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胖五」飛天 大火箭有大夢想 為探月探火奠定重要基礎

2020-11-23 中國網河南頻道

「胖五」飛天 大火箭有大夢想 為探月探火奠定重要基礎

2019-12-28 10:58:36

來源:人民日報

  |  

作者:馮華 劉詩瑤 餘建斌 谷業凱

| 字號:

A+

A-

【胖五飛天】908天的等待之後,我國新一代大型運載火箭——長徵五號迎來第三次發射任務。12月27日20時45分,中國文昌航天發射場,長徵五號遙三火箭帶著耀眼的光芒,撼天動地,衝破雲霄。這次發射任務的成功,意味著我國具備了探索更遠深空的能力,也為未來實現探月工程三期、首次火星探測任務等國家重大科技專項和重大工程奠定了重要基礎,邁出了建設航天強國的堅實步伐。

遙三火箭有哪些特點?

200餘項技術改進,代表我國運載火箭科技創新最高水平

作為我國首型5米芯級直徑的大推力運載火箭,長徵五號運載火箭因為體型寬大,被親切地稱為「胖五」火箭。

長徵五號是我國首個自主研製的新一代大型運載火箭,創下了多個「第一」與「之最」,代表了我國運載火箭科技創新的最高水平。長徵家族中,長徵五號可謂是名符其實的「大火箭」——起飛質量最大、起飛推力最大、箭體結構最大、運載能力最強、運載效率最高。與國際同類現役運載火箭相比,長徵五號近地軌道25噸左右的運載能力,已位居世界前列。長徵五號還填補了我國大推力無毒無汙染液體火箭發動機的空白,賦予中國運載火箭「綠色環保大推力」的新名片。

大國重器,十年「磨箭」。2016年11月3日,經過10餘年的工程研製,長徵五號火箭精彩亮相,首飛成功。然而,在2017年7月2日實施的第二次發射任務中,長徵五號遙二火箭卻因為發動機局部結構問題未能將衛星送入預定軌道。從第二次的發射失利到第三次的圓滿成功,一共歷時908天。在這30個月裡,長五研製團隊經歷了什麼?大火箭又作了哪些技術改進?

「歸零」,成為記者採訪過程中最常聽到的詞語。這是中國航天從實踐中總結提出的解決質量問題的方法。中國航天科技集團一院長徵五號火箭總指揮王珏告訴記者,「經過兩年多的歸零和驗證工作,研製團隊攻克了發動機技術難關。並且在完成發動機問題歸零的同時,長五火箭的技術改進和可靠性提升工作也實現了突破。」

長徵五號遙二火箭失利後,經過100餘天的故障排查與定位以及180餘天的試驗驗證,失利原因終於確認。火箭芯一級氫氧發動機在複雜力熱環境下,局部結構發生異常,發動機推力瞬時大幅下降,致使發射任務失利。

「火箭上次失敗,是一個複雜力熱環境的相互共同作用下,使發動機的某一個零部件組件不能適應,出現失效。但這個毛病隱藏得比較深,偶爾出現,大多數情況下不出現,一旦出現就是災難性的。所以這次歸零,我們通過地面反反覆覆的各方面理論分析、試驗驗證,終於把『搗蛋』的這個『傢伙』逮住了。」中國航天科技集團一院長徵系列火箭總設計師龍樂豪院士說。回憶起遙二發射失利後的場景,滿頭白髮的龍樂豪說,當時並未與研製團隊過多交流,「我相信他們有能力頂住壓力。」

長五人確實頂住了壓力,儘管攻關的過程並非一帆風順。中國航天科技集團一院長徵五號火箭總設計師李東對幾個時間節點印象深刻。2018年11月30日,改進後的芯一級氫氧發動機在長程試車過程中出現問題,經過改進,2019年2月順利通過了兩次長程試車驗證。然而到了2019年4月4日,在長徵五號遙三火箭的總裝工作進入到最後階段時,一臺用於後續任務的芯一級氫氧發動機又發現了問題……

面對一個又一個困難,科研人員沒有灰心,會議室忘卻寒暑、試驗場不分晝夜。908天的夜以繼日,集聚全國優勢資源聯合攻關,累計40餘次15000餘秒關鍵技術試驗,終於攻破一個又一個難關。不只是發動機研製團隊,各參研參試單位的科研人員、工程技術人員,聯合攻關的院士專家,發射場系統的工作人員,甚至包括航天人的家屬……都為長五遙三的成功付出了艱辛的努力。

據介紹,遙三火箭在遙二火箭的基礎上,進行了200餘項技術改進。其中比較重大的技術改進有9項,包括了發動機設計改進、長排整流罩設計改進、利用系統調節方案改進等。

大塊頭能做啥?

肩負月球採樣返回、火星探測等重要任務

運載火箭的能力有多大,中國航天的舞臺就有多大。作為目前我國運載能力最大的火箭,「胖五」是承載著中華民族對浩瀚宇宙嚮往的「夢想之箭」,也是我國由航天大國邁向航天強國的重要標誌。長徵五號肩負著月球採樣返回、火星探測等多項重大航天工程任務,也可用於不同地球軌道大型載荷及其他深空探測任務載荷的發射。

再登月球——2020年,我國將用長徵五號運載火箭擇機發射「嫦娥五號」,實現月面無人採樣返回,圓滿完成探月工程三步走的規劃目標。嫦娥五號任務需要將嫦娥五號探測器直接送入地月轉移軌道,這必須由具有大運載能力的長徵五號運載火箭來完成。

首探火星——目前,我國正在開展首次火星探測工程的研製工作。按照計劃,2020年,我國將通過長徵五號發射火星探測器,並通過一次發射實現火星環繞、著陸和巡視探測。李東介紹,長徵五號的成功研製,將大幅度提高我國進入空間的能力,助力我國深空探測能力和水平的提升,實現在深空探測領域的跨越。

此外,長徵五號火箭還為構築我國新一代運載火箭系列型譜奠定了堅實技術基礎。2020年,長徵五號B等多型新一代運載火箭將相繼迎來首飛。

火箭上「運」了啥?

搭載我國最重同步軌道衛星,全面驗證「東方紅五號衛星平臺」關鍵技術

很多人還很好奇,長五遙三火箭發射,搭載的是什麼衛星?

專家介紹,長徵五號遙三火箭上的這名「乘客」,就是實踐二十號衛星。它是以「東方紅五號衛星平臺」為基礎研製的一顆新技術試驗驗證衛星,重量達8噸,是目前我國研製的地球同步軌道發射重量最重的衛星,也是技術含金量最高的一顆衛星。

實踐二十號攜帶了不少「黑科技」。它有著我國迄今為止面積最大、翼展最長、展開方式最複雜的太陽翼,能夠低速轉動,保證始終朝向太陽。它還配備了國內功率最大的電源控制器,確保太陽翼提供的超強電流「聽話地」流到衛星每一個角落,維持衛星的健康運轉。

那麼,這顆衛星到底有什麼作用?

用中國航天科技集團公司五院總工程師、實踐二十號衛星總指揮周志成院士的話來說,「實踐二十號衛星首要任務是驗證『東方紅五號衛星平臺』的技術穩定性,由於搭載了十多項國際領先的技術驗證載荷,也兼具新技術技術驗證的使命。以『實踐』命名衛星,就是對該星所承擔的探索意義的最好詮釋。」

據介紹,「東方紅五號衛星平臺」是我國自主開發的新一代大型地球同步軌道衛星平臺,單機國產化率達100%,能滿足未來20年的大容量衛星應用需求。實踐二十號作為該平臺的首飛試驗星,它的成功發射將對我國通信衛星事業的發展起到重要作用。

責任編輯:李海嘯

相關焦點

  • 胖五微課堂:為什麼「探火」任務非「胖五」莫屬
    「胖五」再出徵 備受矚目 萬眾期待有一句話叫做「運載火箭的能力有多大,中國航天的舞臺就有多大」。長徵五號是我國推力最大的新一代運載火箭,起飛推力超過1000噸,運載能力接近25噸,使我國現役火箭的運載能力提升了2.5倍。
  • 解讀 | 為何「探火」任務非「胖五」莫屬?
    目前,人類在探月的歷程中,這些探測方式都採用過,但每次發射基本上只採用其中的一兩種探測方式。與月球探測相比,由於火星距地球的距離比月球距地球的距離遙遠得多,探測火星的難度也比探測月球的難度大得多,因此,至今人類對火星的探測只採用過環繞探測、著陸探測、巡視探測方式,未來的目標是對火星進行採樣返回探測和載人登陸探測,但難度、投資和風險都將很大。
  • 「天問一號」發射為何非「胖五」莫屬?與上海又有怎樣的關係?
    探火為何非長五莫屬? 作為我國新一代最大推力火箭,長徵五號的橫空出世並不順利。 這型寄託著中國深空夢想的大火箭,立項於2006年10月。歷經十年,2016年11月3日,長徵五號遙一首飛成功,標誌著我國運載火箭實現了從中型到大型的跨越和升級換代。
  • 關注 | 胖五,你又「變臉」了!
    備受期待的年底航天大戲——嫦娥五號來了。
  • 「胖五」的3大絕技
    此前,我國深空探測的主要目標是月球,相繼用有著「金牌火箭」之稱的長徵三號甲系列運載火箭,發射了「嫦娥一號」至「嫦娥四號」月球探測器。然而如果要將更大重量的探測器送上月球,或者將探測器送往更遙遠的火星,需要有運載能力更大的火箭,目前長徵火箭家族中只有「胖五」可以擔綱。
  • 嫦娥奔月,「胖五」飛天火箭發射現場觀摩, 來場說走就走的旅行
    嫦娥奔月,「胖五」飛天火箭發射現場觀摩,來場說走就走的旅行根據國家航天局與中國航天科技集團消息,我國計劃年底前發射「嫦娥五號」探月飛行器,有望實現中國航天的四個「首次」即:首次在月球表面自動採樣、首次從月面起飛,首次在38萬公裡外的月球軌道上進行無人交會對接,首次帶著月壤以接近第二宇宙速度返回地球。
  • 「胖五」:長徵火箭家族的實力擔當
    作為長徵火箭家族的實力擔當,「胖五」將力助中國航天登上更廣闊的舞臺。助力深空探測器穿越星際探索浩瀚宇宙,是中華民族千百年來孜孜以求的夢想。隨著航天技術發展,我國有序部署推進深空探測計劃,不斷探尋太空奧秘。此前,我國深空探測的主要目標是月球,相繼用有著「金牌火箭」之稱的長徵三號甲系列運載火箭,發射了「嫦娥一號」至「嫦娥四號」月球探測器。
  • 胖五的成功到底標誌著什麼?為何成為全網沸點
    隨後,也成了微博熱搜自1992年中國載人航天工程立項以來,中國航天人用28年的埋頭苦幹、艱苦奮鬥將中國千年飛天夢想化為現實。先讓我們用一分鐘的時間來回顧下歷史,看中國天航人是如何一步一步創造奇蹟的!瀏覽器版本過低,暫不支持視頻播放同是「胖五
  • 「胖五」有了新乘客 嫦娥五號探測器
    「胖五」有了新乘客 嫦娥五號探測器   計劃實現中國首次月面自動採樣返回  南海之濱,「胖五」揚帆。中國探月,如今邁出意義更為深遠的一步。
  • 「胖五」歸來 長徵五號遙三火箭成功發射實踐二十號衛星
    「胖五」歸來 長徵五號遙三火箭成功發射實踐二十號衛星 2019-12-27 21:26:40這是長徵五號火箭的第三次發射,也是時隔兩年多後再次執行發射任務。  長徵五號火箭由中國航天科技集團所屬中國運載火箭技術研究院抓總研製,是中國首型大推力無毒無汙染液體火箭,運載能力位居世界前列。由於體型龐大,長徵五號火箭也被民眾親切地稱呼為「胖五」。
  • 「胖五」已執行發射三類任務,媒體:長徵火箭家族的實力擔當
    這意味著被暱稱為「胖五」的長徵五號運載火箭掌握了新的「絕技」。至此,「胖五」已經先後執行過發射高軌大衛星、發射載人飛船試驗船以及發射深空探測器三類任務。然而如果要將更大重量的探測器送上月球,或者將探測器送往更遙遠的火星,需要有運載能力更大的火箭,目前長徵火箭家族中只有「胖五」可以擔綱。記者從航天科技集團六院了解到,承擔火星探測器發射任務的長徵五號遙四運載火箭,裝有該院研製的4型共30臺發動機,分別是8臺120噸級液氧煤油發動機、2臺50噸級氫氧發動機、2臺9噸級膨脹循環發動機和18臺姿控發動機。它們為火箭提供了上千噸的起飛推力。
  • 「大衛星」「探測器」「空間站」:「胖五」三絕技開啟新徵程
    中新社文昌7月23日電 題:「大衛星」「探測器」「空間站」:「胖五」三絕技開啟新徵程作者 郭超凱 姜哲長徵五號遙四運載火箭7月23日託舉中國首次火星探測任務天問一號探測器升空。至此,被譽為「胖五」的長徵五號系列運載火箭已先後執行過高軌大衛星、載人飛船試驗船以及深空探測器三類任務。
  • 「墳場」求生,「探火路」步步驚心……
    這意味著,火星上很可能存在過大量的水和大氣——生命體賴以生存的重要因素。與地球相似的天文特徵與長期以來對「火星生命」的困惑,激勵著人類前赴後繼地走上這場「探火」之旅。當時,我國空間探測事業正處起步階段。隨著1964年第一枚生物火箭的成功發射,中國人造衛星技術發展迅猛,為航空「飛天夢」積蓄力量。
  • 關於「胖五」「探火」你需要知道的幾組數字
    火箭飛行約2167秒後,成功將探測器送入預定軌道,開啟火星探測之旅,邁出了我國行星探測第一步。這次「胖五」「探火」,有幾組數字你需要知道!
  • 王者歸來,長徵五號遙三火箭發射成功,向著星辰大海胖五再次出發
    首次火星探測等國家重大科技專項和重大工程的重要基礎和前提。長徵五號的使命不凡,承載著中國未來30年的空間計劃,包括空間站建設、探月工程、探火計劃等。 根據中國航天的發展規劃,預計在2020年代建成一個60噸級的空間站,主體結構為三艙布局,每個艙室質量在20噸左右,因此必須由長徵五號火箭來發射。
  • 譚晶演唱新歌《飛天利箭》祝賀我國大火箭升空
    當晚的慶功大會上,專為大火箭創作的歌曲《飛天利箭》響徹會場,引發一線航天工作者和廣大國人的情感共鳴。 據了解,這是首支以航天人視角譜寫的追夢之歌。「長徵五號」是我國目前最大推力的新一代運載火箭,由中國航天科技集團所屬中國運載火箭技術研究院抓總研製,將直接服務於我國探月三期工程、載人空間站工程和火星探測工程等具有裡程碑意義的航天工程。大火箭順利首飛,標誌著中國航天邁入全新時代。
  • 「胖五」轉運成功「嫦娥」奔月在即
    探月工程嫦娥五號任務是中國探月工程第六次任務,計劃實現月面自動採樣返回,助力深化月球成因和演化歷史等科學研究,是我國航天領域迄今最複雜、難度最大的任務之一。相關「胖五」迎來新乘客,「嫦娥」走過了怎樣的奔月之路?
  • 為何「探火」任務要用長徵五號運載火箭發射?
    為何「探火」任務要用長徵五號運載火箭發射?新華社記者胡喆、王琳琳、周旋17日,長徵五號遙四運載火箭在中國文昌航天發射場完成技術區總裝測試工作後,垂直轉運至發射區,計劃於7月下旬到8月上旬擇機實施我國首次火星探測任務。作為目前我國現役運載能力最強的火箭,被親切稱為「胖五」的長徵五號此次將迎來它的第四次發射。那麼,為什麼說「探火」任務非「胖五」莫屬?
  • 科技日曆 |「神八」追吻「天宮一號」八周年,長徵五號「大火箭...
    科技日曆 |「神八」追吻「天宮一號」八周年,長徵五號「大火箭」首飛成功  Evelyn Zhang • 2019-11-03 15:19:01 來源:前瞻網 E5246G0
  • 「嫦五」飛天,月球,我又來了!
    今天,被稱為「胖五」的長徵五號遙五運載火箭,搭載著嫦娥五號探測器在中國文昌航天發射場順利升空。嫦娥五號探測器本次任務是計劃首次實現從月球無人採樣返回,把月壤或月巖等寶貴樣品帶回地球,以供接下來開展科學研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