用戲劇「鞭笞權威」

2021-01-07 網易新聞

2016年10月13日,顯然是一個被諾貝爾文學獎加重了的日子——這一天,美國搖滾、民謠藝術家鮑勃·迪倫憑藉他對歌曲的全新詩意表達,獲得了今年的諾貝爾文學獎;也是在這一天,因為在戲劇創作中「鞭笞權威,褒揚被蹂躪者可貴的人格品質」,而成為1997年諾貝爾文學獎得主的義大利著名戲劇家達裡奧·福因病去世,享年90歲。

作為義大利最為著名的劇作家和戲劇領軍人物,達裡奧·福一生創作或導演了超過80部作品,他的劇作在世界30多個國家和地區上演,享有盛譽——其中最為出名的作品,莫過於《一個無政府主義者的意外死亡》和《拒不付款》。今年的烏鎮戲劇節上,由孟京輝導演的《他有兩把左輪手槍和黑白相間的眼睛》,也是達裡奧·福的劇本。

令人扼腕的是,據義大利當地媒體報導,因為極為嚴重的呼吸系統疾病,達裡奧·福在位於米蘭的路易基薩科醫院經歷了長達12天的搶救,卻最終醫治無效,於10月13日上午與世長辭。義大利總統塞爾吉奧·馬塔雷拉對達裡奧·福的辭世表示哀悼。 

在倫巴第

學會講故事

「達裡奧·福放了一個屁,崩到了莫斯科,來到了義大利,義大利的國王正在看戲,聞到這個屁很不滿意……放屁的人們歡天喜地,看戲的人卻垂頭喪氣……」

——《一個無政府主義者的意外死亡》

1926年3月24日,在義大利東北部瓦雷澤省倫巴第的馬焦雷湖畔,一個名叫桑加諾的小鎮,一個姓福的男孩誕生了,他是這一家的長子,高興之下的父母為他起名叫達裡奧——顯然,他就是後來的戲劇大師達裡奧·福。

達裡奧的父親費裡斯·福為義大利的鐵路部門工作,他們一家也因此時常為費裡斯的崗位變動而順著瑞士邊境線搬來搬去。這些地方彼此靠近,擁有著差不多的生活環境和高度發達的民間文化傳統。在空餘時間,費裡斯喜歡參加居住地附近的業餘劇團,演出各種易卜生的戲劇或者其他什麼人的作品。他的母親皮娜·洛特·福是個農民出身卻多才多藝的女人,曾經出版過一本戰爭回憶錄《國境內的人》——後來被改名為《青蛙的土地》。達裡奧還有一個名叫弗利艾歐的弟弟和一個名叫比安卡的妹妹,他們後來一個成為了劇院管理員,一個成了作家。

當然,達裡奧還有一位在洛梅利納擁有著漂亮農場的外祖父,達裡奧習慣於在外祖父的農場中度過自己的寒暑假,跟隨著外祖父駕上馬車去附近的村鎮兜售農產品。達裡奧的外祖父喜歡在兜售貨品的同時,講述那些聽來的新聞軼事或某些傳奇、驚悚故事,因為他講述的故事往往辛辣老到暗含諷刺,卻又不失新鮮,為他贏得了「布里斯托(辣椒籽)」的暱稱,達裡奧也從中窺到了敘事節奏的雛形。

可以說,達裡奧的整個童年和青少年時代,就是在不同的城鎮和鄉村中,穿插著各種新聞故事和軼聞奇事中度過的。也難怪日後,達裡奧會說,是外祖父、倫巴第的漁民還有玻璃工讓他學會了講故事——達裡奧早年居住在波爾託瓦爾特拉瓦利亞鎮,這裡曾經是義大利的玻璃主產地,以擁有大量瘋狂的手工業者而著稱。

患神經衰弱想做快樂的事

「你們不讓我們活了,行啊,可至少你們該讓我們想在哪兒死就在哪兒死!」「不行,你們不能想在哪兒死就在哪兒死!」——《拒不付款》

顯然,這些義大利傳統城鎮和鄉村的文化背景和歷史傳統,特別是這些地方的敘事傳統,對達裡奧·福的成長影響深遠,也難怪在評價達裡奧時,總會提到民間傳統故事,和義大利傳統敘事手法。不得不說,這一切伴隨了這個男孩的長大,那些玻璃工和漁民口中,或荒誕不經,或辛辣諷刺的故事,成為了達裡奧心中最早的萌芽。

1940年,達裡奧進入位於米蘭的布雷拉國立美術學院學習,開始了往返于勒威諾和米蘭的走讀生活。然而,受到第二次世界大戰的影響,達裡奧的學習生涯被迫中斷——他被徵召入伍,為了躲避戰爭,他甚至在閣樓上的儲藏室裡躲了一個月。直到戰爭結束,達裡奧才得以回到學院繼續學業,以獲得學位。隨後達裡奧又進入了米蘭理工大學,學習建築專業,研究羅馬建築。遺憾的是,達裡奧的建築師夢很快破滅,在結業考試之前,達裡奧離開了學校。

一系列的打擊和動蕩讓達裡奧感到精神崩潰,患上了神經衰弱,醫生建議他應該多花一些時間做讓自己快樂的事情。為了配合醫囑,達裡奧開始繪畫,學習戲劇布景藝術,並參與小劇場演出。他先是與幾位演員搭檔,在咖啡館和娛樂場所演出一些小劇場綜藝節目,後來又開始為廣播、電視撰寫對白,此後,達裡奧還當過兩年電影演員,這之後,達裡奧走上了戲劇創作之路。飛漲的物價、受賄的官員、被剝削的工人等一切社會黑暗和不公正都被達裡奧納入到自己的劇本創作之中,也難怪時事諷刺劇被視為是達裡奧最為得心應手的一類作品。

獲「諾獎」曾引發

極大非議

「沒有人料到他會獲獎,這意味著什麼呢?這意味著一切在變,甚至文學也在變。」

——義大利文學評論家卡洛·波

1997年10月9日,瑞典文學院宣布,達裡奧·福獲得了當年的諾貝爾文學獎,獲獎理由是「其在鞭笞權威,褒揚被蹂躪者可貴的人格品質方面所取得的成就堪與中世紀《弄臣》一書相媲美」。

當時達裡奧在羅馬拍一個電視節目,正在回米蘭的高速公路上,一位收聽了電臺廣播的記者追上了他的車,向他打出了「達裡奧·福,你獲得了諾貝爾獎」的標語。看到標語的達裡奧大吃一驚,正在車上做採訪的明星安布拉·安吉奧裡尼錄下了這一時刻。他後來表示:「當時我目瞪口呆,半個月前我就知道我進入候選人的最後競爭,但我並沒有希望能得到它。當然,與皮蘭德婁、貝克特這樣的人在一起是很愜意的。」

而更驚訝的顯然不是達裡奧。與鮑勃·迪倫獲得「諾獎」引起的一片驚詫聲相類似,達裡奧·福獲得「諾獎」也曾被認為是瑞典文學院的「驚人之舉」。比如義大利文學評論家貝拉伍迪奈就認為,達裡奧·福「根本沒有資格被稱為作家」。不少其他義大利文學界人士也持有類似的觀點,在他們看來,達裡奧·福不過是在混跡於街頭巷尾的「演藝人」。

人民的吟遊詩人「此生無憾」

「中產階級不介意我們的批評,儘管通過使用諷刺和荒誕技巧,我們的批評顯得那樣嚴苛,但是終究我們還是在他們控制之下的結構體系內暴露他們的墮落和罪惡而已。」——弗蘭卡·拉梅

然而,獲得「諾獎」的達裡奧·福並不孤單。18位「諾獎」評選委員裡,有13位都選擇了達裡奧。義大利文學家安伯託·艾柯為達裡奧的獲獎表示欣喜,並表示這意味著「諾獎」不只屬於傳統文學界。美國劇作家託尼·庫什納也表示了贊同,並稱讚了他的勇氣,庫什納認為,「達裡奧是一位天才,一直致力於講述他所觸及的一切。」

對於這個榮耀,達裡奧表示,這個獎項「是給所有那些從事戲劇的人的」,並進一步說:「第一次認識到,不僅寫出來的語言有價值,說出來的語言也同樣有價值。皮蘭德婁是一位非凡的戲劇大師,但他沒上過臺,我卻上臺了,諾貝爾獎意味著對戲劇演員的一個鞭策……一無所有的人們仍然有 笑 這個武器。」也許,這就是達裡奧被稱為人民吟遊詩人的全部。

1996年3月24日,達裡奧度過自己70歲生日時,曾經頗具感慨地總結自己的一生:「(我)寫了47個劇本,導演過80出戲,譜了70首歌曲,還畫了數不清的畫,我此生無憾。」如今,他寫過的作品數字變成了60,而後,卻畫上了句號。達裡奧的最後一部作品,是發表於2015年的《丹麥有一個瘋子國王》。

他以戲劇為矛刺破黑暗,用笑聲開啟了人們的思考,卻在疾病的痛苦中與世長辭。很不想在這個時候說再見,達裡奧卻已經閉上了自己的眼睛。

北京晨報記者 何安安

達裡奧·福

義大利著名劇作家,身兼戲劇導演、演員、作曲家、舞臺和道具設計師等多重身份。1954年,達裡奧與戲劇世家出身的演員弗蘭卡·拉梅結婚,共同創辦劇團。1970年,他們又聯絡志趣相投的同行,創立戲劇公社。1997年,達裡奧憑藉自己在戲劇和劇作領域取得的傑出成績,贏得了當年的諾貝爾文學獎。他最為擅長的是時事諷刺劇。除了《一個無政府主義者的意外死亡》和《拒不付款》,他還創作有《大天使不玩彈球》、《總是魔鬼的錯》、《滑稽神秘劇》、《上床、吃飯、去教堂》、《裸體的人與穿燕尾服的人》等。

本文來源:北京晨報 責任編輯: 王曉易_NE0011

相關焦點

  • 戲劇《鯨魚骨骸內》簡介
    戲劇戲劇的公共空間變成了一個分享孤獨的矛盾空間。劇目的標題直指馬太福音裡那句著名的鞭笞——一個邪惡淫亂的世代想看神跡,但除了約拿的神跡以外,再沒有別的神跡給你們看了。
  • 《流放之路》刺客毒蛇鞭笞流怎麼配裝 刺客毒蛇鞭笞流配裝攻略
    導 讀 流放之路3.11刺客毒蛇鞭笞流打法配裝攻略 暗黑風格ARPG遊戲流放之路目前已經更新到3.11新版本
  • 《無主之地3》鞭笞武器還是我?紅字效果介紹
    18183首頁 無主之地3 《無主之地3》鞭笞武器還是我?紅字效果介紹 《無主之地3》鞭笞武器還是我?
  • 玩爐石學英語33:蒼綠長頸龍+刀瓣鞭笞者
    各位讀者好,我是愛爐石愛英語的William,今天為大家講解的是安戈洛包的兩張廢卡:蒼綠長頸龍verdant longneck和刀瓣鞭笞者razorpetal lasher。蒼綠長頸龍verdant longneck是一張德魯伊隨從卡。
  • 泰國教育部長執意恢復鞭笞
    新華網曼谷1月14日電 13日,泰國教育部長素威·坤吉滴建議恢復鞭笞桀驁不馴的學生的作法。此舉在泰國掀起了一場軒然大波,一場圍繞著是否應體罰學生的爭論也由此展開。  在一場有關教育改革的座談會上,素威當著數萬名教師以及學校管理人員的面說,由於鞭笞懲罰的取消,學生們越來越膽大妄為,越來越桀驁不馴。他說:「更重要的是,老師們找不到懲罰學生的有效措施,使他們規規矩矩。」
  • 鞭笞巨嘴鳥和亞馬遜鸚鵡同在雨林中生活,這大嘴巴會不會吃鸚鵡呢
    為了研究和保護亞馬遜鸚鵡,就需要對它們生存的環境清楚,以及環境中棲息的其它動物都要了解,這樣才能做出有用的保護措施,畢竟亞馬遜雨林中棲息的野生動物有很多,難免會有於亞馬遜鸚鵡有關聯的野生動物。鞭笞巨嘴鳥今天我們來認識一種巨嘴鳥——鞭笞巨嘴鳥,它們也屬於攀禽,對趾型足,兩趾向前兩趾向後,適合抓握。
  • 我在希臘學戲劇|來自戲劇起源地的教育戲劇
    在希臘兩年的教育戲劇專業研究生學習即將告一段落,希臘老師和朋友們紛紛來祝賀,既是為我不錯的學習成績和論文答辯成績,也是為我將作為第一個把希臘的教育戲劇帶回中國的戲劇教育者而高興。了解戲劇的人都知道戲劇起源於希臘,並且直到今天的希臘,戲劇仍然是最流行最受歡迎的藝術形式,在全世界也只有希臘仍然有那麼多古劇場仍然會用於戲劇演出。雅典僅四百萬人口,但擁有大大小小几百個劇場,幾十所戲劇學院,每天都有戲劇演出,希臘人極少有沒有現場觀看過戲劇演出的。
  • 田沁鑫 | 用戲劇構建一個新的世界
    >中國國家話劇院導演,畢業於中央戲劇學院導演系。從1997的處女作《斷腕》開始,幾乎是一年一部的產量,用20多部風格迥異的作品在中國戲劇版圖上留下紮實印記。田沁鑫的創作並未被女性身份束縛,更準確地說,她用作品破除了一些人對女性的偏見——創作者只有優秀平庸之分,並無性別之鴻溝。
  • 鞭笞變鞭答、棍打變根打 有軌電車內貼的名言竟有兩個錯別字
    趙先生說,這裡應該是鞭笞。除了鞭笞被錯寫成了鞭答,「根打」這個詞也讓趙先生無法理解。記者查詢發現,這段話的原文應該是:書籍是培育我們的良師,無需鞭笞和棍打。為什麼會出現這樣的錯誤?電車司機表示:車輛裡確實掛有這樣的宣傳畫,是配合電車同行,書香相伴活動的,具體情況得問公司。南京現代有軌電車有限公司表示,從照片上看,趙先生反映的情況屬實,下一步他們會立即糾正,並排查車廂內所有的名人名言。
  • 《霸王別姬》:用戲劇的象徵意義解讀影片的深刻內涵
    影片最大的特點就是在大段敘事過程中穿插了京劇片段,用戲劇的象徵意義深刻地解讀了影片的內涵。導演是用真實的生活環境來映射段小樓的真實性,雖然他是戲劇中的主角,但他一直處在清醒實在的生活中,他能夠分清戲劇和真實生活,戲劇在他的眼裡就是一個「活」,臺上他是西楚霸王,臺下便是一個普通的段小樓,他在酒足飯飽後會去逛窯子,後來還娶了菊仙,過起了平常人的生活。他的內心思想以及對於外界的一些反應,都隨著時代的變遷以及年齡的增長,發生著各種變化。
  • 【校訊】中國首部理科教育實驗戲劇《E=MC2》第二季演出完美落幕
    2017年3月25日中國首部原創理科教育實驗戲劇《E=mc²》再次在八一校榮臻禮堂隆重上演 作為紀念建校70周年主題教育活動的一部分這劇是由北京點墨文化交流傳播有限公司專業戲劇老師指導參演學生主要來自八一學校高中部小編內心os:這些同學簡直是被學業耽誤的優秀演員
  • 馬丁·普克納談世界文學、宣言與戲劇
    表明我們面對的是神聖文本的重要標誌之一,是存在一個排他性的讀者群體負責闡釋它:從宗教權威,到美國最高法院,甚至是文學研究者。可以說,文本原教旨主義基於兩個矛盾的預設:其一,文本是固定不變的;其二,承認文本需要解讀,但解讀的權威須限制在一個排他的群體中。《律法書》最古老的手稿之一,用受巴比倫抄寫傳統啟發的方塊字母所寫,1155至1225年間。
  • 一場「鞭笞、警示...
    一場「鞭笞、警示」的脫貧攻堅「擂臺賽」 2020-06-05 04:47 來源:澎湃新聞·澎湃號·政務
  • 這樣的青少年理科教育實驗戲劇,你見過嗎?
    然而就在這樣「一片大好」的形勢中,一位年僅25歲的年輕物理學家阿爾伯特·愛因斯坦卻站了出來,他不畏權威,勇敢地反駁那些看似永恆的經典理論,他堅信物理學還遠未走到終點,堅持獨立思考和自己的立場,向頑固的主流科學家發出了挑戰。
  • 為期10天的戲劇狂歡開始了!第三屆當代戲劇雙年展開幕
    開幕式現場,本屆當代戲劇雙年展開幕大戲《愛因斯坦的夢》劇組——蝴蝶劇團,為在場嘉賓與媒體記者帶來了一場「夢的演出」,開啟了這場交融藝術與想像的奇妙旅程。在舞檯燈光亮起的時刻,伴隨著嘉賓和藝術家們的揭幕,為期10天的戲劇狂歡正式開始。
  • 中央戲劇學院
    中央戲劇學院(The Central Academy Of Drama),由中華人民共和國教育部直屬。中央戲劇學院擁有聯合國教科文組織戲劇教育席位,是新中國第一所戲劇教育高等學校。中央戲劇學院的歷史可以溯源至1938年4月10日成立的延安魯迅藝術學院;1949年12月,中央戲劇學院正式開辦;1950年4月2日,召開了中央戲劇學院成立大會,毛澤東主席親筆題寫校名。
  • 莎士比亞的玫瑰劇場:見證伊莉莎白一世時期戲劇盛況
    莎士比亞曾在玫瑰劇場演過戲;他的早期作品《亨利八世》(第一部)與《泰特斯·安特洛尼克斯》在這裡首次公演;玫瑰劇場老闆菲利普·赫斯洛(Philip Henslowe)的貼身日記是當代英國人了解16世紀末伊莉莎白一世戲劇黃金時期的最權威歷史素材。
  • 上戲入主紐約《戲劇評論》
    在最新出版的《戲劇評論》2010秋季號的封面上,赫然寫著上海戲劇學院的英文名字。這以後,上戲與紐約大學、普林斯頓大學和布朗大學一起,正式成了這本美國歷史最悠久的戲劇刊物的主辦方。整個20世紀裡,國際普遍認同的表演學理論大師有四位:斯坦尼斯拉夫斯基、布萊希特、阿爾託和理查·謝克納,而這四位大師中,在世的只有謝克納。
  • 《靜靜的頓河》在上海:一次用儀式感徵服觀眾的戲劇大餐
    整個周末,來自俄羅斯的話劇《靜靜的頓河》都成為了上海文化圈和戲劇圈的刷屏對象,並且毫無疑問成為了今年最受關注的演出事件之一。這部八小時的戲劇作品在上汽·上海文化廣場演出了兩場,不僅4000張票幾乎全部售罄,而且成功地引發了大眾對它的關注和興趣。甚至有人總結了「頓河三光」:票子賣光、周邊搶光、大餐吃光。
  • 教育戲劇的N種打開方式!名師分享英文戲劇教學的課堂實踐和校本融合
    ,讓學生達到知識認知的一種戲劇教學法。Coaster) ★ 目的:在情境中練習祈使句的否定形式 ★ 創設情境:母親喊話 ★ 步驟: 學生入戲媽媽 根據情緒小怪獸的提示,用不同的情緒說出祈使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