課程實錄|4個精細動作訓練小遊戲,帶孩子「玩」出聰明

2020-12-06 少兒守護人

精細動作能力 是指孩子憑藉手以及手指等部位的小肌肉或小肌肉群的運動,在感知覺、注意力等多方面心理活動配合下完成特定任務的能力,比如:畫畫、拿積木、握筆……

精細動作是孩子智力和能力的重要組成部分,是評價孩子神經系統發育成熟的一個重要指標。

本周,央視網《少兒守護人·直播微課》特別邀請到親子教育專家、為女兒自創了150種親子遊戲,被網友稱為「勇赫大叔」的劉勇赫為各位家長分享:如何通過親子遊戲來鍛鍊孩子的精細動作能力。

——主講人 |劉勇赫 ——

做親子教育13年,在陪伴孩子的同時,也一直在一線從事教育工作,在幼兒園,小學,初中,高中都當過心理老師。在這期間,我發現一個問題,很多學習問題並不是當下的問題,高中的問題可能來自初中,可能來自小學,也可能來自學前,所以我認為,更多時候家長應該聚焦在0~6歲的親子教育上。

今天給大家分享的內容叫做精細動作,精細動作是兒童早期三大訓練之一,三大訓練包括:感統訓練、精細動作訓練、注意力訓練。再簡單來說,精細動作就是小動作的訓練。

孩子不會系扣子,不會繫鞋帶,不會自己吃飯、不會用筷子,注意力不是很集中,這些其實都是源於精細動作能力的缺乏,我想說的是這些能力必須要在早期進行訓練!

很多輔導班給小學生進行精細動作訓練,甚至給中學生或者大人進行訓練,這是不科學的,因為訓練一定要在早期進行!

精細動作養成過程中,家長容易出現的問題

1)打斷孩子正在做的事:

孩子吃飯的時候米粒掉在桌子上,孩子會去舔或者是去撿,這是很好的訓練精細動作的機會,但是家長會打斷,然後要求孩子吃自己碗裡的飯。

2)玩必陪:

孩子自己在玩遊戲的時候特別專注認真,比如玩小型積木,玩玩的很開心,但一會兒奶奶過來讓喝水,打斷一回,後來孩子喝完水之後,好不容易又進入狀態了,又過兩分鐘爺爺過來讓吃水果。幾分鐘打斷兩次精細動作,能力沒訓練不說,孩子的習慣也被破壞。

3)不專註:

精細動作和注意力訓練當中還有一個很重要的東西,就是孩子會對家長產生模仿,如果我們陪孩子的時候不夠專注,很容易影響孩子精細動作和注意力習慣的形成。

需要注意,精細動作和注意力是一對孿生兄弟,你在訓練精細動作的時候就是在訓練注意力,你在訓練注意力的時候也往往會伴隨精細動作。

同時,訓練的時候要注意,口令不能太複雜,太多,訓練一定要在平時孩子放鬆的時候訓練,不建議現場訓練(禁止現場訓練)。

蘇霍姆林斯基在給教師的建議中,第一句話就是:從來沒有一個抽象的孩子。所以,你要學會觀察自己的孩子,了解自己的孩子,先了解孩子,再教育孩子。

之前我講過一個很有意思的話:沒有一個孩子天生愛閱讀,但是所有的孩子天生愛遊戲。孩子剛生下來,他就可以看書,這就很嚇人了。但是孩子生下來,就願意跟家長互動,玩遊戲,這也就是遊戲的魅力。

適合在家裡進行的精細動作訓練遊戲

1)抓手指遊戲

適合年齡:2歲以上

遊戲方式:家長伸出手指,然後引導孩子抓伸出的手指,寶寶準確抓住以後,家長可以在這個時候誇孩子,然後繼續引導孩子抓其他手指。

難度升級:

一級難度:手指伸出和抽回的速度加快;

二級難度:角色互換,讓孩子伸手指,說口令,家長抓;

三級難度:給手指做「人設」,確定好手指和壞手指,訓練孩子精細動作能力的同時,還可以訓練心理調適能力。

2)撕紙做飯

遊戲意義:訓練精細動作的同時,還可以讓孩子知道做飯不是一件容易的事情。

遊戲方式:準備不同顏色的紙,一個顏色代表一種食物,比如:綠色代表蔬菜,粉色代表肉。規定做蔬菜和做肉的方式,做蔬菜是撕紙,做肉菜是團紙,不同菜式需要不同大小和數量的「蔬菜塊」和「肉丸子」,家長從旁指導,孩子自己動手做菜,在這期間家長可以適時引導和表揚孩子,讓孩子多嘗試,多練習,自己發掘其中的樂趣。

3)瓜子排隊

遊戲道具:瓜子和其他乾果

遊戲方式:家長用瓜子依次排隊,並且邊排邊數數,然後引導寶寶和家長一起排瓜子,一起數數。在這個基礎上,可以加大難度,從走直線排隊到拐彎排隊,也可以家長說口令,讓孩子操作。

難度升級:取出更多種類的乾果,各種乾果間接排隊,比如:一個開心果,一個黑瓜子,兩個開心果,一個黑瓜子,三個開心果,一個黑瓜子……在乾果排隊過程中,可以問孩子接下來該排什麼乾果,或者是要排幾個乾果。

4)乾果拼拼樂

遊戲道具:瓜子和各種乾果

遊戲方式:引導孩子用乾果擺出各種造型的東西,不用去外面買很複雜的東西,只要選擇家裡的日常用品就好(要注意,選擇「模特」一定要問孩子喜歡什麼圖形,以興趣為教育的起點是很重要的)。

難度升級:家長擺出一個日常的物品或圖形,讓孩子猜是什麼,或者是讓孩子擺出形狀,家長猜。此外,家長也可以引導孩子擺脫思維定式,不用一粒一粒的瓜子擺形狀,而是用一堆一堆的瓜子堆積一個形狀。

今天分享的就是如何在家庭中進行精細動作訓練,如果你在家庭中忽略了這個訓練,可能會影響到孩子將來學習的專注度,以後從事一些有創意的工作可能也會受到影響,因為簡單動作的集合,才能為後面複雜的社會勞動打下了良好的基礎。

希望通過今天的分享,各位家長可以訓練出一個專注度強,精細動作能力也很強的寶寶!

Q & A

Q1:孩子愛玩玩具,但卻不愛收拾,請問有什麼辦法能夠讓他自己主動的把玩具收拾好?

A:我曾經就遇到過同樣的問題,我女兒和兒子都有這樣的表現,這是一個非常正常的表現,因為孩子只知道玩耍,但是不知道舒適,他從來就沒有做家務這方面的經驗和能力,所以,這個時候批評他是不管用的。

這個問題其實不僅是一個精細動作的問題,而且還是一個行為習慣的問題。我們家用遊戲來解決的辦法是:在房子的角落給孩子安排一個玩具之家,同時準備一個購物車(玩具班車),孩子每天用班車接送玩具去不同地方,同時也要把玩具接回家。在這個過程中,首先他可以明確玩具是自己的,其次他可以有一種強烈的控制感,收拾玩具會讓他很有成就感,這樣一來,就可以形成收拾玩具的好習慣。

Q2:沒時間陪孩子,如何在有限的時間裡給孩子最好的引導,讓他不感到孤獨?

A:我的建議是進行碎片化陪伴。什麼意思呢?就是你不用跟早教老師似的全天候去陪伴,你做到碎片化陪伴就可以了。比如:早晨醒來的親子運動、飯前的親子遊戲,還有睡前的親子閱讀,每天累計20分鐘就足夠了,碎片化的陪伴、有限的引導,已經足夠讓孩子感受到你的愛,同時學會如何去學知識,學會如何去與人交流和分享,所以不是時間長短的問題,而是效率問題。

Q3:孩子兩歲了,還不會繫鞋帶,也不是不學,就是怎麼學也學不會,不知道該怎麼教,只能給他買個那種不用繫鞋帶的鞋子。

A:繫鞋帶這種事是因人而異的,有的人學的快,有的人學慢一點,不用特別著急,因為繫鞋帶對於孩子來說確實是一個難關。還有,你要相信孩子肯定會學會這件事情,但是關鍵是讓孩子去嘗試。

在繫鞋帶之前,你可以先讓孩子去玩一些穿針引線的遊戲,比如找一張紙,在中間去幾個孔,然後找一個繩子去孩子去穿,這個動作,其實就是一個預演。

一個複雜的行為,用遊戲來做鋪墊,孩子後面做起來會更容易,這也是在進行繫鞋帶之前的準備工作。

Q4:我們家孩子在手工課上剪紙的時候真是慘不忍睹,有什麼辦法教教他?

A:說到動手能力,實際上還是精細動作。在早期的時候,如果你的孩子0-3歲做了我們剛才給大家講的這些互動遊戲,我相信他的手工一定會很棒。

在手工課上大家也不要著急,很多時候我們需要跟孩子一起去做手工,在做手工的時候,千萬不要去催促孩子,你越是催促孩子,他就會越緊張。我認為對於動手能力差的孩子,我們可以先從親子遊戲入手,讓他打下基礎,然後再進行手工訓練。

監製:鄧東

主編:劉子銘

責任編輯:袁亞男

相關焦點

  • 本體覺訓練,從家庭小遊戲開始
    下面是在家可以做的本體覺訓練小遊戲,趕緊做起來咯。 枕頭大作戰 【遊戲玩法】 1、孩子把枕頭當炸藥包向對方扔過去,爸爸要快速躲閃。
  • 5個小遊戲開發左右腦,在家就能玩,讓寶寶擁有高智商
    事實上,人的右腦在3歲左右就開始發育了,而左腦則需要到4—5歲才開始發育之所以年幼的寶寶都是靠右腦思考,所以家長會熱衷於開發右腦,容易忽視左腦,所以對孩子要進行的是全腦的開發而非單獨開發一側,孩子才會更加聰明!
  • 每天陪孩子玩這6個小遊戲,不僅能鍛鍊右腦,記憶力也會越來越強
    而那些聰明的科學家、發明家,例如愛因斯坦、居裡夫人等都擁有著發達的右腦,使他們在思考問題、做事情時能想到不同的角度,擁有更多的成就。 現在不少家長也意識到了開發孩子右腦的重要性,卻不知道怎麼才能更好地開發孩子的右腦。今天就給大家分享幾個開發右腦的小遊戲,讓孩子越玩越聰明。
  • 這幾個小遊戲,訓練孩子的自然拼讀
    低齡段的孩子學英語,自然拼讀可以說是必學的項目。很多媽媽們和老師們苦於找不到好玩的遊戲,給孩子們訓練,今天,我就給大家介紹一些方法,無論是在課堂上,還是家庭裡,都能很好的訓練孩子的自然拼讀技能。01彈力橡膠帶我們可以把單詞寫在彈力橡膠帶上,或者是其他能夠拉升的、有彈性的物品。
  • 在家就能做的7個數學小遊戲,適合3-6歲寶寶,「玩」出高智商
    數學是多門應用科學的基礎學科,數學學得好的孩子,不但學習成績不用擔心,還讓人覺得特別「聰明」。數學如此重要,但提到數學啟蒙,不少家長都「望而卻步」,不知道怎麼下手,怕教不好孩子。其實,對幼兒來說,只要方法得當,數學也可以變成充滿趣味的遊戲活動,學起來一點都不困難。
  • 李玫瑾:12歲以前不要著急給孩子報興趣班,腦力訓練才是關鍵
    最近在網上衝浪,看到了一個熱門的話題:大家覺得自己的孩子聰不聰明?關於這個問題的回答,其中90%的家長都是認為自己的孩子很聰明。這個結果看來,家長們都期望著自己的孩子可以是聰明的,可以成為他人口中的「別人家的孩子」。
  • 孩子的「方向感」可以訓練,這6款小遊戲,能助家長一臂之力
    「本文由孕育到原創,歡迎個人轉發和分享」最近孩子學會走路後,小茹才發現,孩子的方向感似乎特別差。以前孩子不是被抱著就是躺著,根本看不出異常。這一兩個月孩子學走路特別快,小茹還覺得挺開心。剛開始訓練孩子沿著牆壁走直線,孩子腿力不錯,自己也願意學,有時小茹都累了,孩子都不願意休息。孩子進步很快,慢慢小茹就放手讓孩子自己走。比如跟他說:「你看,電視機櫃下面有個小花籃,去幫媽媽拿過來。」聽到這種指令,孩子就需要時間反應。
  • 4個步驟,訓練孩子做決定的能力
    此時,孩子若能夠拿起筆在紙上反覆推敲,往往會找出更多的選擇。如果孩子年紀不大,父母可以用問問題的方式,激發孩子尋找出更多的選擇。比方阿利很想養狗,但是學校功課重,媽媽已經說過,如果不能自己照顧小狗,就不可以養。
  • 孩子不分東南西北,學會這幾個小遊戲,孩子方向感蹭蹭「躥」
    萌娃:就在門前,卻不知道哪個是自己家阿薇最近可被自己家的小寶貝「逗壞」了,原來前兩天,阿薇帶孩子回家。到了門口,阿薇有意考一考女兒,看看女兒認不認識哪個是自己家。誰知這一考,可把小寶貝難住了,小寶貝先是指著鄰居家,看媽媽沒有反應後,又換了方向指了自己家,結果阿薇還是不為所動。
  • 3-6歲是大腦開發的「關鍵期」,掌握這3個重點,孩子未來更聰明
    每次說到孩子智力問題,哪個家長不希望自己的孩子有一個聰明的腦瓜呢?有的家長認為自己聰明,生下來也會很聰明,但事實並不是這樣,孩子的智商除了父母遺傳的因素之外,最重要的是進行後天的開發。掌握這3個重點,孩子未來更聰明1、通過大量的閱讀來讓孩子的大腦運轉起來書籍是人類進步的階梯,現在我們生活在信息化的社會,無論是大人還是小孩子,看書的時間越來越少,基本上都是通過手機或者其他的電子設備滿足自己的需求。特別是幼兒時期的孩子,家長千萬不能讓他們接觸到手機,因為他們是沒有自控力的,一旦對手機上癮,家長們很難阻止,最終還會影響孩子各項能力的發展。
  • 10個國外幼兒常玩的英文學習小遊戲,超值...
    怎麼跟孩子安全愉快地度過2個月是極其傷腦子的事!假期到了,不管對父母來說,是喜劇還是鬧劇,家長們都面臨著難題:送不送孩子去假期班?要不要請老人幫忙看孩子?孩子在家老是玩怎麼學東西?很多家長在暑假中比較鬆懈,孩子的學習進度也會被耽擱,那麼連貫性就會被打破,階段性學習成果就會付諸東流,特別是英語。
  • 2-6歲孩子右腦開發的小遊戲,每天堅持做,讓孩子在玩樂中變聰明
    首先父母要讓孩子多動手剪剪、貼貼。這個遊戲適合四歲以上的孩子玩,但在遊戲中需要特別注意的一點就是使用剪刀的安全,爸爸媽媽可以跟孩子一起做剪貼畫,例如從一些不要的舊書籍中剪下一個小人或者其他的東西,然後從另外的地方剪下一頂帽子,然後讓孩子把帽子貼在小人的頭上。
  • 聰明的父母,都會讓孩子玩這三種遊戲,開發大腦讓孩子更聰明
    如果有人誇自己的孩子聰明,那麼作為父母肯定是十分開心的,往往家長會接上一句:「這孩子隨我」不過真的是這樣嗎?其實許多例子證明,孩子的智力方面,往往都是後天所決定的。這就是為什麼愛因斯坦能夠聞名於全世界?而他的父母卻沒有什麼巨大成就的原因了。
  • 如何讓孩子變聰明?
    我們經常說「心靈手巧」,只有孩子的小手靈活了,大腦才能聰明起來。寶寶的小手是寶寶認識物體的最重要的觸覺器官之一。積極使用雙手不僅可以使手指的觸覺變得敏銳,還能開發和促進孩子的智力發展。寶寶通過手可以接觸到物體,進而傳遞給大腦來認知世界的。
  • 幾個小遊戲,教你在家培養孩子的思維能力
    思維是智力的核心,參與支配了一切智力活動,思維能力也是未來學習能力的核心,一個人聰明不聰明、有沒有智慧,主要看他的思維能力強不強,要使孩子聰明起來,最根本的辦法就是培養思維能力。(一)兒童思維的發展規律是具體向抽象發展。
  • 新疆4歲女童玩魔方再創世界紀錄
    3歲11個月的她又用7分12.52秒打破了「最小年齡還原四階魔方」的世界紀錄。  12月29日,記者在烏魯木齊魔方協會見到了王梓芊。剛吃過午飯的小梓芊擰著魔方玩。媽媽錢莉說,孩子從4個月學會抓東西時就抓著魔方玩了,至今,可以復原二階到四階魔方,以及齒輪魔方、魔中魔金字塔、四葉草等異型魔方。
  • 兩款益智小遊戲,幫寶媽省下冤枉錢
    由此可見,0~3歲確實是開發孩子大腦、促進孩子智力發育的關鍵時期。近年來,國內外的早教課程、早教班都非常火爆。華盛頓大學的齊默爾曼和克裡斯塔基斯研究發現,每天多讓寶寶看1小時的早教節目,反而比不看節目的寶寶少學6~8個新詞,語言能力也會平均降低10%。實用又簡單的早教小遊戲,爸媽們學起來早教沒有那麼昂貴,也不必那麼麻煩,兩個早教小遊戲,爸媽們在家也能做。
  • 感覺統合能力發展的四大階段:分享四個小遊戲,在家做感統訓練
    科學研究發現,剛出生不久的嬰幼兒大腦重量僅在350克至400克這個區間範圍內,僅為成人腦重的1/4。 四個小遊戲,在家做感統訓練 曾經有專家做過一個調查
  • 越聰明的孩子越難帶?孩子若有這3個特徵,說明腦袋瓜很機靈
    每一位父母都希望自家孩子能夠擁有一個聰明的腦袋瓜,聰明孩子學東西比較快,以後才能夠贏在起跑線。為了讓孩子擁有聰明的腦袋瓜,孩子還在娘胎裡的時候,父母就開始努力。很多女性在懷孕期間,會吃一些有利於胎兒大腦發育的食物,等到孩子出生之後,父母又開始各種食療、訓練,希望能夠助力寶寶智力發育。
  • 高考金字塔難倒一片,愛玩建構類玩具的孩子卻表示:挺輕鬆
    這幾個小遊戲,幫助孩子提升空間能力1、「空間」詞彙,幫助孩子思維立體「空間能力」聽起來很高大上,但在初期擅用一些空間詞彙就能激發孩子空間認知能力。空間詞彙理解起來並不來,「前後」、「左右」、「中間」這些方位詞就是典型的空間詞彙。