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國長徵五號火箭發射後,它的「殘骸」都去哪了?今天算明白了

2020-08-01 老兵說武器

2020年的下半年剛剛開始,我國在航天航空領域的研究就取得了重要進展,根據新聞報導,在今年的7月23日,我國成功發射了第一個火星探測器,也就是「天問一號」,這是我國在這一領域的首次嘗試,引起了大家的廣泛關注。

中國長徵五號火箭發射後,它的「殘骸」都去哪了?今天算明白了

然而很多人在對這一成果驚嘆之時,也不由得好奇「胖五」發射後的「殘骸」都去哪了呢?今天通過向專家的諮詢,我們來為大家詳細解答這一問題。

據了解,此次天問一號的發射,是在我國海南的文昌航天發射場地進行的,此次承載這一探測器成功升空的,是一款叫做長徵五號運載火箭。

眾所周知火箭所發揮的作用就是將飛船或者是衛星之類的設備發射到高空之中,充當推動者的作用,而一旦這一任務完成,火箭自身也將功成身退,自我犧牲,那麼這些火箭的「殘骸」究竟都到哪裡去了呢?

中國長徵五號火箭發射後,它的「殘骸」都去哪了?今天算明白了

一般來說,這些殘骸會分散成為多個部分,其中一部分會隨著衛星升入遙遠的太空之中,消失在人們的視線之內,而大部分則會墜落地面,成為真正的殘骸,而這些殘骸在落地之後呈現的狀態也是各有不同的,降落的時間也有一定的差異。

其中有少部分的殘骸會在火箭發射之初就掉落地面,這部分一般呈現的是保溫泡沫或者是冰渣的樣態,這一過程被專家們形象的稱之為是掉渣。

中國長徵五號火箭發射後,它的「殘骸」都去哪了?今天算明白了

而火箭運行之後的大部分殘骸還是呈現固體的結構,是需要進行回收的,比如之前我國發射的神箭長徵二號F火箭。

由於該火箭需要上升的高度不高,因此發射三分鐘之後我們陸續就看到了許多火箭殘骸降落,其中既包括火箭的逃逸塔、助推器等重要組件,同時還包括一級火箭等部分,在火箭成功發射之後,專家組都會安排專人來負責殘骸的清理。

中國長徵五號火箭發射後,它的「殘骸」都去哪了?今天算明白了

不過在文昌發射場發射火箭就要簡單許多了,位於地處海濱,一般來說火箭發射之後,這些殘骸都會陷入公海之中,而且這些殘骸不具有任何有害物質,自然也不需要費力回收清理。

好了今天就為大家介紹到這裡,我們下一期再見!

相關焦點

  • 「胖五」發射後的「殘骸」都去哪了?
    23日,長徵五號遙四運載火箭在海南文昌航天發射場發射升空,在天際劃出一道金色曲線,經過約2180秒的飛行後,成功將我國首個火星探測器——「天問一號」送入預定軌道。對於運載火箭來說,它將衛星或飛船發射送入太空,正是一個自我犧牲的過程:「肢體」完成加速使命一節節地分離之後,有的進入更遙遠的太空,有的墜入大海,有的墜落地面。
  • 中國後來居上後,「長徵五號」火箭在全世界,算什麼水平?
    而中國後來居上,如今中美才是真正的對手,隨著紅色帝國的破滅,繼承帝國意志的長子俄羅斯現在已經是心有餘而力不足。2016年長徵五號發射成功,2020年長徵五號B型發射成功。這樣的輝煌已經是俄羅斯遙不可及的夢。那我國的長徵五號火箭在全世界到底算什麼水平?
  • 長三乙火箭殘骸在湖南等地找到!火箭發射成功後殘骸都落在哪兒?
    落下來的火箭殘骸都是什麼?中國大部分的火箭都採用的是分級的設計。即分為中間的一級二級甚至三級火箭發動機,還有綁在火箭周圍的四個助推器。這樣設計的好處就是當每一級的燃料用完時,火箭可以及時分離用完的火箭箭體和發動機,使火箭的運載能力可以提升,這樣就可以運送更重的載荷或者到達更遠的目的地。
  • 天問一號啟程奔火,火箭殘骸都去了哪裡?
    火箭殘骸著落。中國航天科技集團運載火箭技術研究院供圖新京報快訊(記者 倪偉 通訊員 錢航)7月23日12時41分,長徵五號遙四運載火箭在海南文昌航天發射場發射升空,成功將執行我國首次火星任務的探測器——「天問一號」送入預定軌道。經過約7個月的飛行,「天問一號」將抵達火星表面。
  • 長徵五號遙二火箭點火發射升空!
    今天晚上19時23分23秒我國自主研製的新一代大運載火箭長徵五號遙二火箭在海南文昌航天發射場點火發射升空!此次發射,也是長徵五號火箭的第二次發射任務。長徵五號火箭是我國迄今為止研製出的體型最大,發射能力最大的運載火箭,因其體格粗壯,長徵五號被關心航天的人們暱稱為「胖五」。作為運載火箭的「重中之重」,大塊頭「胖五」究竟有多厲害?這次發射有何看點?詳情點擊:一圖 | 中國最大火箭「月半五」再出徵!帶著什麼重任?
  • 中國「長徵五號」火箭發射失利 具體原因仍在調查!
    1970年4月24日,中國第一顆人造地球衛星「東方紅一號」發射成功。2003年10月15日,中國第一艘載人飛船神舟五號升空。中國有4個航天發射場,其中最新的是海南文昌航天發射場。47年前中國成為航天大國,此後航天事業一直迅猛發展,目前各項指標位居全球第三,僅次於俄羅斯和美國。
  • 長徵五號火箭成功發射嫦娥五號探測器
    11月24日,凌晨4時30分,「大力士」長徵五號運載火箭在中國文昌航天發射場點火升空。 一箭穿雲 執行此次發射任務的長徵五號運載火箭由中國航天科技集團有限公司一院抓總研製,地球同步轉移軌道運載能力達
  • 「火星探測」天問一號升空 火箭殘骸都去了哪裡?
    搭載「天問一號」火星探測器的長徵五號遙四火箭,周四(23日)中午12時41分在海南文昌發射升空。國家航天局指,經過2167秒飛行,火箭成功將探測器送入預定軌道,展開超過半年的長途旅行,預計會在明年2月抵達火星。
  • 火箭發射後的殘骸會砸到人類居住區嗎?它們到底去哪兒了?
    相信最近大家都有關注天問一號火星探測器發射成功的消息,2020年7月23日我國在海南島東北海岸中國文昌航天發射場,用長徵五號遙四運載火箭成功發射首次火星探測任務天問一號探測器,並於七個月後到達火星附近,進行火星科學探測。
  • 長徵五號火箭成功發射,系統解析火箭引擎
    長徵五號火箭在去年12月27日發射,長徵五號火箭作為中國現役最強大的火箭,昨天我們已經聊過了長徵五號火箭發射的實踐-20衛星和長徵五號火箭推進力的一些問題。但是其實大家除了了解衛星和火箭推進力的一些基礎信息之外,還需要了解火箭引擎和設計歷史等等更具體的信息,今天我們就來深入討論一下。
  • 親歷長徵五號發射,每一個感官細胞都被火箭所震撼
    每個少年都曾抬頭仰望深邃無垠的夜空,發出一個又一個的疑問,為什麼天上有那麼多星星,他們離我們遠嗎?那些星星上有人嗎?長的什麼樣子?和每個人都會成長一樣,人類也會從地球搖籃中成長,開啟邁向遙遠宇宙的步伐,去探索一個又一個未知,去揭示一個又一個謎團。幫助我們走出地球奔向宇宙的,就是運載火箭。可惜,能夠實地觀看運載火箭的機會對普通人來說少之又少。
  • 跨過至暗時刻:長徵五號遙二火箭發射失敗原因公開
    2017年7月2日,長徵五號遙二火箭在歷經346秒後,在黑暗中急速降落,墜入太平洋海域。 2018年4月16日,國家國防科工局正式發布消息,向公眾公布長徵五號遙二火箭飛行失敗的原因,是由於火箭的心臟——液氫液氧發動機(YF-77)出現故障,而其中的渦輪泵則使整次火箭飛行歸於零點。
  • 長徵五號乙火箭面臨巨大的挑戰和機遇,中國空間站就等它了!
    長徵五號乙(CZ-5B),作為中國空間站發射的主力火箭被中國航天人寄予厚望。但現在面臨的形勢,讓國人為它狠揪著一把汗。如果五月不能發射,搞不好就得給長徵五號遙四騰地方了,畢竟火星不等人啊。長五遙四要是推遲,火星任務就得是兩年後了。
  • 長徵五號遙二火箭將第二次發射,搭載實踐十八號衛星
    > 2017年初夏,搭載我國自主研發的實踐十八號衛星的長徵五號遙二火箭,將在海南文昌航天發射場迎來它的第二次發射,箭指群星的「大地神弓」將再次拉開。
  • 發射在即,走近長徵五號火箭發射塔架
    長徵五號運載火箭將於11月上旬擇機發射,這是我國目前運載能力最大、推力最大的火箭。長徵五號運載火箭發射前夕,記者在海南文昌航天發射場工程建設指揮部工程師周湘虎的帶領下走近長徵五號火箭發射塔。
  • 長徵五號火箭在世界上屬於什麼水平?
    早在蘇美冷戰時期,蘇聯和美國都開始致力於對太空進行探索,要知道世界上第一顆人造衛星就是蘇聯發射到太空中的,所以在航天領域曾經一度蘇聯是壓制美國的。當然後面隨著蘇聯的解體,這世界上已經沒有任何國家可以威脅到美國在航天領域的地位,即便是繼承蘇聯大半遺產的俄羅斯也沒有眼睛看,因為他們沒有錢去支撐著研究。所幸中國一聲不響的在厚積薄發著,不鳴則已一鳴驚人,直接給全世界來了一款長徵五號。
  • 長徵五號成功復飛背後:兩次推遲,蛟龍號前出太平洋打撈殘骸
    ,長徵五號三大動力系統先後經受住了考驗,在起飛約37分鐘後星箭分離,成功將實踐-20號衛星送入近地點192公裡、遠地點6.8萬公裡的超地球同步軌道,這是一次入軌精度極高的完美發射。長徵五號遙三火箭之前還有遙一與遙二火箭,遙一火箭在飛行過程中芯二級YF-75D氫氧發動機出現推力異常,後經遠徵上面級延長點火時間,最終順利將衛星送入預定軌道,這是一次帶有技術隱患的成功發射,長徵五號遙二火箭則由於一級一臺YF-77氫氧發動機故障熄火導致火箭墜入浩瀚太平洋。
  • 長徵五號遙三火箭發射成功,對中國航天的意義到底有多大?
    2017年7月2日,長徵五號遙二火箭由於火箭的心臟——液氫液氧發動機(YF-77)出現故障,在歷經346秒後,在黑暗中急速降落,墜入馬裡亞納海溝深海。 2019年12月27日,中國的航天人們「在黑暗中探索」兩年多的時間,終於再一次見到了光明。 12月27日晚間,長徵五號遙三運載火箭從中國文昌航天發射場發射升空。 作為中國首型5米芯級直徑大推力無毒無汙染液體火箭和中國目前運載能力最大火箭,長徵五號因體型寬大而被暱稱為「胖五」。
  • 研製縮小版長徵五號火箭能夠極大增加中國空間發射任務的成功可靠性
    研製縮小版長徵五號火箭能夠極大增加中國空間發射任務的成功可靠性枚縮小版的長徵五號火箭來分別發射。執行一次月面無人採樣工程也只要使用到2枚長徵五號火箭而已,貴極也不過是多花了2億美元,這點錢今天的中國還是能夠花得起的。否則如此旗艦任務一旦發射失敗,對中國航天事業的打擊就實在太大。
  • 我國的長徵五號火箭在全球算什麼水平?
    反觀中國,一直以來都在鑽研技術,而事實證明長期的沉澱是有效的,我國在航天領域內經過長期的沉澱後,研製出了長徵五號並發射成功。由此一來,我國也就成為了航天領域內,足夠與美國匹敵的國家。對此,很多人也很好奇長徵五號在全球範圍能處在什麼水平。