發燒是生活中常見的,尤其是小孩子,經常會因受涼或感冒而發燒。面對發燒,很多人都很困惑,是立即吃藥退燒好還是依靠個人抵抗力自己退燒好,其實發燒只是一種症狀,盲目服用退燒藥對身體是不好的。
究竟什麼時候服用退燒藥好呢?你需要注意以下幾點:
1.大多數退熱藥只能緩解發燒症狀,不能治療疾病。所以一旦發高燒,就必須去看醫生。只有當您被診斷患有疾病時,吃退燒藥對症治療才是最好的方法。
2.有時發燒不一定是嚴重的疾病,吃一些退熱藥就好了,因為有些退熱藥對普通感冒有治療作用。在正常情況下,體溫38.5是臨界點。當體溫超過38.5時,才有必要吃退熱藥。
3.如果口腔溫度高於38.5度,要儘快服用退熱藥,以免體溫過高,引起各種併發症,並且這個時候要多喝水,也可以通過洗澡來降溫。同時,要注意使用藥物來治療炎症,注意休息。
4.肛門正常體溫在36.5°C至37.5°C之間,口腔正常溫度在36.2°C至37.3°C之間,腋下正常溫度在35.9°C至37.2°C之間。通過測量體溫,只有超過0.5℃或更高的正常範圍時,才被稱為熱,當溫度超過38℃時,它被稱為低熱,超過39℃時,它才被稱為高熱。事實上到了39度已經非常嚴重,必須立刻服用退熱藥。
很多人會認為,發燒不吃藥也可以好,對身體沒影響,但實際上並不是這樣,因為發燒後有很多無法控制的因素,現實中有很多因為沒有及時治療發高燒而引起大問題。
當體溫處於高熱狀態也就是超過38.5℃時,要應立即採取措施,以避免長期高溫,影響大腦的功能。可採取物理降溫措施,用毛巾加熱水,反覆擦額頭,面部,頸部,腋窩等,以幫助暫時緩解發燒。因為體溫過高會引起病理性損害,在這種狀態下人體溫度調節機制被破壞,導致體溫異常升高,必須要及時就醫,不要盲目吃藥。
發燒儘管是一種常見的疾病,但它的危害性非常大,所以必須引起大家的高度重視,不要盲目吃退燒藥,發現問題立即就醫才是最好的選擇,在醫生指導下儘快服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