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胖五」發射後的「殘骸」都去哪了?

2020-07-24 南方plus客戶端

23日,長徵五號遙四運載火箭在海南文昌航天發射場發射升空,在天際劃出一道金色曲線,經過約2180秒的飛行後,成功將我國首個火星探測器——「天問一號」送入預定軌道。

對於運載火箭來說,它將衛星或飛船發射送入太空,正是一個自我犧牲的過程:「肢體」完成加速使命一節節地分離之後,有的進入更遙遠的太空,有的墜入大海,有的墜落地面。火箭飛行過程中掉下來的部分稱之為殘骸。實際上,火箭殘骸包括很多種類。

「胖五」發射後的「殘骸」都去哪了?

搭載著「天問一號」火星探測器的長五遙四火箭點火升空。南方日報記者 李細華 攝

按照火箭殘骸的產生流程,可大致分為如下幾個部分:

部分殘骸是在火箭發射後幾乎馬上就會返回地面,甚至在火箭呼嘯震動時就開始「掉渣/殘骸」。這往往是保溫泡沫或結的冰。

不過我們常說的殘骸都是指火箭的大殘骸,以我國載人航天所使用的神箭長徵二號F(CZ-2F)運載火箭為例,在發射後三分鐘內,火箭的逃逸塔、助推器、一級火箭、整流罩等重要組成部分會相繼程序分離,由於上升的高度不高,很快就墜落回地面了。我國三大傳統發射場——酒泉、太原、西昌都位於內陸,每次發射後都需要回收這一批殘骸。

而在我國的新發射場——文昌發射場,它位於海南文昌的海濱,我國新一代的大型中型火箭(CZ-5、CZ-7)就在這裡發射。每次發射完,火箭的殘骸都直接掉到公海裡,不會造成任何的威脅,所以也就不用回收了。

大部分火箭的二級或三級往往會飛得更高,它們實際上已經進入了太空。如果星箭分離時處於低地球軌道,那麼靠近大氣邊緣的氣體足以造成阻力,拖拽著火箭二級不斷減速、降低軌道高度,會在一段時間以後再入大氣層。

不過大家不用擔心這部分火箭殘骸造成的威脅,它們沒有任何的防護措施,進入大氣層時速度很大,由於與大氣層空氣劇烈摩擦會在天空中變成美麗的流星而焚燒殆盡。

值得一提的是,此次長徵五號遙四運載火箭發射火星探測器,在火箭與探測器分離時,火箭末級的速度已經超過了11.2千米/秒的第二宇宙速度,完全脫離了地球引力,將成為繞太陽運轉的一個「人造行星」,繞太陽運轉。

【記者】王詩堃

【通訊員】錢航

【作者】 王詩堃

科技能見度

來源:南方+ - 創造更多價值

相關焦點

  • 中國長徵五號火箭發射後,它的「殘骸」都去哪了?今天算明白了
    然而很多人在對這一成果驚嘆之時,也不由得好奇「胖五」發射後的「殘骸」都去哪了呢?今天通過向專家的諮詢,我們來為大家詳細解答這一問題。據了解,此次天問一號的發射,是在我國海南的文昌航天發射場地進行的,此次承載這一探測器成功升空的,是一款叫做長徵五號運載火箭。
  • 菲律賓海岸出現火箭殘骸,或許是「胖五」的傑作
    長徵五號運載火箭發射的過程中,需要拋棄整流罩之類的廢棄部件,為了避免造成不必要的傷害,科學家早就計算好廢棄部件的降落軌道,所有的廢棄部件都扔到了海洋之中。此次發現金屬殘骸的阿努龍海灘,剛好直面太平洋,長徵五號的廢棄部件被衝到菲律賓海灘也並不奇怪,人們甚至在金屬上發現了類似手寫的漢字,該金屬殘骸很有可能就是長徵五號的遺棄物。
  • 「胖五」為了「奔火」有多拼?一組數字告訴你
    二級發動機第二次關機後,「胖五」還需要完成速度修正、姿態調整等過程,最終將探測器送入地火轉移軌道。在「胖五」問世之前,當時發射深空探測器能力最強的長徵三號乙火箭,可以將2噸左右的探測器送入地火轉移軌道,而「胖五」的地火轉移軌道發射能力超過5噸。因此,發射「天問一號」這樣的火星探測器,只有「胖五」能夠勝任。2「胖五」發射後的殘骸如何回收?
  • 「胖五」發射「嫦五」,為何選在凌晨?
    此次護送嫦娥五號登月的,是有「胖五」暱稱的長徵五號火箭。「胖五」由中國航天科技集團有限公司一院抓總研製,是我國目前起飛規模最大、運載能力最強的運載火箭。「胖五」身高約57米,起飛重量約870噸,使我國現役火箭的運載能力提升2.5倍。
  • 「胖五」發射——意義重大!
    令人振奮在五月五號的18時,長徵五號B運載火箭搭載新一代載人飛船試驗船在海南文昌航天發射基地點火升空。由於該火箭體型碩大,大家都親切的稱其為「胖五」。那麼,胖五發射了,空間站還會遠嗎?歷史回顧我們都知道,前蘇聯的「和平號」空間站已經墜毀,而目前世界上唯一在運營的空間站也就是國際空間站了,許多的國家都參與了此空間站的研發與運營。但時,我們中國卻被排除在外,也就是說,國際空間站和我們國家一點關係都沒有。
  • 發射「天問」,為何非「胖五」莫屬?
    因為體型比其他長徵火箭更加寬大,長徵五號運載火箭也被親切地稱呼為「胖五」。「胖五」全長近57米,起飛重量約870噸,起飛推力超過1000噸,地球同步轉移軌道(GTO)運載能力可達14噸,是目前我國運載能力最大的火箭。
  • 為什麼「胖五」發射嫦娥五號要選在凌晨?
    可以說「胖五」是中國航天名副其實的「夢想號」。那麼即將肩負著月球採樣返回的重大航天工程任務的「胖五」,為什麼要選擇凌晨升空?一是便於奔月軌道的設計。月球探測與火星探測一樣,都屬於深空探測,在火箭發射軌道設計上,要考慮到地月相對位置關係,因此相比通信衛星等發射任務,約束條件更多。
  • 長三乙火箭殘骸在湖南等地找到!火箭發射成功後殘骸都落在哪兒?
    此次殘骸掉落控制任務取得圓滿成功,各預定落區在發射前已進行相關疏散工作,未造成人員傷亡和重大經濟財產損失。落下來的火箭殘骸都是什麼?殘骸一般都落在哪裡?我國主要有酒泉、西昌、太原和文昌四個火箭和衛星發射場。其中除了位於海南的文昌航天發射場,其餘三個衛星發射中心分別位於中國的甘肅、四川、山西這些內陸省份。
  • 為什麼「胖五」發射「嫦娥五號」要選在凌晨?
    一是便於奔月軌道的設計月球探測與火星探測一樣,都屬於深空探測,在火箭發射軌道設計上,要考慮到地月相對位置關係,因此相比通信衛星等發射任務,約束條件更多。對於此次發射「嫦娥五號」探測器,要在滿足地球與月球位置關係的限制、火箭射向和滑行時間的約束、探測器地月轉移時間、返回器再入航程等條件下,選擇最合適的發射時間,也就是確定火箭的發射窗口。
  • 「胖五」:哥先去火星走走,後來的跟上!
    中國也去火星搶地盤了秦皇漢武,唐宗宋祖給我們打出了亞洲最富裕的一大片地盤,我們也應該給後代去太陽系打下一個星球!今天12點41分,海南西昌航天發射中心,長徵五號火箭「胖五」發射升空,帶著「天問一號」火星探測器去了遙遠的火星,幫助中國人尋找更加廣闊的生存空間!「胖五」不會去火星,會在中途自我犧牲運載火箭的任務就是送探測器去目的地,然後犧牲,「胖五」也不例外!
  • 嫦娥攬月|為什麼「胖五」發射嫦娥五號要選在凌晨?
    可以說「胖五」是中國航天名副其實的「夢想號」。那麼即將肩負著月球採樣返回的重大航天工程任務的「胖五」,為什麼要選擇凌晨升空?一是便於奔月軌道的設計。月球探測與火星探測一樣,都屬於深空探測,在火箭發射軌道設計上,要考慮到地月相對位置關係,因此相比通信衛星等發射任務,約束條件更多。
  • 「胖五」今年第二次執行發射,首次執行應用性發射任務圓滿完成
    「胖五」今年第二次執行發射,首次執行應用性發射任務圓滿完成!】今天12時XX分,伴隨著震耳欲聾的轟鳴聲,長徵五號遙四運載火箭,也就是胖五在海南文昌航天發射場發射升空,經過約2000多秒的飛行後,成功將我國首個火星探測器——「天問一號」送入預定軌道,發射任務取得圓滿成功。這是長徵五號系列運載火箭——「胖五」的第五次發射任務,今年第二次執行發射,也是首次執行應用性發射任務。
  • 「胖五」發射嫦娥五號為何要選在凌晨?
    此次發射正值凌晨破曉時分,中國航天科技集團所屬中國運載火箭技術研究院總體設計部型號設計師錢航在接受記者採訪時,揭秘了「胖五」選擇在凌晨發射嫦娥五號探測器的四點原因。錢航表示,月球探測與火星探測一樣,都屬於深空探測,在火箭發射軌道設計上,要考慮到地月相對位置關係,因此相比通信衛星等發射任務,約束條件更多。此次發射嫦娥五號探測器,要在滿足地球與月球位置關係的限制、火箭射向和滑行時間的約束、探測器地月轉移時間、返回器再入航程等條件下,選擇最合適的發射時間,也就是確定火箭的發射窗口。
  • 胖五微課堂:為什麼「探火」任務非「胖五」莫屬
    今天上午,長徵五號遙四運載火箭在中國文昌航天發射場完成技術區總裝測試工作後,垂直轉運至發射區,計劃於7月下旬到8月上旬擇機實施中國首次火星探測任務「天問一號」。「胖五」再出徵 備受矚目 萬眾期待有一句話叫做「運載火箭的能力有多大,中國航天的舞臺就有多大」。
  • 「胖五」長徵五號遙二運載火箭發射失利
    7月2日19時23分,我國在中國文昌航天發射場組織實施長徵五號遙二火箭飛行任務,火箭飛行出現異常,發射任務失利。後續將組織專家對故障原因進行調查分析。 原本,這次發射意味著長徵五號運載火箭工程研製圓滿收官,進入正式應用階段。同時,這次發射也是我國在今年下半年探月三期嫦娥五號月球探測器發射前,對「胖五」火箭的最後一次實戰演練。
  • 火箭發射後的殘骸會砸到人類居住區嗎?它們到底去哪兒了?
    相信最近大家都有關注天問一號火星探測器發射成功的消息,2020年7月23日我國在海南島東北海岸中國文昌航天發射場,用長徵五號遙四運載火箭成功發射首次火星探測任務天問一號探測器,並於七個月後到達火星附近,進行火星科學探測。
  • 獨家微視頻丨「胖五」歸來!兩年前發射失利後測發大廳畫面首公開
    「胖五」發射記🚀早在20世紀80年代,中國的航天人就開始醞釀和規劃中國新一代運載火箭。30年來,有艱難的攻關,有挫折和挑戰,每一步都是中國航天邁向大火箭時代留下的印記。2016年11月3日 「胖五」首次發射成功2016年11月3日20時43分,我國自行研製的最大運載火箭長徵五號在中國文昌航天發射場成功首飛,標誌著我國新一代運載火箭實現了全新跨越,運載能力躋身世界前列。
  • 胖五並非「一飛沖天」!航天人打贏「翻身仗」,我們的徵途是星辰大海
    12月27日20時45分,暱稱「胖五」的長徵五號遙三火箭發射成功,標誌中國航天正式開啟「超級2020」。舉國沸騰的時刻,發射指揮大廳內,一位女性工作人員「笑著笑著就哭了」的場景令不少網友動容。事非親歷不知難,科學探索的道路從來就不平坦,「胖五」亦不是「一飛沖天」。
  • 胖五發射成功,中國新版「太空梭」問世,比美國SPACEX的性能強
    就在節日假期的最後一天,從文昌發射中心傳來一個重大喜訊,中國長徵5號B運載火箭發射成功,喜訊傳來後,國家第一時間發來賀電,各大媒體紛紛報導,航空界各位大佬也陸續發文祝賀,為什麼一個火箭發射引來如此大的動靜?
  • 關注 | 胖五,你又「變臉」了!
    備受期待的年底航天大戲——嫦娥五號來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