如果你對太空探索感興趣而不知道馬斯克,結果就會好比你學了三年的物理而不知道愛因斯坦!
馬斯克主導的SpaceX公司在5月的第一天發布了一段只有1分40秒的超短視頻,你可能覺得這沒有什麼,不就是發布了一段視頻麼,但如果你了解完馬斯克在太空探索領域最近十年的追求與其取得的成就,你就會對下面這句話深信不疑:
這是馬斯克向世人發出的一個強烈信號,一個其即將開啟人類探索宇宙新紀元的信號!
首先先解釋一下你心中可能的第一個疑慮:
這段1分40秒的視頻說了些什麼?
其實這段視頻是馬斯克炒的一個冷飯,但卻是即使他吃過三回還想吃的冷飯。
2020年1月19日,SpaceX在佛羅裡達州的甘迺迪航天中心完成了其首次發射逃逸系統的測試。發射逃逸系統簡單來講就是火箭在將宇宙飛船送往太空的途中,如果發生了緊急事故,該系統可將宇宙飛船跟火箭快速分離,前者會藉助回收手段比如降落傘等將太空人安全送回地表。
發射逃逸系統是載人航天領域最重要應急系統,因為太空人是這一領域中最寶貴的資源!火箭沒了可以再造,一旦太空人發生意外,培養成本巨大,且因為培養周期很長,太空探索很容易出現真空期!
SpaceX公司的宇宙飛船名叫「龍飛船」,因其最初設計就是為載人航天服務的,所以SpaceX在向外界介紹時通常稱其為「載人龍飛船」(Crew Dragon)。從龍飛船誕生之初,SpaceX一直期盼著這一天,但發射逃逸系統技術難點很多,直到2020年的1月19號,SpaceX才迎來了發射逃逸系統的首次實地測試,當天參與測試的獵鷹一級火箭已是一枚「4手」火箭,也就是它已成功發射和回收了3次,二級火箭全新,載人龍飛船內未搭載真人太空人。火箭點火1分25秒之後,一級火箭的9個發動機全部熄火以模擬動力故障,一瞬間載人龍飛船跟二級火箭分離並加速在前進方向上「逃逸」,12秒之後的1分37秒,一二級火箭被引爆,有網友戲稱馬斯克為了慶祝載人龍飛船發射逃逸系統的測試成功,故意花費了3900萬美元為世界獻上了一個絕無僅有的煙花表演!這裡為什麼是3900萬美元呢?一枚全新的獵鷹9號造價是5000萬美元,其中一級火箭造價3000萬,二級火箭造價900萬,一對整流罩造價600萬,此次測試是獵鷹9號一二級火箭加上載人龍飛船共同完成的,只留下了載人龍飛船,一二級火箭同時變成了煙花表演。
此時你心中應該有了第二個疑慮:
SpaceX為什麼在5月1號重新發布此次測試的一個精簡視頻呢?
這裡其實就是馬斯克對外發出的一個明確信號了:
2020年1月SpaceX已掌握了載人航天領域的一項重要技術,這也是NASA針對載人航天系統CheckList上的最後一個測試項,而NASA是SpaceX最大的客戶,發射逃逸系統的驗證通過標誌著SpaceX已可承接NASA的各種航天訂單,對SpaceX公司在航天領域的發展至關重要!與此同時,如果SpaceX有能力將太空人送往太空,美國航空將徹底擺脫對俄羅斯聯盟號宇宙飛船長達9年的依賴,同樣具有裡程碑式的意義!
在2020年的4月初,美國的一位太空人跟俄羅斯的兩名太空人共同乘坐俄羅斯聯盟號宇宙飛船到達國際空間站,在一個月之後也就是2020年5月下旬,美國會將另外兩名太空人送到國際空間站,而執行5月份這次飛行任務的,正是SpaceX的獵鷹9號和載人龍飛船!所以此時大家應該就明白了,SpaceX為什麼要在5月的第一天重新發布了一段發射逃逸系統驗證通過的視頻,這顯然是一個強烈的暗示:5月已到來,SpaceX將為美國的載人航天拉開新的序幕!
SpaceX的強大可能會讓你想產生第三個疑慮,其實也是關於SpaceX的最大爭議:
它到底是不是一家私人公司?
因為SpaceX在航天領域的表現實在是太耀眼了,很多人都懷疑它到底是不是一家私人公司呢?這裡先給大家列舉一下SpaceX的基本資料,信息來源於維基百科:
SpaceX是埃隆·馬斯克在2002年創建的一家美國私人航空製造和太空運輸服務公司,總部位於加州霍桑市,該公司的目標是降低太空運輸成本以及火星殖民化。
在這段描述中,已明確指出SpaceX是一家私人公司,但如果僅靠「私人」二字就說SpaceX是一家私人公司,多少還是不能讓人信服,那麼判斷一家公司是否是私人公司,最合適的方式應該是梳理一下公司的主要成就以及運營方式,這裡先給大家列舉一下SpaceX取得的主要成就:
除了火箭的垂直回收,其它技術能力對國家級航天局沒有難度,但對民營企業而言,每一項成就都可以載入史冊,這也是為什麼SpaceX近幾年越來越紅的原因。
自2008年起,SpaceX跟NASA籤署了兩項重要合同,其一是使用龍飛船對國際空間站的補給任務,該合同幫SpaceX成功度過了2008年的資金斷裂風險,其二就是載人航天合同,這正是上面提及的那段短視頻中的內容,另外SpaceX也從NASA那裡搶到了載人登月的部分合同,跟其它公司合作共同為載人登月甚至火星提供技術服務。
通過上述成就以及已完成的商業發射任務可知,SpaceX走的是自研產品+籤署商業合同的運營方式,這種方式正是各大商業公司典型的運作方式!
亞馬遜是全球的電商及雲計算巨頭,其老闆貝索斯名下也有一家航天公司名叫藍色起源,該公司跟SpaceX是直接的競爭對手,都在積極拼搶NASA的各種訂單,馬斯克曾經更是怒噴貝索斯是只會剽竊的小貓!由此可見,SpaceX跟藍色起源一樣,都是私人公司!其實再想想美國的其它巨頭公司,比如微軟蘋果谷歌,哪一個不是由私人創辦的呢?
人們在爭論一家公司是不是私企的時候,爭論的核心不是公司表面上的控制權,而是公司科技能力的真正使用權,因為科技能力能否發揮其積極作用取決於其真正使用者的善與惡,這就上升到了人類文明的高度!
SpaceX可以送人上天,可以將貨物發送到太陽軌道,未來有能力實現載人登月載人登陸火星,但如果僅從SpaceX的角度來看,這些技術能力一方面是由馬斯克的個人理想驅動的,另一方面還是迫於企業生存的壓力,說白了就是通過不斷提高公司的技術能力實現盈利!美國的科技市場擺在那裡,如果馬斯克不做,別人也會做,比如貝索斯。SpaceX科技能力的真正使用者有兩位,一位是通過籤署合同獲得太空運輸能力的NASA和其它商業公司,另一位就是SpaceX自己。NASA可以借用這種能力實現太空科研與探索,SpaceX可以藉助自身實力布局空間戰略比如星鏈,至於二者在科技能力的使用結果上是否造福人類還是危害人類,完全決定在二者手中,但科技能力始終是一種積極的存在,因為它能讓人類對整個宇宙了解的更多一些。
最後我們總結一下SpaceX為什麼會在5月拉開人類探索宇宙的新紀元:
其一是前幾年被人們看衰的火箭回收技術可以說已達到了讓人感到「疲倦」的境界,這將大大降低其發射成本,高頻次的火箭升空勢必會推動人類探索宇宙的節奏;其二,載人龍飛船萬事俱備只欠東風,如果5月份的載人飛行一切順利,馬斯克將直接成為美國的英雄,間接的成為世界的英雄;其三正在建造的星艦可以吸取獵鷹9號和載人龍飛船的各項技術經驗,成為SpaceX下一代的核心運載工具,成本更低,載荷更高!可回收火箭和載人龍飛船的絕佳組合勢必會成為世界航天的參照樣板,從而間接的推動人類整體的宇宙探索進程,為人類整體的宇宙探索翻開新的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