炸掉一顆小行星應該注意哪些細節?核武器最簡單粗暴

2021-01-16 泡泡網
炸掉一顆小行星應該注意哪些細節?核武器最簡單粗暴
2018年03月20日 10:28作者:科普中國網編輯:網絡

炸掉一顆小行星應該注意哪些細節?核武器最簡單粗暴

這幾天俄羅斯科學家的一項實驗引來不少關注,他們用雷射脈衝模擬核彈爆炸來摧毀隕石模型,以了解擊毀小行星需要怎樣的爆炸力。小行星撞地球,無疑是讓人類思之極恐的噩夢。好在隨著科技發展,人類在面對天外威脅時不必像恐龍那樣束手待斃,而想出了許多應對手段,最簡單粗暴的就是用核武器將小行星擊毀。

然而光知道爆炸力並不夠,前提是要能準確擊中小行星。中國航天科工二院二部副總設計師宋保華向科技日報記者表示,人類已具備用飛彈擊毀小行星的能力。

記者了解到,目前全球已建立近地小行星觀測網,尋找並監視一些有潛在威脅的小行星,往往能提前數月甚至數年預判它何時會接近地球。但宋保華介紹,小行星進入大氣的具體時間、姿態角度等具體細節,只有提前幾個小時才能算出精確答案。

確定小行星軌道以後,就要選擇合適的攔截點將它擊碎,使它在落地前燒蝕殆盡。宋保華說,攔截點可以距地面300公裡、200公裡高度,100公裡是最晚攔截點,再低難度和風險就大了。攔截點的距離取決於選用攔截的火箭,也要考慮對小行星質量和成分的判斷,如果它密度較小,不是很堅固,可以等它靠近些再打,有助於提高打擊精度;如果它比較結實,就儘量遠距離攔截,必要時組織二次或多次打擊。

「從飛彈射程來說,200、300公裡高度甚至更高都沒有問題。目前人類可以把幾噸重的衛星送到36000公裡高的軌道。」宋保華說,但要精確瞄準小行星卻存在一些困難。他說,對於金屬材料製成的太空飛行器,地面雷達可以提供有力觀測,然而對小行星,要以光學觀測手段為主。這一方面會受雲霧影響,另一方面不易判斷距離,必須用多臺望遠鏡同時觀測,通過對空間角度進行解算,才能實現定位。

解決了射程和精度問題,剩下的就看小行星有多「抗揍」了。俄羅斯科學家在前述實驗中證實,摧毀小行星模型時,一連串小型爆炸比單一的大爆炸更加有效。宋保華贊同這一結論,表示其中涉及幾方面技術。

例如制導技術。試想,小行星遭受第一次打擊後,其速度、軌跡均可能發生變化,會不會影響後續打擊的精度?「這裡涉及的核心技術之一就是制導,意思是主動尋找目標,追著打。」宋保華說,小行星主要在外太空飛行,接近地球時與大氣摩擦生熱,利用可見光、紅外等探測制導手段都比較合適。這裡涉及的可能是一群飛彈打出去,如何辨別「敵友」,怎麼組團讓打擊效果最好,這些技術完全可以解決。

此外,打擊小行星當然不能心慈手軟,務求「趕盡殺絕」。如果飛來的是個龐然大物,我們能用多少飛彈去打它?多大的能量去殺傷它。宋保華表示,飛彈數量,能量受限於地面的資源保障,「按照現在的技術,一次同時發射幾十枚飛彈打擊小行星不是問題。」

相關焦點

  • 怎麼用一顆氫彈把地球炸掉
    原因很簡單核聚變反應發生的條件是幾百萬度的高溫,目前人類所擁有的所有材料中並沒有任何一種材料可以長時間承受幾百萬度的高溫。但是科學家還在不斷的努力許多教科書上說可能到了2050年這樣子,人類就可以控制熱核反應了。  最後還是回到標題的內容:一顆氫彈怎麼把地球炸掉?當人類核聚變的材料足夠多的時候是可以將地球炸掉的!
  • 我們真的可以用核炸彈來炸毀一顆入侵的小行星嗎?
    在雅虎上的評論說,像《天地大碰撞》、《世界末日》這樣的電影讓這些看起來很簡單,當然,能摧毀整個城市的核武器也能有足夠的破壞力將一個巨大的太空巖石炸成碎片,對吧?但正確的答案是是也有可能不是行。首先,小行星各有各的形狀和大小。穀神星是我們所知最大的小行星,直徑有580英裡(933千米),而1991BA則是記錄中最小的一顆小行星,直徑有20英尺(6米)。
  • 科學家建議把月球炸掉,這樣地球上大部分地區,就能四季如春
    並且20世紀50年代,美蘇均已掌握了核武器,所以為了展現自己的國家實力,必須要做一個事情來證實自己,當然這個計劃是由「美國主張出來」的,站在如今的角度來講,我們肯定是不同意「炸掉月球」的,這計劃本來算是美國的一個單獨意見。  所以從本質上來說,美國就具有力壓其他國家的潛質,骨子裡就是這樣想的,不希望任何人在他們上面,包括如今可能也基本上是有類似的情況。
  • 如果小行星即將撞擊地球,我們能用核武器摧毀它嗎?
    我們總是能在科幻電影中看到這樣的場景:科學家發現了一顆巨大的小行星即將撞向地球,人類唯一的希望就是使用核彈對它進行摧毀。經過電腦精確地計算分析,科學家確定了這顆小行星的軌道,最終人類發射了一枚核武器,將小行星炸成了灰燼,地球又一次被拯救。
  • 如果有一顆毀滅性的小行星正要撞上我們,我們怎樣才能阻止它?
    我遇到最好的方法(這個問題已經思考了37年了)就是在距小行星表面幾英裡的地方引爆一個熱核炸彈。如果炸得剛剛好,這個炸彈就不會炸碎小行星,但會把它表面的揮發性物質蒸發掉(例如冰和甲烷)。當這些物質被吹散的同時,它們會產生一個溫和的比較均衡的推動力,迫使小行星改變方向,如果是一顆彗星那就更簡單了。我在1988年出版的第一本書《復仇女神:死星》(亞馬遜有售)中解釋了這個方法。
  • 如果小行星撞擊地球,人類有能力攔截嗎?科學家的回答讓人害怕
    雖然說科學家巡視了地球附近所有直徑大於1公裡以上的小行星,確定這些小行星不會撞擊地球,但是人算不如天算,萬一有一些小行星逃過了人類的監視撞向地球,人類應該如何應對呢?其實科學家們早就已經想到了這種可能,所以提出了許多種方案來解決小行星帶給人類的潛在威脅,比如說我們很早就已經發現某顆小行星會在若干年後撞擊地球,那麼第一種方法可以採用簡單粗暴的方法:直接撞,撞擊產生的作用力會改變小行星的飛行方向。
  • 又一顆小行星衝向地球!個頭大如汽車,將在美國大選日前後襲來
    恐龍約在距今6500萬年前滅亡,對於致其滅亡的兇手,很多人認為是一顆突如其來的小行星。據美國《大眾機械》月刊報導,又有一顆小行星在靠近地球。 有小行星靠近是福還是禍?對於這顆小行星,相信很多朋友都將它當作不速之客,認為它的到來意味著災難的降臨。不過,據美國國家航空航天局觀測與分析,這顆名為「2018VP1」,體積僅是小汽車大小的天體並不會給地球帶來過多影響。
  • 月球上隱藏了什麼秘密,美國曾一度計劃炸掉月球?50年後終於揭秘
    在這一年,人類首次發射了一顆的地球軌道運轉衛星,也發射了第一顆的繞月球衛星。其中美國和蘇聯兩個國家是毫無疑問的航天大國。只是別看如今美國航天科技如此先進,但在上個世紀時卻一度被蘇聯碾壓在身後。這讓美國宇航局非常惶恐,他們擔心難道日後在航天科技發展方面,要永遠都要落後於蘇聯了嗎?
  • 北一商務:嫦娥五號奔月 炸掉月亮地球會怎麼
    那麼如果把月亮炸掉?五號的任務還能完成嗎?計劃的提出首先說明下,炸掉月亮這個恐怖的想法,在歷史上人類還真的想過,1958年美蘇開展太空爭霸時期,當時美國人為了彰顯自己的霸主地位,曾經試圖想要在月球上投放一顆原子彈,來測試下核武器,在太空的威力到底有多大。
  • 日本在宇宙行星上引爆一顆炸彈,顛覆了全世界對日本的看法
    這還不算什麼,大家正在為印度炸掉衛星的行為而擔憂時,日本竟在一顆小行星上引爆了一顆重達2.5公斤的炸彈,此舉震驚了全世界。據日本研究所發表的消息,他們發明了一個宇宙探測器,名叫「隼鳥2號」,在宇宙中探測時,發現了一顆叫做「龍宮」的小行星,並在這顆小行星上引爆了炸彈。這讓很多人感到擔憂是否會對地球造成不良影響。
  • 很少被人關注的小行星帶,本應該存在一顆行星才對
    然而,除卻冥王星這顆「假行星」外,太陽系本應該還存在一顆真正的行星。這顆行星原本應該存在的位置就在木星和火星之間的小行星帶。在木星和火星之間,有一條超兩億公裡寬的小行星帶,這等寬度已經超過了許多行星軌道間的距離,比之行星星體之間的距離那就更加巨大了,就如地球與火星之間的距離,也才堪堪五千多萬公裡而已。
  • 他們正制定一個用核武器打擊小行星的方案
    核武器是為了攻擊目的而開發的,但是這種技術也可以證明可用於研究目的在一項新舉措中,美國宇航局(NASA)的研究人員與美國能源部和美國國家核安全局合作,提出一項計劃:藉助核武器,拯救地球免受小行星撞擊。實現這一目標需要建造一種全新的飛船——超高速小行星緩解任務的緊急反應飛船(或簡稱HAMMER)。
  • 小行星怎麼摧毀?最強的核武器或僅夠炸毀直徑5米的巖石塊
    作為一部廣受歡迎的經典科幻作品,作者豐富的想像力必定是源自最前沿的科學技術,那麼,炸毀一顆星球到底需要多少能量呢?假如一顆小行星向地球飛來,人類有能力保護地球嗎?1千克TNT炸藥爆炸釋放的能量為4.19×10^6焦耳,地球上人造核武器的TNT當量通常小到1000噸,大到1000萬噸(10^10千克),例如廣島原子彈爆炸的威力相當於2萬噸TNT當量。
  • 俄科學家建議炸掉月球,地球自轉角度將被修正,一年四季溫暖如春
    能夠幫助地球擋住隕石的唯一一顆天然衛星就是月球,它圍繞地球相伴已有40多億年,對於月球的存在我們早就習以為常,很多文人志士經常會用月球的陰晴圓缺感慨人生變化無常。月球與人類的存在息息相關,每當夜幕降臨時,我們都會從地球的各個角落看到它,然而大家是否會想過,如果有一天月球不在了,夜晚的星空我們再也看不到月亮後果會是什麼樣呢?
  • 老外的竟然想炸掉地球?
    月球是地球已知唯一的一顆天然衛星即便存在,第二個「月球」的尺寸遠遠小於我們所熟知的月球,它的大小與小行星相當,直徑只有幾公裡。儘管只有月球這麼一顆天然衛星,但有一些美俄科學家曾經提出過瘋狂的計劃,他們建議把月球炸掉,讓地球變成水星和金星那樣,沒有自己的天然衛星,這樣才能確保地球的安全。那麼,這些科學家究竟發現了什麼?為什麼他們想要炸掉月球?
  • 如果一顆直徑達數十千米的小行星要撞擊地球,人類有辦法阻止嗎?
    大約在6500萬年前,一顆直徑為10千米的小行星突然造訪地球,導致在地球稱霸了約數億年的恐龍絕大部分滅絕。而自古生物學家和天體物理學家們解釋清楚了導致恐龍滅絕的真正罪魁禍首是小行星後,小行星就一直備受人們關注的對象。而未來是否有小行星撞擊地球也成了人們經常談論的話題。
  • 天文學家發現一顆危險小行星 或於2032年撞地球
    由於這顆小行星的軌道與地球軌道之間的最小距離僅有0.012個天文單位(約170萬公裡),它已被美國NASA列為具有潛在危險的小行星範疇。  上周末,國際科學圈也已將2013 TV135列為迄今為止記錄在案的兩顆「最危險小行星」之一,科學界根據劃分小行星危險等級的杜林危險指數,將它的危險程度劃為「一級」,到目前為止,僅有另外一顆小行星也被定為杜林危險指數「一級」,其他所有小行星的危險指數都被定為「0」,意味著基本不會對地球帶來任何潛在的危害。
  • 美國曾一度計劃想要炸掉月球?科學家:或是自不量力之舉
    雖然美國成功登月了,並且在月球上留下了美國人的足跡,可事實上,確有很多人都對美國的登月是抱有質疑的,原因很簡單所以曾經也有過非常瘋狂的計劃,比如說美國想要炸掉月球。不過很顯然,該計劃並沒有成功。否則,如今人類夜晚就不可能還會見到月球了。但是為什麼美國都已經開啟了計劃的雛形,卻最後又放棄呢?
  • 警告:8年後小行星可能撞地球!當然,這只是一場演習
    不過,這群探測器對於小行星來說,絕對來者不善,它們不僅僅是來了解這顆小行星的,更重要的使命是對小行星發動「暴擊」技能。目前對抗小行星撞擊地球的主流方法非常粗暴,卻不簡單。主要方式有兩種:動能武器或核武器。
  • 小行星撞擊使恐龍灰飛煙滅?10倍全球核武器當量能炸出多大的坑?
    當各地都發現了含量相近的銥後,阿爾福雷茲開始揣測是什麼原因使得銥遍布地球,他推論這是一顆巨大的小行星撞擊地球造成的。它直徑超過6英裡,高度超過珠穆朗瑪峰,以高達6萬7千英裡的時速前進。被這東西撞一下有多少能量?撞擊釋放的能量相當於萬億噸TNT,約等於冷戰高峰時期,全世界核武器當量總和的10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