學習榜樣:這10人是北京師範大學「十佳大學生」,都非常優秀!

2021-01-13 中國校園在線

近日,「尋找身邊的榜樣——北京師範大學第二十屆十佳大學生評選大會暨頒獎典禮」在英東學術會堂舉行。學校部分院系黨委負責同志、相關職能部處負責同志和學生代表組成評審委員會,來自各學部、院系的300餘名同學現場觀摩了評選大。

經過評審委員會投票,10位同學獲得北京師範大學第十九屆「十佳大學生」榮譽稱號,他們是:

天文系 紀璇

政府管理學院 劉曉航

教育學部 胡婉青

新聞傳播學院 鍾龍輝

地理科學學部 程雪雁

藝術與傳媒學院 吉韻光

體育與運動學院 柴佳琪

哲學學院 吳雙同

物理學系 劉肖一

外國語言文學學院 張子浩

十佳大學生評選秉承樹立先進典型、發揮榜樣引領作用的理念,旨在激發廣大學生的進取精神,以實現德智體美勞全面發展。自2000年首屆十佳大學生評選啟動以來,已有200名同學獲此殊榮。他們身上體現著北師大學子為國為民的家國情懷、勤學刻苦的為學態度、開拓創新的求知精神,也展現了北師大學子崇德樂育、博學向上的獨特氣質和真誠坦蕩、銳意圖強的胸懷抱負,獲得了學校師生和社會各界的普遍讚譽。

讓我們一睹2019「十佳大學生」的風採,聽他們講述大學四年的成長故事:

天文系 紀璇

「我始終夢想站在人類知識的邊緣來開疆擴土。」

我熱愛天文,更想把它的魅力傳播給更多的人。大家都知道天文系的樓上,有一個圓圓的望遠鏡圓頂。抱著天文應當向更多人普及的想法,作為天文系學生會主席的我促成了她第一次向公眾的開放,還舉辦了球幕電影放映、天文攝影明信片義賣等系列活動。此外,我的科普視頻《自然》獲全國競賽一等獎。我撰寫科普文章12篇,其中三篇閱讀量過千。

熱衷科普、腳踏實地似乎是天文人的共性。世界範圍內的天文人還投入很多關注到社會議題上。我本人在愛滋病防治知識推廣、消除歧視方面做了一些工作,接受人道主義培訓、與知名抗艾人士張錦雄接洽在師大的講座等,還包括去峇里島志願教授貧困孩子計算機。我還想做得更多。

天文人的研究,在很多人看來顯得有些不接地氣;然而實際上,我們都有腳踏實地的共同屬性。這是為什麼?大概正如我彩頁所展示,總是在如此壯闊的時空尺度下思考問題,我們認識到,那些天體渾然不覺我們身上的形形色色,只是壯麗地存在著。而我們的生命,不是像恆星、巖石那樣的物質,而是像星風吹出、驚濤拍岸,這樣一個過程。有開始,有結束,屬於我們的時間,無論是長是短,與無垠的永恆相比只有一瞬。而這一瞬,是動態的,應該留下些什麼。這大概是我生命裡最大的突破,我不再為瑣事擔憂,真的能自由地去做好的、美的事情。比如科學,比如讓更多人感受到科學之美,而且是平等地、自由地。

政府管理學院 劉曉航

用知識理解世界

用實踐探求真知

用思維創造價值

「保持謙恭,追求卓越,成為對社會有價值的科研人。」

成長總是與對手相伴,而我的大學四年,正是在與最大的對手不斷較量的過程中,突破極限,超越自我,實現人生的進階,這個對手就是我自己。

左肩挑學工,右肩擔課業,超越自我,是頂住壓力,堅持選擇。大二學年,為了提高自己的商科素養,夯實交叉學科基礎,我在本專業課程外,又跨選了經管院4門專業課。30餘學分之外,6項學生工作又填滿了我所有的空閒時間。凌晨無人的京師廣場,備忘錄裡滿滿一頁的待辦事項,我似乎已到極限,要放棄嗎?退縮的誘惑是甜美的,但我深知走向成功沒有捷徑。我重燃鬥志,在學業上求深,在工作上求精,不僅獲得了國獎、寶鋼優秀學生獎,工作能力也得到了認可,獲評優秀學生幹部,打贏了平衡學業與學工的漂亮一仗。

中途轉科研,重新定位人生目標,超越自我,是勇敢邁向未知之境。大三前我一直認為自己會沿著從學工、實習到專碩的路走下去。但在與導師促膝長談後,我發現科研才是我的心之所向。為了快速入門,我在一年內同時開展了三項課題研究,但困難也隨之而來,數據結果混亂找不到頭緒,收到老師意見卻不知如何修改。我不免懷疑自己是否轉行得過於輕率,要放棄嗎?舒適圈內有觸手可及的未來,但不入未知之境,又如何能開啟人生更精彩的另一種可能。我沉下心來,不厭其煩地檢驗一個個猜想,擬定一個個模型,嘗試一個個參數,最終完成了4篇論文,發表SCI期刊,並在國際會議上講述我的科研故事。

棄商從工,再度出發,超越自我,是能破能立、忠於內心的擔當。在剛剛過去的保研季,我在北大光華金融和清華工業工程之間選擇了後者。施一公曾在一次演講中提到:中國最精英的學生都去學了金融,然而還有許多領域亟需創新人才。相比於金融行業,我意識到我的專業在智能製造領域能貢獻更多力量。於是,我放棄了已有成果,毅然轉向工業工程,從零開始,心懷科研報國的理想,大步向前方。

回首來路,迷茫過、猶豫過、懷疑過,但卻從未敗給過自己。面對學習和工作的重壓,半路出家做科研的困境,放棄熟悉領域的選擇,是放棄安逸,選擇挑戰;放棄舒適,選擇未知讓我這樣滾燙而精彩地活著!

教育學部 胡婉青

「求真濟世,知行合一」

用教育的力量,照亮更多的人

照亮更多人,就如同我被照亮那樣

學科知識讓我能夠自我審視,老師們對教育的熱誠讓我熱血澎湃。在這種浸潤之下,曾經畏懼考試的我,三年來專業成績第一。曾不擅長數學的我,獲美賽一等獎。曾被哮喘困擾的我,堅持鍛鍊後獲得校運會女子跳遠第三名。都說教育的本質是一個靈魂喚醒另一個靈魂,能夠在這裡被師大喚醒,我何其有幸。

我深信這份教育的力量,所以這幾年裡,我也想用這份力量去幫助更多的人。我做了這樣兩件事。

一件是開發一個適合低齡孩子的編程學習工具。在中國兒童中心授課,參與編程軟體mixly的開發等經歷讓我充分了解現在的編程教育。在實際教學中,我發現目前的編程教育並沒有照顧到低齡的孩子。我和隊友希望開發一個工具,讓他們可以用更加利於協作、保護視力的方式進行編程學習。我們的項目被評為國家級,所撰寫的論文也發表在國際會議上。項目結束過後,我沒有停止思考。之前設計的工具硬體成本太高,貧窮的家庭很難負擔。苦苦求索了近一年之久,我終於找到了問題的解決方案,我作為負責人發起了CodeWay項目,校賽金獎等獎項,專家、企業的支持都是對我們的認可。我不懈努力,是希望每個孩子都有機會拿到那把開啟未來的鑰匙。

另一件是通過摺紙傳遞跨學科的知識。一開始,摺紙只是一個愛好,隨後我參與了中科館委託的「現代摺紙科學巡迴展覽設計」項目。在這個項目中,我深深意識到以摺紙為載體進行科普不但創新還很有意義。幾年裡,我參與三支支教隊,前往全國三地進行創意摺紙課的教學。我一個人的力量始終是薄弱的,所以我參與教材《創意STEM摺紙之旅》的編寫、和小夥伴創建了STEAM摺紙學社,帶領社團面向大學生、老人、特殊兒童開展了多次公益培訓。一開始我只當摺紙是傳播知識的工具,但是看到老人們開心的笑臉,孩子們專注的神情,我發現摺紙也治癒了大家的孤單,釋放了生活的壓力。

這兩件事貫穿了我整個大學生涯,它們背後是我的初心,「照亮更多人,就如同我被照亮那樣」,它們背後是我的感激,因為我知道報答母校最好的辦法,是心懷天下,腳踏實地,讓木鐸金聲在這天地迴蕩!

新聞傳播學院 鍾龍輝

「當得起每一個失而復得,憑著我夠執著。」

大學三年轉瞬即逝,有三句話一直激勵和鼓舞著我前行。

一是校訓,學為人師,行為世範。

「作為教師,不但要在學術知識領域當別人的老師,行動和品格方面也應該成為世人的典範和榜樣。」每當我為來自不同初高中的學子介紹師大校訓、分享師大生活時,我都感到格外的自豪。師大是我的高考第一志願,雖然我不是師範專業,但我卻深深熱愛著教育。連續兩年前往白鴿利民項目開展支教,深受小朋友們的喜愛;連續兩個暑假帶隊前往不同省份進行實踐,獲得當地師生的好評;考取高中語文和幼兒園教師資格證,參加未教賽並獲獎,前往教育機構實習……我用行動證明我的熱愛。

二是院訓,傳薪播火,光明在望。

作為新傳人,我致力於推廣媒介素養教育,擔任過十餘場新傳專業分享的主講人,將抽象的理論知識用生動的語言傳播給更多感興趣的受眾。三年來,我勤奮學習,獲得人大、上交和南大的優秀營員,並保研至北大,為了把我的學習備考經驗分享給更多有需要的同學,我創辦了新媒體號,目前已服務超過一千名來自全國各地的新傳考生。200多期理論打卡,30餘篇答題經驗帖,還有精心策劃的公益批改,我希望能將自己的經驗分享給更多人。每當看到粉絲髮來的鼓勵和感謝,都讓我更堅信:我們每個人都有可能成為發光發熱的火種。

三是社訓,服務社會,奉獻愛心,推己及人,薪火相傳。

作為師英愛心社社長,我帶領著家人們一起做溫暖的事。倡議和發起唐愛馬拉松活動,吸引全國20餘所高校社團共同參與舉辦,號召師大近200名師生通過環保公益長跑的形式加入愛心捐助;在20餘所高校社團互相交流的年會上進行優秀項目匯報;打造特色家文化,推動志願服務次數穩步增長,指導3支實踐隊全部獲獎……我深深熱愛著我的社團,獲得自強之星、十佳志願者、十佳社團和十佳社長第一名等稱號。

陽光、快樂、孩子氣,自信、自強、正能量,當得起每個失而復得,憑著我夠執著。

地理科學學部 程雪雁

「高山上立,深海底行」

白眉初先生說:愛國,學地理之首;建國,學地理之本。我將帶著這樣的首和本,做普通人。

我是一個普通人。如果有人問我,你得過最有意義的獎是什麼,我可能會說——是2008年感動中國特別獎。那一年的感動中國特別獎,頒給了每一位中國人,他們都是普通人。我的專業,地理學,是一個普通的學科,從我們呼吸的空氣品質空間差異,到每天出行看的地圖導航,都是地理。地理,也是最普通的愛國教育,小朋友也可以指著中國地圖說,北京是這隻雄雞的心臟,寶島臺灣是它的一隻腳。

但是,地理,又是不普通的。

第一次察覺到它不普通,是大一在地緣政治課上,一張豎版中國地圖出現,南海九段線赫然眼前,這樣看中國,它不是一隻雄雞,而是一把火炬!曾任師大歷史地理部主任的白眉初先生,在他畫的全國地圖上最先畫出「九段線」雛形,他願意鑽這個「牛角尖」,做一個地理學者該做的普通的事,而這條「普通」的線,成為證明我國對南海領土主權的重要證據之一。

漸漸地,地理學好像讓我也變得不普通了一點,我開始思考普通人關注之外的問題:

生態文明建設應該以人為本還是以自然為本?京津冀大氣治理有效果嗎?師大的校園裡,哪個教學樓的垃圾最多,我們該怎麼進行垃圾分類?甚至,師大到底為什麼有這麼多烏鴉?

我試著辯證地看待人地關係,代表師大參加京區高校地理辯論會獲得亞軍;從空氣品質月報裡扒數據,分析近年來京津冀的空氣品質變化,一作發表中文核心論文;從數位化描線開始,分析我腳下這片土壤的有效態元素分布,獲得截止當時師大在超圖杯地理信息大賽的最好成績;連續一周每晚閉樓時間去教學樓統計垃圾種類與數量,結合在美國交流時記錄的垃圾分類方式,為師大垃圾分類建言獻策,在十九大專項調研中獲得優秀…普通,是在自己的專業上堅守,發出微緲但有力量的光——因為,中國,正由各行各業的普通人組成,他們,造就了世界上最令人驚嘆的不普通的騰飛奇蹟。Normal,是普通,但Beijing Normal University,讓我從普通的人成為不普通的地理人,讓我從普通的人成為努力踐行學為人師、行為世範的師大人。白眉初先生說:愛國,學地理之首;建國,學地理之本。我將帶著這樣的首和本,做普通人。

藝術與傳媒學院 吉韻光

講中國好故事

做新時代媒體人

如果要談起我的大學生活,不得不介紹的就是我手中的這臺相機。它叫「拾光」,撿拾回憶,記錄吉韻光經歷的每一寸時光。三年來我用「拾光」拍下了一萬四千三百多張的照片,這些既是我成長的記錄,也是我在每一個現場的見證。它就像我的一部分,看我所看,聽我所聽。

「拾光」記錄的第一張照片,就是三年前我與師大東門的合影。懷揣著一份期待,進入大學之後在保證專業學習的同時,我選擇加入了不同的學生組織,豐富了自己的大學生活。在「明月杯」現場,我用它拍下了師大學子為院系拼搏流下的汗水;在校歌賽後臺,我用它拍下了工作人員徹夜準備的身影;在畢業生晚會觀眾席,我用它拍下了師大畢業生相擁而泣的畫面。這些經歷,不禁令我動容,還讓我對師大產生了強烈的歸屬感。作為一個藝傳學子,我強烈的希望更多人能夠看到,能夠聽到,能夠和我感同身受。

於是,我開始用文字與圖片,通過新媒體分享我的見聞和我的理解。

除了傳播記錄師大校園裡的風採,我還與同學一起參與暑期實踐,用師大人的視角體驗祖國風貌。在遵義市習水縣,奔湧的赤水河畔,實踐隊員用畫筆繪製出一幅幅回憶先烈的作品;在贛州革命烈士紀念館,記錄著上萬革命烈士的大理石牆上,我找到了畢業於北師大的馬克思主義先行者鄺才誠的名字;在門頭溝區椴木溝村,我看到了京郊貧困村燒著柴火的生活環境,體味到了扶貧攻堅的不易。實踐途中,我拍下照片,製作成推送,讓更多人了解過去的崢嶸歲月,知曉師大學子親身實踐的青年責任與擔當。當我在實踐結束,將拍攝剪輯的椴木溝村旅遊宣傳片發給村支書的時候,我一直忘不了他對我豎起的大拇指。一次國家級優秀,一次市級優秀和一次校級優秀的實踐結果,是我們努力的見證。

習近平總書記在文藝工作座談會上指出,要堅持以人民為中心的創作導向,而我也一直將普通人的故事當作我的記錄對象。從師大校園到現在的媒體活動發布會現場,作為《光明日報》的實習編輯,我用我的思考撰寫評論,於《光明日報》刊文9篇,客戶端發稿60餘篇。

「幀紀流年,文鑄英華」是我對自己的定義,而「講好中國故事,做新時代媒體人」是我對自己的要求。以專業綜合第一名身份推免至北師大繼續學習的我,在未來將和「拾光」一起為師大記錄,為中國記錄,為時代記錄。

體育與運動學院 柴佳琪

做合格的體育人

行無悔的教育路

作為一名健美操高水平運動隊隊員,在大一時,我就給自己定下奮鬥目標:我要拿下健美操所有單項獎,為校爭光。因此,在訓練場上,我從不吝嗇自己的汗水,堅持每天3小時的訓練,無論寒冬酷暑,始終堅持如一,累計訓練時長2000多個時。三年來,我9次馳騁全國賽場,為師大而戰。2017年7月,我從「國家一級運動員」晉升為「國家級運動健將」,同年11月摘得健美操全國冠軍。一路走來披巾斬棘,我用自己的青春和汗水詮釋了「追求卓越,頑強拼搏」的競技體育精神。體育賽場上的自信也成為了我在專業學習上的強化劑。為了彌補因訓練而耽誤的學習時間,我不斷調整方法、提高效率,學習成績一路進步到第一,拿下了國獎和三好學生榮譽稱號。

在競賽和學業上勇攀高峰的同時,我時常在想作為師大體育人,能為體育事業的發展做點什麼。當體育的號角在校園響起,我作為學聯主席,積極響應「全民健身」的號召,組織開展了30餘場陽光體育系列活動,累計參與4000餘人次,營造了良好的校園運動氛圍。當體育的腳步走向社會,作為體育教育專業的學生,我積極踐行「四有好老師」精神。2000餘個小時,走過10餘個省市,只為給偏遠地區的孩子上一節生動有趣的體育課,用師大學子的星火去點燃孩子們的體育夢,中國夢。

今年暑假,我收到支教過的青銅峽一中的班級來信,上邊寫道「每每看到您獲得的榮譽,都讓我們為之振奮,您就是我們心中最好的榜樣」。是啊,有這麼多人在背後默默支持著我,以我為榜樣,我還有什麼理由緊張。於是我作為方陣隊長拿出自己最完美的狀態向祖國母親展示了高難度的健美操動作,圓滿完成任務。

在活動結束的那一刻,我回想起習總書記的那句話:「我們每個人的夢想、體育強國夢都與中國夢緊密相連」。體育強國夢已然成為體育人的奮鬥目標,而我作為北師大體育人,將繼續發揚「使命在肩、奮鬥有我」的精神,為母校的雙一流建設貢獻青春力量,為祖國建設體育強國而不懈努力!

哲學學院 吳雙同

做新時代有情懷、有溫度的青年馬克思主義者。

青春虛度無所成,白首銜悲亦何及。

我的宣傳海報中有這樣一句話——「做新時代有情懷、有溫度的青年馬克思主義者」。限定詞很多,但關鍵詞只有一個——馬克思主義。這既是我大學四年的關鍵詞,也是我未來人生的關鍵詞,因為我的保研專業正是馬克思主義哲學。或許有的同學一聽到馬克思主義,想到的便是政治考試。但事實上,馬克思很萌,馬克思主義很暖。

大學的時光,讓我感受到了馬克思主義的溫度。這種溫度體現在對底層民眾的深切感知和對人自由而全面發展的永恆追求中。馬克思告訴我,「只有禽獸才會漠視人類的苦難,而只關心自己。」在他的指引下,我開始了行程近七千公裡的田野調研和超三百小時的志願實踐。當我陪伴老人度過溫暖的一天,當我引導患者順利走入診室,我對老齡化社會和就醫難問題有了更深刻的理解。2018年,我主持的國創項目選擇了一個城鄉雙重邊緣群體,研究農民工隨遷子女的身份建構問題。或許我難以對這些棘手的難題做出根本性改變,但我願意為他們傳遞一份溫度。

大學的時光,讓我感受到了馬克思主義的情懷。這種情懷體現在對公平正義的不懈追求和對理想社會的無限憧憬中。倫敦海格特公墓的馬克思墓碑與柏林洪堡大學主樓正牆上刻著同一句話:「哲學家們只是用不同的方式解釋世界,而問題在於改變世界」。對我來說,11月26日是一個特殊的日子。一百年前的那一天,青年共產國際成立了;兩年前的那一天,我懷著激動的心情加入了中國共產黨,成為年級首批黨員。在北京市教工委「十九大精神進課堂」基礎課集體備課會中,我作為北師大唯一學生代表,向全北京市的思政課教師發出了師大學子的聲音。在中央電視臺《新聞聯播》和光明日報的採訪中,我作為95後大學生的代表,表達了對思政課未來發展的期待。

大學的時光,讓我更加堅定地要成為一名青年馬克思主義者。青春虛度無所成,白首銜悲亦何及。馬克思告訴我:「時間是人的生命尺度,也是人的發展空間。」 我三年綜合成績穩居專業前3,多次獲得京師獎學金和學術獎學金,公開發表學術論文4篇,組織、參與創新科研課題6項,獲評「北京市三好學生」。

一代人有一代人的長徵,一代人有一代人的使命。我願做一名青年馬克思主義者,帶著新時代賦予的底氣與自信,展現馬克思主義的情懷與溫度。

物理學系 劉肖一

動手動腦

格物致理

「我這個姑娘呀,一直深愛著物理。」

我大一時便加入了國家級本科生科研項目,後來又加入張宏寶老師課題組。一路摸爬滾打,不會的,學!不懂的,問!我記得碰到一個關於黑洞表面引力大小的證明問題,冥思苦想數日以後,我和導師決定請教目前廣義相對論界最有話語權的人之一——芝加哥大學的Wald教授。兩天之後他表示只能給我們定性的解釋,無法給出定量的說明。對於我這樣一個沒有太多經驗的研究者,這一回復反而激起了我的鬥志,連續通宵兩晚,終於給出了證明。這樣的困難不知道遇到了多少次,但我從未放棄,終於,今年十月份在高能物理方向SCI一區top期刊JHEP和PRD上分別發表關於強弱宇宙監督假設的文章。

我這個姑娘呀,一直深愛著物理。這份熱愛不僅在於學習與科研,更在於溫暖和幫助更多的人。我曾去樹仁小學支教,用物理知識向孩子們解釋生活中有趣的現象;也曾參加北師大三附中朋輩項目,為物理學習有困難的同學答疑解惑。我依然記得自己在學業指導室為師弟師妹分享考試經驗的聲音,記得在物理視界作為一名普通幹事忙碌工作的身影,正是這份熱愛讓我意識到肩上的責任,給了我無窮的力量。

致大盡微當努力,位卑未敢忘憂國。我深知基礎物理研究絕不能局限於某一封閉的環境,所以我決心出國深造,錘鍊過硬本領,勇擔時代使命,待學成之日,回到祖國,儘自己綿薄之力促進祖國基礎科學的發展。

我曾仰望星空,看到了西北戈壁灘的風沙,看到了寰宇天宮號的建設,看到了近代中國物理人一代代的耕耘;今後我將繼續腳踏實地,站在巨人肩膀,捕獲更遠的星光。

外國語言文學學院 張子浩

讓中國走向世界,讓世界更懂中國

當下世界正處於百年未有之大變局,作為新街口外大街的19號,我想用自己的聲音和行動去make a difference。

我曾在擁擠的公交車上來回顛簸四小時,每周去大興區的打工子弟校支教,一教就是一年。我曾半蹲在母親居敬老院裡陪伴孤獨的老人,一蹲就是三年。在白鴿青年志願者協會當主任,在暑期支教團當團長,我帶領著百餘名師大同學,服務各類社會群體超過千人。還記得我在六盤水鄉村學校教授一帶一路主題課程的時候,有孩子對我說「老師,謝謝你讓我看到了大山外的寬廣世界,要不是你,我混個初中畢業證書就走人了」;還記得敬老院有奶奶對我說「這最後幾年,你們北師大的孩子是我見的最多的人,謝謝你們」。每當這時候,我會覺得我的付出可以讓這片土地上有人的生活變好一點點。另一方面,這些經歷也讓我更加了解我的國家,這樣我才能更好地去讓別人讀懂她。從師大走向中國大地,公益實踐讓我更加了解「中國」一詞的含義。

同時,我也從九百六十萬平方公裡走向整個國際舞臺,修讀英語和傳播學雙學位,努力做著中國和世界之間的溝通橋梁,用中國聲音詮釋「世界」二字。譯製長達150分鐘的CGTN中非合作專題片、珠峰紀錄片,我講述著中國成果和中國精神;經學校選拔擔任「一帶一路」高峰論壇新聞中心志願者,協助頂尖媒體報導,我在國際傳播中促進文化互通,構建大國形象。還記得我在翻譯中國對非援助紀錄片時的一段素材,攝像機對準了幾個非洲小孩,他們有些瘦弱,身邊環境惡劣,也可能沒有見過眼前這個金屬製品,只知道這是一個可以表達自己的機會,他們用生澀的中文爭先恐後說著「woaizhongguo,xiexieni」。那一刻我的心中滿是感動,原來我的國家正在做著這麼有意義的事情,我也很慶幸我能夠有機會去見證、去向世界講述,去讓更多人知道,讓更多人參與。

大學四年,有人通過學業認識我,有人通過我帶領的公益組織認識我,有人通過我跳街舞的舞臺認識我。而此刻站在這裡,我最想把我的理想和堅持傳達給大家。當下世界正處於百年未有之大變局,作為新街口外大街的19號,我想用自己的聲音和行動去make a difference。

熱愛自己所熱愛的,堅守自己所堅守的,不負時光,不負自己。 在屬於我們自己的青春年華裡,讓我們以他們為榜樣,執著追求,敢於築夢!

來源:北京師範大學 北京師範大學黨委學生工作部 文案、排版:韓明均 責任編輯:黃釗藝

相關焦點

  • 中國民航大學第十九屆「十佳大學生」評審會現場,個個優秀!
    經過激烈又精彩的「神仙打架現場」,10位候選人脫穎而出,榮膺第十九屆「十佳大學生」稱號。同學們在這三年的學習生活中付出了很多努力,也參加了各種各樣的活動,雖然十五位候選人中有五位同學遺憾落選,但他們每個人都是最優秀的中航大學子,我為他們感到驕傲!對於低年級的同學而言,平時要多注重知識上的積累,全方面地培養自己的技能。優秀的人從來都不是只知道學習的「書呆子」,要積極參加各種活動。
  • 身邊的榜樣 | 十佳大學生劉思穎學姐
    她,就是我們的「十佳」優秀大學生——劉思穎學姐。下面,讓我們一起走進她的大學生活吧!《沿途小鎮—井陘天路民俗扶貧新思路》省級立項 負責人6.河北經貿大學2019-2020學年「十佳」優秀大學生7.河北經貿大學第一屆冰雪運動會接力女子組第六名8.河北經貿大學第一屆冰雪運動會 團體第七名9.河北經貿大學暑期社會實踐 校級先進個人
  • 超級學霸:這25人將「爭奪」北航本科生最高榮譽,都非常優秀!
    曾獲全國大學生物理競賽北京賽區一等獎、北航物理競賽一等獎(第三名)、北航數學競賽二等獎、國家獎學金、學習優秀獎學金特等獎、社會工作獎學金特等獎、航空材料獎學金、校三好學生、校優秀團員、校優秀生等。在科技創新方面表現突出。瞄準學術前沿,開展新能源材料第一性原理計算研究,涉及二氧化碳催化,新型電池等多個領域。
  • 2018北京大學年度人物出爐:共10人,都是學霸,太優秀了!
    2018年獲國家獎學金、北京大學三好學生標兵,綜合測評位列年級第一;曾任外國語學院學生會副主席,曾獲光華獎學金、北京大學三好學生、北京大學優秀團員等。向洋進入希伯來語系學習三年來,專業課平均績點為3.94(滿分4.00),在2018年的以色列希伯來語最高等級考試中,向洋取得了99分(百分制)這一罕見高分。
  • 2018中南大學10大年度人物名單出爐,不僅僅是學霸,都非常優秀!
    朱學紅副校長宣讀了2017-2018學年優秀大學生和優秀大學生集體的表彰決定,安薩爾江艾尼瓦爾等10名同學獲中南大學2018 年大學生年度人物獎,陳杭等10名同學獲大學生年度人物提名獎,陳彥鈞等50名同學獲2017-2018學年優秀學生標兵、鍾乙源等3668 名同學獲優秀學生,楊禕璇等30名同學獲優秀學生幹部標兵、趙晗等1105名同學獲優秀學生幹部,地球物理1602
  • 榜樣!2018「中國大學生自強之星」名單公布,共1960人,向你們學習
    為在當代大學生中樹立一批可親、可敬、可信、可學的榜樣,全國學聯等共同組織開展了2018年度「中國大學生自強之星」獎學金推報工作。資料圖 自強之星經各高校推薦、省級初評、全國評審等環節,尋訪到了一批在愛國奉獻、道德弘揚、科技創新、自立自強、志願公益、身殘志堅等方面具有突出事跡,在當代大學生中能起到榜樣引領作用的自強典型
  • 優秀導師如何指導學生:基於「十佳導師」參評事跡材料的分析
    全文1695字,預計閱讀3分鐘 今天,就讓我們從宏觀的學校整體視角走向微觀的個人經驗,看看導師團隊中的佼佼者——「十佳研究生導師」都有哪些有益經驗。
  • 復旦大學評選十佳青年志願服務先進集體、抗疫優秀團支部
    為弘揚復旦大學青年志願者精神,展示優秀志願者風採,進一步激勵廣大志願者積極投身志願服務事業,日前,復旦大學團委面向全校師生開展了2020年十佳青年志願服務先進集體、抗擊疫情優秀團支部評選工作。本次活動共評選出10個青年志願服務先進集體和5個抗疫優秀團支部,復旦大學學生法律援助中心等10個青年志願者服務隊獲評十佳青年志願服務先進集體,復旦大學新聞學院2017級本科生第一團支部等5個團支部獲評抗疫優秀團支部。這些優秀集體,各自以獨特的方式在疫情期間發光發熱,服務社會,為抗擊疫情貢獻了一份力量。
  • 深化創新創業教育 賦能理科人才培養——浙江師範大學化學與生命...
    浙江師範大學化學與生命科學學院深入學習關於高校創新型人才培養的系列重要講話精神,緊扣立德樹人根本任務,深化創新創業教育改革,聚焦家國情懷深厚、理論基礎紮實、科學素養厚實、創新能力突出的高素質創新型理科人才培養目標,構建了「三融入三推進」的全程貫通式創新創業教育體系,將創新創業教育融入思政教育、專業教育、二三課堂等人才培養全過程,實施「意識—價值觀—能力」三層次推進,培養質量不斷提高,育人成效不斷凸顯
  • 國家級獎項7項,保研清華讀博,他被評為吉大「十佳大學生」!
    王熠:寧可一思進 莫在一思停王熠,男,漢族,中共黨員,山東煙臺人。吉林大學電子科學與工程學院微電子科學與工程專業2016級本科生,吉林大學2019年度十佳大學生。現已保送至清華大學繼續深造。但是,能夠合理規劃時間的他,從不因學生工作而耽誤學習成績。王熠2018年參加電子學院優秀學生標兵頒獎典禮在王熠身上,你能充分認可「興趣是最好的老師」這句話。
  • 教師搖籃高校,教師高校排名第一,北京師範大學近年來分數線
    物理學北師大的基礎學科都很不錯,考研做科研或者做老師等等,出路很多很多。近年來,有70%左右的應屆本科畢業生保送或考取研究生,其中出國深造的學生約佔10%-15%,保送生約佔50%。生物科學與生物技術北京師範大學生命科學學院在全國的排位比較靠前,本科基本可以和北大抗衡。
  • 去年約5萬名本專科學生獲國家獎學金,百名優秀代表公布
    李 祥北京交通大學測控技術與儀器專業學生。響應國家號召,志願參軍入伍。先後隨部隊執行藏區維穩駐訓、湖北抗洪搶險及G20杭州峰會安保三項大型任務,獲嘉獎2次、「優秀士兵」稱號1次。參加科研競賽獲市級以上獎項兩項,先後獲各類獎學金共10項。何雄男東北大學信息科學與工程學院2015級本科生。
  • 蘇州科技大學2019大學生年度人物出爐!
    個人事跡:自幼與音樂結緣,學習鋼琴十六餘年,是音樂賦予了她一顆向陽而生的心。她勤勉好學、勇於探究,每學年綜測績點都位列專業第一,現主持江蘇省大學生創新創業訓練計劃項目一項;她篤實務行、精益求精,曾任音樂學院團委副書記、蘇州科技大學合唱團團長。
  • 這10間師範大學,考上基本就是有「編制」的教師!大家還都服氣
    再有,條件都符合,競爭力也很大,報考教師編制招聘者人數眾多,總之考個教師編很困難。 但是,在考教師編制很難的大背景下,這10所師範大學的畢業生,各中小學搶著要,拿個事少、錢多、離家近的教師編制很輕鬆!
  • 快訊:哈爾濱工業大學第10屆研究生「十佳英才」出爐,都有多優秀?
    歷時一個多月,經過初評、複評、網絡投票和現場終評答辯、公示,哈爾濱工業大學第十屆研究生「十佳英才」最終評選結果揭曉。該評選活動由研究生院主辦以「奮發作為展英貌 追求卓越新百年」為主題,一校三區共有43人進入初賽,33人進入複賽、19人入圍決賽。
  • 長春市雙陽區入選全國鄉村振興農村創新創業十佳優秀案例
    雙陽區委書記唐鐵生(左一)參加全國鄉村振興農村創新創業優秀案例發布活動  魯網10月28日訊  10月22日,在第26屆中國楊凌農業高新科技成果博覽會上,長春市雙陽區入選全國鄉村振興農村創新創業十佳優秀案例,成為吉林省唯一入選的縣市區,長春市雙陽區委書記唐鐵生參加了優秀案例發布會。
  • 安慶師大一學子獲評省博物館「十佳志願者」
    【摘要】 日前,在2020年安徽省博物館「十佳志願者」推介活動中,安慶師範大學外國語學院師範英語專業2017(1)班的劉沁獲評安徽省博物館「十佳志願者」。
  • 貴州創谷·首屆創業金點子大賽暨「十佳創業企業」評選活動落幕...
    近日,「貴州創谷·首屆創業金點子大賽」暨「十佳創業企業」評選活動在花溪大學城創客聯盟總部基地舉行。 評選活動由貴安新區大學城管委會主辦,貴安新區科創產業發展有限公司承辦,貴安大數據發展促進會協辦。
  • 「十佳」團隊推選 | 江蘇師範大學神經語言學導師團隊:做育人者,當實幹家
    ,促進研究生教育改革發展,江蘇省學位與研究生教育學會、江蘇教育報刊總社今年聯合開展第二屆江蘇省「十佳研究生導師」和「十佳研究生導師團隊」推選工作,推選一批優秀研究生導師和優秀研究生導師團隊。團隊擁有自己培養與申報的教育部長江學者2人,國家萬人計劃教學名師1人,教育部新世紀人才1人,江蘇省社科名家1人,江蘇省333一層次人才(江蘇省中青年首席科學家)1人,語言學領域唯一的江蘇特聘教授1人,其他江蘇省「333工程」「青藍工程」人才7人。團隊還入選江蘇省首批「青藍工程」科技創新團隊,優秀教學團隊和優秀學科梯隊,榮獲「江蘇省工人先鋒號」等榮譽。
  • 首都師範大學學生在第十三屆北京市大學生物理實驗競賽中再獲佳績
    日前,第十三屆北京市大學生物理實驗競賽成績揭曉,首都師範大學選拔出的七支參賽隊伍全部獲獎,其中2支隊伍獲得一等獎、3支隊伍獲得二等獎、2支隊伍獲得三等獎,蘇波老師被評為優秀指導教師,另外學校還獲得最佳組織獎。