不久之前,我國自主研製的奮鬥者號深潛器,順利到達馬裡亞納海溝11909米的位置。刷新了人類深潛器記錄的同時,也引發了人們對深潛器的關注。
深潛器之所以能潛這麼深,靠的是鈦合金艇身加持,鈦合金是一種上世紀50年代出現的合金金屬,這種金屬有耐壓性好、耐腐蝕以及耐熱的諸多優勢。從鈦合金出現開始,這種金屬就已經成為火箭、飛彈和飛機機體重要材料。早已成為普及性很高的金屬材料。
然而令人奇怪的是,火箭上都能用的鈦合金,現代潛艇製造卻從來不碰。有限的使用也是在深潛器上。考慮到潛艇的使用環境,為什麼這種金屬不用在潛艇製造上呢?
客觀的說,人類並非沒用鈦合金製造潛艇,早在上世紀60年代,蘇聯就已經開始使用鈦合金製造潛艇。蘇聯的神父級巡航飛彈核潛艇,就是世界第一艘鈦合金潛艇。1971年,阿爾法級核潛艇創造了900米潛深和40節水下航速的世界紀錄。靠的也是鈦合金艇身的運用。然而這也是鈦合金潛艇的最後出場,從上世紀70年代末到今天,鈦合金潛艇就再也沒有建造過。
最主要的原因就是成本太高,上世紀70年代,蘇聯鈦合金核潛艇共青團員號,造價高達600億美元!造價是美國福特級航空母艦的4倍!而600億美元只是當時的價格,放在今天可能更貴。顯然以俄羅斯今天的國力,完全承擔不起。
如果只是錢的問題,如今的美國經濟實力這麼強悍,完全能建造鈦合金潛艇。事實上鈦合金潛艇被放棄,還有一個原因就是製造非常困難。
鈦合金的加工一直都是世界難題,除了氬弧焊和電子束焊外,別的焊接方式根本無法焊接。而氬弧焊和電子束焊對使用者的技術要求很高,如果不是老師傅根本幹不了這個活。有這個手藝的老師傅並不好找,找到待遇也差不了。
除了焊接困難外,鈦合金的切割加工也非常困難,因為彈性模量太小,切割鈦合金非常損切割工具,建造一艘鈦合金潛艇,切割鈦合金流程非常多,一套刀具往往只能用幾次,建造中需要不斷更換刀具,這也增加了潛艇製造成本。
加工困難、成本太高,鈦合金潛艇好用但實在是太貴了。造一艘鈦合金潛艇的錢,完全夠造十艘普通潛艇,但戰鬥力顯然後者更高。畢竟猛虎抵不過群狼。所以對於美俄這樣的大國來說,鈦合金潛艇不是必需品。
然而作為未來核潛艇的發展方向,鈦合金潛艇並非完全沒有機會。隨著各種技術難題被解決,鈦合金潛艇的造價將大幅下降,屆時鈦合金潛艇很可能將重新歸來,成為未來海軍潛艇主力。潛艇這種武器也將迎來更大的發展機遇,成為除了航母之外的國之重器。
對於鈦合金潛艇,大家有什麼看法呢?歡迎留言區留言討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