就在人們覺得2020年再發生什麼都見怪不怪的時候,億萬富翁埃隆·馬斯克(Elon Musk)做了應該會絕對讓你瞠目結舌的事:把晶片植入豬腦。
當地時間8月28日下午,在位於加州弗裡蒙特縣的「神經連接」公司(Neuralink)總部,馬斯克和一群尤卡坦豬一起現身。其中一些豬(其中一隻名叫格特魯德)之前接受過外科手術,由機器人將最新版本的Neuralink設備植入它們的大腦。這款設備直徑23毫米,厚度8毫米,擁有1024路連接,能夠感應溫度氣壓,並讀取腦電波、脈搏等生理信號。
彭博新聞社記者Ashlee Vance在現場目睹了格特魯德的風採。Vance稱,他很難從格特魯德身上找到任何植入或手術的證據,這隻動物的傷口已經完全癒合。它在Neuralink公司辦公室蹦蹦跳跳,就像其他一些沒有植入物的豬一樣。
植入Neuralink設備的小豬格特魯德
「但是,當我給格特魯德餵一根胡蘿蔔並撫摸她的鼻子時,她身後的一個巨大電腦屏幕活躍起來,顯示出她的神經元在活動,並對我的觸摸作出反應。」 Vance說,「接下來,格特魯德放屁了,我把這當成是對我們互動的肯定。」
透過直播現場,馬斯克也向全世界展示了豬腦活動的實時無線傳輸。當演示的獸醫撫摸受試小豬的鼻子時,在設備連接的1024個電極作用下,受試小豬腦內的電波信號清晰可見。
為了證明其技術的安全性,Neuralink公司表示,他們已經從一些動物身上取出了植入物,並發現這些動物恢復了正常生活,沒有明顯的不良影響。
馬斯克在會上熱情洋溢地談到了這項技術在解決腦損傷和其他疾病方面的潛力。「神經元就像線路,你需要一個電子的東西來解決電子問題,」他說。
電極
Neuralink的計劃和技術的首次重大披露是在2019年7月舊金山舉行的一次類似活動中。當時,Neuralink曾一度打算使用植入物和另一個放置在耳朵後面的設備來處理諸如無線通信之類的事情。然而現在,它已經把所有的東西都捆綁在了一個小設備上。
一直以來,哲學家、科幻愛好者和空想家都有過借用外力增強智力或者掌握讀心術的想法。近些年來,有不少的創業公司都在這些方面進行嘗試。CTRL-labs和Kernel等公司正在開發外部設備,用於從人體外部檢測神經元的放電模式,並將其傳輸給計算機。下一階段就是如何安全地將設備植入大腦,那裡的神經信號最強,而且這個過程也可以進行得更快。可是毫不誇張地說,事實已經證明了要做到這一點並不容易。
馬斯克和其他Neuralink員工提出的主要論點是,現有的技術太危險、太麻煩,而且廣泛使用的局限性太大。如今,最強大的植入物需要人們經歷高風險的手術,而患者往往只有在醫生和專家的監督下才能體驗到這項技術的好處。除此之外,植入物的壽命可能會縮短,因為大腦將植入物視為入侵者,在植入物周圍形成疤痕組織,幹擾電信號。於是,Neuralink公司嘗試製造一種更接近消費電子設備的植入物,這種植入物比現有產品更小、更便宜,對腦組織的影響更小,但可以處理更多的大腦數據。
在以往的醫學研究中,腦機接口是有線的,頭上掛著線走來走去,不方便也不美觀。馬斯克稱新一代的Neuralink設備是完全無線的,使用感應充電,設備的電池續航時間為一整天,可以直接連接到佩戴者的智慧型手機上。
安裝設備的新款手術機器人可以自動完成所有手術工作,先開顱,取下一小塊頭骨,再植入電極和電線,最後安裝Neuralink設備填補頭骨的空缺。
馬斯克表示,植入手術可以在一個小時內完成,而且不需要全身麻醉。只要處理得當,手術中都不會流血,術後腦袋上只有一個小疤痕。
植入腦機接口設備的流程圖,以及Neuralink開發的腦機接口手術機
至於Neuralink公司,馬斯克希望能將其從目前的100名員工增加到大約1萬人。正是這種雄心壯志,再加上理論上的未來能力,比如將音樂直接送入人的大腦,才有可能將Neuralink從一個昂貴的研究項目轉變為一家消費電子公司。
對於這家四歲的初創公司來說,這次演示意在表明,Neuralink的腦機接口技術正在進步,有望在未來某一天安全地應用於人類。這種腦機接口技術可能會幫助一些身體狀況不那麼理想的人,同時也為一系列瘋狂的科幻場景打開了大門。
在過去的26年裡,伊隆·馬斯克(Elon Musk)有太多值得炫耀的東西,包括早年的一家網絡銀行、太陽能屋頂瓦、隧道挖掘機、電動汽車、可重複使用的火箭,甚至偶爾騎著火箭的電動汽車。如今,得益於這幾隻活蹦亂跳的尤卡坦豬,人們不禁在想,他的手裡是否又會又多了一張王牌。
當然,許多在動物身上起作用的治療方法,到了人體測試階段都以失敗告終。即使植入物按照預期發揮了作用,該公司也需要證明它在治療上的安全性和有效性——許多科學家認為這依舊是一個懸而未決的問題。只有當所有這一切都完成後,其他消費者才有可能開始選擇微創顱骨鑽孔。