在菲律賓的阿努龍海灘,當地人發現了很多金屬殘骸,在海邊發現大型金屬,當地人和警方認為這些殘骸可能是一架失事的客機。
通過其圓弧形狀的外觀,以及巨大的體積,看起來確實很像客機機身的一部分,但是隨著這些金屬殘骸照片的流傳,大家發現這些金屬殘骸上竟然有中文!
在一個巨大金屬殘骸上面,可以清晰看到很多漢字——「分離彈簧操作口」。來自中國的金屬殘骸,讓這些金屬碎片有了新的解釋,那就是中國的運載火箭廢棄物,根據這些金屬殘骸的大小判斷,中國長徵五號很有可能是始作俑者。
當然,如此巨大的金屬廢棄物,肯定不能直接砸到菲律賓。
長徵五號運載火箭發射的過程中,需要拋棄整流罩之類的廢棄部件,為了避免造成不必要的傷害,科學家早就計算好廢棄部件的降落軌道,所有的廢棄部件都扔到了海洋之中。
此次發現金屬殘骸的阿努龍海灘,剛好直面太平洋,長徵五號的廢棄部件被衝到菲律賓海灘也並不奇怪,人們甚至在金屬上發現了類似手寫的漢字,該金屬殘骸很有可能就是長徵五號的遺棄物。
由於衝到菲律賓海灘的金屬殘骸相對較為完整,幾乎沒有受到嚴重損害,因此可以輕鬆和長徵五號發射前的圖片進行對比。
根據金屬殘骸的文字以及紋路設計,巨大的金屬非常接近長徵五號的整流罩下部,長徵五號發射前的圖片無法確定文字內容,想不到可以在殘骸上看到清晰的文字。
菲律賓意外獲得大量火箭金屬,可以稱之為「意外之財」。
然而長徵五號的廢棄物以整流罩等基礎材料為主,主要由鋁等複合材料組成, 賣廢品的話有一定價值,但真正昂貴的是材料技術,然而火箭整流罩材料在世界範圍都是大同小異,並沒有過多的核心技術,或許可以讓菲律賓的材料學更進一步。
長徵五號在7月完美將天問一號火星探測器送入預定軌道,為火星探測開了一個好頭。
天問一號將在明年2月到達火星,進行短暫修整後,再啟動火星漫遊車的登錄任務,在發射一段時間後,長徵五號的廢棄部件被找到,或許日後可以在固定地點建立火箭部件回收站,畢竟肥水不流外人田,能夠儘可能回收、重利用火箭部件,可以大大降低火箭的發射成本,在未來航天商業化中,佔據更大優勢。
「胖五」在火星任務中意外加戲,但真正的好戲,還需要等到明年!