闢謠!發燒時喝熱(薑糖)水真能退燒?

2020-07-17 掙脫枷鎖的囚徒


闢謠!發燒時喝熱(薑糖)水真能退燒?

發燒時,喝冰水升溫,熱水退燒?

場景:

智齒發炎,高燒到38.9℃,喝了一杯冰水,立馬寒冷難耐渾身發抖;翌日,又燒到38.9℃,喝了兩大杯熱水,體溫就慢慢就降下來了。

由此我們是不是可以得出「發燒時,喝冰水升溫,熱水退燒」的結論呢?

不能。

因為,這一個「自身對照試驗」的設計存在嚴重缺陷,兩次試驗的條件沒有得到嚴格的控制。

特別是沒有設定和控制喝水的「時機」條件,從而引入了極大的偏倚,造成結果的不可信。

最終的結果是,誤導我們把由於發燒的自限性導致的體溫下降錯誤歸因於「喝熱水退燒」。

發燒的過程

很多人以為,只要體溫超過正常範圍就是發燒。

其實不然。

闢謠!發燒時喝熱(薑糖)水真能退燒?

醫學上的發燒是這樣定義的:

在某些致熱源刺激下,在下丘腦體溫調節中樞控制下的體溫升高。

也就是說,發燒的體溫升高是受體溫調節中樞控制的。

在這種調控下,體溫反應經歷一個自限性周期過程。

所謂自限性,一方面是指所能達到的最高溫有一個最大值上限,只要體溫中樞還正常工作,最高溫度就不會超過這個天花板。

另一方面是說,當體溫達到一定程度,體內的內源性降溫機制發動,開始自己降溫。

結果,體溫就會呈現一個周期性變化過程。

這個過程一般分為體溫上升期,平臺期和體溫下降期,以及可能存在的間歇期。

闢謠!發燒時喝熱(薑糖)水真能退燒?

上圖是一個理想化模擬圖;

而下面的圖則是一個人為製造的經典實驗性發燒的周期變化曲線:

闢謠!發燒時喝熱(薑糖)水真能退燒?

給實驗豚鼠注射一種名為細菌脂多糖(LPS)的經典致熱源,可以發現實驗動物的體溫呈現「雙峰」升高變化;

但是,在完全沒有給予任何退燒處理情況下,體溫最終還是慢慢下降到了接近發燒前(基線)的水平,即自動退燒了。

發燒時,我們為什麼一會冷,一會熱呢?

這需要從體溫調節機制說起。

闢謠!發燒時喝熱(薑糖)水真能退燒?

我們的體溫調節有些類似於安裝自動變頻冷暖空調房間內的溫度調控。

在下丘腦體溫調節中樞有一個類似於空調溫控器的結構,我們稱之為體溫「調定點」。

正常情況,下丘腦的這個溫控器把我們的體溫設定在37℃(實際36.8℃)左右,就如同我們把空調溫度設定在25、26℃。

當體溫(特別是腦內)低於37℃,就如同房間溫度低於設定的25℃以下,我們就會感覺到寒冷,身體就會自動啟動「節能」機制,通過收縮皮膚血管來減少熱量散失。


闢謠!發燒時喝熱(薑糖)水真能退燒?

如果僅僅「節能」還不能讓溫度回到正常,體溫調節中樞就會啟動「產能」機制,發動肌肉持續性收縮來快速產能,這就是我們說的「寒顫」。

相反,如果體溫高於了設定點溫度,我們就會感覺到熱,會啟動散熱機制來加快散熱,這主要是擴張皮膚血管來實現。

如果這還不夠,就會進一步啟動快速散熱機制,即通過出汗來快速散熱。

如上所述,發燒是在體溫調節中樞控制下的體溫升高。

具體來說就是,致熱源通過身體分泌的炎症因子上調了設定點的溫度。

比如,上調到38.9℃。

由於此時的體溫僅有37℃,明顯低於38.9℃。這樣,我們就會感覺到寒冷,皮膚血管就開始收縮,皮膚發涼甚至發白;

如果這還不能讓體溫快速升高到38.9℃,就會使出寒顫的「殺手鐧」來快速升溫;

這就是發燒的體溫上升期,也是發燒時我們為什麼反而會感覺寒冷,甚至「凍得」打寒戰的原因。

這個時候,無論我們是喝熱薑糖水,還是捂上5床被子,都不會改變調定點的溫度,熱薑糖水增加的熱量,或捂被子減少的熱量散失,對體溫的升高作用也不過杯水車薪,根本不起任何作用。

如果此時喝冰水,上冰敷,當然更不會起到降溫作用,反而會加劇寒冷的感覺,甚至誘發寒顫。

這就是上述「自身對照試驗」中喝冰水導致寒戰發抖的原因。

喝熱(薑糖)水發汗退燒,是貪天之功

當體溫達到38.9℃,我們就不再感覺寒冷,也就不會再打寒戰。

通常,體溫會在這個水平「逗留」一定時間,就是發燒的「平臺期」。

經過一定的反應時間,身體的內源性降溫機制啟動,包括分泌內源性激素(皮質醇,我們發燒時用來退燒的地塞米松就是一種合成皮質醇,作用是一樣的)等。

自動降溫的機制跟升溫機制如出一轍,只不過溫度「操縱」的方向相反,下調調定點溫度。

調定點溫度下調後,體溫就高於調定點溫度,我們就會感覺到熱,甚至出汗來加速散熱,加速降溫。

如果此時,我們喝上兩大碗熱(薑糖)水,就會放大這種「錦上添花」或者「火上澆油」的效應,就會讓我們感覺到更加溫暖,甚至會起到「發汗」效果。

我們的意識就會幫助兩大碗熱(薑糖)水去「貪天之功」,把內源性降溫機制的退燒功勞歸於「喝了兩大碗熱(薑糖)水」而予以嘉獎,並大肆宣揚和倡導,讓更多的人認為,就是兩大碗熱(薑糖)水把體溫降下來的。

此時,真正的退燒英雄,內源性降溫機制的委屈又與誰分說?

時機很重要

注意,這裡幫助兩大碗熱(薑糖)水竊取革命勝利成果的不僅有我們的錯誤認識,還有一個幫兇就是早已達到「五距境界」的「李慢慢」。

正是「李慢慢」的「五距境界」,才讓人們忘記了喝上兩大碗熱(薑糖)水,捂上5床被子之外的」「睡了一覺後」,或者「慢慢」降下來。

也就是說,不管你什麼時候喝熱(薑糖)水,不到體溫下降期,都不會發汗,體溫也不會下降。

而「李慢慢」的「五距境界」讓人們忽略了時間,反而無論什麼時候喝熱(薑糖)水,最終出汗降溫的功勞都是熱(薑糖)水的。

相關焦點

  • 發燒時喝熱(薑糖)水真能退燒?
    發燒時,喝冰水升溫,熱水退燒?場景:智齒發炎,高燒到38.9℃,喝了一杯冰水,立馬寒冷難耐渾身發抖;翌日,又燒到38.9℃,喝了兩大杯熱水,體溫就慢慢就降下來了。由此我們是不是可以得出「發燒時,喝冰水升溫,熱水退燒」的結論呢?
  • 發燒多少度吃退燒藥 感冒發燒吃什麼水果
    發燒多少度吃退燒藥在孩子的成長中,發燒可以說是孩子得的最多的一種病,孩子發燒後打偶要掛水吃藥。而發燒程度是小兒發熱體溫37.5℃~38℃為低熱,38℃~39℃為中熱,39℃以上為高熱,超過41℃為超高熱。
  • 37.8度算發燒嗎 試試7個退燒小妙招
    發燒時生活中比較常見的一種疾病,但是很多人量體溫表會出現37度左右,那這種情況是屬於發燒嗎,如果發燒了。在情況不不嚴重的情況下,有哪些方法可以幫助我們退燒呢,在發燒的時候們應該是哪些食物比較好呢,下面就跟隨我一起去看看吧。
  • 家有萌寶必備:處理寶寶發燒的6種退燒方式,純乾貨!
    家有小寶寶,感冒發燒在所難免。有時候寶寶稍微有點燒,家長可能擔心的就坐不住了,然後往醫院裡跑。家長的擔心,我們都能理解。但是寶寶這麼小,有時候燒的不嚴重,沒必要這樣折騰孩子和家長。一般38.5度以下,寶爸寶媽完全可以自己處理。今天我們就給大家介紹,六種家庭退燒處理方式。
  • 寶寶發燒了怎麼辦?權威機構不建議物理退燒,這樣處理更有效
    孩子在子宮沒見過病原體(病毒,細菌,支原體,衣原體,立克次體等統稱為病原體,對於孩子來說最常見是前兩種,偶爾也會有支原體,為了嚴謹起見統一用病原體),對應付它們沒有經驗,和它們打架時經常會輸。而當孩子和病原體打架時,身體也會出現發燒的情況。
  • 孩子發燒了,這些錯誤的退燒方法99%的媽媽都做過,你知道嗎?
    相反,家長好心辦壞事的例子卻時有看到,比如下面這樣的:1個月大的念念有點感冒發燒,家人立馬給他穿上了厚厚的衣服。次日,爺爺奶奶又給孩子加了點衣服,希望能「捂汗」退燒。到晚上的時候,寶寶開始呼吸微弱,到醫院急診,第二天念念就因器官衰竭離世。
  • 扁桃體炎有哪些症狀,它引起的發燒,如何退燒好
    扁桃體發炎導致的發燒如何處理也是根據溫度決定的,所以發燒後要先量體溫才是最關鍵的。退燒方法一:多喝熱水發燒後一定要多喝熱水促進身體代謝,如果可以多喝淡鹽水也是可以的。熱水或者淡鹽水進入體內後,能夠增加小便的次數,促使身體的病毒快速的代謝到體外。
  • 孩子發燒不超過38.5度,不用就醫?這些退燒誤區新手爸媽要知道
    (本文原創,版權歸作者所有)老人說,孩子發燒不超過38.5度,不用就醫,真的麼?你是否聽老人說過,孩子發燒不超過38.5度,一般就可以不用去醫院,使用退燒貼,或者吃點退燒的藥就可以了。去醫院,醫生也基本上都是這麼處理的。老人經歷的事情多,對於生活中遇到的一些問題,也會更有經驗,很多人於是就信了。
  • 闢謠!!孩子發燒了怎麼辦?不要鬧,聽我的
    新手父母,面對寶寶發燒,往往倍感心疼又手足無措,更甚者病急亂投醫,比如捂汗退燒、酒精擦拭退燒、抽搐了用手卡住牙齒等等,有時候造成不可挽回的結果。發燒是寶寶最常見的症狀,是父母們最關注的問題之一,也是流言和謠言的集中地。接下來,我們一起來聊一聊這些問題。
  • 如果baby凌晨發燒了,醫生沒上班的情況,怎么正規快速退燒呢?
    寶寶發燒最快最有效的應該是服用退燒藥,6個月以內寶寶服用對乙醯氨基酚,6個月以上寶寶可以服用布洛芬或對乙醯氨基酚。口服藥物效果不佳,有時候還會考慮用塞到肛門裡的栓劑。如何退燒呢?《1》物理降溫。(1)通過冰敷或冰袋,酒精擦浴,只帶走局部皮膚的熱量,這種退燒效果不好。
  • 發燒多少度,才需要考慮吃退燒藥?注意四點
    發燒是生活中常見的,尤其是小孩子,經常會因受涼或感冒而發燒。面對發燒,很多人都很困惑,是立即吃藥退燒好還是依靠個人抵抗力自己退燒好,其實發燒只是一種症狀,盲目服用退燒藥對身體是不好的。究竟什麼時候服用退燒藥好呢?
  • 孩子發燒到38度吃退燒藥,病的時間會更長?!
    來源:父母必讀(fumubidu01)  自從寶寶出生,全家人就精心呵護,盼著他健康、平安地成長。可是再精心也避免不了寶寶感冒發燒,一旦寶寶燒起來,不管是爸爸媽媽,還是爺爺奶奶和姥姥姥爺全都慌了神,一看見孩子難受立馬要抱著上醫院,吃藥、打針、輸液,怎麼快怎麼來。  總歸就是,從寶寶生病的那一刻起,全家都跟著抓心撓肺。
  • 嬰兒多少度算發燒 寶寶快速退燒的4個方法
    原標題:嬰兒多少度算發燒 寶寶快速退燒的4個方法   嬰兒多少度算發燒呢?很多爸爸媽媽可能並不是十分清楚嬰兒多少度算發燒,因為嬰兒的體表面積、肌肉組織等都與成人不同。那麼嬰兒多少度算發燒呢,本文為你詳細解答。   人體下視丘有體溫調節中樞,其作用如同冷暖氣機中央控制系統的溫度。
  • 發熱時該「捂」還是「散」?捂汗並不能退燒
    [摘要]發燒,這個症狀對於大家來說並不陌生。老人家常說,在身體抱恙發燒寒戰時,蓋上厚厚的被子,出了一身汗,燒也就真的退了。但是還有一種方法,在西醫中比較常見,那就是物理降溫散熱。 發燒,這個症狀對於大家來說並不陌生。老人家常說,在身體抱恙發燒寒戰時,蓋上厚厚的被子,出了一身汗,燒也就真的退了。
  • 寶寶發燒什麼時候吃退燒藥 4個誤區要避免
    發燒多少度吃退燒藥   1、兒童發燒38.5°C以上才在醫生指導下服用退燒藥。兒童成長過程,發燒是頻率比較高的疾病之一。小兒發熱體溫37.5℃~38℃為低熱,38℃~39℃為中熱,39℃以上為高熱,超過41℃為超高熱。   2、如果體溫不超過38℃一般不要急於退燒,特別是在沒有明確診斷前。
  • 寶寶多少度是發燒?發燒咋辦?很多寶媽的退燒方法原來是錯的
    最近有寶媽問我們,寶寶發燒有什麼方法,在這裡給寶媽們做一個整理歸納,方便寶媽們參考使用。寶寶發燒本身不可怕,可怕的是父母不注重退燒方法。一定要相信科學的退燒方法,不要使用土方法。首先,寶寶發燒可不是額頭燙,觸摸是不能判斷的,發燒一定要測量。以下幾個溫度值表明寶寶已發燒。
  • 孩子發燒,正確的退燒方法有哪些?
    孩子發燒是最常見的疾病,發燒並不可怕,發燒是孩子機體免疫系統在和病毒做鬥爭,這也意味著孩子的免疫系統在正常發揮作用,發燒是機體抵抗病毒疾病的自我治療過程。但畢竟發燒對於孩子來說並不好受,所以要幫助孩子降溫,同時家長也要查明孩子發燒的原因。
  • 小孩發燒怎麼退燒最快 六種降溫方法最有效
    孩子是爸爸媽媽的小天使,小天使一不小心發燒了,父母往往心急如焚,非常心疼,恨不得自己代替孩子發燒了才好。那麼小孩發燒之後應該怎麼辦呢?怎麼樣才能最快的讓孩子退燒?接下來就由小編為大家介紹一下對付小孩發燒的方法。
  • 發高燒怎麼退燒快,這7個方法助你快速退燒
    在春天和秋天兩個季節氣候非常的多變,很多人會因為忽冷忽熱的天氣,經常會導致身體出現一些病情,感冒發燒是最常見的情況,當出現發高燒的狀況,那麼第一時間想到的就是退燒。都有哪幾種方法可以幫助我們快速的退燒,而在發燒之後應該注意哪些事情?
  • 發燒應該捂被子還是冰敷?全錯!孩子發燒應該如何正確降溫?
    當身體出現感染時,病原體會刺激身體釋放出熱原,讓下丘腦調高體溫,幫助消滅體裡的致病菌。   所以發燒不一定是壞事,找到病因最重要。   孩子發燒的3大誤區   孩子發燒的時候,這3件事情千萬別做,家長們千萬要留心。