讓孩子在音樂藝術教育的滋養中快樂成長

2020-12-04 央廣網

央廣網北京4月19日消息 (記者 王啟慧)音樂藝術教育對於孩子的成長具有重要意義,有助於促進兒童大腦身心發展和綜合能力的培養。現階段,學前教育在音樂教學方面的研究較少,存在重視技能而忽略感知、欣賞等問題。北京市學前教育研究會「十三五」重點課題「整合音樂活動中支持幼兒自主性策略的研究」於2017年9月6日正式開題。紅黃藍右安門幼兒園作為研究基地,在圍繞傳統幼兒階段歌唱、舞蹈、打擊樂演奏、音樂欣賞教學領域基礎上,支持幼兒大膽探索、自主表現,將幼兒對音樂的感知、體驗、創作放在首位,發揮其積極性、主動性、創造性,促進幼兒富有個性化的發展。

據介紹,「整合音樂活動中支持幼兒自主性策略的研究」課題借鑑《綱要》《指南》的精髓,以及達爾克羅茲和奧爾夫的理論精華,重視音樂藝術教育的自然滲透和整合。首先,根據幼兒發展特點,以中外經典兒童音樂作品貫穿幼兒一日生活常規,培養幼兒自主、自理的生活能力;其次,重視音樂的欣賞、感知和整合,以往幼兒園的音樂教育中,唱歌、舞蹈、打擊樂、音樂遊戲、音樂欣賞等教育活動是分開進行的,通過本次課題研究對音樂活動進行有效整合,採用有效的教育支持策略,培養幼兒的協調性和韻律感,增強自主探索的能力、合作協商能力。同時,並設計了新穎的樂器服飾,以歌、舞為基礎,舞蹈中所表現的身體部位恰巧是樂器安裝的位置,幼兒做舞蹈動作時,安裝在小朋友肩上、手上、腿上和腳上的樂器就會發出有趣的聲響。樂器聲音和舞蹈動作交織在一起,成為幼兒共享藝術之美的巧妙工具,營造了歌舞、樂器融合的音樂氛圍。

自課題開題後,紅黃藍右安門幼兒園分別設立小、中、大三個實驗班,將音樂元素滲透於幼兒一日生活,優美的民族音樂伴隨著幼兒愉快進餐,輕快活波的兒童歌曲伴隨著幼兒遊戲活動,安靜舒緩的古典音樂伴隨著幼兒甜蜜入睡;音樂伴隨著幼兒的生活,音樂無處不在。用音樂促進孩子對於規則、秩序的理解感受,使音樂真正成為孩子的語言。實驗班教師的專業能力明顯提高,幼兒音樂感受力、合作能力、思維表現力得到很好發展。在研究子課題「打擊樂組織與指導策略」同時,選拔一批對節奏、旋律有潛力的幼兒,組成打擊樂藝術班,每天定時進行專業學習,幼兒參與性強、興趣高漲、方法得當。

通過課題的研究實踐,引導幼兒喜歡學習、喜歡思考,通過自我探索、自我發現,自主性地解決問題,學習歌唱、韻律、打擊樂和音樂欣賞的知識和經驗,探討幼兒感興趣、促進自主性發展的支持策略,提高教師實踐能力、反思能力和教育科研水平,促進教師專業化成長及幼兒整體發展。孩子們在音樂領域中取得了階段性成果,藝術班取得突出成績,獲得國際幼兒組金獎;紅黃藍右安門幼兒園獲得集體金獎和優秀組織獎;指導教師榮獲優秀指導教師獎。

相關焦點

  • 音樂促進孩子成長,開展「音樂教育」,給予孩子更多的可能性
    文 | 小鴻兒媽媽(此文為原創 ,版權歸屬本作者所有,歡迎個人轉發分享)音樂教育的必要性——想要培養孩子的品味和素養,家長不妨從音樂教育開始音樂教育促進孩子成長——音樂教育——家長了解方法,正確培養孩子的音樂興趣 在寶寶還沒有出生的時候,我們會給寶寶做胎教,時不時的陪寶寶說說話,也會通過播放輕柔音樂的方式,營造一個良好的成長環境。那麼,胎教裡我們希望通過音樂來感染孩子,在將來的教育裡,音樂充當著怎樣的角色呢?
  • 《歌聲的翅膀》關注孩子成長 解開音樂教育密碼
    「好的音樂教育不是為了培養音樂的聽眾,而是為了讓這個人在他的成長當中能夠享受到一些好的文化、人類的精神財富對他精神層面的滋養,讓他成長為一個更完善的人。」「王大媽的孫女鋼琴她過了10級,我爸戰友的兒子一口流利的英語,我媽同事的女兒有深厚的舞蹈功底……」《歌聲的翅膀》中,9歲男孩吳耀傑面對著這些同齡孩子人手一個的「特長」,無奈地寫下歌詞「我只能默默不語」。家長送孩子去學習音樂原本應該是培養一個愛好,但最後也變成學習一個技能,要考級,要達到某一種程度,音樂原本是孩子成長過程中的一股作用力,最後卻被簡化成了一本薄薄的鋼琴十級證書。
  • 音樂教育對孩子成長有什麼樣的影響
    音樂教師和家長可以讓孩子們聆聽快樂的音樂作品,讓他們在不斷的聆聽和欣賞過程中逐步提高辨別音色、把握音樂節奏等能力,同時也提高了他們的聽力能力。(1) 音樂教育有助於提高兒童的記憶能力。小學是孩子們的黃金時代。在這一時期,如果能採取有效措施提高他們的記憶能力,將對他們今後的發展非常有利。
  • 不快樂的藝術教育難成功_行為習慣_教育_太平洋親子網
    不快樂的藝術教育難成功2010-02-08 18:16:45出處:PCbaby作者:佚名  藝術節上處處快樂  「當我們表示要表演相聲時,大家都好奇:誰敢在天津這個曲藝的故鄉說相聲?我開玩笑說:我們就是來踢館的!」
  • 騰訊音樂:借仲夏的螢火和歌聲,讓成長無限樂趣
    仲夏夜的螢火和歌聲交織浪漫的音樂之旅,遠山裡的吉他和手鼓奏響夢想的聲音。8月21日-24日,樂圃音樂空間北川夏令營歡樂舉行。知名音樂評論人鄧柯及多納兒童音樂教育師資愛心加持,95後原創音樂人謝春花、騰訊音樂人原力計劃第一季季軍、因《創造營2019》再獲人氣的新生代創作歌手趙政豪暖心加盟,以及來自騰訊音樂集團的志願者們共同為北川的孩子們編織了一場「仲夏樂之夢」。
  • 親子成長,為孩子創造接受音樂的壞境,對孩子的成長很重要
    音樂是一種最能表達情感的藝術。它也善於激發孩子的情感。唱歌表演活動是符合兒童,活潑好動的特點,深受兒童歡迎。在這種活動中,父母應該儘可能和孩子一起唱歌跳舞,一起欣賞音樂,鼓勵和帶領孩子在音樂活動中,充分表達他們的審美感受。例如,當一個三歲的孩子學會唱「搖啊搖」這首歌時,她媽媽教她抱著洋娃娃,邊唱邊輕輕地拍著洋娃娃睡覺。
  • 樂圃音樂空間北川夏令營開營 酷我音樂點亮山區孩子音樂夢想
    讓每一個遠山孩子的音樂夢想都觸手可及。8月21日-24日,由騰訊音樂娛樂聯合陳一丹基金會發起的公益音樂及文化教育基地「樂圃音樂空間」,在北川迎來首個暑期夏令營。知名音樂評論人鄧柯、新生代原創音樂人謝春花趙政豪及多納兒童音樂團教師團隊加盟, 為山區孩子們圓一場「仲夏樂之夢」。
  • 何為「快樂教育」?只要快樂忘了教育?家長應該科學認識快樂教育
    作者:熊崽(原創文章,圖片源於網絡,歡迎個人轉發分享)編輯:熊崽越來越多的家長認為給孩子一個無憂無慮的童年非常關鍵,讓孩子們的都保持一顆童趣的心,不要給孩子太多壓力,信奉快樂教育方式。快樂教育是由英國教育家斯賓賽博士提出的。快樂教育的本質就是家長不要讓孩子負重前行,在孩子成長、學習的這一階段,順應孩子天性。
  • 世界著名的三大音樂教育體系
    活動中,成人要善於啟發、誘導,使孩子進入狀態、引發興趣,最終使他們能夠出於自發、自然的情緒創造出自己的想像、表現,這是即興音樂活動的目的。從實踐中可以看出,即興的音樂活動在孩子音樂潛能開發訓練中具有無限廣闊的發展前景。
  • 在藝術教育的殿堂中漫步
    經過十幾年的探討、發展,現在的素質教育已經超越了專家學者們在學術層面的爭論,更多的轉向了教學實踐。如何在實踐中貫徹落實素質教育成為擺在眾多學校面前的最實際的問題。河南省平頂山市新華區勝利街小學以藝術教育為突破口,將藝術教育和德育教育、智育教育完美結合,以「一切為了孩子,為了一切孩子、為了孩子一切」的教育思想為指導,從自身的實際情況出發,走出了一條頗具特色的素質教育之路。
  • 學習音樂對孩子成長中的重要性
    孩子在成長過程中,其家長都會讓孩子參加一些藝術類的興趣班,至於對孩子成長中有啥作用,許多家長都不了解,下面介紹下學習音樂對孩子成長中的作用。全國教育科學十五規劃教育部重點課題——「音樂在因材施教中的作用」的課題研究組人員對0—6歲兒童因材施教的問題進行了研究,並得出了初期的成果:音樂可以提升孩子的注意力!嬰幼兒的注意力不僅短暫,而且很容易轉移,一般來說10分鐘左右就會產生疲勞。
  • 趙季平音樂藝術基金會助力西安音樂之城建設
    據悉,為積極響應西安市建設音樂之城的舉措,陝西趙季平音樂藝術基金會去年以來舉辦了包括 「長江鋼琴杯」青少年鋼琴大賽、《你鼓舞了我》馬丁慈善音樂會在內的多場音樂盛會,為西安廣大觀眾奉獻了一場場精彩的音樂盛宴。同時該基金會還積極投身音樂慈善事業,通過音樂培訓等方式,和鄠邑區等地的教師和孩子們分享音樂帶來的快樂,讓更多人一起感受音樂藝術的魅力。
  • 英文浸潤@自然戶外與音樂藝術——高端自然營地繽紛冬令營(Jan.31-Feb.5)
    2、音樂藝術:新的藝術教育模式引導和啟發營員內在本自具足的能量,參與者的作品皆來自於自然而然的情感表達,打開一扇窗,看到生活的更多可能性,人人都是歡樂發動機。,有較強的親和力,表情和肢體語言豐富,在營地生活中,主要參與到孩子的藝術活動中,與孩子一起玩耍,自由表達英文,營造英文溝通環境,並與孩子一起創造和表演英文歌曲。
  • 鋼琴教育|啟蒙孩子的成長之路
    如今很多家長都已經認識到音樂啟蒙教育的重要性,而鋼琴作為最佳啟蒙教育樂器,也成為了眾多家長在孩子啟蒙教育上的第一選擇。鋼琴教育的重要性音樂是一扇創造思維的窗口通過鋼琴教育多數家庭完成了對孩子最初思維的開發和素質培養從幼兒時期就開始鋼琴彈奏訓練
  • 懶人聽書推出「芽芽故事」APP 陪孩子多維快樂成長
    近日,知名有聲閱讀平臺懶人聽書推出了「芽芽故事」APP,主要面向3- 8 歲兒童提供啟蒙教育故事音頻,旨在以精彩的故事世界,點亮童年生活,陪伴孩子一路快樂成長。目前,芽芽故事主要分為繪本、故事、知識、兒歌四大板塊。
  • 很多孩子並不快樂 要讓假期成為孩子成長加油站
    在整理有關寒假的資料時,與寒假一詞聯繫最多的是「快樂」二字,然而現在的孩子快樂嗎?然而在教育部門還在試圖破解應試教育難題的時候,功利色彩濃烈的競賽、測試卻像流行病一樣向孩子生活的各個領域延伸,以至於本來能夠給孩子們帶來一定快樂的興趣、愛好也演變成了進級、拔高,甚至於服務於高考的加分。
  • 學音樂的孩子是讓父母驕傲的孩子
    音樂是藝術的一種形式,很多人發現,從小學習音樂的孩子無論在氣質上,審美上,還是性格方面,都顯得與眾不同。而同樣作為藝術形式的繪畫、舞蹈等,雖然也會給孩子帶來一些改變,但都不如音樂來得全面。因為繪畫、舞蹈都是視覺的享受,而音樂則是從心靈深處喚醒氣質與靈感。
  • 為啥孩子幼時喜歡音樂,長大卻聽音樂無感?父母的音樂啟蒙很重要
    1、音樂啟蒙對孩子智力發展起到促進作用音樂使人很放鬆,是在時間中流動的藝術,給人以身臨其境的感覺。音樂可以刺激大腦均衡發育,鍛鍊記憶力和感受力,在自己想像的空間裡飛翔。對孩子進行音樂啟蒙時,形象思維和抽象思維會不自覺的協調運動起來,把大腦功能發揮到極致,對智力發展有很大的影響。
  • 玩出來的科學家,在快樂中學習和成長
    愛玩是每個小孩子的天性,不單單是小孩子,就連我們成年人也都知道,玩是一種樂趣,玩很輕鬆而且還沒有任何壓力,玩的過程中不在乎輸贏對錯,只求能夠尋找到一份快樂,在玩耍的過程中,孩子的快樂就會變得尤為簡單。對於孩子的早期教育其實不是「早學」、「多學」而是在玩中學習,根據孩子自身的情況,再來傳授給孩子科學知識,在玩中學習過程中,遊戲的作用雖然不像認字、學習算數這些立竿見影,但是會潛移默化地培養孩子的觀察能力、思考能力、身體協調能力、動手能力等,這些對於孩子未來的成長幫助是很大的。
  • 可以讓孩子變快樂的運動
    兒童教育專家列出了5種快樂運動,幫助孩子擺脫焦慮情緒:  一、蕩鞦韆  每天蕩鞦韆20分鐘,  大腦分泌的「快樂因子」呔多芬會增加80%。父母當「助力推動器」兼保護人,對融洽親子關係有良好助益。  二、放風箏  放風箏不僅讓孩子享受到空曠地帶的新鮮空氣,放線、收線也鍛鍊了臂力和眼力,使孩子心胸開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