克服你的完美主義

2020-08-12 上觀新聞

本文轉自:Nature自然科研

微信號:Nature-Research

原文作者:Desiree Dickerson

Desiree Dickerson在準備網絡健康講座時,把自己累得筋疲力盡。在疫情封鎖期間,她不得不把完美主義暫且放到一邊。

完美主義常常被描繪成一種正面特質:「它鞭策我」「它幫助我保持高標準」「若不是完美主義就沒有現在的我」,作為一名專門研究科研人員心理健康的臨床心理學家,這些是我在工作中最常聽到的話。我們最出色的成就總是伴隨著完美主義;許多人認為完美主義是我們成功的支柱之一。

但是,這種說法沒有坦言完美主義的代價——它會耗費你的時間、浪費學習機會、幹擾清晰的思路。

完美主義通常會妨礙進步而不是推動進步,尤其是在病毒大流行期間。來源:David Malan/Getty

我自身也有完美主義傾向,但是我感覺在過去幾年裡,我基本能克制這種傾向以及冒名頂替症候群(imposter syndrome)。冒名頂替症候群是指一個人儘管取得了不少成就,卻仍沒有歸屬感,感覺自己是個騙子。在我的整個學術生涯中,這種心理一直困擾著我。

在我嘗試編輯面向科研人員的健康講座的視頻腳本時,內心的完美主義者發出了嘶吼。看著自己舉手投足不受控制的樣子是痛苦的。想到自己的想法要公諸於眾,任人評價,令我感到恐慌。

完美主義拖慢了我們的腳步,它讓任務顯得異常艱難。它不斷刺激著你的神經:「只要再多一次」文獻搜索,反覆重寫同一句話——儘管這麼做的收益不斷遞減。當你期待完美時,拖延便趁虛而入。你感覺自己沒有時間完全沉入其中,於是便不開始。

完美主義也會讓我們錯過關鍵的學習機會。失敗得早,可以讓一個想法早點開啟有益的迭代,讓我們了解到什麼行得通,什麼行不通。完美主義阻礙了這樣的迭代過程。用非黑即白的眼鏡去看待事物,便成了「不完美,毋寧死」,也就意味著最具建設性的反饋也會被視為失敗。

完美主義抬高了標準線,隨之增加了我們的焦慮。頸椎緊張、頭痛、胃不舒服,都在幹擾你的思緒,而不是在為你的成功打基礎。

以我為例,一想到我的想法以及我獨特的言談舉止,全部都要公開受人評論,我就感到害怕,當初正是這種害怕導致我沒有早點將我的講座放到網上。但是,新冠病毒逼我硬著頭皮上。

家中兩名幼子,另一半全職工作,封鎖措施一時半會兒還望不到頭。這種情況下,我的大腦不足以應付完美主義另外強加給我的壓力。我不得不設法完成工作,並且要適應工作做得只是「差強人意」所帶來的不適感。

我最後是怎麼做到的?認識到完美主義的真相——焦慮、恐懼和自我懷疑,並且採取措施予以應對。

1、減少緊張

焦慮是一個顯著的生理特徵。我們的恐懼或擔憂一般都伴隨著標誌性的感受;比如我是肩頸緊張、溼冷發汗。這種感受會放大有什麼令人擔憂或恐懼的事情要發生的感覺。通過簡單的呼吸技巧,主動放鬆緊張的肌肉,努力平復那些感受,可以幫助我減緩負反饋循環,並獲得自控。

2、直面自己

看看你能否直接處理完美主義的需求。為什麼結果一定要完美?最壞的場景是什麼,它對你個人以及你的事業有何影響?工作做得「差強人意」有什麼代價,關鍵的,還有什麼好處?當一項任務讓你覺得不堪重負時,問問自己這些問題,這樣可以幫助你發現恐懼的源頭,幫助你變得更客觀。

3、退後一步

想想你的價值。問問自己一開始為什麼要做這件事,這麼做是想幫助誰。我們在努力追求完美的時候,傾向於關注我們的工作會暴露自己的什麼不足,而不是我們的數據、研究論文或在線講座可能對其他人產生什麼幫助,或如何推動展開更廣泛的討論。請把聚光燈從自己的身上移開,移到那些你想要影響的人身上。這個世界不需要一段完美組織的段落或一張完美設置的圖片:它需要的是你慷慨的貢獻。

作者在某個科學與心理健康講座中的互動環節截屏。來源:Desiree Dickerson

我自己的視頻裡有揮手,有鬼臉,有古怪的話語,簡直什麼都有。視頻現在已經上線,面向我所服務的學術界。它們可能並不完美,但是卻是一份有意義的貢獻,而那才是最重要的。

原文以Overcoming perfectionism during the pandemic為標題發表在2020年7月16日的《自然》職業版塊

© nature

doi:10.1038/d41586-020-02133-7

本文由施普林格·自然上海辦公室負責翻譯。中文內容僅供參考,一切內容以英文原版為準。歡迎轉發至朋友圈,如需轉載,請郵件China@nature.com。未經授權的翻譯是侵權行為,版權方將保留追究法律責任的權利。

© 2020Springer Nature Limited.All Rights Reserved

相關焦點

  • 你的完美主義裡,藏著低水平的認知
    有時孩子考了98分,秦女士都要訓斥:「我班上的孩子一半都考了100分,你為什麼考不到……」秦女士覺得自己非常失敗,教得了別人的孩子,自己的孩子卻十分愚鈍。經診斷,秦女士患有嚴重的抑鬱症。在留言區,有些網友一針見血,直指問題實質:至於麼,這就是病態的完美主義者。無獨有偶。
  • 認知主義與行為主義的完美結合者—加涅
    今天要給大家介紹的是為行為主義心理學和認知主義心理學發展做出巨大貢獻的一位心理學家—羅伯特·米爾斯·加涅。加涅最初是行為主義方面的心理學家,並且經受過嚴格的行為主義心理學的訓練,但在其學術生涯後期,卻對信息加工心理學與建構主義心理學的內容產生了濃厚的興趣,然後便據此結合形成了獨具特色的理論體系。
  • 科學家說,完美主義使家庭關係緊張,兩種完美主義者的區別
    波蘭的科學家這次研究發現,通常是女性對自己的丈夫苛求完美,而男性則要求子女要完美。這項研究由來自波蘭SWPS大學的社會科學與人文學的團隊。研究總共招募了459人,通過線上提問的方式進行。問題範圍從「我希望我的伴侶盡其所能」,到「我非常需要我的孩子們追求卓越」。研究揭示在完美主義特質上得分高的人,其人際關係的緊張程度就高。
  • 千萬克服麻痺思想、經驗主義和本位主義 再接再厲做好今年春防工作
    高環指出,目前全市森林防火形勢依然嚴峻,各地要以對黨和人民高度負責的精神,千萬克服麻痺思想,千萬克服經驗主義,千萬克服本位主義,守土有責、守土盡責,發揚成績,再接再厲,努力奪取今年春防工作全勝。  市委常委、市委秘書長安虎賁,林管局副局長李忠培參加檢查。
  • 人本主義代表人物馬斯洛
    人本主義心理學在20世紀50-60年代興起於美國,是美國當代心理學主要流派之一。以馬斯洛、羅傑斯等人為代表的人本主義心理學派,與精神分析學派和行為主義學派分道揚鑣,形成心理學的第三思潮。在教師招聘考試中,人本主義考察的客觀題較多,我們今天重點掌握馬斯洛這個人物。其常見的出題形式有:單項選擇題、多項選擇題、判斷題。
  • 完美主義,既是恩賜也是懲罰,我們該如何看待?
    你能體會到這種愛惜了好幾年未曾受到過傷害的東西,突然有了個傷口的感覺嗎?這比自己受傷了還讓人難過。於是這小小的傷口在我心裡被慢慢放大,不看它時就感覺它在長大,一毫米一毫米的長,到最後就感覺它得有幾釐米長,可再回頭確認一下,它才不過1毫米左右。生活中像我這樣的人並不少,說好聽點叫完美主義,說不好聽點就是有點強迫症。
  • 強迫症:淺談完美主義的強迫行為糾正和認知
    健康心理的人,做任何一個事情都能把握一個度,既可以把事情做好,也可以接受不完美的自己。而不是在追求無法完美的事情,或者強迫完美的事情。開始我還以為只有焦慮症和強迫症有完美的想法,其實還有一部分抑鬱症也同樣有完美思想。今天我們就好好地討論一下完美。
  • 簡|極簡主義家居生活,本真的追求
    在繁雜的世界之中,我們追求簡約舒適、純粹無雜的生活狀態,不僅僅是為了讓家居生活看上去更方便,而是想要滿足自己內心深處對於生活本真的渴求極簡主義這是一個物質主義的時代。物質主義激發了人們內心的佔有欲,當人擁有很多物品,就渴望得到更多,對生活更加難以滿足。
  • 愛潑斯坦與超人類主義
    島主這個人,比你想像中更複雜,他參與的事,比你想像中更深。
  • 最完美的極簡主義,雕塑家perry lancaster與他的木雕寵物
    最近有點跑偏,講了好久的工具,今天聊回木藝,介紹一種極簡主義藝術化木藝玩法——佩裡·蘭開斯特(perry lancaster),和他的木製動物。你看,一個有藝術口味的,創造了獨特設計的木匠,馬上就升級到了雕塑家。由此可見,成為藝術家的門檻其實挺低的,從小白到藝術家不過分五步:小白、初學者、木工、木匠、雕塑家。大家努力一下吧。蘭開斯特的小動物,以優雅簡潔特徵,他抓住了木材簡單的質地、完美光滑的形狀和複雜紋理之間的細微差別。
  • 不一樣的折衷主義風格
    也許你有可能沒有聽說過折衷主義設計風格,但是你肯定見過或者看到過折衷主義設的設計作品,有建築,有室內設計,比如巴黎歌劇院就是典型的折衷主義建築。它將很多風格美的東西進行了混搭和平衡,折衷主義風格是對立風格,對比色和混合紋理的凝聚。
  • 從行為主義、認知主義、建構主義看未來培訓發展趨勢
    近年來,人們對培訓方法的認知在不斷變化,主要有以下三種主張:行為主義教學主張、認知主義教學主張、建構主義教學主張。用友大學校長田駿國非常形象的將這三種不同的教學主張分別用三種不同的隱喻來表示:行為主義——馴獸理論,認知主義——砌牆理論,建構主義——澆花理論。
  • 阿姆斯特朗的完美主義差點讓阿波羅11號陷入危境
    對於阿波羅登月任務來說,尼爾·阿姆斯特朗(Neil Armstrong)是一位絕佳的飛行員,而他的完美主義差點將他自己和巴茲·奧爾德林(Buzz Aldrin)置於危險之中。
  • 女性主義影評:《蒙上你的眼》中的女性主義視角及隱喻
    ,有32位國內青年女性影評人參加,我們從學員課後提交的影評作品中優選出12篇影評,結集為女性主義影評集第一冊。今天發布的是章兌兌同學撰寫的《《蒙上你的眼》中的女性主義視角及隱喻》。《蒙上你的眼》中的女性主義視角及隱喻《蒙上你的眼》是由丹麥導演蘇珊娜·比爾所導演的一部科幻驚悚片,它講述了一個關於人類文明深陷災難的故事:一種神秘的力量使所有看見它的人都非死即瘋。
  • 陳嘉映談普遍主義與相對主義:我們要如何理解他者
    相對主義在哲學和一般話語中總是被當作負面的東西,一說到它就說我們不要陷入相對主義的泥淖,而克服相對主義一般被想成是要確立絕對的標準或者上升到普遍性。而關於普遍主義則到處都是,我挑了一個叫漢斯·昆的基督教神學家,看看普遍主義在他的論述中是怎麼體現的。
  • 海德格爾:西方存在主義哲學之父
    海德格爾(1889—1976年)海德格爾(1889—1976年),全名馬丁·海德格爾,20世紀德國最有創見的哲學家、思想家、教育家,存在主義哲學之父。老年海德格爾海德格爾作為西方存在主義哲學的創始人和主要代表之一,其主要作品除了《存在與時間》外,還有《康德和形上學問題》、《形上學導論》、《真理的本質》、《對哲學的貢獻》、《林中路》、《什麼叫思想?》
  • 什麼是「構成主義」?為什麼我們需要它?
    除非你的大腦可以輕輕一「瞥」就看遍這個無窮序列。所以當我們以困惑亦不完美的大腦來面對這個難題時,事實上只有三種選擇:接受這就是數學運行的方式,跳過這個問題並與之安然相處,繼續研究數學,學著像一個數學家那樣去思考。認定數學不適合自己,自己也與任何理論的數學無緣。做點什麼。
  • 折衷主義|混搭你分得清嗎
    折衷主義又叫歷史主義,出現於十九世紀,最初用於建築領域,指的是任意模仿歷史上各種風格,或自由組合各種形式,不講求固定的形制來進行設計的現象,歸結為現代一個時髦詞語為:混搭。現在滿大街流行的混搭風應該都聽過,混搭風僅僅流行在時裝界,在家裝界也是一股熱潮。
  • 賈伯斯的完美主義,讓Mac在性能和外觀上都非常驚豔
    霍爾特說:「你給他多少,我就給他多少。」賈伯斯說:「好的,我什麼都不給他。」沃茲尼亞克在處理此事的態度上,自然是與賈伯斯截然不同的。在蘋果的股票公開上市之前,他就把自己期權中的2 000份以極低的價格賣給了40名中層員工。大多數受益人都賺到了足夠買一套房子的錢。沃茲尼亞克為自己和新婚妻子買下了一幢夢幻般的屋子,但她很快與他離婚,並得到了房子。
  • 如何區分行為主義、認知主義和建構主義
    學習理論這部分內容在我們的各類教招考試中都屬於比較重要的一部分內容,但同時也是一個難點,很多同學在學習過程中對於幾個流派的區分總是比較模糊,尤其是行為主義和認知主義的觀點以及認知主義和建構主義的區分,在多選題中很容易出現錯誤。今天就跟隨老師一起來區分一下這幾個學習流派之間的差異。1. 行為主義VS認知主義: