在自然界中,看似多了一種生物種類,殊不知某個地區的生態平衡就會被這種生物嚴重影響,這就是物種入侵的危害。
比如近年來我國出現的福壽螺和清道夫,已經嚴重侵害了我國的生態環境。
還有澳洲的袋鼠、考拉數量過多的問題遲遲得不到解決,美國的小龍蝦和印度的鯰魚也讓本地的政府頭疼不已,不知道該採取何種措施去解決這些問題。
對於物種入侵這種問題,很多當地政府呼籲大家一起來捕食進而遏制它們的繁衍速度,可是最後越吃越多,而且很多動物本身含有很多寄生蟲和病菌,根本不適合來食用。
今天講一講非洲的一物種「開掛」了,當地人拿來吃,結果數量越來越多。
這種動物就是紅河野豬,非常兇猛,外形粗獷,長著又尖又長的獠牙,很多時候連人都不怕。
紅河野豬一般都是群體活動,一旦遇到危險,逃不掉的話就會拼死相搏。
所以,非洲的當地人民很少去招惹紅河野豬,否則反而自己很可能受傷。
但是這些野豬總是啃壞農民的莊稼,讓農民的辛苦最終顆粒無收,人們也不得不去把野豬抓起來。
紅河野豬的繁殖能力很強,每年都有六到七個月的繁殖期,因為本身天敵在減少,僅僅靠吃是難以減少數量的。
其實可以馴化它們為家豬,這樣對防治豬瘟也是有好處的。
對此,你還有什麼更好的辦法嗎?