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中科院「超分辨光學顯微鏡」項目通過驗收
孫自法 攝 中科院「超分辨光學顯微鏡」項目通過驗收 已應用於中外研究機構 中新網蘇州12月26日電 (記者 孫自法)由中國科學院蘇州生物醫學工程技術研究所(中科院蘇州醫工所)承擔的國家重大科研裝備研製項目「超分辨顯微光學核心部件及系統研製」(簡稱「超分辨光學顯微鏡」)12月26日在蘇州通過驗收
-
中科院天津工業生物技術研究所通過驗收
中國科學院院長、黨組書記白春禮,天津市委常委、市委教育工委書記朱麗萍,天津市人大常委會副主任苟利軍,天津市政協副主席、天津國際生物醫藥聯合研究院院長饒子和,天津大學校長李家俊出席會議。驗收會由中科院副院長施爾畏主持。
-
中科院武漢國家生物安全實驗室建設項目通過驗收
中科院副院長、武漢P4實驗室建設項目驗收委員會主任張濤出席驗收會並講話,中科院院士、國家自然科學基金委員會原主任陳宜瑜,中國工程院院士、華中農業大學教授陳煥春,中國工程院院士、中國軍事科學院研究員金寧一,中科院院士、中科院武漢物理與數學研究所研究員葉朝輝等18位專家及中科院前沿科學與教育局、條件保障與財務局、國際合作局等相關負責同志參加會議。 會議由中科院條財局局長鄭曉年主持。
-
農業高效用水創新引智基地(111計劃)召開「農作物和生態系統對變化...
本網訊 8月20日至21日,由中國農業水問題研究中心農業高效用水創新引智基地項目(「111」計劃)主辦的農作物和生態系統對變化環境的響應研究和適應性調控學術研討會在我校舉行。
-
中科院蘇州生物醫學工程技術研究所通過驗收
蘇州市常務副市長周偉強在講話中指出,蘇州醫工所通過驗收,既是研究所發展的裡程碑,也是蘇州經濟社會發展中的一件大事和喜事。提高自主創新能力,加快經濟轉型,是蘇州始終追求的目標。蘇州將進一步加大科技創新工作力度,不斷深化服務,大力推動產學研結合,全力以赴推動中科院蘇州醫工所在新的起點上取得更大發展,成為院地雙贏合作的成功典範。 李學勇在會上發表重要講話。
-
中科院中亞生態與環境研究中心與哈薩克斯坦農業科學院
7月25日,為進一步加強中哈雙方在農業、生態與環境領域的實質性合作,中國科學院中亞生態與環境研究中心與哈薩克斯坦農業科學院、農業創新集團籤署合作協議。中科院中亞生態與環境研究中心主任、新疆生態與地理研究所所長陳曦、哈薩克斯坦農科院院長、農業科學院院士卡裡耶夫、哈薩克斯坦農業部農業創新集團公司主席薩提包金分別代表雙方籤署合作協議。
-
「我國主要人工林生態系統結構、功能與調控研究」項目啟動
12月17日至19日,由中國科學院瀋陽應用生態研究所主持承擔的國家重點基礎研究發展計劃(973計劃)「我國主要人工林生態系統結構、功能與調控研究」項目啟動暨課題實施方案論證會在瀋陽召開。中科院地理科學與資源研究所孫鴻烈院士、973專家顧問組成員、科技部有關專家領導、項目參加單位領導、項目專家,以及特邀嘉賓和課題骨幹等80餘人出席了會議。
-
農業生態系統的特點與生態系統的結構
一、農業生態系統的特點農業生態系統是由自然生態系統演變而來,並在人類的活動影響下形成的,它是人類馴化了的自然生態系統。因此,農業生態系統與自然生態系統一樣,也由生物與環境兩大部分組成,但亦有所不同。生物組分是以人工馴化、栽培的農作物、家畜、家禽等為主,在農業生態系統中的生物組分中增加了「人」這個大型消費者,同時又是環境的調控者;環境組分則是部分受到人工控制或是全部經過人工改造的環境。
-
固體所承擔的一中科院知識創新工程重要方向項目通過驗收
4月23日,中科院基礎局主持召開了由固體所承擔的中國科學院知識創新工程重要方向項目「寬禁帶氮化物及磁性半導體材料的製備和物理問題研究」驗收會。專家組聽取了項目負責人王玉琦研究員、曾雉研究員的工作報告,審查了相關資料,經過交流討論,一致通過項目的驗收。
-
...調控創新團隊在食品領域國際頂尖期刊發表綜述文章「蛋白質翻譯...
我國生鮮肉加工、貯藏、流通過程存在品質劣變快、損耗高的突出問題,由此造成的重量損耗和質量損耗達8%以上,遠高於發達國家1-3%的水平,從分子水平揭示生鮮肉品質形成與劣變的代謝通路,精準控制生鮮肉劣變和靶向調控肉品質,是我國肉類產業亟待攻克的重大難題。
-
Plant Physiology | 中國農業科學院作科所耕作與生態創新團隊揭示玉米乾旱冷害聯合脅迫的生理和分子機制
近日,中國農業科學院作物科學研究所耕作與生態創新團隊揭示了玉米苗期在乾旱冷害聯合脅迫下
-
肉品加工與品質調控創新團隊在食品領域國際頂尖期刊發表綜述文章...
我國生鮮肉加工、貯藏、流通過程存在品質劣變快、損耗高的突出問題,由此造成的重量損耗和質量損耗達8%以上,遠高於發達國家1-3%的水平,從分子水平揭示生鮮肉品質形成與劣變的代謝通路,精準控制生鮮肉劣變和靶向調控肉品質,是我國肉類產業亟待攻克的重大難題。
-
學校資源植物與環境工程創新團隊解析調控纖維素合成新機制
近日,青島農業大學資源植物與環境工程創新團隊成員、農學院孔英珍教授及其合作者首次發現了擬南芥種皮粘液質中調控纖維素合成的轉錄因子HDG2,揭示了其在種皮粘液質中參與纖維素合成轉錄調控的分子機制。相關研究內容『HOMEODOMAIN GLABROUS2 regulates cellulose biosynthesis in seed coat mucilage by activating CELLULOSE SYNTHASE5』於11月17日在線發表在《Plant Physiology》(中科院分區:1區,期刊影響因子:7.1)上。
-
寶安與中科院生態環境研究中心、市生態環境局籤約!規劃建設國際...
,同時規劃建設國際生態城市創新研究院,優先以寶安為試點,創新發展城市生態文明建設,推動宜居環境建設,為其他城市提供可持續發展的深圳範例。根據協議❒ 三方將緊抓粵港澳大灣區建設機遇,充分發揮中科院生態環境研究中心的生態系統服務功能,以及在城市可持續發展領域的國際影響力,攜手構建一個融監測、研究和示範為一體的城市生態網絡,為生態監測預警、監管執法等方面提供科技支撐,進一步提高城市生態環境的管理能力。
-
亞熱帶生態所揭示磷元素計量學對缺磷水稻土氮循環基因的調控機理
由中國科學院亞熱帶農業生態研究所研究員吳金水領銜的農業生態過程方向研究團隊近日在磷元素計量學對缺磷水稻土氮循環基因的調控機理研究中取得新進展。 營養元素計量比(C:N:P)對生物代謝活動的正常進行和生態系統功能的維持有重要意義。
-
——記中科院寒旱所凍土與寒區工程研究創新團隊
鳥兒展翅高飛,直上雲霄/廣闊的天空有鳥兒的夢想……研究凍土的科學家們愛上了凍土/有凍土的地方就會有凍土團隊的夢想…… 1月8日,2017年度國家科技獎在北京揭曉,中科院寒區旱區環境與工程研究所凍土與寒區工程研究團隊榮獲國家科技進步創新團隊獎,成為我省首個問鼎這一獎項的創新團隊。
-
穩態強磁場實驗裝置通過國家驗收
三是建成了國際首創水冷磁體掃描隧道顯微鏡系統、掃描隧道-磁力-原子力組合顯微鏡系統,以及強磁場下低溫、超高壓實驗系統,使得我國穩態強磁場相關實驗條件達到國際領先水平。 驗收委員會聽取了工程建設總結報告、工藝鑑定意見和工藝、建安、財務、設備、檔案專業組驗收意見,審核了相關文件資料,進行了實地考察。
-
中科院上海高等研究院驗收會議在浦東新區舉行
11月27日上午,中國科學院上海高等研究院驗收會議在上海市浦東新區舉行。中國科學院院長、黨組書記白春禮,上海市常務副市長楊雄,中科院上海分院院長江綿恆,上海市副市長沈曉明出席會議。驗收會由中科院副院長施爾畏主持。
-
木質素包裹型緩釋肥料生產技術中試與示範項目通過驗收
12月11日,科技部農業成果轉化基金項目驗收會在中科院過程工程研究所召開。會議由中科院農業科技辦公室常務副主任翟金良主持,驗收小組由來自國家發改委、環保部、中科院科技發展促進局、中科院地理資源所、中科院過程工程所、中國林業大學、北京中銘洲會計師事務所的7位專家組成。
-
中國Hippo協同創新團隊,十年凝聚,齊心協力發原力
(中科院分子細胞科學卓越創新中心/中科院生化細胞所)綜合介紹了 Hippo通路 在器官發育、再生和腫瘤發生中的作用;王興(中國農業大學)討論了 Fat 調控的銜接蛋白 Dlish 與 Hippo 通路已知成員 Expanded 結合併調控其穩定性和泛素化;楊帥(西湖大學)介紹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