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滅蚊大作戰:中國一田間試驗幾乎根除傳播登革病毒的白紋伊蚊
當地時間7月17日,英國《自然》雜誌發表的一篇論文顯示,一項在中國開展的田間試驗幾乎根除了白紋伊蚊。這種方法通過將雌蚊絕育與雄蚊感染相結合,達到了控制蚊媒種群的目的。目前,控制白紋伊蚊的傳統策略主要有兩種。一種是先利用輻射讓雄蚊絕育,再進行野外釋放。由於該方法會降低釋放雄蚊相對野生雄蚊的生殖競爭力,因此效果並不理想。另一種方法則讓雄蚊感染一種名為沃爾巴克氏體(Wolbachia)的共生菌,這些雄蚊與未攜帶相同沃爾巴克氏體類型的雌蚊交配後會產生不相容現象。
-
「以蚊滅蚊」|雄蚊感染 雌蚊絕育,新滅蚊技術登上《自然》
一種滅蚊新方法已經出現——通過雄蚊感染沃爾巴克氏菌與雌蚊絕育相結合,達到「以蚊治蚊」的目的。
-
蚊子工廠:「感染+輻射」不論雌雄100%絕育
作為登革熱的主要傳染媒介,白紋伊蚊在這個夏天卻迎來了一項讓它聞風喪膽的「黑科技2.0版」——沃爾巴克氏體菌感染+低劑量射線,使白紋伊蚊100%絕育,數代之後,將種群清除。 執行這項清除任務的,是它們的同類,一種更特殊的白紋伊蚊組成的「蚊子敢死隊」。它們是如何「以蚊治蚊」的?
-
世界最大蚊子工廠:雄蚊變身「絕育雄兵」
原來這是中山大學-密西根州立大學熱帶病蟲媒控制聯合研究中心主任奚志勇團隊研發出的「以蚊治蚊」的絕招,正在導演蚊界「無間道」,被釋放的白紋伊蚊雄蚊都成了「特洛伊木馬」。它們被注射了「絕育疫苗」,與野外的白紋伊蚊雌蚊交配後,就能讓雌蚊所產的卵不能發育。這不但能降低白紋伊蚊的種群密度,還能控制登革熱等疾病的傳播。
-
探秘世界最大蚊子工廠:每周生產50萬絕育雄蚊(組圖)
這是沃爾巴克氏體技術控制蚊媒及阻斷登革熱項目在國內的第一次田間試驗,目前局部地區的種群壓制效果已經超過90%。 放蚊子的技術活 每個桶裡裝著500隻左右的白紋伊蚊雄蚊,圓桶紗網上的棉花團浸泡著糖水,在釋放前給蚊子最後補充一次能量。「白蚊伊蚊活動高峰期是從早上7點到晚上五六點,我們希望釋放的雄蚊在這期間能成為交配競爭的贏者。」 7月22日早上7點半,韋迎陽帶著項目組工作人員,照例開著機動三輪車,車上裝著幾百個塑料圓桶,每個桶裡裝的是500隻左右白紋伊蚊雄蚊。
-
7.5億隻轉基因蚊子來了,美佛羅裡達州開啟大規模滅蚊行動
7.5億隻雄蚊釋放計劃埃及伊蚊是登革熱、寨卡病毒等疾病的傳播媒介。在佛羅裡達州,埃及伊蚊常常出沒於城市地區,甚至對殺蟲劑產生了抗藥性。計劃眾的7.5億隻轉基因蚊子由一家總部位於英國的Oxitec公司研製,代號為OX5034。
-
幾年前,科學家在廣州釋放了數百萬隻蚊子,現在……
比如,有一種策略是利用輻射讓雄蚊不育,再把它們放到野外。因為白紋伊蚊只有雌蚊吸血,雄蚊吃素(取食植物的汁液),所以投放出去的雄蚊對人類沒什麼影響,又可以幹擾雌蚊產下後代。但是後來發現,不育雄蚊通常比較虛弱,相比野生雄蚊,難以吸引雌蚊子。因此光靠這種「昆蟲節育技術」,控蚊效果還不理想。
-
中國「絕育雄蚊」飛向全球防疫前線,「以蚊治蚊」直接有效
科研人員在「蚊子工廠」成蟲飼養區查看蚊子的生長情況在廣州高新技術開發區內,有一家面積達3500平方米的「蚊子工廠」,每周,這裡能產出500萬隻被稱為「蚊子戰士」的「絕育雄蚊」——體內帶有沃爾巴克氏體的白紋伊蚊雄蚊。
-
「以蚊治蚊」:滅蚊黑科技的生態難題
在全世界,有超過3000種的蚊子,實際叮人、傳播病毒的只佔其中一小部分。在中國,最常見的吸血「家蚊」是庫蚊,在亞洲和歐美國家,常見的吸血、傳毒者是埃及伊蚊與白紋伊蚊。讓蚊子徹底滅絕是個終極難題,而這一結果會給全球生態系統帶來的影響也尚未可知。
-
養蚊子的工廠?每周生產50萬絕育雄蚊
探秘世界最大蚊子工廠廣州市蘿崗區高新技術產業開發區科學城加速器園區的一棟大樓內,藏著目前世界上最大的蚊子工廠。每周,這裡生產出50萬甚至上百萬隻「絕育」蚊子,被送往廣州南沙沙仔島釋放。原來這些「絕育」蚊子名叫白紋伊蚊雄蚊,身上攜帶新型沃爾巴克氏體。
-
「以蚊治蚊」:滅蚊黑科技的生態難題
在全世界,有超過3000種的蚊子,實際叮人、傳播病毒的只佔其中一小部分。在中國,最常見的吸血「家蚊」是庫蚊,在亞洲和歐美國家,常見的吸血、傳毒者是埃及伊蚊與白紋伊蚊。讓蚊子徹底滅絕是個終極難題,而這一結果會給全球生態系統帶來的影響也尚未可知。因此,科學家們想出了一些折中的辦法來避免蚊子帶給人類的困擾。
-
對付登革熱 此蚊來「幫忙」
在全球範圍,白紋伊蚊就是最具有侵越性的入侵物種之一,同時也是登革熱和寨卡病毒病的主要傳播媒介。然而,傳統的化學消殺法對白紋伊蚊的控制效果不佳。奚志勇團隊經過多年潛心研究,利用共生菌和射線相結合的技術,釋放攜帶沃爾巴克氏體的雄蚊,讓白紋伊蚊「斷子絕孫」,以達到種群控制的效果,最終阻斷登革熱等疾病的傳播。
-
中大科學家發明「以蚊治蚊」技術領先全球!袁隆平鍾南山紛紛點讚
昨日,「滅蚊黑科技,中國獨角獸」高峰論壇暨新聞發布會在廣州召開。奚志勇透露,這項技術將逐步推廣運用,將來普通家庭有望像買普通的滅蚊藥一樣來購買他們的產品。奚志勇教授基本消除兩個野外試驗點蚊蟲種群每年,全世界有約一半的人口面臨登革熱的危險。每年蟲媒病就要殺死約47萬多人。
-
廣州有城中村已試點投放「絕育蚊子」,下一步將會是老城區!
南都記者採訪「以蚊治蚊」團隊負責人奚志勇教授了解到,目前「絕育蚊子」已進入廣州市區的一城中村進行現場試點測試,下一步將進入老城區試點。世界最大「蚊子工廠」的周產量預計達5000萬隻。培育中的蚊子。「絕育蚊子」技術已進入廣州市區進行現場試點測試釋放攜帶沃爾巴克氏體的雄蚊進行種群控制,釋放攜帶沃爾巴克氏體的雌蚊進行種群替換———讓蚊子成為對抗登革熱蚊子的「武器」,這是中山大學奚志勇教授團隊「以蚊治蚊」抗登革熱的兩個原理。
-
交配互殺的蚊子大戰?我有個大膽的想法,讓蚊子滅絕
白紋伊蚊是廣泛分布在中國大陸和東南亞熱帶及亞熱帶的本地蚊種,被列為全球最具侵略性的入侵生物之一,是中國大陸地區登革熱疾病的主要傳播者。不過,IIT可能會因無意釋放與雄蟲攜帶相同沃爾巴克菌菌型的雌蟲,而使得雌蚊可以正常產卵,含有該共生菌的蚊子會替代當地野生種群,IIT技術的效果將大打折扣。
-
轉基因蚊子實驗失敗,蟲害數量不降反增,還出現多種基因蚊子!
蚊子是一種害蟲,繁殖能力極強,為了消滅它科學家們進行了很多嘗試,最常用的防控蚊子的措施是從它們的繁殖階段入手,將蚊子扼殺在搖籃中。巴西是埃及伊蚊的重災區,為了控蚊科學家幾年前對埃及伊蚊進行了基因改造,但從目前的狀況來看,試驗結果不太明朗。
-
一隻蚊子是如何被「結紮」的
2015年3月12日,中山大學-密西根州立大學熱帶病蟲媒控制聯合研究中心奚志勇教授團隊在廣州南沙沙仔島釋放第一批「絕育蚊子」,即攜帶新型沃爾巴克氏體的白紋伊蚊雄蚊。這是「絕育蚊子」技術的第一個田間試驗點。
-
湖州市民知識小課堂丨新方法能消滅傳播疾病的蚊子
蚊子不僅惹人癢,而且還是傳播疾病的一大「幫兇」。來自中山大學等單位的研究人員開展了一項為期4年的田野試驗,結果顯示通過將雌蚊絕育與雄蚊感染共生菌沃爾巴克氏體相結合,可成功壓制及清除野生的白紋伊蚊種群,達到控制蚊媒種群的目的。研究成果近日發表於《自然》雜誌上。
-
讀圖科學城有個世界最大蚊子工廠:每周生產50萬絕育雄蚊
奚志勇教授和培育的蚊子在一起。今年3月12日起,中山大學—密西根州立大學熱帶病蟲媒控制聯合研究中心奚志勇教授團隊,在沙仔島陸續釋放「絕育」蚊子,即攜帶新型沃爾巴克氏體的白紋伊蚊雄蚊。這是沃爾巴克氏體技術控制蚊媒及阻斷登革熱項目在國內的第一次田間試驗,目前局部地區的種群壓制效果已經超過90%。
-
讓蚊子斷子絕孫,科學家給蚊子做絕育手術,但是蚊子能被消滅嗎?
紫外線輻射紫外線攜帶能量較高,如果長期受到紫外線照射,人類皮膚會被灼燒,甚至會讓人類細胞基因會發生突變,對於蚊子也是一樣。很多種類的蚊子中只有雌蚊吸血,雄蚊取食植物的汁液以吃素為生,投放出去的雄蚊對人類不會造成傷害。所以有一種策略是利用紫外線輻射讓雄蚊不育,再把它們放到野外,讓其和雌蚊交配後無法產生後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