火箭殘骸,到底是怎麼處理的?

2021-01-08 中國科普博覽

出品:科普中國

製作:太空精釀

監製:中國科學院計算機網絡信息中心

人類航天事業的基石是運載火箭技術,正是一枚枚火箭在轟鳴聲中驚天動地起飛,才有了軍事、氣象、通訊、遙感、導航、科學應用、載人航天和深空探測等多種可能性。但很多人往往忽視了一點:人類受困於強大的地球引力和濃密的大氣層影響,火箭運輸效率極低,有效載荷僅為總重量的1-5%左右。

以人類有史以來最強的登月火箭土星五號為例,它的總重量約為3000噸。第一級總重約2290噸,其中殼體和發動機質量僅為130噸,2160噸都為液氧煤油燃料。發動機工作時間標準流程為165秒,平均每一秒燃燒13.1噸燃料,換算成汽油差不多夠一輛百公裡油耗10升的小汽車圍繞地球赤道開4圈半!

但它能送到月球的有效載荷僅為45噸重的阿波羅飛船,比重僅為1.5%。如果考慮到真正的有效載荷僅為三位太空人和有限的科學儀器,這個效率低到令人髮指。其餘部分幾乎都是燃料和火箭殘骸。

中國王牌火箭長徵三號乙,是嫦娥探月、北鬥衛星導航、天鏈一號、通訊衛星系列等背後的超級英雄。它總體上能夠分為22個部分[1],但是真正有效載荷就只有第2部分:衛星,佔火箭總體重量僅為1%左右。

餘下的99%中,除了圖中並沒有標註出的燃料,其他21個部分都可以叫做同一個名詞:火箭殘骸!這是我們進行航天事業所必須承受的代價。

雖然同是殘骸,但是我們不一樣

火箭殘骸包括很多種類。按照火箭殘骸的產生流程,可大致分為如下幾個部分:

1.飛來橫禍

顧名思義,這部分殘骸是在火箭發射後不久會重新返回地面,甚至在火箭剛開始呼嘯震動時就開始「掉渣/殘骸」:這其實往往是保溫泡沫或結的冰。

大氣密度很大,這個階段產生的殘骸高度不夠、速度很低、因而這些殘骸根本沒能突破大氣。按照火箭推進的原理,所有的火箭幾乎都要設計成多級模式,越靠下面的部分越大也越強力(參考上文土星五號的介紹)。這意味著這部分天外飛禍特點是:非常大、非常貴、也非常危險!

以我國每次載人航天都要使用到的長徵2F王牌火箭為例,在發射後約3分鐘內,火箭的逃逸塔、助推器、一級火箭、整流罩等重要組成就會相繼程序分離,最後分離的整流罩最大高度也僅為100千米左右,引力作用下,它們必然會返回地球。

由於程序分離時間、分離姿態、氣象條件等各不相同,它們的掉落區往往分散且面積巨大。由於歷史和技術原因,我國的三大傳統發射場酒泉、太原和西昌都位於內陸,每次發射都要著重考慮這一批殘骸的破壞力。

長徵2F火箭基本結構(圖源:開放版權)

2.「天外來客?」

隨著火箭繼續飛行,火箭二級將會繼續完成推高太空飛行器軌道的重任,以至於它分離時往往自身動能已經足以環繞地球。但此時軌道高度依然在200千米左右,這裡大氣雖然稀薄卻可以造成足夠阻力,火箭二級往往還是會返回地球。

由於高空大氣的情況複雜,火箭二級被拋棄後姿態也無法確定,返回地球的軌跡、時間和衝擊大氣地點很難預測。2016年6月25日我國首次發射新一代火箭長徵七號,火箭二級在太空中自由飛行了一個多月後,於7約27日當地晚間在北美中西部再入大氣。

但我們不必擔心火箭二級造成的威脅。它們沒有任何防熱措施,再入大氣時速度大、空氣稠密,它們往往變成美麗的流星,焚毀在大氣中。

也有極個別情況火箭二級可能變成「飛來橫禍」。歷史上最接近二級火箭飛來橫禍的是一位叫Lottie Williams的美國人,在1997年她被一個德爾塔-2型火箭二級返回地球時的碎片擦過肩膀。所幸只是輕微擦過,並未受傷,就是嚇了一跳。如果再偏一點砸到頭上,基本就是必死了。

總體上,人類航天60年來,從未發生過任何環繞地球的火箭殘骸或太空垃圾擊中人類的案例。

3.永久的太空垃圾

對於很多高軌衛星而言,旅程遠未結束,運送它們的火箭往往還有第三級、上面級等重要結構。

例如,我國王牌火箭長三乙可以攜帶一個遠徵一號上面級[2],就是靠這個「太空擺渡車」才實現了數次北鬥衛星導航系統「一箭雙星」任務。請注意,這種一箭雙星任務所需要的技術,是遠遠超過其他「一箭N星」任務的。那些往往是處在同樣軌道,火箭只是到站「撒土豆」而已。

此時衛星被分離時軌道已經非常高,這些火箭殘骸註定幾乎不可能返回地球大氣。以2015年7月25日我國長三乙+遠徵一號「一箭雙星」發射北鬥導航衛星(M1S和M2S)為例,直到今天(2019年8月12日)長三乙的第三級仍然飛在近地點382千米、遠地點16587千米的大橢圓軌道,而共同升空的遠徵一號更誇張,它飛在近地點22042千米、遠地點27866千米的超級橢圓軌道。到人類滅絕都不可能返回地球[3]!

事實上,有很多人類航天事業早期發射高軌衛星帶來的火箭殘骸,直到今天依然在太空漫遊。

而對於很多深空探測任務,目標軌道輕易超過月球的距離,這些火箭殘骸已經遠到無法追蹤了。例如獵鷹重型火箭2018年2月6日首次試射後,它的火箭二級牢牢綁在特斯拉電動車背後,現在已經大概到了相對地球的太陽系另一面了。

4.太空事故

火箭的結構和材料都不是為了在太空中經年累月工作而設計的,這就意味著它們的使用壽命非常短:往往是完成發射任務即可。例如,載人航天用的火箭僅使用10多分鐘就任務結束,高軌任務也僅為數小時。

這就意味著:那些成為長期太空垃圾的火箭殘骸,並不穩定。在長期的真空高輻射環境影響下,很容易出現未燃盡燃料洩漏、碰撞甚至結構解體的風險。而這些巨大的太空垃圾一旦解體,可謂是一整個軌道的災難,影響當前甚至後續的所有任務。

從某種程度講,這些難以預測和控制的太空事故,是最恐怖的。

那麼,這麼多火箭殘骸,該如何處理它們?

飛來橫禍:能回收就回收,回收不起要躲得起!

火箭一級和整流罩等往往是火箭體積重量最大、最核心也最昂貴的部分,佔據火箭總體成本的80%以上,卻是最早被扔掉的,非常可惜!而且非常危險。

處理它們,有效的方式又有三種:

1、回收。這也是SpaceX、藍色起源、太空梭固體助推器和我國新一代火箭設計時考慮的重點因素。目前,SpaceX依靠這個技術聲名鵲起,不僅能夠依靠一級火箭反推平穩回收,還能利用整流罩降落傘減速滑翔和接駁船大網實現回收,幾乎毫不浪費。

2、完全棄用。這是世界主流火箭的主要處理方式,由於傳統火箭發動機設計和結構問題,很多火箭根本無法復用,幾乎毫無回收價值,最理想的情況反而是丟掉。但僅有靠海的發射場能實現這一完美主義:例如美國的範德堡空軍基地、甘迺迪航天中心、卡爾維拉爾角,中國文昌,歐洲法屬蓋亞那。

3、盡力減少殘骸影響。對於蘇聯拜科努爾、普列謝茨克,中國酒泉、太原、西昌這些內陸發射場,則不可能避免飛來橫禍,但可以大大減小它的影響。例如我國在7月26日長二丙火箭發射遙感30組-05衛星時,給火箭一級的級間段安裝了柵格舵,在一級殘骸落地過程中起到穩定姿態和減速的效果,大大減少了殘骸的可能影響區間,成為世界第二個運用此技術的案例,也為我國未來新一代可回收火箭積累寶貴經驗。

「天外來客」,可控再入

火箭第二級成為殘骸時往往已經有能力圍繞地球飛行、返回地球狀態難以預測、且畢竟還是存在一定風險,當然有必要妥善處理。

SpaceX在實現一級回收後,曾經努力回收第二級,可是第二級的價值實在有限、且回收距離太遠、成本太高,導致最後放棄了此項技術。但這並不意味著第二級就此被拋棄:它的執行任務周期很短,在任務結束後,可以利用剩餘燃料,自己衝進大氣。由於地球絕大部分表面都是大洋,可以很容易控制它們焚毀並最終殘骸落入安全區域,盡力減少潛在威脅。

而對於已經進入太空、距離地球較近、且一時半會無法返回的火箭殘骸,則可以採取人工幹擾的方式進行移除。例如採用新一次發射任務,用小型太空飛行器靠近火箭殘骸,採用魚叉法、網捕法、太陽光帆、拖拽法等將其最終拖入大氣焚毀[4]。

雖然人類從未被這個階段的火箭殘骸傷害過,但它們對正常衛星潛在威脅極大,極有可能造就更多新的垃圾。「杞人憂天」還是有必要的。

永久的太空垃圾:「世界那麼大,你們出去看看」

這個階段的太空垃圾已經太過遙遠,以至於把它們重新帶回地球大氣的成本實在太高,得不償失。此時的有效手段就是讓它們遠離地球附近的寶貴軌道,進入深空。

這個過程基本只能靠它在完成工作之後自主完成:利用殘餘的燃料,拼盡一切力量,燃盡最後一滴,盡力逃離地球。

例如我國在2015年3月30日的長三丙火箭發射北鬥I1-S衛星時,遠徵一號上面級首秀,它在任務成功、將衛星送入軌道後,最後階段就執行了這麼一個命令,拼盡全力遠離地球。時至今日,它的軌道距離地球最遠點已經達到15萬千米!是地球半徑的20多倍,根本不可能再與人類相見。

只要能杜絕前三類火箭殘骸,也就不太可能出現火箭殘骸事故造成的新殘骸了。

人類航天事業,是人類科技史上的奇蹟,它的方方面面無不閃耀著人類最輝煌的智慧和創造力光芒,即便對於火箭殘骸的處理亦是如此。不過,當我們看到火箭殘骸的種種處理技術時,更應該對這些蠟炬成灰淚始幹的「殘骸」保持敬畏:

是它們犧牲自己,託起了人類一個又一個航天夢想。

參考文獻:

http://cn.cgwic.com/Launchservice/LM3B.html怡園,遠徵一號甲——升級版太空擺渡車,《太空探索》2016年7月第7期。http://www.zarya.info/Diaries/Launches/Launches.php?year=2015Shan, M., Guo, J., & Gill, E. (2016). Review and comparison of active space debris capturing and removal methods. Progress in Aerospace Sciences, 80, 18-32.

相關焦點

  • 小心已經掉下來的殘骸仍有危險!火箭殘骸墜落會砸到人嗎?
    9月7日14時左右,疑似火箭殘骸墜落陝西,震感強烈,造成周邊村民窗戶碎裂。那麼,火箭發射過程中掉落的碎片會砸到我們嗎?其實火箭剛開始啟動發射時就會開始「掉渣/殘骸」:往往是保溫泡沫或結的冰。一般火箭殘骸的物質中含有火箭常用的燃料,其中偏二甲肼和四氧化二氮都有劇毒,且都易揮發,易溶於水而且可以從皮膚滲透。因此在火箭殘骸附近不穿防化服的人都有可能中毒。
  • 長三乙火箭殘骸在湖南等地找到!火箭發射成功後殘骸都落在哪兒?
    據最新報導,長徵三號乙火箭此次任務所產生的助推器、一級發動機等殘骸分別在貴州省餘慶縣和湖南省綏寧縣境內。此次殘骸掉落控制任務取得圓滿成功,各預定落區在發射前已進行相關疏散工作,未造成人員傷亡和重大經濟財產損失。
  • 火箭殘骸「又雙叒叕」落到畢節了!還是同樣的地方…
    並於12月25日凌晨1時,火箭部分殘骸安全降落在貴州省金沙縣清池鎮清坪村。記者現場看到,部分火箭殘骸散落在周圍的樹叢中,並未造成人員傷亡和重大財產損失。火箭殘骸安全降落後,金沙縣落區前進指揮部第一時間趕到墜落區域並封鎖現場,在火箭殘骸墜落區域拉起隔離帶,相關部門正有序開展善後回收工作。
  • 火箭殘骸和太空垃圾會不會砸到你?
    雖然同是殘骸,但是我們不一樣 火箭殘骸包括很多種類。 那麼,這麼多火箭殘骸,該如何處理它們? 飛來橫禍:能回收就回收,回收不起要躲得起! 火箭一級和整流罩等往往是火箭體積重量最大、最核心也最昂貴的部分,佔據火箭總體成本的80%以上,卻是最早被扔掉的,非常可惜!而且非常危險。
  • 火箭殘骸掉落陝鄂交界處,標註「中國航天」
    之後群眾發現疑似一枚火箭殘骸發動機掉落在草叢中,碎片掉落在福銀高速上,殘骸上標註有中國航天字樣,高速路有交警在緊急處置。 殘骸標有「中國航天」 字樣 來源:陝西電視臺 記者從山陽縣漫川關鎮武裝部了解到,得到火箭殘骸掉落的消息後,他們與湖北鄖西縣上津鎮孫家灣村村幹部進行了核實,發現火箭殘骸掉在了鄖西縣上津鎮孫家灣村及福銀高速湖北境內路邊上
  • 火箭殘骸砸損福銀高速橋面,已交通管制
    隨後華商報二三裡記者聯繫到了湖北交警(湖北省公安交通管理局監控指揮中心),工作人員稱,目前福銀高速陝西省界至湖北上津1467公裡處,一座橋梁由於疑似火箭殘骸掉落,致路面破損面積一平方米,目前交通部門正對橋梁受損情況進行評估鑑定。截止到中午12時許,道路還未恢復。
  • 火箭殘骸「指哪兒落哪兒」,我國做到了(附獨家視頻)
    我國完成了火箭殘骸的精準控制,落在了設定的落區範圍內。這次技術驗證的成功,標誌著我國成為繼美國之後的第二個掌握這項技術的國家。先來看一下當時的視頻↓△【獨家視頻】4個視角看火箭殘骸回地球那麼問題來了,啥叫火箭殘骸精準控制呢?
  • 西昌衛星發射中心:我國火箭殘骸精準定位技術研究取得新突破
    日前,記者從西昌衛星發射中心技術部獲悉,第54顆北鬥導航衛星成功發射後,藉助新研發的火箭殘骸信息處理與發布系統,落區工作人員僅用25分鐘就找到了發射火箭助推器殘骸,而此前完成這項工作短則幾小時,長則大半個月。這一系統的研發團隊負責人、高級工程師姚勝生介紹,系統順利通過任務檢驗,標誌著我國火箭殘骸精準定位技術研究取得新突破。
  • 火箭上天后,殘骸回收也有大講究
    「火箭殘骸裡剩餘殘留物、危險品可能會形成次生危害,請廣大群眾不要近距離圍觀或接觸殘骸,嚴禁私自拆卸、拾撿、隱藏、販賣和收購火箭殘骸……」這是西雙版納傣族自治州人民政府12月5日發布的一則緊急通知。這則通知針對的是近期的一次火箭發射任務。
  • 火箭上天后,殘骸回收也有大講究!
    ◎ 科技日報記者 付毅飛「火箭殘骸裡剩餘殘留物、危險品可能會形成次生危害,請廣大群眾不要近距離圍觀或接觸殘骸,嚴禁私自拆卸、拾撿、隱藏、販賣和收購火箭殘骸……」這是西雙版納傣族自治州人民政府12月5日發布的一則緊急通知。這則通知針對的是近期的一次火箭發射任務。
  • 火箭發射後的殘骸會砸到人類居住區嗎?它們到底去哪兒了?
    如果不是看了西瓜視頻創作人媽咪說Mommy Talk的視頻,還真的不知道火箭發射之後的殘骸會掉在哪裡因此有人疑惑火箭殘骸是否會撞到其他太空飛行器?這種情況是有可能發生的小概率事件,2005年就發生過一次,兩個火箭殘骸在距離地面800多公裡的近地軌道上撞到了一起
  • 火箭殘骸會威脅地面安全嗎?隨機墜落還是人為控制?
    這足以見得飛出地球有多難,而在火箭點火的那一刻,整個火箭的絕大部分都將變為無用「殘骸」,它們都是衛星的嫁衣,這也可以看出來發射一次任務有多麼的奢侈。問題是這些殘骸在後續任務中要如何處理?火箭的殘骸主要分為三種:短時間內直接落後地面的部分;短期內在地球軌道運行後再入地球大氣層的部分;永久停留在太空中,變為宇宙塵埃的部分。
  • 火箭上天后,殘骸回收都有哪些講究?
    、危險品可能會形成次生危害,請廣大群眾不要近距離圍觀或接觸殘骸,嚴禁私自拆卸、拾撿、隱藏、販賣和收購火箭殘骸……」這是西雙版納傣族自治州人民政府12月5日發布的一則緊急通知。以12月6日發射的長三乙火箭為例,其為三級火箭,捆綁有4枚助推器,能夠產生殘骸的子級包括助推器、一子級、二子級、整流罩等。
  • 天問一號啟程奔火,火箭殘骸都去了哪裡?
    由於在海濱的文昌發射場發射,此次任務中的火箭一級的殘骸都落入了公海,而末級則由於速度太快,將留在太陽系中飛行,成為環繞太陽的一顆人造小行星。而在內陸發射場發射的火箭,一部分殘骸會墜落地面,這些殘骸安全嗎?在這一領域,我國已經成功開展殘骸精準回收技術試驗。
  • 不明物體墜落陝西,遊客報警發現是火箭殘骸,立即封鎖現場
    出乎意料的是,不久之前,陝西洛南縣高耀鎮裡龍村附近的雲架山,卻突然出現了火箭殘骸,上面還寫著「中國航」三個漢字,因此有不少人懷疑,這很可能是從長徵4號火箭上掉落下來的,畢竟在殘骸墜落的同時,山西太原衛星發射中心正在執行長徵4號火箭發射任務。
  • 菲律賓海岸出現火箭殘骸,或許是「胖五」的傑作
    在菲律賓的阿努龍海灘,當地人發現了很多金屬殘骸,在海邊發現大型金屬,當地人和警方認為這些殘骸可能是一架失事的客機。,大家發現這些金屬殘骸上竟然有中文!根據金屬殘骸的文字以及紋路設計,巨大的金屬非常接近長徵五號的整流罩下部,長徵五號發射前的圖片無法確定文字內容,想不到可以在殘骸上看到清晰的文字。
  • 火箭發射後遺留殘骸有多大危害,不僅能砸到地面,還會影響天上
    衛星是通過火箭發送到空中的,當燃料耗盡時,火箭就會被當做廢物一樣拋棄,這樣一來火箭的殘骸就會墜落下來,很多人因此也產生一個巨大的疑問,那就是火箭殘骸墜落的時候,會將人砸傷嗎?西瓜視頻創作人【媽咪說MommyTalk】在視頻【太空也會發生交通事故?火箭殘骸會砸到我們嗎?】中提到了對火箭殘骸的處理方式,感興趣的朋友可以上西瓜視頻搜索觀看。
  • 火箭碎片的歸宿,殘骸越多會發生碰撞嗎?一起來了解一下太空吧
    火箭上天后,最終去往了哪裡?西瓜視頻創作人媽咪說MommyTalk為您揭秘:中國的火箭回收技術目前還在探究中,所以火箭的殘骸目前只會有兩個歸宿,一個是送衛星上天,自動掉落下來,一個是和衛星一起留在天上。
  • 「火星探測」天問一號升空 火箭殘骸都去了哪裡?
    報導續指,火箭發射後,在中國部分地區都會發現一些火箭掉落地面的殘骸,其中貴州、湖南、湖北等是火箭殘骸主要的落區。報導又提到,火箭殘骸有很多種,部分殘骸是在火箭發射後幾乎馬上就會墜落地面,甚至在火箭一開始發射時就會開始「掉渣」,多數是火箭表面的保溫發泡膠或結冰。
  • 繞地球飛行的神秘物體身份確認:昔日火箭殘骸
    這本身並不是什麼大新聞,但讓這個發現如此有趣的是,沒有人知道這個物體到底是什麼。會是小行星嗎?也許,但一些科學家提出了不同的解釋,現在該物體已經安全通過地球。據悉,這個奇怪的近地天體最初被叫做Asteroid 20202 SO,結果它很可能是人造的。現在人們認為這是20世紀60年代發射的一枚非常古老的火箭的殘骸。