化學鍵這一概念想必對於所有學習化學的人都不會陌生。最近,一項新的研究觸及到了這樣一個基本問題——我們對化學鍵的定義和理解,足夠精準嗎?
這項於1月8日發表在《科學》雜誌的研究報告了一種異常強大的氫鍵。研究結果表明,這種強氫鍵實際上是共價鍵和氫鍵的雜合體。論文的通訊作者Andrei Tokmakoff在一個採訪中說道:「我們對化學鍵的理解,以及我們教授化學鍵的方式,都是非黑即白的。而這項新研究表明,(化學鍵中)實際上還存在一個連續的統一體。」
在了解新的研究之前,我們先來複習一下共價鍵和氫鍵在教科書中是如何定義的。
共價鍵是一種能將分子內的原子結合在一起的強化學鍵,它指的是在兩個或多個原子間,由於外層電子的共享而形成的穩定化學鍵。化學家經常用「杆」或「彈簧"來描述原子通過電子間相互作用所形成的強共價鍵。氫鍵指的則是與一個電負性原子共價結合的氫原子,同另一個電負性原子之間的相互作用,這通常被理解為一種經典的靜電相互作用,是種弱電吸引,而非真正的化學鍵。
氫鍵存在於各種物質中,比如在水(H O)中,如果沒有氫鍵,水在室溫下就會是氣體而不是液體。雖然水中的大多數氫鍵的強度都較弱,但在含有大量氫離子的水中,是可以形成強氫鍵的。強氫鍵是氫鍵中的一個特殊類別,它們有著難以捉摸的特性,在過去幾十年裡一直是化學家研究的焦點。
在新研究中,研究人員利用飛秒紅外光譜和量子計算,通過對水中的氟化氫根(化學式為HF 的離子)進行研究,捕捉到了一種特殊的化學鍵。
在HF 離子中,氫原子夾在兩個氟原子之間。根據經典理解來看,氫原子應該通過共價鍵與一個氟原子緊密結合,通過氫鍵與另一個氟原子鬆散地結合。
氟化氫根,中間白球代表氫原子,兩邊綠球代表氟原子。
為了研究HF 中的鍵合情況,在實驗中,研究人員利用紅外光讓HF 離子振動。然後通過氫原子在振動時發生的位移,測得了一系列與氫原子的位置相關的勢能能級。
實驗表明,當氫原子與一個氟原子通過共價鍵結合時(F-H),其勢能曲線是相對對稱的;接著,當F-H與另一個氟離子相互作用形成一個較弱的氫鍵時,就會輕微地削弱氫原子與第一個氟原子之間的強共價鍵,造成了勢能曲線的不對稱。隨著氫鍵越來越強,共價鍵就會被進一步削弱。
左端的勢能顯示了一個典型的氟-氫(F-H)共價鍵,在溶液中,H 與另一個F 的相互作用產生了越來越強的氫鍵,削弱F-H共價鍵。圖中底部的共價-氫鍵雜合體所顯示的對稱的勢能曲線,表明HF 中不再有氫鍵和共價鍵之分。| 圖片素材來源:JOSHUA BIRD / SCIENCE
通過量子計算,研究人員發現,HF 離子中的鍵合情況取決於兩個氟原子之間的距離。當氟原子相互靠近,對夾在它們之間的氫原子進行擠壓時,氫鍵就會變得更強,直到所有的三個原子都開始像共價鍵一樣共享電子。
當氫原子位於兩個氟原子的中心時,HF 處於一種可長期在水中存在的穩定狀態。在這種情況下,氫原子會完全地被兩個氟原子平分共享。且此時,氫原子與兩個氟原子之間的鍵合既不是簡單的共價鍵,也不是簡單的氫鍵,而是二者的雜合體。
在這種情況下,過去認為的氫原子會通過共價鍵與一個氟原子緊密結合,通過氫鍵鬆散地與另一個氟原子結合的傳統理解就不再正確;但對於相距較遠的氟原子,對共價鍵和氫鍵的傳統描述仍然適用,它們之間仍表現出明顯的區別。
這種共價鍵-氫鍵的雜合體的存在,挑戰了我們目前對化學鍵究竟是什麼的理解。與此同時,這一發現也為我們更好地理解化學反應提供了機會,為理解化學的一些基本問題帶來新的啟示。
#創作團隊:
文字:糖獸
封面圖:嶽嶽子
插圖:雯雯子
#參考來源:
https://www.sciencenews.org/article/new-weird-hybrid-chemical-bond-hydrogen-covalent
https://science.sciencemag.org/content/371/6525/123
https://science.sciencemag.org/content/371/6525/160
#圖片來源:
插圖:JOSHUA BIRD/SCIENCE
封面圖水分子:mariolayaquerevalu / Pixabay
封面圖背景:DavidRockDesign / Pixabay