衛星雲圖記錄嚇人一幕:有6個颶風環繞美國!這是捅了颶風窩?

2020-11-29 中國氣象愛好者

正當東半球的西太平洋上,17號颱風塔巴正在活躍發展的時候,對於西半球來說,熱帶氣旋似乎也到了「極盛期」——正如2019年9月19日高清衛星雲圖展示的那樣,西半球的東太平洋和北大西洋有大量颶風正在活動,按照美國國家颶風中心的數據,有6個命名風暴活躍。北大西洋的是颶風溫貝託Humberto、颶風傑瑞Jerry和墨西哥灣沿岸的熱帶低壓伊梅達Imelda,而東太平洋上則有三個颶風——颶風洛雷娜Lorena,颶風馬裡奧Mario和颶風基可Kiko。

國家颶風中心的颶風專家埃裡克·布萊克特別指出,兩個海域出現六個命名颶風同時活動是非常少見的,現代記錄以來上一次可能要追溯到1992年了。平均而言,9月初是颶風季節的高峰期,特別是在北大西洋盆地,溫暖的海面溫度、低垂直風切變還有豐富的大氣波動,為颶風生成提供了的條件。從1975年到2017年,平均每年9月份發生3.1次大西洋颶風。

當然,這不是今年第一次出現這種颶風大爆發,此前的9月上旬,北大西洋和東太平洋也出現過類似的颶風大爆發,當時有4個命名的颶風在兩個海區活動,排成一排。只不過,現在6個颶風環繞美國更加驚悚。

而美國海洋大氣管理局(NOAA)指出,除了正在活動的數個命名颶風外,北大西洋和東太平洋上還存在著大量活躍的雲團,它們其實也是大氣擾動(Disturbance),這意味著北大西洋和東太平洋還可能繼續有新的颶風產生。

在這當中,對於美國影響最嚴重的當屬德克薩斯州墨西哥灣沿岸地區的颶風伊梅達,它給德克薩斯州和路易斯安那州西南部的部分地區帶來了持續大雨,導致危及生命的山洪暴發和地質災害。而對比起來,颶風溫貝託將在海上轉化為溫帶氣旋,而低緯度的颶風傑瑞仍在大西洋上增強,並且將逐漸侵襲北大西洋上的背風群島。

而在東太平洋上,三個颶風中,颶風洛雷娜可能影響墨西哥的西南部海岸,帶來強風和大雨。而颶風基可和颶風馬裡奧則可能在海上逐漸減弱消散,目前不對任何大陸構成威脅。

相關焦點

  • 「世紀颶風」麥可強襲美國佛羅裡達,登陸點風眼內景觀驚人!
    國家颶風中心報告說麥可持續的風速達到135節(接近70米/秒),為四級颶風強度,登陸氣壓大約在920百帕上下。登陸時,颶風麥可維持著一個極為清晰渾圓的風眼。據美國海洋大氣管理局(NOAA)消息稱,颶風麥可是自1851年有氣象記錄以來第一次沿著佛羅裡達州潘漢德爾附近登陸的四級颶風,也超過了2004年查理、2005年在紐奧良造成巨災的卡特裡娜,成為21世紀以來登陸美國最強颶風、10月美國最強登陸颶風,登陸氣壓已經進入美國氣象歷史中前八名。稱其為「美國世紀颶風」一點也不誇張。
  • 嚇人!國際空間站太空人實拍風王多利安:颶風風眼內一清二楚
    近日,北大西洋上的颶風多利安加強至五級颶風,一度成為2019年全球風王,位於國際空間站上的太空人們也從太空中記錄下了這個具有恐怖威力的颶風的照片國際空間站上拍攝到的颶風多利安核心區和風眼。颶風多利安最強時近中心風速達到82米/秒,17級以上,風速堪比高鐵。
  • 美國飛機進入颶風埃歐塔,卻被冰雹狠砸!分析:氣候異常情況罕見
    當地時間11月16日下午,位於北大西洋加勒比海上的颶風埃歐塔猛烈爆發,從可見光衛星雲圖上看,颶風埃歐塔有著強勢的外圍環流,中心緊實的核心雲區內鑲嵌著細小的風眼,這種種跡象都顯示颶風埃歐塔有著相當強大的威力。
  • 美國飛機衝入颶風埃歐塔,冰雹狠砸機身多處受損!分析:情況罕見
    當地時間11月16日下午,位於北大西洋加勒比海上的颶風埃歐塔猛烈爆發,從可見光衛星雲圖上看,颶風埃歐塔有著強勢的外圍環流,中心緊實的核心雲區內鑲嵌著細小的風眼,這種種跡象都顯示颶風埃歐塔有著相當強大的威力。
  • 美國颶風登陸山火瘋燒,衛星雲圖直擊「水深火熱」
    動圖為疊加火點真彩色合成圖(紅色為火點)極端天氣和自然災害讓全球變暖等環保議題重回美國大選,有美國媒體報導認為,接連而來的颶風、山火會一直伴隨今年的美國大選進程,讓參選的現任總統川普、民主黨候選人拜登「躲無可躲」。
  • 美國史上第四強颶風Micheal登陸佛羅裡達州,所到之處尤如災難片實景
    ▲颶風Micheal登陸前後雲圖以及後期路徑。▲衛星監測到的颶風Micheal登陸佛羅裡達州北部沿海城市巴拿馬市前的雲圖動畫。Micheal創下了多個美國登陸颶風記錄,首先它登陸佛羅裡達州前後的最低氣壓達到了919百帕,是自1851年以來登陸美國颶風中氣壓第三低的,比2005年的Katrina卡特琳娜和1992年的Andrew安德魯還要低;其次,Micheal登陸時155MPH風速在登陸美國颶風當中排名第四,僅次於1935年的LABOR DAY(185MPH)、1969年的CAMILLE(175MPH)和1992
  • 今年颶風已達10場,40年來美國颶風怎麼越來越多、越來越猛?
    每年美國東海岸地區都要經歷長達半年的颶風季,從六月份開始不知不覺已經有10次颶風形成,平均每月兩個。 常見的熱帶氣旋有強弱之分,熱帶風暴稍弱,風速每秒17米以上才能稱為熱帶風暴;根據監測從今年五月份開始已經形成了26個。
  • 美國颶風登陸、山火瘋燒,衛星雲圖直擊「水深火熱」
    動圖為颶風「薩莉」16日登陸美國阿拉巴馬州示意圖颶風登陸同時,美國西部山火「瘋燒」。美國環保部門說,8月以來的這輪山火「史無前例」,截至9月15日過火面積達到大約180萬公頃,涉及西海岸加利福尼亞州、俄勒岡州和華盛頓州以及位於內陸的愛達荷州。
  • 美國影片《颶風奇劫》被指漏洞百出!南北半球不分
    「民聲君」注意到,今晚(16日),電影頻道播放了一則美國拍攝的名為《颶風奇劫》的影片,卻在一些看客中遭到了「吐槽」。據了解,該部影片上映在2018年;講述了財務部女監察探員負責押運一批6億美元殘舊貨幣到碎鈔廠處理,然而當地罕見的颶風災難即將來臨,一群全副武裝的盜賊想在居民全部疏散後「乘風打劫」,而當颶風達到致命的5級之後,所有精心計劃都被打亂,他們發現需要一個金庫密碼,而這個密碼只有女監察探員知道,她和所被劫持人質的生命面臨威脅,在和滯留當地氣象學家結盟後,後者的弟弟也被盜賊綁架,兩人不得不聯袂面對颶風和匪徒,在歷經驚險刺激後最終戰勝了盜賊和颶風災難
  • 非洲波發威,5根颶風線戳向美國!超級計算機:警惕大西洋異常
    對於我國來說,當10號颱風海神在東北宣布停編後,西太平洋近日以來的颱風活躍期終於告一段落,這兩天西太平洋上暫時沒有颱風生成,讓我們能鬆一口氣。但和西太平洋這邊的颱風沉寂不同的是,北大西洋這邊的颶風活動則在最近這兩天達到了新的巔峰——從衛星雲圖上可見,北大西洋上水汽湧動,數個颶風胚胎和颶風正在活動,並且很多都已經對準美國。
  • 科普一刻 颱風和颶風到底有什麼區別
    據中國天氣網氣象分析師邵鵬介紹,從形成的原理來看,颱風和颶風是一樣的,都是熱帶氣旋大家族的成員。它們都是熱帶輻合帶「孕育」出來的產物,可以說是「親兄弟」了。颱風和颶風的長相也都差不多,從雲圖上看,它們都是一團逆時針旋轉的螺旋雲系。只不過,強度越強,結構會越緊實,眼區也越明顯。天氣預報中經常聽到的名詞有颱風,也有颶風,但是,颱風和颶風究竟是啥關係?
  • 颶風:美國人最擔心5件事
    2005年卡特裡娜的到來使這一年成為美國歷史上最忙碌的年份,它很顯然也給政府應急機構敲了一個警鐘。三年後,人們仍然擔心2005年的那一幕將會重演。公眾憂慮的事情很多,包括海灣石油生產將受到幹擾、龐大的五級颶風最終將打擊美國等等。同時,氣象部門的天氣預報人員也對「古斯塔夫」的強度感到震驚。
  • 颶風澤塔靠近美國,突然搞出超冷雲蓋,專家:需高度警惕
    就在西太平洋這邊新颱風一個接一個似乎沒完沒了的時候,北大西洋的活躍颶風季也正在進行中,位於加勒比海上的熱帶雲團近日逐漸發展,增強為颶風澤塔(Zeta),這是今年北大西洋第27個命名颶風,也是繼2005年後北大西洋有觀測記錄以來第二次用到澤塔這個颶風名字。
  • 颶風埃歐塔突現「六邊形眼牆」,美國專家緊急關注!分析:將爆發
    這兩天,隨著颱風環高在中南半島上登陸,西太平洋上的颱風活躍期也算是告一段落,北京時間11月16日下午,從可見光衛星雲圖上看,偌大的西太平洋上空蕩蕩,熱帶雲團寥寥無幾,這代表著西太平洋未來一段時間暫時是不太會活躍了。
  • 颶風「卡特裡娜」擊潰美國 紐奧良市成煉獄
    五級颶風「卡特裡娜」8月25日就來到美國,首先襲擊了東南部的佛羅裡達州,造成11人死亡,100多萬戶家庭電力供應中斷。之後,「卡特裡娜」穿過佛羅裡達半島,進入墨西哥灣,並在9個小時內迅速加強成為五級颶風。8月27日,密西西比州州長赫利要求所有居住在墨西哥灣沿岸的居民於28日迅速撤離。
  • 美國又遭殃!颶風伊梅達席捲德克薩斯州,局地下雨1100毫米!
    對於西半球來說,近日東太平洋和北大西洋再度迎來了颶風大爆發,9月19日,北大西洋和西太平洋上共有6個命名颶風在活動,其中北大西洋三個東太平洋三個,來自美國國家颶風中心的颶風專家指出,這是1992年以來兩個洋區首次出現6個颶風同時存在的情況。
  • 17級超強颶風靠近美國,清晰風眼太空可見
    而事實上,北半球目前不只是西太平洋是熱帶氣旋活躍季,在太平洋另一邊的東太平洋,也有強盛的熱帶氣旋正在發展——當地時間8月18日上午,當陽光剛剛開始照亮東太平洋,清晰渾圓深邃的風眼得以在可見光衛星雲圖下展現,這正是這兩天在這一地區猛烈發展的颶風吉納維芙(Genevieve)。
  • 伊瑪颶風迅速增強中 下周可能直撲美國
    哈維颶風為德州帶來嚴重災情,最新形成的伊瑪颶風(Hurricane Irma)則是來勢洶洶,在大西洋迅速增強,並且往西步步逼近,估計五天後可能侵襲加勒比海地區,下周恐怕將會直撲美國。美國國家颶風中心(National Hurricane Center)指出,伊瑪颶風未來幾天可能變得充滿「極端危險」。
  • 颶風艾瑪即將登陸美國,82年前,全球最強登陸颶風曾掃平佛州
    最近,美國可謂是災難不斷,在颶風哈維重創南部的德克薩斯州、休斯頓遭遇水淹之後,另一個強烈颶風艾瑪也一路橫掃西印度群島,現在,它已經距離佛羅裡達州很近了,還有不到一天就會登陸佛州。從雲圖上看,艾瑪是個巨大的颶風,它的雲團和佛羅裡達州一樣大,能讓佛州全境陷入風雨之中。
  • 大西洋颶風窩炸鍋!美國無奈:六風暴一起對準,名字已經不夠用
    今年大西洋颶風異常活躍,截至目前已有20個命名颶風生成,已超過2005年,高居1851年以來歷史同期第一,同時,2020年颶風生成時間也是同期最早的;在這種情況下,瀕臨北大西洋的美國特別受傷,已經遭遇8個颶風登陸,這也是1851年以來歷史最多。北大西洋今年的颶風不僅活躍,而且最近更是颶風「扎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