薛軍,被不少人稱作見證近年來中國鐵路發展歷程的「活化石」。
-
「綠巨人」帶紅古蜀道——從蘭渝鐵路沿線巨變看西部發展潛力
從蜀道難到蜀道暢,從綠皮車到「綠巨人」,蘭渝鐵路的全線通車和不斷提速,見證了西部脫貧和發展駛入「快車道」,凸顯了西部發展大潛力。 一脈通,蜀道不再難 「過去,我都是乘飛機出行。現在乘火車蘭州到重慶不到7個小時,更加方便實惠。」
-
十三五·我們的故事 | 愛攝影的「動妹兒」拍下3萬張照片 見證成渝...
成渝線成為最繁忙高鐵之一 她三天拍滿一張儲存卡 在鐵路工作二十多年,一個無意中的機會,鍾潔得到了攝影家原瑞倫的指導,從第一次拿起相機的忐忑,到屢屢舉起相機,自信地按下快門,相機成了她隨身必帶的物品,並剛成為中國鐵路文聯攝影分會會員。
-
上世紀50年代至今,春運交通工具的變遷
從共和國成立之初到現在,綠皮火車、客車、輪船、飛機、高鐵……人們的選擇越來越多,不僅帶來極大便利,也見證了中國經濟的快速發展。上世紀50—70年代:短途探親客車為主上世紀50年代初到70年代末,物資稀缺,人口流動小,還沒有現在意義上的春運概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