科幻作家和未來主義者描繪的未來景象通常包括原子彈爆炸、軌道上的殺手機器人或殭屍啟示錄。
這是有道理的,因為我們沒有充分的保護我們的環境,新技術並不總是有益於人類,世界上的人們在沒有機器人的情況下也處於戰爭狀態。
但是我們不能太確定人類歷史會以如此嚴峻的方式結束。尋找方法來避免流行科幻故事和世界末日反烏託邦小說所預示的,可以幫助我們展望遙遠的看起來更光明的未來。
下面我們將探討人類發展的七種最樂觀的設想。
現狀
這也許是最無聊,但也是最有可能的未來情景。
在諸如「我們的最後一小時」等「充滿希望」標題的書籍中,英國天體物理學家馬丁.裡斯(Martin Rees),瑞典哲學家尼克.博斯特羅姆(Nick Bostrom)和英國理論物裡學家史蒂芬.霍金(Stephen Hawking)聲稱人類甚至沒有生存到下個世紀的機會。
維持我們文明的當前水平(這僅僅構成我們的最終生存),其本身可以被認為是一個積極的結果。有可能我們已經達到了發展的最高點。
1992年,美國政治經濟學家弗朗西斯.福山(Francis Fukuyama)撰寫了一本書,題為「歷史的終結和最後的人」。他假設90年代初的政治、技術和經濟模式是人類歷史上的最後的前沿。新千禧年證明了福山的謬論。
昇陽電腦公司(Sun Microsystems)前研究部門負責人比爾.喬伊(Bill Joy)提出了一個更現實的維持現狀的設想。2000年,他在《連線》雜誌上發表了一篇題為「為什麼未來不需要我們」的文章。
文章聲稱,21世紀最先進的技術,如機器人技術、基因工程和納米技術,對作為生物物種的人類是危險的。
喬伊呼籲有意識地避免使用類似核裁軍模式的危險技術。我們越早為自己停止開發危險技術,我們的未來就會越長越幸福。
2.盛開的綠色地球。
在大多數科幻場景中,地球似乎被描繪成用鋼和混凝土包裹的大都市。對於環保主義者來說,最可怕的噩夢是未來的科技完全取代了地球的生物圈。
但還有另一個選擇。一個自然比我們想像的更茂盛、風景如畫的未來。新的環境主義哲學和跨人文主義主張發展有助於恢復環境的技術。納米技術和生物技術將用於清理垃圾填埋場和工業廢物處理場。在遙遠的將來,地球將有可能回到原始狀態。
這種哲學最早是體現在美國科幻作家布魯斯.斯特林1998年10月14日在舊金山發表的篇報告裡。
賽博朋克的創始人提出了「翡翠設計(Emerald design)」的想法。它融合了生態設計、技術進步和世界主義的理念。簡言之,斯特林認為,為了應對環境問題,人類必須使用最先進的技術,共同努力。
2008年,布魯斯.斯特林正式終止了「翡翠設計」運動,從而為基於網際網路的意識形態「明亮的綠色環保主義(Bright green environmentalism)」鋪平了道路。
在遙遠的未來,我們的星球將比以往任何時候都更加生態多樣化。人類必須進行基因改造,以免幹擾自然環境的整體和諧。人類所有的能源需求將得到完全滿足,我們將成為卡爾達舍夫尺度下的第一類文明。
一些環境保護主義者提倡改變地球的生態系統,以消滅食肉動物,使食草動物不受傷害。我們可以控制天氣。我們最終將能夠抵禦自然災害,如小行星、地震和火山爆發。誰會願意用將這樣的行星換成太空中一些遙遠的行星?
3.在機器的監督下
科技上的異常很可能導致人類物種的滅絕。下一代人工智慧(可能最早出現在三十年之內)出於我們的認知可能變得深不可測,以至於我們將無法在同一星球上生存。機器對人類的摧毀可能是有意、無意,也可能是因為我們人類自己的過錯。
但是,機器超能力可能導致相反的結果。人工智慧可能成為人類烏託邦的關鍵,這一可能性使所謂的超人類主義運動得以實現。
超人類主義者(特別是他們的奇異意識形態)通常都同意《黑客帝國》凱費洛的觀點(Cayferom)。在人工智慧構建的友好系統中,人類將感到更加舒適和安全。
如果設計師和程式設計師現在開始致力於開發友好的人工智慧,那麼新一代阿西莫夫式的機器最終可能會出現,這在原則上可能不會傷害人類。他們將成為我們的保護者和贊助人。我們將讓他們關心地球,而我們將和平漫遊在機械動物居住的虛擬叢林。
4.空間
遲早我們將不得不離開地球,開始對其他太陽系的殖民。這將確保我們的生存(把所有的雞蛋放在同一個籃子裡不是一個好主意),因為人類一直都要向前邁進的內在願望。在超越了地理界限和生物限制(我們不能飛,而且是非常糟糕的遊泳者)之後,我們確保了我們文明的進一步發展。這導致了社會中的技術、社會、政治和經濟變革。
即使目前在太空探索方面取得了非常微弱的成就,我們最終還是獲得了衛星技術和自然科學領域的重要發現。那火星表面的高解析度照片呢?.如果我們能夠成功星際穿越,這將成為一個重大突破。也許這不僅是人類的成就,也是我們銀河系所有生物的成就。
圖源:baidu.com
目前,我們存在於銀河系中,沒有任何可見的外星生物活動的痕跡。這使物理學家恩裡克.費米(Enrico Fermi)直接了當地問:「那麼,所有其他文明在哪裡?」所以,如果我們確實開始前往其他恆星和行星旅行,那麼我們可能成為第一個也是唯一一個能夠進行這種遙遠天空旅行的文明。
5.虛擬實境
技術奇點可能會導致我們所有人都被載入超級計算機的記憶。這可以在不放棄太空旅行的情況下完成。
但是超級計算機必須非常大。例如已故的美國超人類主義者羅伯特.布拉德伯裡(Robert Bradbury)「發明」的套娃式大腦概念。這個巨型空間結構由幾個戴森球組成。每個球體都有一個分子尺寸的納米計算機。所有這些球體都是圍繞恆星建造的,並從恆星與星際空間之間發生的能量交換中獲取用於計算的能量。這將使計算機能夠模擬現實,與現實世界相比,它並不遜色,解析度甚至更好。
根據布拉德伯利(Bradbury)的想法,一個套娃的大腦每秒可以執行1042次操作。麻省理工學院賽斯.勞埃德(Seth Lloyd)機械工程教授提出了一種量子系統的設計方案,該系統每秒可執行5*1050次邏輯運算,位解析度為1031位。與這個系統所能產生的世界相比,我們古老的基於模擬的宇宙可能顯得緩慢、乏味和原始。
6.永恆的休息
世界上大多數宗教都創造了來世的烏託邦。除此之外,他們還如何鼓勵他們的追隨者們在現實世界中舉止得體呢?宗教是人類理想生存水平的表達。現在,越來越少的人認真相信天堂或來世的存在。但這並不意味著我們應該放棄使用技術在地球上創造天堂的想法。
英國哲學家大衛.皮爾斯(David Pearce)將這稱為「快樂主義」原則。他和其他超人類主義廢奴主義者呼籲通過先進的生物技術在地球上創造天堂。使用心理藥理學和基因工程學,我們可以減輕人類的痛苦並提供舒適的生活,並提出某種信號系統來接收有關身體健康的提醒。
更先進的享樂主義相關的思想提出了增加人類意識所能體驗的心理、情感和身體愉悅的方法。對於那些在嚴格的道德和限制性條件下成長的人來說,皮爾斯的概念可能顯得離譜甚至不道德。但實際上,我們都希望在形上學的層面上做到這一點。我們都希望在生活中儘可能多地享受生活,同時減少生活中的問題。
7.宇宙超越
這可能是一個具有超越人類想像極限的最偉大的長期前景。再次有可能陷入哲學和形上學(忘記享樂主義)的風險,但是一些模糊的可能性仍然值得考慮。
美國未來學家約翰·斯馬特(John Smart)提出,宇宙中最複雜的系統進入下一個進化階段所用的空間、時間、物質和能量越來越少。這適用於星系、恆星、行星、環境和技術系統。
人類文明也不例外。最終,我們的命運是離開這個宇宙,把我們的集體意識放到一個完全不同的維度。例如,在一個黑洞裡面。
維克森林大學再生醫學研究所的教授羅伯特•蘭扎(Robert Lanza)提出了一個不同的理論。蘭扎認為,我們的宇宙還處於發展的早期階段,在未來,智能生命可以開始管理宇宙。因此,宇宙的本質將經歷變化。它將變成以生物為中心,生物生命將負責創造周圍的現實和時間。
在這裡,我們可以輕鬆地了解時間旅行的可能性,並利用量子凝聚效應。在現在節點我們對宇宙的結構知之甚少,以至於在未來人類將面臨我們今天無法想像的機遇。
作者: learning-mind
FY: 雪狼普雅
如有相關內容侵權,請在作品發布後聯繫作者刪除
轉載還請取得授權,並注意保持完整性和註明出處
選文:天文志願文章組-
翻譯:天文志願文章組-雪狼普雅
審核:天文志願文章組-
終審:天文志願文章組-零度星系
排版:天文志願文章組-零度星系
美觀:天文志願文章組-
參考資料
1.WJ百科全書
2.天文學名詞
3.原文來自:https://www.learning-mind.com/7-optimistic-scenarios-for-the-future-of-our-planet/2/
本文由天文志願文章組-雪狼普雅翻譯自learning-mind的作品,如有相關內容侵權,請在作品發布後聯繫作者刪除。
注意:所有信息數據龐大,難免出現錯誤,還請各位讀者海涵以及歡迎斧正。
結束,感謝您的閱讀與關注
全文排版:天文在線(零度星系)
轉載請取得授權,並注意保持完整性和註明出處
浩瀚宇宙無限寬廣 穹蒼之美盡收眼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