9月7日14時左右,疑似火箭殘骸墜落陝西,震感強烈,造成周邊村民窗戶碎裂。
那麼,火箭發射過程中掉落的碎片會砸到我們嗎?
殘骸;圖源騰訊網
答案是會砸到!
2013年12月2日凌晨,搭載嫦娥三號的長徵三號乙運載火箭發射升空,當天1時38分,一級火箭殘骸墜落在湖南省邵陽市綏寧縣。
該縣兩戶村民房屋被砸,幸運的是沒有造成人員傷亡。
其實火箭剛開始啟動發射時就會開始「掉渣/殘骸」:往往是保溫泡沫或結的冰。
獵鷹9號火箭在發射最開始階段就掉落「殘骸」;圖源:SpaceX
這個階段產生的殘骸高度不夠、速度很低、因而這些殘骸根本沒有什麼危險可言,下面這類殘骸才是真正要防止的。
按照火箭推進的原理,火箭都要設計成多級模式,越靠下面的部分越大也越強力。
這也意味著這部分殘骸的特點是:非常大、非常貴、也非常危險!
火箭結構圖
一般火箭發射後,逃逸塔、助推器、一級火箭、整流罩等重要組成就會相繼分離,引力作用下,它們必然會返回地球。
但由於程序分離時間、分離姿態、氣象條件等各不相同,它們的掉落區往往分散且面積巨大。
而且我國的三大火箭發射中心均位於內陸,每次發射,國家都會充分考慮這些殘骸的破壞力。
一般火箭殘骸的物質中含有火箭常用的燃料,其中偏二甲肼和四氧化二氮都有劇毒,且都易揮發,易溶於水而且可以從皮膚滲透。
因此在火箭殘骸附近不穿防化服的人都有可能中毒。
需要注意的是,火箭燃料在短時間內是非常危險的,但是並不會長期殘留在土壤和水源中,偏二甲肼極易被氧化,因此會很快的和環境中的物質反應而失去毒性。
不過正常墜落的火箭殘骸會將剩餘燃料燒盡而沒有危害,非正常墜落的殘骸可能會有少量殘餘,但是處理起來不難,而且處理之後遺留的環境危害並不大。
遇到殘骸不要靠近!遇到殘骸不要靠近!遇到殘骸不要靠近!
遇到火箭殘骸後,應該立即通知專業人員處理,無關人員最好不要靠近。
經過處理之後短期內也儘可能不要靠近墜毀區域,過上一段時間就沒有危險了。
受到汙染的水最好不要喝,作物最好不要吃,但是經過處理,並且過上個把月,受過汙染的地方仍然可以當做水源地或者農田,不會有影響的。
既然火箭殘骸墜落那麼有危險,我國一般是怎麼防治的呢?
據採訪報導,中國運載火箭技術研究院總體設計部高級工程師李聃說過,我國在西昌衛星發射中心發射的火箭,其一二級分離後,一級火箭的殼體和發動機按規定要落在我國西南部特定的區域內。
二級推進器要落在海上,大概在臺灣以東500公裡。
我國天宮二號發射示意圖;圖源新華社
控制落區主要是靠軌道設計,必須確定助推器耗盡關機時的速度、位置和高度,要滿足事先計算的條件,在這個條件下它會自由落體,下來以後會落在我們設定的區域。所以,在飛行過程中,我們要不斷地計算火箭的位置。
李聃說,我們國家已經很難找出一個一兩千平方公裡沒有人的地方了,所以每次發射的時候,特定區域都要組織幾十萬人疏散。在這個區域,已經形成了發射時人員撤離的慣例。
總體上說,人類航天60年來,從未發生過任何環繞地球的火箭殘骸或太空垃圾擊中人類的案例。
而且據了解,目前陝西疑似火箭殘骸事件已報告至政府有關部門,公安部門已介入調查並對現場進行了有效保護,我們等待有關部門和專家處置就好。
我是,歡迎關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