長徵五號成功復飛背後:兩次推遲,蛟龍號前出太平洋打撈殘骸

2020-12-03 巔峰高地

地球是人類的搖籃,而我們不可能永遠待在搖籃裡。公元2019年12月27日20時45分長徵五號遙三運載火箭帶著地球人的希望一飛沖天,點火起飛、程序轉彎、助推器分離、拋整流罩、一二級分離、星箭分離……一個又一個熟悉的指令在耳邊迴響,這是勝利的聲音!

長徵五號遙三火箭起飛

YF-100高壓補燃液氧煤油發動機、YF-77燃氣發生器循環氫氧發動機、YF-75D膨脹循環氫氧發動機,長徵五號三大動力系統先後經受住了考驗,在起飛約37分鐘後星箭分離,成功將實踐-20號衛星送入近地點192公裡、遠地點6.8萬公裡的超地球同步軌道,這是一次入軌精度極高的完美發射。

在等待908個日日夜夜之後,我們終於迎來了長徵五號的第一次徹底勝利!

火箭一二級分離

實踐-20號衛星隨後第一次展開太陽能電池翼,之後還將在2020年1月4日第二次展開太陽能電池翼,並於當月6日定點於東經125度赤道上空約3.6萬公裡的地球靜止軌道。

一款新型火箭新技術比例一般不會超過30%,一旦超過則意味著風險急劇增高,而長徵五號作為我國新一代無毒汙染大推力運載火箭旗艦產品,其新技術比例為100%。相較於上一代長徵三號乙運載火箭,長徵五號動力系統全盤更新,5米芯級箭體為國內首次使用,四部3.35米助推器配置更是首次。

長徵五號芯一級YF-77氫氧發動機試車

為什麼長徵五號要選擇如此艱難的創新之路?因為重任在肩,必須攻克14噸級地球同步轉移軌道運力。

長徵五號遙三火箭之前還有遙一與遙二火箭,遙一火箭在飛行過程中芯二級YF-75D氫氧發動機出現推力異常,後經遠徵上面級延長點火時間,最終順利將衛星送入預定軌道,這是一次帶有技術隱患的成功發射,長徵五號遙二火箭則由於一級一臺YF-77氫氧發動機故障熄火導致火箭墜入浩瀚太平洋。

長徵五號遙2火箭最終墜落太平洋

一次不完美的成功,一次徹底失敗,這個時候網絡上一些牛鬼蛇神也都冒了出來,叫囂著長徵五號就該下馬,他們哪裡知道一款運載火箭的成功從來就沒有什麼坦途。用SpaceX公司總裁馬斯克在重型獵鷹火箭首飛前的話說,只要火箭不炸毀在發射塔就是勝利。

中國人從來不打無準備之仗,在長徵五號遙二火箭起飛前YF-77氫氧發動機連續進行了3萬秒試車,但從來沒有出現過如此嚴重的停機故障,究竟是怎麼了?長徵五號總指揮王珏也是一頭霧水。

長徵五號遙三火箭垂直總裝

國防科工局甚至協調有關部門出動蛟龍號載人深潛器前出太平洋試圖打撈火箭殘骸,因為大家都知道問題出在了YF-77氫氧發動機上,如果有殘骸就可以很快定位問題,無奈大海撈針談何容易,最終蛟龍號沒能找到殘骸。

蛟龍號載人深潛器

遙二火箭失敗後,長徵五號團隊經歷了為期兩年多的歸零工作,所謂歸零就是全盤複查火箭所有技術細節、生產製造細節,堪稱是地毯式搜查。

經過痛苦的歸零工作審查YF-77氫氧發動機終於定位了問題癥結,之後又進行了十幾次考核試車,長徵五號遙三火箭此前曾先後瞄準2018年年底與2019年年中兩個發射窗口,但都先後延期,這是因為他們接連兩次遭遇發動機渦輪泵裂紋故障,在地面暴露問題總比帶著問題上天要好萬倍。

YF-77氫氧發動機

最後一次發現裂紋也是最接近問題真相的一次發現,這還得歸功於一位年輕設計師的縝密分析,再次定位問題之後發動機又進行了大量改良工作,之後在多次長程考核試車中發動機表現異常優異,比預想情況還要好,這就為遙三火箭成功復飛打下了基礎。

長徵五號遙三芯二級YF-75D氫氧發動機

在經過908天等待之後長徵五號遙三火箭終於迎來了決戰時刻,我們可以看到火箭復飛前各項目團隊臉上洋溢的是自信與篤定,這是中國航天「嚴肅認真、周到細緻、萬無一失、穩妥可靠」16字方針賦予他們的自信與淡定。

相關焦點

  • 長徵五號重生記:揭秘「胖五」成功背後的一波三折
    長徵五號的「鳳凰涅槃」之旅,就是眼下一個最好的例證。  兩年前,長徵五號第二次發射遭遇失利,這則消息像陰霾一樣籠罩在國人心頭,並一度引發質疑。如今,這枚中國最大火箭歷時900多天「浴火重生」,再次出徵。  12月27日,伴隨著一陣震天撼嶽的轟鳴聲,長徵五號在文昌航天發射場開啟了它的第三次飛行之旅,一團耀眼的火焰簇擁著大火箭「華麗轉身」,飛出天際。
  • 長徵五號成功復飛終極奧義:構建人類命運共同體
    長徵五號遙三火箭起飛推力1068噸公元2019年12月27日20時45分成功復飛的長徵五號是一款二級半運載火箭,起飛級由4部助推器與芯一級構成,總共有8臺YF-100液氧煤油發動機與2臺YF-77氫氧發動機構成
  • 火箭發動機,人類玩火的極致(八)——克服重重困難 長徵五號復飛成功
    長徵三號運載火箭第三級所使用的YF-73氫氧發動機,由1臺渦輪泵和4個獨立的推力室並聯組成,4個推力室同在一個圓周,呈「十」字形安裝在發動機機架上,每個推力室都可沿圓周切向擺動,以控制飛行姿態,可以兩次點火工作。
  • 緊急叫停:北鬥推遲發射的背後,「歸零」是為了最好的結果
    2020年6月23日,北鬥三號在西昌發射成功,北鬥導航系統完成了全球組網,這件事情將會成為我國史上值得記錄的時刻。而這顆衛星的原定發射時間是6月16日上午,那麼你知道它究竟是因為什麼原因而導致推遲了嗎?
  • 「嫦娥五號」任務成功背後,有2名南寧妹助力
    11月24日4時30分,我國在文昌航天發射場,用長徵五號遙五運載火箭成功發射探月工程嫦娥五號探測器,火箭飛行約2200秒後,順利將探測器送入預定軌道,開啟我國首次地外天體採樣返回之旅。在「嫦娥五號」任務發射的捷報背後,有兩名廣西籍技術人員的助力。
  • 長徵五號B獲得圓滿成功!一掃前兩次失敗陰霾,多項技術得到驗證
    據央視報導,今天我國在文昌航天發射場,進行長徵五號B運載火箭的發射,火箭在18點整點火升空,最終發射任務獲得圓滿成功!此次胖五的任務,是運載我國新一代載人飛船試驗船升空並進行各項測試和試驗項目,而且,這也是胖五執行的首度飛行任務,所以格外引起關注和期待。
  • 全球沸騰爭相打撈殘骸 美國為何最積極?
    但,在今年的7月2日,中國發射了一顆由長徵五號搭載的「實踐18號」衛星,因火箭故障而發射失敗,「實踐18號」衛星也因此墜海。在人類衛星發射試驗中,這不過只是一次平常的失敗任務,但卻引發了世界的關注。  國內外普通群眾除了為中國衛星發射失敗而感到吃驚之外,大多數是從科學的角度,為中國航天加油鼓勁。但部分國家的軍方,則對墜海的實踐18號衛星更有興趣。
  • 「託舉火箭的人」——「長徵五號」火箭成功背後
    而在「長徵五號」火箭的成功背後,有著這樣一批「託舉火箭的人」。由於發射任務時間緊、挑戰大,他們半年來一直堅守在發射場沒有回過家,為了中國的航天事業發展不懈奮鬥。在安排作業計劃時,林文亮特意囑咐主管調度員要緊前安排生產,規避因技術和質量帶來的進度風險,保證生產流程順暢。截至目前,在「長徵五號」各種箭體閥門的實操中,林文亮始終做到「零差錯」。
  • 長徵五號成功上天,2019年,中國航天舉世矚目
    據新華社12月27日報導,12月27日20時45分,長徵五號遙三運載火箭在中國文昌航天發射場點火升空,2000多秒後,與實踐二十號衛星成功分離,將衛星送入預定軌道,任務取得圓滿成功,這是長徵系列運載火箭第323次發射。
  • 從外媒評價看長徵五號B首飛成功
    2020年立夏,疫情的陰霾還未散去,我國探索太空的腳步就已破雲而出,直上雲霄!5月5日,為我國載人空間站工程研製的長徵五號B運載火箭在海南文昌首飛成功,正式拉開我國載人航天工程「第三步」任務的序幕。這一句官方發布的消息內容精簡,然而背後含義卻非同尋常。太平洋時間同日,外面TheVerge便發布了文章來報導這一消息。接下來請各位隨藍哞科技一同,從這家影響力極大的美國科技媒體視角,看此次長五載人火箭成功首飛的細節與價值!
  • 我國成功發射長徵五號,再次探索火星,是項未來計劃
    近日,我國的天問一號火星探測器已經在海南文昌發射,並取得成功,運載的火箭是長徵五號,目前,該火箭具有良好的使用價值。根據預定的火星探測計劃,長徵五號運載火箭進入預定軌道後開始飛往「火衛一號」,從而對火星進行探測。
  • 長徵五號第四枚發動機試驗完成:用於我國首次火星探測
    據報導,1月19日下午,長徵五號遙四運載火箭的大推力氫氧發動機順利完成了總裝出廠前的最後一項試驗,性能達到預定要求,將轉入火箭總裝階段。作為我國目前技術最先進、運力最強大的運載火箭,長徵五號已經成功復飛,接下來的任務相當繁重,空間站、月球和火星探測都離不開它。
  • 長徵五號B火箭首飛成功!發布會回應兩次發射失敗,不料卻被「花式...
    5月5日18時00分,為我國載人空間站工程研製的長徵五號B運載火箭,首飛任務取得圓滿成功,實現空間站階段飛行任務首戰告捷,拉開我國載人航天工程「第三步」任務序幕。長徵五號B運載火箭以長徵五號運載火箭為基礎改進研製而成,主要承擔著我國空間站艙段等重大航天發射任務,近地軌道運載能力大於22噸,是目前我國近地軌道運載能力最大的火箭。此次飛行任務驗證了火箭方案的正確性,考核了火箭的功能性能,為我國空間站在軌建造任務奠定了重要基礎。
  • 「胖五」長徵五號發動機研製過程:兩次爆炸 兩次燒毀
    ­­10月28日,海南省文昌市,長徵五號運載火箭在海南文昌發射場垂直轉運至發射位置。­  長徵五號大火箭的成功首飛,將中國送入包括美國和俄羅斯在內的世界主流火箭陣營,全世界為之震撼。更讓人驚嘆的是,被稱作火箭之本的發動機,竟是在「短短」10多年間研製出來,趕上這一歷史之戰,成為大火箭首飛大捷的重要功臣。
  • 長徵五號發射成功有多重要?用「一發定全局」毫不為過
    長徵五號遙三運載火箭發射一發定全局 長徵五號遙三的成功發射有多重要? 用「一發定全局」來概括一點也不為過。 如果說現役的長徵二號系列、長徵三號系列和長徵四號系列都有一個共同的源頭——東風五號洲際飛彈的話,那麼長徵五號自己就是中國新一代運載火箭的源頭。
  • 繼兩次發射失利之後,我國長徵五號B運載火箭終於首飛成功!
    我國長徵五號B運載火箭終於首飛成功!再次打開我國航天科技的新局面!這是繼我國兩次火箭發射失利之後的正名,長徵五號B運載火箭做到了!這是長徵系列運載火箭的第331次飛行,同時正式拉開我國載人航天工程「第三步」任務的序幕。
  • 研製縮小版長徵五號火箭能夠極大增加中國空間發射任務的成功可靠性
    研製縮小版長徵五號火箭能夠極大增加中國空間發射任務的成功可靠性一旦發射失敗,搞不好真的是會「出人命、出大事的」。不得不高度重視與慎之又慎。 而中國的長徵五號火箭卻是一個例外,根據目前公布的前10
  • 長徵五號B首飛任務打了個翻身仗,中國航天回應今年兩次發射失利
    面對近期航天發射連續失利,長徵五號B首飛任務打了個翻身仗,相關機構主要做了哪些工作呢?在5日的新聞發布會上,中國載人航天工程辦公室主任助理季啟明介紹稱,今年3月16日和4月9日,中國航天發射連續兩次失利,這也再次顯示航天事業的高風險,中國航天的「長徵」永遠在路上。
  • 長徵5火箭殘骸重返地球,美軍雷達嚴密追蹤,多國艦隊衝向墜落點
    太空飛行》網站報導,哈佛·史密森天體物理學中心經過仔細測算,確認長徵5號B火箭的殘骸正在以橢圓形的軌道繞地球飛行,預計最晚在11日23時35分重返大氣層。目前美軍的地面雷達、偵察衛星正在進行嚴密監視,準備在第一時間得到殘骸墜落的準確地點,據悉有多個國家的艦隊正在駛向南太平洋,那裡是最有可能的墜落地點。
  • 衝破陰霾,長徵五號B運載火箭首發成功
    喜訊2020年5月5日,中國新一代運載火箭長徵五號B型運載火箭在海南文昌航天中心首飛成功,成功發射了中國新一代的載人飛船無人試驗船。中國航天在火箭發射方面連續失利了兩次,對中國航天人而言無疑是陰影對中國民眾也是非常的失望。