天宮一號預計周末墜落地球 殘骸不會構成危險

2020-11-26 經濟日報

3月29日報導外媒稱,據預測,中國天宮一號空間站將在復活節長周末墜落地球。

資料圖:天宮一號模型

據英國《每日郵報》網站3月28日報導,該空間站於2011年發射升空,於2016年正式停止使用。

報導稱,自停止使用以來,該空間站的高度一直在穩步下降,現在看來它將脫離軌道,在復活節長周末撞擊地球。

報導稱,目前該太空飛行器每一個半小時環繞地球飛行一圈,速度為每小時2.8萬公裡,其軌跡在南北緯43度之間。

報導指出,這使澳大利亞、非洲、南美洲、美國大部分地區以及東南亞都處在可能的撞擊區內。

另據路透社3月27日報導,歐洲航天局說,中國天宮一號太空實驗室可能在3月30日和4月2日之間墜落地球,殘骸碎片撒落範圍可達數千平方公裡,不過對人構成的危險非常小。

歐洲航天局說,這個長10.4米的空間站預計將在南北緯43度之間的某個點再入地球大氣層。

歐洲航天局說,對於天宮一號將墜落何處的更準確預測要等到它再入大氣層前一天才可能做出。但即使到那時做出的預測,也可能誤差數千公裡。

不過該航天局說,人被天宮一號殘骸碎片擊中的可能性是被閃電擊中的可能性的千萬分之一,因為地球的大部分被水覆蓋或是荒無人煙。

歐洲航天局在其網站上說:「在航天歷史上,尚沒有證實發生過太空殘骸碎片墜落造成傷亡的情況。」

此外,美國趣味科學網站3月26日刊登文章稱,由於高空大氣層摩擦力的拖累,天宮一號的高度將逐漸下降,接觸的大氣密度越來越高,造成力度更大的拖拽,結果使之進一步下墜,軌道飛行速度繼續放慢,這一過程被稱為軌道衰變。

文章稱,以這一速度飛行,大氣摩擦力會產生大量的熱。不過天宮一號缺乏隔熱手段。美國航空航天公司說,除了高熱,空間站接觸的大氣越來越厚,速度開始迅速下降。減速會產生高達重力加速度10倍的載荷,造成該太空飛行器開始解體。

該空間站上脫落的大部分小部件會被摩擦產生的熱焚毀,不過專家估計有些部分會在烈火中倖存下來,墜落地面。靠近地面時,大氣密度大,空間站的殘餘部件會大大減速和冷卻下來。

美國趣味科學網站3月26日還報導稱,中國廢棄的空間站天宮一號失去控制,不久將撞向地球。不過不要驚慌。

報導稱,一個重8.5噸的金屬體脫離軌道衝向地球廣大中部的某個未知地點,這讓有些人感到擔心,不過這對民眾並不構成什麼危險。

不過,值得一提的是,天宮一號不過是已經(受控或不受控)墜落地球的其他物體的一個零頭。

報導稱,鑑於它是一個空間站原型,天宮一號作為一個太空飛行器來說都不算大,更別說作為空間站來說了。它的重量不過是俄羅斯空間站「和平」號120噸重量的7%。據歐洲航天局說,2001年墜落的「和平」號是從太空墜落的最大人造物體。

(責編:劉辛未)

相關焦點

  • 天宮一號將「失控墜落」!想太多
    近日,各國媒體都開始進入「倒計時」,緊盯天宮一號預測落點,部分境外媒體甚至渲染天宮一號的「謝幕」風險,妄稱「中國已對天宮一號失去控制」。點擊下方視頻,看看外媒都說了些什麼吧~美國廣播公司(ABC)在其網站煞有介事地刊文稱:「2016年,在發射升空5年後,中國航天機構失去了對天宮一號的控制。目前,天宮一號正在垂直砸向地球,澳大利亞處於危險區域。」
  • 太陽現象弱於預期 天宮一號或周一早7:30墜落
    天宮一號最初被認為最早將於本周六墜落。雖然目前對天宮一號重入大氣層時間的估計差別很大,但在觀察到太陽現象沒有能加速其墜落速度後,歐洲空間局官員現在向後推遲了對天宮一號墜落時間的預測。 來自太陽的高速粒子流- 預計將對地球地磁場產生影響- 沒有產生預期的影響,未來數天地球及其周圍大氣層天氣平靜。
  • 天宮一號預計產生1-1.5噸殘骸 將墜入南太平洋
    天宮一號完美回家 殘骸墜入南太平洋   結束6年半使命,絕大部分器件燒毀;預計產生1-1.5噸殘骸,落區位於「太空飛行器墳場」區域  在太空遊弋了近六年半的天宮一號,昨天「回家」了。  美國航空航天學會會員、「小火箭」工作室創始人邢強向新京報記者介紹,這片區域不僅沒有人類活動,而且由于洋流影響,海洋生物也很少,不會對生態造成太大破壞。  邢強表示,此次天宮一號再入較為「完美」,落區也正處於太空飛行器墳場區域中。  8.5噸重的天宮一號,會產生多少殘骸回到地球?
  • 天宮一號目標飛行器將再入大氣層 會墜落到地面嗎?
    據中國載人航天工程辦公室介紹,截至3月25日,天宮一號目標飛行器運行在平均高度約216.2公裡的軌道上(近地點高度208.1公裡、遠地點高度224.3公裡),整器結構完整,即將再入大氣層燒毀。
  • 天宮一號墜落極危險?煽風點火的各國媒體都被打臉了...
    2016年3月16日,天宮一號目標飛行器正式終止數據服務,全面完成了其歷史使命,但它從2016年開始就失去了控制,中方也無法控制它最後階段的下降過程。此前,天宮二號總設計師朱樅鵬在接受國內媒體採訪時就指出,中國一直在監控天宮一號,其墜入大氣層後就會燒毀,剩餘殘骸將落入指定海域,不會危害地面。
  • 天宮一號空間站下個月墜入地球 墜落地點尚不確定
    2016年,中國天宮一號目標飛行器停止了數據傳輸,完成了自己的使命,雖然它的結構依然完整,但是卻已經不受控制,而8.5噸的前哨站一直在漫無目的地在太空中漂泊。廢棄的衛星及太空飛行器隨時都在地球的引力作用下墜落著。
  • 小心已經掉下來的殘骸仍有危險!火箭殘骸墜落會砸到人嗎?
    9月7日14時左右,疑似火箭殘骸墜落陝西,震感強烈,造成周邊村民窗戶碎裂。那麼,火箭發射過程中掉落的碎片會砸到我們嗎?這也意味著這部分殘骸的特點是:非常大、非常貴、也非常危險!需要注意的是,火箭燃料在短時間內是非常危險的,但是並不會長期殘留在土壤和水源中,偏二甲肼極易被氧化,因此會很快的和環境中的物質反應而失去毒性。
  • 天宮一號再入大氣層墜落南太平洋中部:歡迎你回家
    2011年9月29日,「天宮一號」在酒泉衛星發射中心發射升空,飛行器全長10.4米,最大直徑3.35米,重8.5噸,由實驗艙和資源艙構成,設計壽命兩年。在預定壽命完成後,為進一步檢驗飛船長期在軌運行與測控能力,天宮一號繼續超期服役,一直到2016年3月16日,天宮一號目標飛行器正式終止數據服務,全面完成了其歷史使命。
  • 天宮一號將失控撞向地球?外媒打臉了,你知道是什麼嗎?
    天宮一號將失控撞向地球?外媒打臉了,你知道是什麼嗎?天宮一號是第一個完全由中國自己獨立研發,並且創造了學習電工一號的成功,一號發射任國際瞬間炸開,因為這意味著正式成為是成為世界第三個證書,掌握該領域的國該領域的國家只是天宮一號在發射三年或者終止的數據組三十五三年四月的時候提供一號隕石墜落外國外國美體,現在中國貢獻報效祖國,而對於公眾號的墜毀。
  • 地球最偏遠的太空殘骸墳場
    南太平洋海面上有一個名叫「尼莫點」(Point Nemo)的「海上墳場」,是地球上距離陸地最遠的極點,各國太空機構會在太空設備退役後,特別安排讓設備墜落在這片海域,避免對人類造成危害。中國首座太空站天宮一號原本也會被引導到這裡,但由於現在已經處於失控狀態,可能不會按原計劃埋葬在這片荒涼海域。
  • 美媒再炒天宮一號2018年將"撞"地球落點"無法預測" 專家闢謠
    (環球網1月3日報導)針對所謂已「失控」的中國天宮一號目標飛行器將於2018年「撞」向地球的炒作,西方媒體已炒過不知多少輪,而在2018剛開年,美國福克斯新聞網(Fox News)、《紐約郵報(New York Post)》網站等西方媒體再次炒這個讓中國人感覺很無聊的舊聞。
  • 我國「天宮一號將失控撞地球?不,是受控!!
    據《環球時報》報導,針對所謂已「失控」的中國天宮一號目標飛行器將於2018年「撞」向地球的炒作,西方媒體已炒過不知多少輪,而在2018
  • 天宮一號完美回家 殘骸墜入南太平洋
    天宮一號突破的空間交會對接、航天員短期駐留等關鍵技術,為我國空間站建設積累了重要技術基礎。專家表示,此次天宮一號再入堪稱「完美」,落區也正處於太空飛行器扎堆墜入的太平洋「太空飛行器墳場」區域。經計算預測,8噸左右的天宮一號,或將產生1-1.5噸左右的殘骸墜入大洋。落區位於「太空飛行器墳場」區域據中國載人航天工程辦公室消息,天宮一號殘骸落區位於南太平洋中部區域。
  • 在太空飛行了6年多 天宮一號將再入大氣層最後一次「燃燒自己」
    據中國載人航天工程官方網站消息,中國載人航天工程辦公室發布消息稱,4月1日8時,天宮一號運行在平均高度約167.6公裡的軌道上(近地點高度約161.0公裡、遠地點高度約174.3公裡、傾角約42.70度),預計北京時間2018年4月2日再入大氣層。  這將是天宮一號最後一次「燃燒自己」。
  • 天宮一號即將「歸來」 中國航天進入空間站時代
    2016年3月16日,天宮一號目標飛行器正式終止數據服務,全面完成了歷史使命,進入軌道衰減期。空間站「先驅」的漫漫歸途記者從中國載人航天工程辦公室官網上了解到,截至2018年3月25日,天宮一號目標飛行器運行在平均高度約216.2公裡的軌道上(近地點高度208.1公裡、遠地點高度224.3公裡),整器結構完整,即將再入大氣層燒毀。
  • 天宮一號月底墜落地球:殘骸落入指定海域
    作為我國第一個目標飛行器、未來空間站的雛形,天宮一號已經完成歷史使命,即將墜入地球大氣層。根據天文愛好者的測算,天宮一號正在以每周6千米的高度降落,預計將在3月底墜回地球。隨後有外媒炒作我國已經失去對天宮一號的控制,墜毀後很可能會砸到大城市,但實際上,天宮一號一直在接受監控,而且墜入大氣層後就會燒毀,剩餘殘骸將落入指定海域,不會危害地面,砸到人更是無稽之談。由於天宮一號的重量只有8.5噸,只要在大氣層中燃燒充分,基本不會留下多少殘骸。
  • 專家解讀天宮一號再入疑問:再入落區位於「太空飛行器墳場」 堪稱完美...
    邢強計算預計,8噸左右的天宮一號,將產生1~1.5噸左右的殘骸墜入大洋。  天宮一號殘骸有沒有可能墜落陸地?為什麼要採取無控方式回歸?就天宮一號再入的相關問題,航天專家向新京報記者進行了解讀。  釋疑1:天宮一號為何採取無控方式再入大氣層?——已經與地面中斷數據聯繫  太空飛行器再入大氣層,分為受控再入和無控再入兩種方式。
  • 天宮一號即將燒毀 殘骸擊中人類的概率低於1萬億分之一
    根據歐洲航天局(ESA)最新估計,中國空間實驗室天宮一號即將在幾天內墜入地球,並在進入大氣層時燒毀。歐洲航天局空間碎片辦公室表示,天宮一號空間站的再入大氣層期是在3月30日至4月2日之間,儘管它表示這一估計「非常不穩定」。中國載人航天工程辦公室表示,預計該實驗室將在3月31日至4月4日期間重新進入大氣層,並在此過程中燃燒起來。
  • 天宮一號即將墜落地球 天文學家分享迷人畫面
    據了解,天宮一號預計會在周末進入大氣層並墜毀,而在它進入之前,來自世界各地的天文學家都在密切關注著它的行進路線。
  • 官方公布天宮一號再入大氣層預計時間
    來自中國載人航天工程辦公室官方網站的消息顯示,截至2018年3月25日,天宮一號目標飛行器運行在平均高度約216.2公裡的軌道上(近地點高度208.1公裡、遠地點高度224.3公裡),整器結構完整,即將再入大氣層燒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