技術乾貨|基於模型的機電一體化設計(附白皮書下載)

2021-01-08 控制工程中文版

簡單來說,機電一體化(Mechatronics)系統指的是一個用電機來驅動機械部件,來完成某種特定任務的設備。例如工具機、工業機器人、各種重型機械等等。

機電一體化設計是一個典型的多物理域集成的學科:電機設計和驅動屬於電力電子學科;機械部件和液壓系統的設計屬於機械學科;而要準確地控制這些電機、機械和液壓設備去完成任務,則需要控制學科。這些控制模塊通常運行在 MCU(微控制器)中。為了有序地控制協調各種部件進行工作,除了閉環控制本身之外,還需要在微處理器中運行複雜的軟體程序。這屬於軟體學科。

Simulink 作為一個基於模型設計的平臺,結合 Simscape 物理建模軟體,從而為機電一體化系統設計提供了便利。

本文試圖用一個 Drawworks (石油鑽井絞車)的例子,來闡述如何在基於模型設計的基礎上,進行機電一體化開發。

◆◆◆ ◆

上圖中鑽井絞車系統為一個 Simulink 仿真模型,由物理模型、控制部分和操作界面組成。物理模型由鑽井絞車的框架和滑輪、傳動滾筒和液壓制動器和異步電機組成,他們分別屬於機械、液壓和電氣系統。

上層操控提供了豐富的界面,可使絞車運行在自動或者手動模式下;也可以調整掛載的高度和速度,以及提供相應的屏幕顯示。當然為了保證掛載和絞車的安全,必須保證掛載在上升過程不能對絞車框架進行碰撞。

控制部分運行在 PLC(可編程邏輯控制器)中,通過判斷絞車高度和上層控制命令,來輸出速度指令和剎車指令,保證絞車的安全運行。PLC 在各種工業設備中應用較為廣泛,Simulink 可以自動產生符合 IEC 61131 的結構文本 PLC 代碼或者梯形圖。

當然,代碼生成的前提是模型的準確性。什麼是「準確」的模型?這個問題很難回答 。所有的模型都是對物理世界的抽象。在不同的設計問題中,有不同的答案 。就本例來說,對於機械系統,Simulink 仿真的目的就在於找到一個合適的機械系統配置,從而為電機提供選型依據。找到了這些參數,機械模型就是準確的。

對於電機來說,模型永遠不可能和實際電機完全一樣。但在某些情況下,如果通過模型參數的選擇,而導致模型的仿真結果和實際電機一致,那電機模型在這些情況下就是準確的 。

對於控制系統,如果達到了前期設定的控制精度和裕度要求,並且軟體經過完整功能測試和覆蓋度測試,那控制系統就是準確的。

MathWorks 提出的基於模型的設計(MBD)就是這樣的理念:在系統設計的早期就進行多域系統仿真和確認;持續進行設計的驗證和優化;最終生成高質量的代碼。

◆◆◆ ◆

機電部件選型

在設計的初期,系統工程師需要針對系統的要求,選擇合適的機電部件。這時候,系統工程師可以搭建一個初略的模型,進行系統配置選型的仿真。

上圖為一個供選型用的系統模型。系統工程師通過選用滑輪的個數(5、7、9)來確定所需異步電機參數的峰值。在這種系統模型中,電機模型並不需要非常詳細的模型,可以用電機的數學方程來代替,而電機的控制只是簡單的速度控制。換句話說說,只需要將電機轉速和輸出扭矩、功率的數學方程式表達出來即可。這個方法也叫第一準則(first principle)。

第一準則比較適用於比較簡單的被控對象,例如低自由度的機械系統、簡單的直流電機等等。如果機械系統過於複雜,電力電子線路過於複雜,則推導這些方程則沒那麼容易。這時候可以用 Simuink 中的 Simscape 物理建模方法 -- 用「搭積木」的方法來搭建物理模型。下圖的滑輪模型就是用 Simscape 搭建而成。利用模型變體管理功能,可以很快地進行滑輪數分別為 5、7、9 的情況下,所需要的電機參數峰值。

通過仿真可以確定:滑輪數分別為 5、7、9 的情況下,所需電機的峰值功率和扭矩。可見,5 個滑輪需要的電機功率和輸出扭矩最大。

◆◆◆ ◆

電機模型校準

在完成電機選型後,工程師需要在更細節的層面進行電機的建模和控制設計。Simscape Electrical 提供了各種各樣的庫供選擇。

例如,上圖就是一個異步鼠籠式電機的調速控制模型。電機控制部分為 FOC(磁場定向控制),在以前的文章中,對 FOC 已經做過比較深入的介紹,請參考《Field Oriented Control 和 Simulink》。此處不再展開。

值得一提是:整流器和逆變器的模型,用的是「均值模型」。均值模型中,沒有 PWM 的發生器,輸入到逆變器的只有 duty cycle。所以均值模型的仿真結果沒有開關紋波。與之相反,開關模型需要 PWM 的發生器,所以在開關模型的仿真中,可以看到開關紋波。平均模型的優勢是a)仿真速度塊 b) Simulink 可以直接對電子線路線性化。但在一些需要高精度的場合,就丟失了 PWM 開關的特性。

而開關模型的優勢是:保留了 PWM 發生器和電力電子開關的特性。但仿真速度會大幅度降低,而且 Simulink 不能直接對其進行線性化。如果需要了解在開關模型的基礎上,進行控制器的設計。請參考《電力電子控制器 PID 參數的幾種調試方法》。其中介紹了諸如「AC Sweeping」等業界標準的被控對象線性化的辦法。

在電機模型中,有很多參數。例如定子和轉子的電感電阻等等。這些一方面可以從電機的參數Datasheet中讀取填入。有一些情況,例如電機參數不準確或者丟失的情況下。可以用 Simulink 的參數估計(parameter estimation)功能,通過實驗數據和參數的曲線逼近,來獲取電機的實際準確參數。

先看一下實際電機運行的速度曲線(藍色)和電機模型的速度曲線。由於參數的不一致,很明顯它們有較大差異。

然後以實際電機數據為基準,運行「Simulink Design Optimization」的參數估計功能。

在運行一段時間後,發現實際電機測試數據和待校準的參數所運行的速度曲線已經高度重合。這樣所得出的電機曲線,就是和實際電機一致。由此得出了電機模型的參數,從而達到模型精確化的目的。

◆◆◆ ◆

控制部分設計

控制部分設計主要分幾個方面。1)閉環控制設計 2)上層邏輯狀態機設計。

首先我們看一下整個異步電機控制的整體架構。首先外環為一個PI控制器,控制電機速度。

如果把內環打開看,又有三個 PI 控制器,分別控制磁鏈和 dq 軸電流。根據先調節內環,再調節外環的原則,我們可以先將 FOC 部分 PI 參數調節好,然後再調節速度環的 PI 參數。

現以外環為例,介紹用 Simulink 的 PID tuner 進行輔助調試的功能。

步驟 1 線性化:由於電機和逆變器模型都是均值模型,沒有開關器件帶來的不連續性。所以可直接應用 PID tuner 進行線性化。雙擊速度環 tune。然後選擇 plant relinearzie close-loop。

之後,選擇一個靜態工作點做線性化。如下圖所示,選擇第3秒。

步驟 2 參數調試:PID tuner 會以拖動的方式顯示時域和頻域的控制器性能,方便用戶進行交互調試。

如果用戶對 Simulink 的 Control System Tuner 比較熟悉,也可以將內環外環的四個 PI 集中一起調試。這時候,需要手動的選擇 4 個 PI 控制器作為被調試對象。然後分別加入 4 個 PI 控制器的控制調試目標,例如對於速度控制和磁鏈控制器,可以 Step Response 作為控制調試目標;對於 dq 軸的電流控制,可以用 loop-shaping 來描述其控制調試目標。

在定義好控制目標後,Control System Tuner 可以在一個靜態工作點按照目標進行 PID 的參數調試,一次性集中確保所有4個控制器的參數都能滿足控制要求。

在設計完所有的閉環控制器之後,用戶還需要考慮上層邏輯控制。例如,系統運行模式的切換和狀態邏輯控制。這一部分可以用 Stateflow 來完成。相對於代碼,狀態機可以給出清晰簡單的邏輯跳轉。例如,鑽井絞車的運行模式可以分手動和自動兩種狀態。這種邏輯的切換,用狀態機來表示非常清晰自然。用分層次的狀態機,可以描述非常複雜的邏輯切換。

◆◆◆ ◆

測試覆蓋率

在控制邏輯(以軟體的形式體現)完成後,需要對每個軟體模塊做嚴格的測試工作。考量測試是否充分的指標主要是測試覆蓋率。測試覆蓋率,可以從兩個方面來考察1)功能測試對需求的覆蓋 2)軟體結構覆蓋。

針對第一點,業界通行的做法是建立一個需求到測試用例的追蹤矩陣。然後對每一個功能性需求,建立若干個測試用例。只要測試用例完全覆蓋需求,或者說需求都被測試了。我們就認為基於需求的測試是充分的。

例如:如下的軟體模塊,對應於若干個測試用例。

即使這些測試用例都覆蓋了所有需求,那麼他們是不是就是足夠了呢?我們可以運行一下測試用例。

Simulink 可以給出測試覆蓋度的報告,注意這個覆蓋度報告指的是對軟體結構的覆蓋度。

例如,對這個狀態機,測試報告顯示判定/條件覆蓋(Decision/Condition coverage)和 修正判定條件覆蓋(MC/DC)的覆蓋率。很明顯,它們並不充分。有些高安全的行業標準,例如汽車電子、航空電子等,需要高度的(例如 100%)的軟體結構覆蓋率。此時,僅僅靠從需求去人工寫測試用例,很難滿足這樣的需求。

這時候,藉助 Simulink Design Verifier 這樣的形式化驗證工具,可以自動化生成一些測試用例。這些測試用例並沒有需求意義,但對結構化覆蓋率是一個充分的補充。除了這個功能外,Simulink Design Verifier可以來識別模型中隱藏的設計錯誤。檢測模型中導致整數溢出、死邏輯、數組訪問越界和被零除的塊。

◆◆◆ ◆

代碼生成

在模型得到完備的測試之後,我們可以生成代碼了!很多的重型機械和工業領域,PLC 由於其可靠性高,抗幹擾能力強,再加上配套齊全和完善的功能,依然佔據大量的市場。Simulink 的模型既可以生成嵌入式C代碼,也可以生成符合 IEC 61131-3:的結構文本(Structured Text )或者梯形圖( Ladder Diagram )。

Simulink 產生的 PLC 代碼運行在成千上萬的工業設備上,所支持的 PLC 覆蓋世界上主流廠商。

◆◆◆ ◆

相關焦點

  • 湖北工業大學機電一體化技術專業
    湖北工業大學機電一體化技術專業 2013-07-08 16:24 來源:網際網路 作者:
  • 常州信息職業技術學院機電一體化技術專業介紹
    機電一體化技術  專業名稱:機電一體化技術  學制:三年  招收對象:應屆高中畢業生  主幹課程:  (1)理論課程:機械製圖、電工學與工業電子學、機械設計基礎、機械製造基礎、微機控制技術及應用、工具機電氣控制技術、氣動控制技術、數控編程與CAM、機電產品設計與
  • 神策數據:《十大數據分析模型詳解》白皮書上線!
    今日,神策數據推出數據分析模型系列白皮書之《十大數據分析模型詳解》,基於多維事件模型,總結歸納十大數據分析模型,內附多種分析模型的實際應用場景案例!本白皮書由神策數據諮詢中心負責人徐美玲、宗海英、翟國帥等神策數據團隊成員共同完成。以下內容節選自該白皮書2017年,神策數據曾推出——八大數據分析模型,詳細解釋了各種分析模型的定義、適用範圍、分析思路、使用方法等等,一經推出,好評如潮。
  • 淺談基於模型的系統工程(MBSE)技術
    圖1 MBSE與各模型的關係基於模型的系統工程MBSE(Model Based Systems Engineering)技術以其無歧義、便於進行設計綜合、便於進行數據更改和追溯等優勢,成為國內外複雜系統設計研究的熱點,也是解決系統綜合設計的有效手段。
  • Melexis全集成LIN電機驅動器降低汽車行業機電一體化應用的材料成本
    打開APP Melexis全集成LIN電機驅動器降低汽車行業機電一體化應用的材料成本 Melexis 發表於 2020-12-02 10:32:39
  • 矽基光電子集成技術前沿報告(2020年)附下載
    傳統通信用光器件主要基於 III-V 族半導體材料研製,近年來在尺寸、成本、功耗以及「與電晶片一體化」等方面面臨挑戰。矽基光電子集成技術(簡稱「矽光技術」)是光子集成的重要方向。其基於矽材料,並借鑑大規模集成電路工藝中已成熟的 CMOS 工藝進行光器件製造,具有低成本、低功耗、微小尺寸和「與集成電路工藝一體化」的優勢,一經提出便得到產業界廣泛關注,被認為是「光層的創新主線」。
  • 杭州讀機電一體化專業就業前景如何?在職函授或夜大杭州哪裡有?
    杭州讀機電一體化專業就業前景如何?在職函授或夜大杭州哪裡有?其實讀機電專業性強,學歷認可度高,在杭州推薦可以選擇的學校有:浙江理工大學夜大或函授,邊工作邊讀,在職學歷認可度高,學信網電子註冊。杭州讀機電一體化專業就業前景如何?在職函授或夜大杭州哪裡有?
  • [分享]精神堡壘導向牌cad圖資料下載
    而且隨著社會經濟的不斷發展,人們的生活水平和生活質量也不斷取得提高,對於挑選生活中必備品的要求也在逐漸升高。我們可以看到,空調行業在近幾年的發展是非常迅速的,不斷的將新的技術融入到暖通技術中,BIM技術作為21世紀新趨勢的技術,已經漸漸的應用在暖通空調技術中。本文在寫作思路上,先對當前的暖通空調技術進行簡要的概述,進而主要探析BIM 技術在暖通空調技術中的應用。
  • 康尼機電自主創新,進軍智能化方向
    「康尼機電」這個名字對於普通老百姓來說可能稍顯陌生,但每一位坐過南京地鐵的市民,都與「康尼機電」有過零距離的接觸。公司目前在國內城軌市場的份額多年持續保持在50%以上,並且產品已進入國際市場,市場份額位居全球軌道車輛門系統市場前列。
  • 基於MBD的產品設計製造技術研究
    ,將三維產品製造信息(Product Manufacturing Information,PMI)與三維設計信息共同定義到產品的三維數模型中,直接使用三維標註模型作為產品研製的依據,實現了產品設計、工藝設計、製造、檢驗的高度集成、協同和融合,建立了三維數位化設計製造一體化集成應用體系,成功地研製了787客機。
  • 住宅批量精裝乾貨_2020年住宅批量精裝乾貨資料下載_築龍學社
    住宅批量精裝乾貨專題為您提供住宅批量精裝乾貨的相關資料與視頻課程,您可以下載住宅批量精裝乾貨資料進行參考,觀看相關視頻課程提升技能。,更重要的還有模擬施工與施工的進度管理。
  • CCSA TC618/NGOF發布WSON2.0技術白皮書
    CCSA於2020年12月25日召開了「下一代光傳送網產業與技術標準推進委員會(TC618)」成立大會,大會推選出「下一代光傳送網產業與技術標準推進委員會」各級負責人,同時舉辦了新一代光傳送網發展論壇(簡稱NGOF)年度會議,在會上,CCSA TC618/NGOF發布了《波長交換光網絡(WSON)2.0技術白皮書》(以下簡稱「白皮書」),為全光網2.0時代下全光ROADM網絡的穩定可靠運行指明了技術方向
  • 逆變器與跟蹤支架智能聯控技術SDS(智能跟蹤算法)白皮書發布,附下載
    2020年11月,國家能源風能太陽能仿真與檢測認證技術重點實驗室、北京鑑衡認證中心(以下簡稱「鑑衡」)、華為技術有限公司(以下簡稱「華為」)聯合發布了《逆變器與跟蹤支架智能聯控技術SDS(智能跟蹤算法)白皮書》,SDS通過組件、逆變器、跟蹤支架三者的協同融合
  • 2020二建《機電實務》重要考點乾貨
    #二建#2H311010機電工程常用材料一、黑色金屬材料1、鋼產品通常分為四大類:液態鋼(即生鐵)、鋼錠和半成品、軋製成品和最終產品、其他產品。三、電器材料的類型及應用2H311020機電工程常用工程設備一、泵的分類和性能二、壓縮機的分類和性能三、連續輸送設備的分類和性能按有無牽引件(鏈、繩、帶)來劃分,可分為:具有撓性牽引件的輸送設備,如帶式輸送機、板式輸送機、刮板式輸送機、提升機、架空索道等;無撓性牽引件的輸送設備,如螺旋輸送機
  • 解讀《ECO2 Ledger 白皮書3.0》
    ECO2 Ledger是針對全球碳市場設計的區塊鏈公鏈網絡,使碳匯資產在區塊鏈上可以⾃由流通,提升碳中和的個⼈參與度,並且增強了碳交易中的信息透明度和可信度。在《白皮書3.0》中概述了ECO2公鏈背後的技術願景和基本的原理。新的白皮書目前支持中文和英文兩種語言。
  • 深度報告:一文看懂生物晶片產業【附下載】
    深度報告:一文看懂生物晶片產業【附下載】 2020-06-30 14:26 來源:澎湃新聞·澎湃號·湃客
  • 設計、仿真一體化,才是未來?
    本文由只是自動化(zhishipai)授權轉載 專業的設計優化工具領域,是最近二十多年才得以發展起來。它代表了一種全新的設計仿真一體化的理念,使得設計的迭代大大加速。而最新人工智慧的算法,則使得這一進程,進一步被加速。
  • 天合光能發布智能算法白皮書,智合SuperTrack三大硬核技術助推發電...
    2020年12月30日,天合光能股份有限公司發布《天合跟蹤智合SuperTrack算法白皮書》(以下簡稱「智合SuperTrack算法」)。白皮書透露,智合SuperTrack算法具備兩大智能核心算法、「廣播+輪詢」的通信控制策略和極端天氣保護策略三項硬核技術。
  • Survey | 基於生成模型的分子設計
    文章對分子生成模型進行了分類,並介紹了各類模型的發展和性能。最後,作者總結了生成模型作為分子設計前沿工具的前景和挑戰。材料創新是許多技術進步的關鍵驅動力。從清潔能源、航天工業到藥物發現,化學和材料科學的研究不斷向前推進,以開發新用途、低成本和高性能的分子。材料發現的傳統方法是從一組具有特定性質的分子開始,深入研究其結構與性質之間的關係並以此為依據對化合物的結構進行改進。