不一樣的中國地形圖!

2021-02-15 雨田地理

       中國地圖也許大家見多了,但下面的或許你會有不一樣的感覺。

       圖片來自中國國家地理。創作者把中國主要的高原山脈想像成一隻鳳凰。

       鳳凰的頭部和鳳冠便是東西走向的天山山脈;鳳凰的脖子便是最最西端的帕米爾高原;鳳凰的胸部和肚子是弧形山脈喜馬拉雅山脈;肚子的大部分便是青藏高原;背部是高大的崑崙山脈;翅膀上的羽毛分別是阿爾金山和祁連山;翅膀尾部的短長羽毛是賀蘭山;尾部的上羽毛是大興安嶺和太行山;尾部橫向的短羽毛可以想像成秦嶺和大巴山;腿部的散羽毛可以理解為橫斷山脈。

       此圖是中國區域的3D地形圖。從圖中可以看出,中國地勢西高東低,三級階梯分布;地形以高原山地為主,主要分布於西部地區;平原面積較小,主要分布於東部地區;南方地區以低矮的低山丘陵為主。相比上圖,此圖視覺效果更有衝擊力,更立體直觀,而上圖責更形象。

       此圖主要呈現南方地區的地形,秦嶺淮河以南地區明顯山地丘陵多,平原面積較小。而廣袤的華北地區則地勢平坦起伏小,只有山東半島有些許的丘陵山地。

       中國西北地區的地形以高原盆地為主,從3D圖中可以看出,往東是廣袤的「風吹草低見牛羊」起伏和緩的內蒙古高原,往西走,三山夾兩盆,塔裡木盆地最顯眼。

       看過以上三幅地圖,對中國的地形應該有個整體上的認識了。

相關焦點

  • 創意3D中國地形圖
    -洛夫克拉夫特NKCS八年級地理課——3D中國地形圖的探索親子活動,寓教於樂在從前,人們出行沒有GPS導航,唯一能依靠的只有紙質的地圖和地形圖,繪製出路線,勾勒出地貌。儘管它們現在漸漸淡出了我們的生活,但理解其中的含義和了解祖國地形地貌仍然不可小覷。通過此次親手製作地形圖,我對學好地理有了更大的信心。
  • 中國地形圖
    圖1   中國地形圖
  • 英媒:中國解放軍已掌握3D地形圖列印技術
    中國媒體2月20日稱,中國人民解放軍已研製出首幅使用3D列印技術的地形圖。  據英國《簡氏防務周刊》網站2月24日報導,蘭州軍區下屬一個測繪信息中心於2013年11月使用3D列印技術研製出《蘭州市區3D地形圖》。
  • 地形圖上抹不去的名字
    好在英國著名的製圖師約翰·凱裡,同意出版史密斯繪製的地形圖。史密斯的想法有望付諸實施。    製圖師最終整整用了3年時間,才雕刻出這張地形圖。而收集相關數據和描繪圖紙,前前後後耗費了史密斯14年時間,有時他一年的行程達1萬英裡。    1815年,這份長2.4米、寬1.8米的地形圖終於出版,僅注釋就達50頁。
  • 最新世界各國地形圖
    長按識別二維碼,可直接購買:這套《世界各國地形圖》,原名《國家地理世界》,總共地圖約200多幅,大多數都是地形圖,原價
  • 這是世界上巨大的地形圖模型——瓜地馬拉地形圖
    在瓜地馬拉城的中心,在這張有百年歷史的地形圖上,可以很好地欣賞到高地和低地之間的巨大反差。瓜地馬拉地形圖(MapaenressedeGuatemala)是描繪瓜地馬拉的一幅巨大的三維地圖,佔地約1,800平方米,比例為1:10,000。然而,為了使地形更加顯眼,垂直比例被誇大了五倍,使得山脈和山峰顯得像直角一般。
  • 中國一比五萬地形圖最後「空白區」今後五年繪出
    2006年3月28日,黑龍江齊齊哈爾全福小學將釣魚島地形圖搬上講臺,老師給學生講解釣魚島自古就是中國的領土。中新社發 王雲龍 攝   中新社北京九月二十日電 (記者 周音)記者今日從國家測繪局獲悉,今後五年內,國家測繪局將測完中國西部最後二百萬平方公裡國土一比五萬地形圖。屆時,中國國土一比五萬地形圖將掃除「空白區」。此項工程的實施,國家將投資十六點七八億元人民幣。
  • 蘭州軍區研製出中國首幅3D地形圖 軍事價值高
    中新網2月19日電 據中國軍網記者頻道報導,2012年12月榮獲第四屆「軍隊科技創新群體獎」的軍區某測繪信息中心,又有創新科技成果問世:由該中心主任王明孝帶領的科技團隊,歷經一年多的探索攻關,創造性地將國際上先進的3D列印技術應用到地形圖生產領域,成功研製出我國第一幅3D地形圖。日前,專家鑑定此項成果居國際先進水平。
  • 測繪知識常識十二:什麼是地形圖,地形圖分幅與編號?
    按照一定的比例尺,用規定的符號將地物、地貌的平面位置和高程表示在圖紙上的正射投影圖,稱為地形圖。如果僅反映地物的平面位置,不反映地貌變化的圖,稱為平面圖。地形圖的測繪是按照「先控制,後細部」的原則進行的。根據測圖目的及測區的具體情況建立平面和高程控制網,然後根據控制點進行地物和地貌測繪。
  • 首次陸地國土基本地形圖全覆蓋(新中國的「第一」)
    1∶5萬地形圖是覆蓋全部國土範圍的精度最高的地形圖,是基礎性、戰略性信息資源。截至2006年,在我國南疆沙漠、青藏高原和橫斷山脈地區,尚有200多萬平方公裡國土沒有1∶5萬地形圖。
  • 揭秘:中國首張3D地形圖誕生記
    (原標題:3D地形圖誕生記)從古至今,感知戰場環境,掌握地理地形,始終是兵家擺兵布陣的基礎。特別是在現代戰爭中,地圖更被視作對敵實施精確作戰的「眼睛」。日前,蘭州軍區某測繪信息中心成功研發出3D地形圖並投入使用,將戰場環境完全「搬進」作戰指揮室。那麼,首張3D地形圖是如何誕生的?這支曾榮獲「軍隊科技創新群體獎」的創新團隊在執行保障任務過程中常常感覺到,傳統的軍事地形圖有著難以克服的弊端:計算機地形顯示雖然逼真,但範圍受到影響,野戰條件下更是受到諸多局限;而地形沙盤對局部戰場環境的顯示不夠精細。
  • 高中地理學習中如何快速掌握等高線地形圖
    等高線地形圖之所以困擾著很多考生,一方面是因為等高線地圖比較抽象,理解起來確實比較難,另一方面也是因為多數等高線地形圖線段複雜,符號眾多,信息量普遍比較大。加之在考試的時候,因為紙張印刷的需要,試卷上的地圖一般都比較小,很多考生一看到密密麻麻的等高線地圖,立馬頭皮發麻,不知道從什麼地方入手。
  • 角膜地形圖的運用與解析
    所以,直接使用角膜地形圖軟體分析遠遠優於列印報告。軟體上可以直接測量每個點的角膜曲率直接使用角膜地形圖軟體分析也可以做不同角膜地形圖的比較。(見前文「變化圖」) 二、 角膜地形圖的操作注意事項注意避免角膜地形圖操作過程中出現的假陽性:角膜表面分泌物、異物、角膜上皮水腫等乾眼、淚膜異常:淚膜不穩定就不能構成角膜完整而光滑的表面,表面為淚膜很快乾燥破裂,從而產生異常的角膜地形圖。
  • 文科生看過來,掌握等高線地形圖就等於學會一半地理
    加之在考試的時候,因為紙張印刷的需要,試卷上的地圖一般都比較小,很多考生一看到密密麻麻的等高線地圖,立馬頭皮發麻,不知道從什麼地方入手。這種分層設色地形圖相對直觀,容易辨識,一種顏色代表一定的海拔,陸地上越綠越是海拔低,越是棕色(紫色)越是海拔高,海洋上越是白色(淺藍)越是深度潛,越是深藍越是深度深。雖然和試卷上的等高線地形圖不一樣,但是原理其實是完全一樣的。不過很多考生見到試卷上的黑白等高線地形圖,立馬就無法辨識信息了。說到底,這其實都是沒有從原理上去理解什麼是等高線地形圖。
  • 嫦娥一號將繪首張中國版全月地形圖
    不論「嫦娥」奔月還是登月,首先要製作一張月球地圖,這是每個制訂探月計劃國家的必答題,有望於本月下旬發射的「嫦娥一號」衛星也不例外。記者昨天獲悉,該星搭載上海科研人員自主研製的雷射高度計,將承擔我國首位「探月攝影師」之責,為世人拍下第一幅擁有較高精度的中國版全月地形圖。
  • 讓你在短時間內看懂地形圖
    例如,一個國家要消滅一個國家,這是根本的,但這並不妨礙他在被徹底消滅之前與該國進行合作。經過一年多的時間,我們先後分析了世界主要國家的地緣政治,我們將給你普及地形圖-這些地形是如何形成的?首先,在世界地形圖上,北美洲、南美洲的東側和非洲的西側似乎完全互補(紅線)。
  • 海底地形圖是怎樣編制的?
    網友風去海溪提問:我一直有個疑問,海底地形圖是怎麼編制出來的?不可能是人下去測量,那用的什麼儀器呢?海底地形測量是按一定程序和方法,將海水覆蓋下的海底地形及其變化記錄在載體上的測繪工作。這是陸地地形測量在海洋區域的延伸,內容包括:水深測量、海上定位測量、海洋底質探測和海底地形圖繪製等。
  • 【乾貨】地形圖圖例,測繪人識圖繪圖必備
    Topographic map 地形圖地形圖(topographic map)指的是地表起伏形態和地理位置、形狀在水平面上的投影圖。具體來講,將地面上的地物和地貌按水平投影的方法(沿鉛垂線方向投影到水平面上),並按一定的比例尺縮繪到圖紙上,這種圖稱為地形圖。
  • 蘭州軍區某測繪信息中心列印出中國首幅3D地形圖
    尤其是每千克數千元的專用列印材料,讓大家不敢輕易「列印」。3D印表機使用的材料只限石膏、樹脂、塑料和金屬粉末等幾種,哪樣都價格不菲。如此昂貴的材料成本,即使生產出3D地形圖,也無法規模化生產,何談用於實戰?究竟用什麼材料既節約成本,又有耐久性,成為大家心頭的難題。  有一天,中心地圖供應隊上報的一份銷毀廢舊地圖的請示呈在王明孝案頭時,他的眼前突然一亮:方法有了。
  • 海底地形圖可推測MH370位置
    兩位全球頂尖的海底測繪專家組成的搜索團隊目前將搜索區域海底起伏的地貌呈現出來,並透露我們可以根據這張地形圖來尋找MH370航班。圖中顯示的為MH370航班搜索區域海底地形圖,虛線位置是飛行數據記錄器和駕駛艙語音記錄器最後發出信號的地方,黑色的圓圈為中國船隻探測到的可能墜機點,此外海底山脈、懸崖、海底盆地等清晰可見。那麼我們可以從圖中得出哪些線索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