地形圖上抹不去的名字

2021-01-09 中國青年報

    在倫敦一座欠債人監獄,一名犯人被帶了進來。新來者名叫威廉·史密斯(William Smith),50歲,由於還不起別人的錢,在1819年被判定入獄10個星期,以示懲戒。

    其實,從19歲就開始進行土地測量的史密斯,這20多年來並沒少賺錢。在土地礦物測量和排水工程設計上具備的專業水準,也一直令他備受歡迎。1798年,他還曾在距倫敦160多公裡的巴斯城置下房產。只是,史密斯的錢大多被用來收藏化石了。

    這也令他在27歲那年即正式提出化石形成理論。但這並沒有為他贏得科學同行的尊重。在他們眼裡,這個提出全新理論概念的年輕人,不過是一個「出身寒酸又沒有受過正規教育」的人。

    然而,年輕人的生活,很快因自己的一個宏偉計劃而改變。

    1801年,史密斯告訴朋友,自己要出版一份地形圖,來描繪英格蘭和威爾斯地層的自然構造順序。這一想法的實施,一開始曾得到倫敦皇家學會會長班克斯的贊助。

    可惜幾年過去了,史密斯卻未拿出任何成果。為了繼續自己的計劃,他不得不抵押掉在巴斯的房產。雪上加霜的是,他的新婚妻子一病不起,最後精神失常,而他還不得不同時照顧失去雙親的侄子。

    好在英國著名的製圖師約翰·凱裡,同意出版史密斯繪製的地形圖。史密斯的想法有望付諸實施。

    製圖師最終整整用了3年時間,才雕刻出這張地形圖。而收集相關數據和描繪圖紙,前前後後耗費了史密斯14年時間,有時他一年的行程達1萬英裡。

    1815年,這份長2.4米、寬1.8米的地形圖終於出版,僅注釋就達50頁。由此開創的「用不同顏色來標示不同巖石種類」的方法沿用至今。目前所使用的英格蘭地質圖,也只是在史密斯繪製的圖上做了細微改動。

    史密斯將自己的地形圖複製了4份,準備出售。然而,聽聞此事後,倫敦地質學會會長格林諾夫聲稱,地質學會將會出版相似的地形圖,價格比史密斯的更為低廉。

    史密斯耗費大量金錢和心血繪製的地形圖,不僅最終一份也沒賣出去,還讓他陷入嚴重的經濟危機。無奈之下,史密斯不得不忍痛割愛,向不列顛博物館出賣自己收藏多年的化石。可是與此同時,他出版的兩本研究地層的書也賣得不好。苦苦堅持4年之後,負債纍纍的史密斯被送進了監獄。

    他珍藏的化石,則在他入獄期間遭劫。為了保護他的著作和地圖,一位朋友買下了它們,並在史密斯出獄後返還給他。

    就在他入獄當年,地質協會繪製的地形圖出版了。人們發現「它看不出來比史密斯的地形圖更為豐富或精湛」。後來,格林諾夫不得不承認,他在繪圖時盜用了史密斯的大量成果。格林諾夫會長進行了所謂的補償,他先是向史密斯表達了歉意,然後送給史密斯一份協會繪製的地圖。

    悲憤不已的史密斯在出獄後,很快帶著家人離開倫敦。儘管居無定所,他的地質學研究,卻一直未曾中斷。

    1822年,兩位英國地質學者在新出版的地質學教科書中,對史密斯的工作給予讚賞。同行的目光也越來越多地投向他。

    9年之後,屬於史密斯的榮譽終於姍姍而來,倫敦地質學會將首枚勳章授予他。12年前的那個罪犯,現在被稱為英國的「地質學之父」。

    「因為我們正使用的語言,是他(史密斯)在科學還處在幼年時教給我們的;當我們合力將自然神殿的塔尖建起時,我們用的圖紙是他設計的,基石是他鋪下的,堅固的牆壁是他豎起的,這一切都是他獨自努力完成的。」在頒獎大會上,會長不吝讚美之辭。

    史密斯則不願白白接受這枚獎章,他把自己花費畢生心血繪製的地形圖和英國地層表無償捐給了學會。

    而在重建1834年遭焚毀的英國議會大樓時,人們也想到了史密斯,這是他生前做的最後一份工作。他被請來為大樓選擇新的建築材料,在他的建議下,政府選擇了含鎂石灰石。但不久這種石料短缺,政府擅自找來一種替代石料。這種不合規格的替代物,最終讓政府吃到苦頭。大樓建好10年後,外表開始破壞,變得面目全非。

    「如果史密斯還活著,他可能會認識這種石料,也就不會造成這麼大損失。」有人感嘆道。只是史密斯早已在1839年去世。

    在他去世26年之後,倫敦地質學會在格林諾夫的地形圖上,加上了史密斯的名字。正是在這份間接令史密斯入獄的地形圖上,英國地質學研究以最直接的方式恢復了它本來的面目。儘管無緣享有這一遲來的榮譽,但威廉·史密斯註定是一個抹不去的名字。

    

相關焦點

  • 這是世界上巨大的地形圖模型——瓜地馬拉地形圖
    在瓜地馬拉城的中心,在這張有百年歷史的地形圖上,可以很好地欣賞到高地和低地之間的巨大反差。瓜地馬拉地形圖(MapaenressedeGuatemala)是描繪瓜地馬拉的一幅巨大的三維地圖,佔地約1,800平方米,比例為1:10,000。然而,為了使地形更加顯眼,垂直比例被誇大了五倍,使得山脈和山峰顯得像直角一般。
  • 創意3D中國地形圖
    地理學,帶你去看花花世界「我們都是廣闊空間裡的流浪者,漫長歲月中的旅行家。」-洛夫克拉夫特NKCS八年級地理課——3D中國地形圖的探索親子活動,寓教於樂在從前,人們出行沒有GPS導航,唯一能依靠的只有紙質的地圖和地形圖,繪製出路線,勾勒出地貌。
  • 夏至未至傷口慢慢癒合獨自一人抹不去痛苦回憶歌名是什麼
    電視劇《夏至未至》裡的,44集6分鐘有一首超好聽的英文歌曲,那麼夏至未至第44集的英文歌叫什麼名字?夏至未至英文插曲。  夏至未至44集劇情  傅小司一直給陸之昂打電話,都沒有得到任何回應,於是給陸之昂發了一封郵件,把他們的想念告訴陸之昂。
  • 海底地形圖是怎樣編制的?
    網友風去海溪提問:我一直有個疑問,海底地形圖是怎麼編制出來的?不可能是人下去測量,那用的什麼儀器呢?海底地形測量是按一定程序和方法,將海水覆蓋下的海底地形及其變化記錄在載體上的測繪工作。這是陸地地形測量在海洋區域的延伸,內容包括:水深測量、海上定位測量、海洋底質探測和海底地形圖繪製等。
  • 測繪知識常識十二:什麼是地形圖,地形圖分幅與編號?
    按照一定的比例尺,用規定的符號將地物、地貌的平面位置和高程表示在圖紙上的正射投影圖,稱為地形圖。如果僅反映地物的平面位置,不反映地貌變化的圖,稱為平面圖。地形圖的測繪是按照「先控制,後細部」的原則進行的。根據測圖目的及測區的具體情況建立平面和高程控制網,然後根據控制點進行地物和地貌測繪。
  • 青島畫海底地形圖 用上神器機載雷射雷達(圖)
    歷時兩年多準備、十個月正式實施、一個月質檢驗收的海陸一體大型測繪項目畫上了圓滿的句號,我市首次擁有了沿海1:5000水下地形圖,徹底改變了我市沿海長期缺乏基礎測繪資料的局面。以前之所以沒有進行過水下地形圖的一次性整體測繪,主要是因為沿海礁石分布多,淤泥軟灘涂面積大等,常規方式很難進行精確測量。    水下測繪不同於地面測繪,海水中存在著諸多礁石和海溝,各處水深也不完全相同,再加上潮汐的影響,測繪工作面臨巨大挑戰。
  • 角膜地形圖的運用與解析
    說明:此例角膜主子午線是:在80°方向上屈光力45.48D,角膜曲率半徑是7.42mm,e值是0.48;在170°方向上屈光力43.90D,角膜曲率半徑是7.69mm,e值是0.63. 所以,直接使用角膜地形圖軟體分析遠遠優於列印報告。軟體上可以直接測量每個點的角膜曲率
  • 高中地理學習中如何快速掌握等高線地形圖
    等高線地形圖之所以困擾著很多考生,一方面是因為等高線地圖比較抽象,理解起來確實比較難,另一方面也是因為多數等高線地形圖線段複雜,符號眾多,信息量普遍比較大。加之在考試的時候,因為紙張印刷的需要,試卷上的地圖一般都比較小,很多考生一看到密密麻麻的等高線地圖,立馬頭皮發麻,不知道從什麼地方入手。
  • 不一樣的中國地形圖!
    中國地圖也許大家見多了,但下面的或許你會有不一樣的感覺。       圖片來自中國國家地理。
  • 文科生看過來,掌握等高線地形圖就等於學會一半地理
    加之在考試的時候,因為紙張印刷的需要,試卷上的地圖一般都比較小,很多考生一看到密密麻麻的等高線地圖,立馬頭皮發麻,不知道從什麼地方入手。這種分層設色地形圖相對直觀,容易辨識,一種顏色代表一定的海拔,陸地上越綠越是海拔低,越是棕色(紫色)越是海拔高,海洋上越是白色(淺藍)越是深度潛,越是深藍越是深度深。雖然和試卷上的等高線地形圖不一樣,但是原理其實是完全一樣的。不過很多考生見到試卷上的黑白等高線地形圖,立馬就無法辨識信息了。說到底,這其實都是沒有從原理上去理解什麼是等高線地形圖。
  • 我國繪製出世界上第一張南極內陸地形圖
    新華社7月9日電: 世界上第一張南極內陸地形圖——《南極格羅夫山地形圖》日前出版發行,這張地圖是由武漢大學中國南極測繪研究中心的專家們測繪成的。格羅夫山地區位於南極中山站以南400-500公裡,面積約3200平方公裡,屬南極冰蓋內的冰原角峰群。這個地區地形複雜,是目前南極地區極少數尚未任何國家正規考察的地區之一。
  • 最新世界各國地形圖
    長按識別二維碼,可直接購買:這套《世界各國地形圖》,原名《國家地理世界》,總共地圖約200多幅,大多數都是地形圖,原價
  • 等高線地形圖的計算問題
    等高線地形圖這一知識點是教師考試中的,中公教師今天特為大家總結了等高線地形圖的計算問題的解題方法,並結合練習題進行鞏固,希望對考生有所幫助。等高線地形圖的計算問題1.估算地形區的相對高度一般說來,若在等高線地形圖上,任意兩點之間有n條等高線,等高距為d米,則這兩點的相對高度H可用下面公式求算:(n-1)d米2.估算陡崖的高度(1)陡崖的絕對高度陡崖頂部的絕對高度:H大≤H頂陡崖底部的絕對高度:H小-d
  • 揭秘:中國首張3D地形圖誕生記
    (原標題:3D地形圖誕生記)從古至今,感知戰場環境,掌握地理地形,始終是兵家擺兵布陣的基礎。特別是在現代戰爭中,地圖更被視作對敵實施精確作戰的「眼睛」。日前,蘭州軍區某測繪信息中心成功研發出3D地形圖並投入使用,將戰場環境完全「搬進」作戰指揮室。那麼,首張3D地形圖是如何誕生的?這支曾榮獲「軍隊科技創新群體獎」的創新團隊在執行保障任務過程中常常感覺到,傳統的軍事地形圖有著難以克服的弊端:計算機地形顯示雖然逼真,但範圍受到影響,野戰條件下更是受到諸多局限;而地形沙盤對局部戰場環境的顯示不夠精細。
  • 我國研製成功首幅3D地形圖
    記者從蘭州軍區某測繪信息中心獲悉:該中心近日成功研製出我國第一份3D地形圖。  該中心主任王明孝帶領的科技團隊,創造性地將國際上先進的3D列印技術應用到地形圖生產領域,研製出這份3D地形圖。
  • 如何利用地形圖判斷光伏電站場址可行性
    4、指北針:面對地圖看,圖紙的上為北、下為南、左為西、右為東。5、比例尺:它是顯示地表實際距離與地圖顯示之距離的比例相關性。比例尺地形圖可以分為大比例尺地形圖、中比例尺地形圖和小比例尺地形圖三類。大比例尺地形圖 指1∶500、1:1000、1:2000、1:5000;中比例尺地形圖 指1:1萬、1:2.5萬、1:5萬、1:10萬;小比例尺地形圖 指1:25萬、1:50萬、1:100萬。在項目前期階段,我們常用的比例地形圖是1:1萬;1:5000,在項目實施階段,我們經常用到1:500;1:1000;1:2000。6、等高線:地形圖上高程相等的相鄰各點所連成的閉合曲線。
  • 地形圖圖例
    地形圖圖例
  • 我國首幅3D地形圖誕生記—新聞—科學網
    3D地形圖的消息日前在《人民日報》、央視《新聞聯播》等媒體刊(播)發後,很快被全國上百家報刊、網站轉載,受到讀者的廣泛關注和好評。在中心的一次黨委會上,王明孝正式說出他的想法。他認為,3D列印技術可直接根據計算機圖形數據,生成三維地形模型,不僅提高了材料利用率,還可以在短時間內製造出精細的產品,此項技術應用到軍事測繪領域,將是地形圖製作的創舉,也是大勢所趨。另外,中心擁有戰區最全面最精確的測繪信息數據,將這些數據信息轉換為3D印表機的指令程序數據,從理論上說是可行的。
  • 【乾貨】地形圖圖例,測繪人識圖繪圖必備
    Topographic map 地形圖地形圖(topographic map)指的是地表起伏形態和地理位置、形狀在水平面上的投影圖。具體來講,將地面上的地物和地貌按水平投影的方法(沿鉛垂線方向投影到水平面上),並按一定的比例尺縮繪到圖紙上,這種圖稱為地形圖。
  • 海底地形圖可推測MH370位置
    兩位全球頂尖的海底測繪專家組成的搜索團隊目前將搜索區域海底起伏的地貌呈現出來,並透露我們可以根據這張地形圖來尋找MH370航班。圖中顯示的為MH370航班搜索區域海底地形圖,虛線位置是飛行數據記錄器和駕駛艙語音記錄器最後發出信號的地方,黑色的圓圈為中國船隻探測到的可能墜機點,此外海底山脈、懸崖、海底盆地等清晰可見。那麼我們可以從圖中得出哪些線索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