立體顯示技術給飛行員更好的駕駛體驗

2020-12-03 騰訊網

我們開車,喜歡開闊的視野

以判斷方向、指引路線

那麼飛行員駕駛飛機

究竟如何在藍天白雲裡找到正確的航路呢?

是看窗外嗎?當然不是

在飛行員駕駛過程中

主要靠飛機上的儀表來指示飛機的位置和姿態

航空科普

今天

就讓一飛院的飛機設計師

帶您了解一下飛機駕駛過程中

要用到的技術。

就在最近

一飛院航電專業的設計師正在研究一項前沿技術

那就是怎樣讓飛行員和任務操作員

在飛行過程中

通過視覺觀察

感知更多的信息

更清楚更準確地了解飛機的狀態

也就是說要在複雜的儀錶盤中

提高信息獲取的效率

這個時候

機載立體顯示技術及其應用

就派上用處了

機載立體顯示技術主要包括雙目視差立體顯示技術和全息影像立體顯示技術。

1、雙目視差立體顯示技術

雙目視差是指兩隻眼睛從不同的方位去看同一個物體,將會形成左、右兩幅圖像,這兩幅圖像將是有視覺差別的,我們的大腦可以處理這個視覺差別,並形成物體的色彩、亮度、形狀和空間分布。

利用該技術的三維成像一種需要佩帶諸如偏振眼鏡等輔助工具,另一種是裸眼立體顯示技術。

也就是利用人眼看物體的原理實現雙目視差的立體顯示效果

2、全息影像技術

全息影像技術則是另外一種成像的概念,按照物理學的近距作用觀點,物體發出或者反射的光波本身就帶著振幅和相位信息,光波進入視網膜,將會帶著振幅和相位信息進入我們的視覺神經細胞,細胞將會接收到這些信息,並且利用它來產生三維空間的圖像這樣一個視覺。按照這一新的成像理論,全息成像得分兩個步驟,第一步,是物體光波的振幅和相位信息的記錄,這裡面包括存儲和編碼。第二步是我們要將這個信息再現,也就是解碼和重構圖形。

當前最新的全息成像技術是伽馬四維浮點全息影像技術

這個技術是怎麼實現的呢?大家可以想像有一個透光的容器,裡面裝滿了潔淨的蒸汽。這個蒸汽它是特殊的,特殊在哪呢,它的固有頻率跟我接下來要用的伽馬射線粒子的頻率是一樣的。我們讓伽馬射線按程序、定向地進入這個容器,容器裡的蒸汽就會與這些伽馬射線粒子共振消耗伽馬粒子的能量,使粒子成為頻率越來越小的光點,懸浮在蒸汽中,「浮點」這個詞就是這麼來的。射線裡的粒子那麼多,浮點也會很多,為了立體模型呈現的影像是準確的,這裡就需要一個精準的時序控制,「四維」這個詞就是指時間。

在飛機上應用立體顯示技術後 究竟會跟傳統有什麼不同呢?

構建一個三維立體、沉浸可控的人機互動環境,將會提升機組人員的空間感知能力、信息獲取能力,信息的真實感會更強、信息的層次會更豐富、信息的顯示會更醒目,將會增加飛行員、任務操作員的工作效率。

相關焦點

  • 裸眼3D立體顯示技術簡析
    ——如今主流的3D立體顯示技術,仍然不能使我們擺脫特製眼鏡的束縛,這使得其應用範圍以及使用舒適度都打了折扣。而且不少3D技術會讓長時間的體驗者有噁心眩暈等感覺,而且3D眼鏡的衛生條件也很差,甚至有報導說某觀眾在觀看3D影片時因為使用了上一個觀眾剛剛留下的眼鏡而不幸感染了紅眼病。
  • 全解析度自由立體顯示技術
    1前言  立體顯示是顯示技術發展的重要方向,具有深度和縱深感的立體顯示能使觀看者獲得更加全面和直觀的信息。  目前的立體顯示技術主要分為頭戴式立體昆示和自由立體顯示兩大類。前者需要佩戴諸如快門眼鏡、偏光眼鏡之類的輔助裝置,儘管顯示效果較好,但降低了觀看者舒適度,且在戶外展示、手持設備等諸多領域並不適用。
  • 裸眼3D立體顯示技術原理詳解
    為了使顯示的物體和場景具有深度感(也就是3D),人們紛紛對3D顯示技術展開研究,經歷了二十幾年的發展,目前已取得了十分豐碩的成果。  裸眼3D顯示器被廣泛應用於廣告、傳媒、示範教學、展覽展示以及影視等各個不同領域。
  • 汽車的智能眼鏡——HUD抬頭顯示技術
    起初,HUD通過光學原理,將駕駛相關的信息投射在飛行員的頭盔上,使得飛行員能在保證正常駕駛的同時,關注到飛行的各項指標並接收地面傳輸的信息,提升駕駛的安全性和便捷性。HUD的本質是為了提高人們的駕駛安全係數,進而才是提高駕駛的智能性,提供全新的駕駛體驗,因此HUD的成像一定要置於道路上,從而使人們在不用進行頻繁的焦距變換條件下,閱讀所顯示的信息。
  • HUD汽車抬頭顯示技術的由來與工作原理
    起初,HUD通過光學原理,將駕駛相關的信息投射在飛行員的頭盔上,使得飛行員能在保證正常駕駛的同時,關注到飛行的各項指標並接收地面傳輸的信息,提升駕駛的安全性和便捷性。 HUD汽車抬頭顯示技術關鍵點 1、成像距離和顯示亮度是關鍵 評價HUD成像效果的最關鍵指標是成像距離。HUD的本質是為了提高人們的駕駛安全係數,進而才是提高駕駛的智能性,提供全新的駕駛體驗,因此HUD的成像一定要置於道路上,從而使人們在不用進行頻繁的焦距變換條件下,閱讀所顯示的信息。
  • 「飛行員的信息之窗」機載顯示系統
    機載顯示系統是飛行員與周圍環境之間重要的人機接口之一,是飛行員準確高效獲取作戰信息的重要保障。海陸空天網電一體化信息作戰體系以及先進武器系統的發展,使得戰鬥機的作戰範圍不斷擴大、作戰任務更加複雜,機載顯示系統需要以更靈活的方式向飛行員提供合適、及時和準確的數據,確保飛行員的安全和提供必要的作戰信息。
  • 飛行員駕駛民航客機進行高空表演
    飛行員駕駛民航客機進行高空表演7) "← →"翻頁 據英國《每日郵報》12月23日報導,五名受過嚴格培訓駕駛技術精湛的飛行員駕駛著五架
  • 裸眼立體顯示技術_專題_電腦愛好者
    需要佩戴眼鏡觀看的立體顯示會帶來很多不便,而且大都對圖像質量有影響,更難以進行多人互動操控,這些恰恰就裸眼立體顯示技術的優勢。與3D眼鏡方式不同,裸眼立體顯示的原理差距非常大, 常見的技術包括全息式、體積式、多平面式和2D多工式等。
  • EyeSight之父:雷達愛誤報,立體視覺更適合自動駕駛
    一家成立由20名員工組成的日本新創公司ITD Lab正在開發一種「智能立體攝像頭」(Intelligent Stereo Camera,ISC)技術,鎖定包括先進駕駛輔助系統(ADAS)、自動駕駛車輛、無人機、建築用工具機、工業用機器人等應用。
  • 安霸立體視覺處理SoC會給自動駕駛市場帶來什麼?
    、圖像處理、4Kp60視頻編碼與立體視覺技術。J48EETC-電子工程專輯針對Ambarella的視覺解決方案,IHS Markit信息娛樂和ADAS研究總監Egil Juliussen說:「Ambarella的新產品看起來很不錯,可望用於ADAS、L4和L5級自動駕駛。我認為,正是由於他們的技術涵蓋從算法、專利到SoC,而使其自動駕駛平臺與眾不同。」
  • 邁向嶄新立體視覺時代!3D立體顯示技術原理與遊戲應用歷程簡介
    3D立體顯示技術原理與遊戲應用歷程簡介 時間:2010-04-19 18:53:39 來源:巴哈姆特 作者:newtype2001
  • ...Fellow Alberto Broggi 教授:雙目立體視覺路線與自動駕駛廣闊...
    和大多數的自動駕駛晶片公司不一樣, 安霸在技術路線上選擇兩條腿走路,既開發了高性能的CVflow以運行高效率的神經網絡,又支持高性能的雙目立體視覺,兩種來源不同的視覺技術可以互為補充。業內普遍認為雙目立體攝像頭頗是一條充滿著爭議且艱難的路線,安霸如何要用產品充分證明雙目的可行性呢?
  • 中航高科潤滑油航磁流體技術 刷新駕駛體驗
    中航高科潤滑油航磁流體技術 刷新駕駛體驗 2017-10-23 16:38 來源: 中青在線 相關數據顯示,截至2016年底,全國機動車保有量達2.9億輛,隨著群眾生活水平的不斷提升,汽車剛性需求持續旺盛,每年都有近兩千萬的增量,
  • 感受超真實的飛行駕駛體驗
    帶孩子來這裡吧:青島金融航空素質教育基地ta可以化身小小飛行員真實體驗飛行的無窮樂趣實現駕駛飛機在藍天翱翔的夢想,真機還原度100%,可提供與駕駛真機無差別的操作體驗。飛行學員們將穿上專業飛行員裝備!PF(主飛飛行員-機長),PM(監控飛行員-副機長)等角色,感受整個飛行員航班的流程。
  • 什麼是全息顯示技術
    全息顯示技術是利用光波的幹涉和衍射,記錄和呈現物體全部的三位信息。與利用視差產品立體效果的技術不同,全息顯示是講物體的三維影像信息真實地傳遞給人眼,因而呈現的影像更接近實物,能夠為觀者帶來更好的用戶體驗。
  • 智加科技發布多目視覺立體感知技術,有效距離可達1600米
    近日,無人重卡科技公司智加科技發布了最新的多目視覺立體感知方案——有效距離達到 1 英裡(1600 米)的立體視覺感知技術,可以精準判斷物體的位置和速度,結合多傳感器融合方案將大幅提升系統安全性。依據自動駕駛技術領軍者 Waymo 公布的方案,其感知距離為 300 米,而現在智加科技將這一行業標準的有效感知距離提升了五倍多。
  • 無人駕駛飛機來了!全程不需要飛行員 可以自動起降丨熱公司
    由舊金山初創公司Xwing開發的高級飛機自動駕駛系統,可以讓飛機在沒有飛行員的情況下,自動起飛、飛行和著陸,標誌著航空業新紀元即將到來。Xwing首席技術官 Maxime Gariel表示,Xwing自動駕駛技術與現有技術的最大區別在於,自動化程度不同。現有技術支持飛機在兩個航點之間飛行,但不能自動起飛與著陸,Xwing具有自我決策能力,可以自動探測並避讓其他飛機和障礙物。
  • 立體顯示已來臨 3D投影能否擔重任?
    相比普通的畫面,3D能夠讓觀眾感受到更加逼真的視覺效果,體驗到身臨其境的感覺。3D顯示技術也對傳統的顯示技術形成了挑戰,包括上遊晶片商等眾多的業內人士都斷言:3D顯示時代即將到來。那麼,在即將到來的3D立體世界中,3D投影機又能否擔負重任呢?  從顯示設備來看,包括3D顯示器、3D電視機等都已經有部分產品問世。
  • 無人駕駛:如何使用立體視覺實現距離估計?
    利用傳感器融合技術將計算機視覺和雷射雷達的輸出融合在一起。使用雷射雷達這種方式存在價格昂貴的問題。而對此,工程師使用的一個有用的技巧是:對齊兩個像機,並使用幾何原理來計算每個障礙物的距離。我們稱這種新設置為 偽雷射雷達。
  • 揭秘殲-20飛行員頭盔:空中作戰新武器 造價超百萬
    一般來說,戰鬥機飛行員在飛行過程中,飛行速度很快,同時為了完成各種技術動作,飛行的姿態變化會很大,需要頭盔來保護飛行員的頭部。而飛機發動機等設備發出的聲音較大,飛行員需要頭盔來隔音,並與外界保持通訊。同時,在飛行過程中,飛行員需要掌握各種信息,如高度、爬升率、飛行姿態、地形等信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