航空航天技術是上世紀50年代以後,陸陸續續在各個國家之間展開的,我們如今也能在電視上看到,發射衛星升空,特別是隨著我國航空航天的不斷完善,我國如今也建立了北鬥衛星導航系統,作為世界上三大衛星導航系統,未來將致力於全球服務,我們再也不用受制於人。
其實我國早在一窮二白的年代裡面,就致力於航天工程的研究,自1971年將東方紅一號送到宇宙當中以後,我國的航空航天技術在30年來不斷的前進和發展,如今已經實現了載人航天技術,可以說是全球國家中為數不多的掌握這項技術的國家,而且隨著不斷的發展,航天技術在21世紀已經成為重要的科學技術,未來在民用市場的運用將會非常大。
衛星是通過火箭發送到空中的,當燃料耗盡時,火箭就會被當做廢物一樣拋棄,這樣一來火箭的殘骸就會墜落下來,很多人因此也產生一個巨大的疑問,那就是火箭殘骸墜落的時候,會將人砸傷嗎?西瓜視頻創作人【媽咪說MommyTalk】在視頻【太空也會發生交通事故?火箭殘骸會砸到我們嗎?】中提到了對火箭殘骸的處理方式,感興趣的朋友可以上西瓜視頻搜索觀看。
受到重力的影響,火箭的殘骸在被拋棄以後,受到地球重力的影響,它是一定會墜落到地面上的,首先我們需要明白火箭的原理。其實我們都清楚,火箭推動衛星升空,到達地外指定的軌道上面,是逐級推進上去的,比如美國阿波羅登月計劃,其實就是靠著三級運載火箭送上去的,而每用完一級火箭的燃料,火箭的殘骸就會脫落。
其中最下方的也是最早消耗完燃料的一級火箭,就會脫落下來,而這時候火箭繼續上升,這截火箭殘骸在保持一定速度上升一段距離以後,就會墜落下來。這部分墜落的火箭,是最有可能砸到地面,砸傷人的,所以大部分的衛星發射中心,要麼是在戈壁灘上,要麼是在沿海的城市上,而且在發射之前也會進行緊密計算,確保這些最早脫落的殘骸落到地面以後不會砸到人。
而剩下的火箭殘骸,有一部分脫落比較晚,這時候已經進入太空中,就會留在特定的軌道上,形成太空垃圾漂浮在空中,這是火箭在完成發射以後,殘骸的兩個主要的存留渠道。
火箭殘骸的影響相較於普通人來說,影響並不是很大,一些大型的殘骸會在發射之前就進行精密計算,確保不會傷害到人群,但也有意外的一些小型的碎片不受控制,但整體而言,這些殘骸的影響比較小。
影響比較大的是留在太空的一些火箭殘骸,這些太空垃圾依靠地球引力做著圓周運動,看似能夠保持很長時間,但有些時候這些殘骸會影響太空之中衛星的生存。
2005年的時候,在太空就發生了一次殘骸之間的碰撞,當時是美國的偵測並調查的這件事情,結果發現,其中一個殘骸是1974年美國發射火箭的末級推進器,而另外一個居然是2000年我國發射的長徵四號運載火箭的推進器。
而以上還只是殘骸之間碰撞,也有遺留在太空之中報廢的衛星形成殘骸,與衛星碰撞的情況,比如2009年美國和俄羅斯的一顆報廢的衛星相撞,但更大的問題是又產生了較多的碎片,形成了對太空的威脅。
我們之前也說過了,火箭殘骸的落地一般都是經過精密計算的不會砸到人,哪怕是細小的殘骸,在進入大氣之前就會被摩擦燒毀,但也有特殊情況,比如留在太空之中的火箭殘骸,他們並不是一成不變的留在空中,除了撞上衛星以外,他們會隨著時間的推移,軌道會逐漸的變小,直至進入大氣層墜毀。
包括一些失去作用的衛星也會有這個問題,這時候這些殘骸就不是我們能控制的,他隨時會落下來,而且不知道會落到誰的頭上,雖然概率非常小,而且大部分在進入大氣層時也會被燒毀,但也偶爾會有例外的情況,砸到人或者是牲畜。
因此以美國、日本、歐洲、俄羅斯等國為首的建立了機構間空間碎片協調委員會,致力於解決減少太空之中的太空垃圾等一系列問題,【媽咪說MommyTalk】在視頻【太空也會發生交通事故?火箭殘骸會砸到我們嗎?】也提到了這個機構,中國也是在1995年的時候參加了這個組織。隨著未來航天領域逐漸擴大,解決太空垃圾已經成為迫在眉睫的事情,感興趣的同學可以在西瓜視頻搜索【火箭殘骸】進行觀看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