上海展訊 | 用80場展覽為你的2020年畫上句號!

2020-12-01 網易新聞

不知不覺,我們就要迎來 2020 年的最後一個月。

自 9 月展訊推送以來,許多小夥伴都在裡面找到了自己感興趣的展覽,收穫了滿意的觀展體驗。而這個 12 月,Cc 一樣為各位帶來了最精彩的 80 個上海的展覽。畢竟要讓 2020 圓滿收官,怎麼能少的了看展呢?

上海SHANGHAI

即將開展 UPCOMING

01

2020 約翰·莫爾繪畫獎(中國)作品展

2020/12/18-2021/02/28

上海民生現代美術館

上海市靜安區汶水路210號靜安新業坊3號樓

受疫情影響,2020年第六屆約翰·莫爾繪畫獎(中國)面臨了前所未見的挑戰,但整個賽事和作品展依然有序推進。策展人丁乙老師表示:「今年的約翰·莫爾繪畫獎(中國)作品展呈現出更加多元化的藝術語言,在感受與表達之間存在著一種有效的平行的關係。藝術家們以不同的視野觀察世界,表達出繪畫的寬泛可能性和繪畫形式與技藝的探索。

02

重新聚焦媒介:東亞錄像藝術的興起

2020/12/27-2021/03/21

OCAT上海館

上海市靜安區曲阜路9弄下沉庭院,負一層

OCAT上海館將於2020年12月27日至2021年3月21日榮幸呈現研究型展覽「重新聚焦媒介:東亞錄像藝術的興起」(Refocusing on the Medium: The Rise of East Asia Video Art)。此次展覽將首次匯集來自日本、韓國和中國,開創了錄像藝術實驗之先河的重量級藝術家,旨在重新審視藝術家在東亞錄像藝術興起之時對於這一媒介的處理方式,並以期為跨國性當代藝術媒介的錄像藝術在全球範圍內的歷史梳理做出貢獻。

03

公園前202號:漢風美學新媒體藝術展

2020/12/18-2021/03/07

寶龍美術館

上海市閔行區漕寶路3055號

此次展覽是中國首個漢風美學多媒體藝術展,是對2000多年前漢文化的深度解析,也是首次將漢文化與現代科技呈現相結合,近2000平米七大展區華麗震撼,一步一景皆能拍出視覺大片!展覽溯洄公元前202年,突破性地以漢文化打造沉浸式文化體驗,史無前例地將漢風美學融入其中,通過光影、裝置、空間帶來多維度感官享受。

04

出神:靳山與趙洋

2020/12/19-2021/03/19

昊美術館

上海市浦東新區祖衝之路2277弄1號

本次在昊美術館(上海)舉辦的雙人展,是兩位藝術家在變動中自主生發的一次「出神」。展覽主要呈現靳山和趙洋近年的創作,包括繪畫、雕塑和裝置。兩人的作品,在時空構建與自我表達中形成非線性的連續交錯,以不盡相同的軀體(形象)展開線索,探尋在文化形塑中發展出獨特精神狀態的路徑,提供了對不確定的全新想像。

05

KAWAII ART EXHIBITION

2020/12/04-12/06

TX淮海|年輕力中心

上海市黃浦區淮海中路523號

現場展出小泉悟(Satoru Koizumi )、北彩子(Ayako Kita)、天野タケル(Takeru Amano)、平子雄一(Yuichi Hirako)、山田航平(Kohei Yamada)和川崎泰史(Yasuhito Kawasaki)的最新藝術作品,同時還將在12月6日進行今年最值得期待的全新限量藝術品線下發售,其中包括小泉悟「Without Bucket」、天野タケル「Astro Girl」、平子雄一「Leaf Bug」和山田航平「Momento Mori Girl」。

06

故宮裡的神獸世界

2020/12/05-2021/01/10

西岸藝島ART TOWER

上海市徐匯區龍耀路8號

傳說,遠古之時,華夏大地上奔走著各種異形異能的神獸——「能言人語」的白澤、「降祥賜福」的麒麟、「九個腦袋」的開明獸、「雙頭肥豬」並封、「盛世美顏」九尾狐......《山海經》等古書中的超能力神獸都被「封印」在紫禁城,來自乾隆御製、故宮珍藏的清宮《獸譜》之中。古今第一動物圖譜奇書《獸譜》,從中散逸而出的數十種神獸,不遠千裡,抵達魔都。一本圖譜,幻化成一場劇情式沉浸展覽,數十種經典的古代神獸再次「復活」,演繹中國版「神奇動物在哪裡」。

07

2020(第24屆)上海藝術博覽會

2020/12/03-12/06

上海世貿商城展覽館

上海市興義路99號

作為上海歷史最悠久、規模大、展品豐富的藝術盛會,本次上海藝博會匯集了全球多個知名藝術機構,從當代藝術、經典永恆、傳統水墨,到紫砂陶瓷、藝術生活美學、潮流藝術,六大板塊演繹了一場令人耳目一新的藝術盛宴!

上海SHANGHAI

正在展出 CURRENT

01

周軼倫:迷信,保佑,現代主義

2020/11/07-2021/03/01

Cc基金會&藝術中心

上海市莫幹山路50號15號樓101室

此次展覽以「迷信,保佑,現代主義」三個獨立的名詞為主題,涵蓋了藝術家周軼倫近期創作的一系列「神奇」繪畫,輔以一些雕塑的點綴。展覽通過對圖像在語義層面上的戲仿與解構,思考並審視全球商業化模式下的現代主義繪畫,以期望觀者能在觀展中獲得來自藝術家「迷信」的保佑。

02

中國色:走向絕對的東方美學

2020/11/28-2021/02/21

龍美術館

上海徐匯區龍騰大道3398號

本次參與展覽的 5 位藝術家,用不同的創作手法、表現形式試圖理解中國式藝術:邱世華的白色繪畫、梁紹基的蠶絲作品、劉建華的白色瓷器、秦一峰的高級灰攝影以及陳彧君的水墨拼貼,他們選擇讓自然成為禮物,接續了中國傳統的精神價值:讓自然來為,讓天道自成,讓時間來為,讓讓予來為。藝術成為一種人性謙卑與讓予的態度,成為肯定自然可再生性與絕對性的倫理。如此的中國式藝術,其作品的色素,作品的底色,作品的純粹,體現為一種「中國白」,一種中國哲學的「虛白」。此虛白之色,不同於概念化的單色畫(勞森伯格)、抽象的白色畫(瑞曼)、日本及韓國的餘白(李禹煥)等,而是一種「虛白」,在虛無-空白與實存-整體之間的悖論結合。

03

天·地·人:

徠卡奧斯卡·巴納克攝影獎40周年特展

2020/11/28-2021/01/31

上海攝影藝術中心

上海市徐匯區龍騰大道2555號-1

展覽精選了2020年「徠卡奧斯卡·巴納克攝影獎」(LOBA)獲獎及優秀入圍作品,並全面回顧了該獎項從1980年創辦至今40年的悠久歷史。

04

衍·Evolvement | 楊新收個展

2020/11/28-12/27

WS SPACE 無·集

上海市淮海中路1298號

楊新收對山水畫有其獨到的理解。他作畫先大膽潑墨,淋漓酣暢,待墨、色、水交融到一定程度,再將其收拾整合,化零為整,最後深入刻畫細筆勾勒,可謂膽大心細,作品畫面保留了傳統山水畫的意境,亦不乏現代審美趣味。

05

萬象演化 All·volution

2020/11/25-12/21

上海寶龍藝術中心

上海市閔行區漕寶路3199號

策展人與藝術家們將利用幾何、線條、光影,通過視覺互動與你產生共鳴,在藝術作品中一同找尋萬象演化的答案!

06

TOUCH | 莊穎版畫個展

2020/11/21-12/13

香蕉魚Gallery

上海普陀區石泉路475號

展廳將呈現上海本土藝術家莊穎近期的系列版畫作品「TOUCH」。此系列版畫作品是藝術家首次嘗試以版畫作為媒介進行創作,也是「化化WAWA」的第一個藝術出版項目,從想法到完成經過了近兩年時間。莊穎與出版人、技師共同經歷了反覆的概念討論,技法摸索,將創作動機和擅長的繪畫語言轉化為這10幅作品,最終呈現給觀眾。

07

趙錢孫李

2020/11/22-12/27

要空間

上海市博安路288號A107

要空間三年多來與上百位藝術家有過合作交流,這麼多的藝術家為空間帶來了活力和激情,我們一直希望藝術領域能夠「百家」爭鳴,所以這次挪用了大家爛熟於口的百家姓前四位姓氏「趙錢孫李」作為展覽題目,同時邀請該姓氏的四位藝術家趙邦、錢麗麗、孫文浩、李翔偉獻上他們的最新作品。這四位藝術家也正是現在當代藝術領域裡最具代表性的年輕藝術家,他們的作品充滿了這個時代的不確定性還有未知。

08

一紙菸嵐

2020/11/22-12/30

安簃藝術空間

上海市靜安區銅仁路90弄4號1樓

視覺的問題往前是觀念的問題,孫勇的構圖試圖融入「寫生」的視,其背後隱含的是一套視覺機制,一種構建秩序的方式。

09

于吉:Forager

2020/11/12-12/05

上海市靜安區銅仁路314弄7號314室

老弄路堂裡的銅仁聯華公寓,屋內高低不平的地板、殘缺不全的牆壁,仿佛還留著前任房主的痕跡,這些被遺留的過去也恰好參與了此時此刻。于吉使用的材料乍一看也是冰冷的,但浴缸裡未蒸發殆盡的水、桌面上的茶水及窗邊的植物,以及陽光通過窗子照進這一隅之地,卻又給這片荒蕪帶來生機。過去與現在,建築和人的情感,都被聯繫在這些意味深長的雕塑作品中並一一道來。

10

山中何所有

2020/11/11-12/18

Harmony Art Gallery

上海市徐匯區東安路 888 號尚海灣 13 幢 2 樓

展覽標題「山中何所有」,取自南北朝的一位山居隱士陶弘景所作的《詔問山中何所有賦詩以答》。當時梁武帝詔問他「山中何所有?」言下之意是邀請他入仕為官;而他卻以「嶺上多白雲」婉拒詔書,以表明心中不畏世俗、恬然自得的生活境界。

11

第13屆上海雙年展:水體

2020/11/10-2021/06/27

上海當代藝術博物館

上海市黃浦區花園港路200號

從2020年11月10日到2021年6月27日,第13屆上海雙年展將以「水體」為名,在跨度8個月的時間裡與上海城市歷史、網絡平臺、國際機構進行廣泛的連結,向觀眾講述作為生命源泉的水如何超越地域,將個體相連;探討不同群體如何在交融中形成;同時,召集藝術家超越個體,超越國界地思考互聯協作的新形式;以交響樂的結構為觀眾打造環環相扣、漸趨增強的三段式體驗:「溼運行」、「生態聯盟」、「一個展覽」。

12

張恩利個展:會動的房間

2020/11/07-2021/03/07

上海當代藝術博物館

上海市黃浦區苗江路678號

上海當代藝術博物館(PSA)舉辦中國藝術家張恩利迄今為止規模最大、內容最為豐富的個展「會動的房間」。展覽由侯瀚如策展,將集中呈現藝術家過往近30年藝術生涯各階段的百餘件繪畫作品,以及根據PSA建築空間全新創作的多件沉浸式繪畫裝置「空間繪畫」。

13

M/M上海製造

2020/09/27-2021/04/18

上海當代藝術博物館 7樓

上海市黃浦區花園港路200號

M/M (Paris)平面工作室由 Michal Amzalag 和 Mathias Augustyniak 於1992年共同創立。他們獨樹一幟的設計風格,以及與音樂、時尚、藝術界的緊密聯動,使其成為同時代平面設計師中辨識度最為鮮明的組合。作為符號的創造者,M/M (Paris) 不斷地重構圖像和文字的秩序,發明自己的語言。他們不僅發展出一種微妙的對日常標識的政治分析法,更是通過自省開採平面設計的潛力。M/M (Paris) 是「搬運的專家」——將平面設計從中介狀態變為藝術本身。

14

RAM全新委約項目

鄭亦然:部屋物語

2020/11/07-2021/01/03(預約制)

上海外灘美術館

上海市黃浦區虎丘路20號

上海外灘美術館全新委約項目鄭亦然《部屋物語(上海),2020》於2020年11月7日至2021年1月3日每周末限定開放,憑預約參與。「部屋物語」最初是藝術家鄭亦然為了回應疫情爆發和隔離期間的孤立感受而建立的一個跨越地域和語言的對話及文字庫。在一定程度上彼此隔絕的當下,「部屋物語」希望通過在全球範圍內徵集關於「新常態」(new normal)下個人生活經驗的寫作,構成一個不斷擴展的文字檔案,以此在相隔的地區和人之間構建起物理性的聯結。

15

洛朗·格拉索 「未來植物集」

2020/11/10-2021/01/16

貝浩登(上海)

上海市黃浦區虎丘路27號3層

貝浩登(上海)呈現法國著名藝術家洛朗·格拉索(Laurent Grasso)全新個展。作為持續活躍在國際藝術舞臺的當代藝術家,洛朗·格拉索的實踐涵蓋影像、繪畫、雕塑與公共裝置,他的藝術關涉異質時間性、地理學和超自然現象,通過使隱藏在共同感知背後的事物具體化,藝術家開啟了歷史與現實的全新視角。

16

喬希·斯博林「樂境」

2020/11/10-2021/01/16

貝浩登(上海)

上海市黃浦區虎丘路27號3層

作為斯博林迄今為止規模最大的展覽,「樂境」向觀眾呈現藝術家在仔細推敲打磨過後的諸多創新。斯博林將宣布自身在形式與技術層面的發展,藉此昭示著一個大膽和令人興奮的新方向。呈現於此次展覽中的一些新作增添了風格上的處理,而另一些新作則褪去了所有顏色,以展示這些造型形象的自然狀態。

17

朱利安· 奧培 (Julian Opie)

2020/11/07-2021/02/27

裡森畫廊

上海市黃浦區虎丘路27號2層

裡森畫廊 (Lisson Gallery)呈現英國著名藝術家朱利安·奧培 (Julian Opie) 在上海空間的首次個展。展覽將呈現藝術家2020年的七件新作,包括三件人群肖像、三件獨立雕塑以及一件屏幕循環動畫作品。奧培新作汲取了城市景觀中無處不在的圖像,為日常生活語彙注入新的活力。同期,奧培參展的2020上海靜安國際雕塑展正在展出,其委約新作也在陸家嘴濱江中心揭幕。

18

「繪像」

2020/11/06-12/26

阿爾敏·萊希

上海市黃浦區虎丘路27號2層

此次展覽匯聚了16位藝術家。他們的作品在具象與抽象的界限中不斷探索,形成了別具一格的21世紀肖像繪畫。此次展出的作品大部分完成於2020年——居家隔離給藝術家帶來了更多與自己相處的時間,雖然他們工作室裡或許沒有可以現場描摹的模特、朋友、家人,但展覽中不同的面龐所匯聚出來的景象環繞四周,鼓舞人心地回應了如今的特殊時期。這些來自不同背景的藝術家有著一個共同點:他們善於運用豐富的想像力而非模仿複製,與此同時,他們也善於跳脫現實主義所指向的簡單直接來表達他們的觀點。

19

塔博爾·羅巴克:禁止停車

2020/11/10-12/31

Edward Ressle

上海市黃浦區北京東路 205-215號

Edward Ressle 呈現美國藝術家塔博爾·羅巴克(Tabor Robak)個展《禁止停車》,精選藝術家職業生涯中的九件作品以呈現其極具先鋒性的數字實踐。與歷史上諸多開創性藝術家的作品一樣,羅巴克以其精準渲染並極具視覺震撼性的動畫創作拓寬了藝術的邊界,挑戰了傳統藝術類別,並為新的表達可能性開拓了道路

20

沈忱

2020/11/07-2021/01/30

德玉堂畫廊

上海市黃浦區北京東路99號2樓 L205-206A

本次展覽展出藝術家從早期八九十年代至今不同時期的諸多精彩作品,呈現其過往藝術生涯中精簡而完整的創作脈絡,以及身為中國當代藝術家對傳統水墨精神與抽象繪畫等方面的深刻思考。

21

絕地通天

2020/11/10-2021/02/28

chi K11美術館

上海市淮海中路300號K11購物藝術中心B3

此次展覽匯聚了王興偉、徐震、宋拓三位藝術家近年的創作,這些作品都充滿著無釐頭的荒誕感和真真假假的東方主義色彩,「國潮」「資本」與「土」是它們典型的特徵。在今天,這是時尚的、新潮的,但又不是庸俗的嘉年華;這是另類的、非主流的,但又緊緊附著於大地和時代的脈搏;這是一部新的審美宣言,但又不是簡單的符號拼湊,而是以種種舉重若輕或舉輕若重的方式,言說著他們的超凡想像和「不可一世」的藝術姿態。三位藝術家勾畫了一幅(後)全球化時代的中國文化、社會和政治圖景,儘管看上去極不正確,甚至令人厭斥,但其所承載的或許是大多國人對於未來的期許。

22

粉紅 朋克 公園

PINK PUNK PARK

2020/11/08-12/07(預約制)

彌金畫廊

上海市黃浦區魯班路68號花樣年·盧灣68四樓

彌金畫廊於全新空間呈現藝術家馮至炫、劉川、於航群展「PINK PUNK PARK 粉紅 朋克 公園」,集中三位藝術家的近期創作,以鮮明強烈的個案編織自由精神與反叛意志的意識景觀。在展覽「PINK PUNK PARK」中,三個關鍵詞暗示了超脫性別指向的血性,將激烈的情緒溶於柔美的外衣中。對秩序的反抗、自由的追求、身份的關照,在三位藝術家的作品中形成貫穿的線索和互文的呼應,共同指向特定社會現象和文化心理所共謀的完整敘事。

23

圖像感到了不安

2020/11/07-12/31

沒頂畫廊

上海市山海關路388號博華廣場L1-03&04

沒頂畫廊將推出藝術家陳英、蘇予昕和王梓全的三人聯展「圖像感到了不安」,展示三位藝術家在繪畫、視頻和浮雕等視覺領域的創造性探索和最新作品。近一年來由疫情帶來的世界秩序和日常經驗的深刻變化,我們對時空、屏幕、圖像的感知和視覺經驗也在這個語境下隨之轉變。繪畫圖像的機制產生了新的閱讀空間和意義。本次展覽將圍繞繪畫這種媒介,並延伸至視頻和浮雕作品,探討圖像閱讀的豐富可能性和視覺語言的多元拓展。

24

有情世界:陸平原個展

2020/11/07-12/13

寶龍美術館 5號廳

上海市閔行區漕寶路3055號

本次展出的全新作品涵蓋了陸平原獨特的故事創作、雕塑與綜合裝置,以及近期開始關注的音樂題材,追溯了人造與天然「生命」在社會文化語境中的交混、衍生與流變。藝術家將此次展覽視為一次向身體內部窺探的體驗——在這裡,骨骼盆腔變為盛裝聲樂的器皿,邀請觀眾共同聆聽來自身體內部的聲音。

25

物語:關根伸夫藝術展

2020/11/01-2021/01/10

寶龍美術館 4號廳

上海市閔行區漕寶路3055號

此次展覽將系統、全面展出關根伸夫創作的代表作品,包含其手稿、雕塑作品和早期的平面作品。關根伸夫著名作品——1991年為東京都都廳所作的《水之神殿》、以及代表作《空相》、《風景的臺座》等都會在此次展覽中展出。

26

暗光 Noire Lumière

2020/11/15-2021/04/05

昊美術館

上海市浦東新區祖衝之路2299號

展覽「暗光」將對幽暗的復歸懸置於流變的情境之中,以作品本身為語境,向他者的不可能性敞開。展覽在此「反轉語境」下,由「暗光」和「暗光檔案」兩條相互交織的線索構成,邀8觀者進入一個由一系列邊際空間所連接的場域。

27

楊振中個展《現形》

2020/11/02-2021/02/21

仁廬

上海市黃浦區尚文路133弄10號

本次展覽作為楊振中在仁廬的首次個展,展出了他近期與仁廬合作的運用最新機器人雕刻技術創作的全新雕塑裝置和影像作品。《現形》既展現了擁有無限可能性的技術的魅力,也是藝術家對其可能凌駕或壓倒人類能力的反噬作用的反思。他試圖打斷並揭露運用新技術進行創作的多個層面,並強調人類介入的必要性。

28

楊圓圓個展:上海樓

2020/11/07-12/27

OCAT上海館

上海市靜安區曲阜路9弄下沉庭院,負一層

上海樓曾是20世紀美國舊金山唐人街盛極一時的華人餐館,之所以挪用唐人街華人餐館——上海樓的中英文名字作為展覽的主題,靈感來自於後殖民主義翻譯理論中對「語音中心主義」的闡析——強調語音之於文字涵義的優先地位。翻譯被普遍認為是兩種異質文化系統的交流與協商,在後殖民語境下,進一步演變為衝突之地(battleground)與例證之所(exemplification)。作為「他者」文化的表徵字符——上海樓在脫離了原有文化語境,抵達了新的文化系統中後,原語文本失去了被表述的可能性。

29

劉韡:散場/OVER

2020/11/11-2021/01/17

龍美術館(西岸館)

上海市徐匯區龍騰大道3398號

此次展覽是中國廣受矚目的中生代藝術家劉韡最新系列裝置、雕塑和繪畫作品的發表。「散場/OVER」是劉韡在2020年這個人類最近歷史的特殊時刻,對以往的世界——即我們今日世界圖景之成因——的個人回顧與思考。在那裡,構成此刻世界的觀念、系統和其他的一切因果被送入時間的漩渦,變成劉韡創作的全新雕塑,由物質、身體、圖像、運動和「無」組成的連續劇場,由材料、顏色和線條構成的平面或立體的「風景」,以及被稱作「微觀世界」的關於世界秩序的樣本模型。展覽是藝術家歷來擅長的各種媒介語言和方法的新發展,是他在漫長的觀察和練習後,對世界的點評和宣言。整個展覽是對失效的、舊去的世界的告別,而終點本身,則是新的起點。

30

松山智一:自然可解

2020/11/12-2021/01/24

龍美術館(西岸館)

上海市徐匯區龍騰大道3398號

展覽是松山智一在大陸地區首場個展,本次展覽將介紹松山創作的基本理念,他以一種毫不誇張的方式來捕捉當今社會的生活狀態和文化現狀。展覽將呈現包括繪畫和雕塑在內的近30組作品,廣泛展示了松山多樣化的審美語言。

31

橡膠鉛筆惡魔

2020/11/13-2021/01/17

PRADA榮宅

上海市靜安區陝西北路186號

「橡膠鉛筆惡魔」以全新展覽形式演繹藝術家於2018年創作的同名影像作品,該作品涵蓋序幕和57個章節。配合PRADA榮宅此一特定場域的展覽空間,藝術家通過分布在兩個主樓層的19個不同色彩的大型背投影立方體,放映此作品57個章節中的51幕,賦予藝術品全新空間形式。

32

女巫,幼崽和獵夢人

2020/11/10-2021/02/22

BROWNIE Project

上海市莫幹山路50號6號樓105室

BROWNIE Project於11月10日帶來艾米麗·瑪麗·米勒(Emily Marie Miller),伊夫·舍雷爾(Yves Scherer)和查理·戈林(Charlie Goering)的近作。三位藝術家的作品自成獨立敘事,卻同時透過對現實情境的必然感知以及對自我的超現實隱喻,形成奇幻小說般的神秘張力,將畫廊空間滋養成為中土大陸迷霧山脈中的最後一處庇護所。

33

許哲瑜:不尋常的某日

2020/11/07-12/31

Vanguard Gallery

上海市莫幹山路50號4號樓A座204

許哲瑜的作品形式多以動畫、錄像、裝置為主,作品關注媒介與記憶之間的關係。現實中發生的真實事件是他的創作出發點,常以動畫人物結合現實場景,構建居於虛實之間的幻覺情境。對創作者而言,無論是個人私密的或群體記憶,重要的並不只是透過媒介所能回溯的事件歷史,更是記憶如何被建構與被觀看的過程。

34

切膚之息

2020/11/07-2021/01/02

天線空間

上海市莫幹山路50號17號樓202室

「切膚之息」圍繞著四位藝術家的近期實踐,聚焦他們如何或批判或玩味地挪用、彰顯多個維度的怪獸性(monstrosity),並發展成若干為本展特別創作的作品。在這個展覽中,怪獸/獸性既是被建構的恐怖類型主題,也是欲望的狂野、乖張之面。

35

15周年特展「安全距離」

2020/11/11-12/20

五五畫廊

上海市莫幹山路50號4號樓A-112

受邀參加此次特展的藝術家包括:蔡應、高旭、高元、何利平、雎安奇、宋兮、吳振華、蕭搏、楊茂源、姚海、葉慶、耶蘇、葉鮮豔、尹昌志和張永基。

36

空間領導者 | APSMUSEUM開館展

2020/11/11-2021/02/28

APSMUSEUM

上海陸家嘴中心L+MALL三樓301

此次開館展由欣稚鋒藝術機構創始人汪斌擔任總策劃,藝術家徐震擔任策展人,並邀請國內外聲譽卓著的15位藝術家——安尼施·卡普爾、丁乙、莫娜·哈透姆、何岸、詹姆斯·特瑞爾、李漢威、陸興華、米開朗基羅·皮斯特萊託、邱岸雄、施勇、汪建偉、王梓全、徐震、楊振中、展望參與其中。

37

WAVELENGTH:新黃金時代

2020/11/08-2021/03/14

藝倉美術館

上海市浦東新區濱江大道4777號

由英國新波普藝術家菲利浦·考爾伯特和加拿大街頭藝術家特雷弗·安德魯以「雙個展」的形式呈現。展覽是2018年《出廠設置》主創團隊WAVELENGTH又一力作。兩位藝術家繼2018年在上海初次亮相之後,帶來各自最大規模的個人展覽,並突破性地嘗試不同的創作媒介及表現形式,分別以《龍蝦大陸》與《大開眼界》為題,在藝倉美術館展開隔空對話。

38

瑪麗亞·法拉「春天」

2020/11/11-2021/01/09

大田秀則畫廊

上海市徐匯區龍騰大道2555號3號樓

本次展覽展出十一幅新繪畫。這將是法拉在大田秀則畫廊的第三次展覽,同時也是其在上海空間的首個展覽。本次展覽標題引用了大衛·霍克尼的作品「記住,他們不能取消春天」,作為對全球新型冠狀病毒爆發的回應,這次展覽充分體現了新的開端和當今時刻迫切需要的希望。

39

Resort 勝境

2020/11/07-2021/01/10

SGA滬申畫廊

上海中山東一路三號三樓

此次展覽聚合了六位正在步入藝術創作生涯成熟期的中國藝術家陳彧凡、高偉剛、蔣志、靳山、李文光和石至瑩的最新作品。展覽的大部分作品是藝術家們自新冠疫情爆發初期開始的創作,雖然它們並非直接針對疫情,每件作品更多是代表了各位藝術家在他們多樣化豐富的藝術實踐中另闢蹊徑的一面。對於觀展者,每件作品就如同是藝術家茫茫的創作生涯中獨樹一幟的島嶼勝地。

40

「退火」五周年特別大展

「重置」

2020/11/07-2021/10/31

上海玻璃博物館

上海市寶山區長江西路685號

作為一項沒有先例的創舉,上海玻璃博物館的「退火」項目始於2015年。過去五年間,博物館與當代最優秀的一些藝術家合作,利用玻璃材料,委約創作特定場域的大型裝置作品,並每年舉辦展覽。張鼎、廖斐、楊心廣、畢蓉蓉、林天苗、劉建華、孫遜、樸慶根等八位重要的當代藝術家,不斷挑戰玻璃材料的邊界,撬動材料本身蘊含的巨大能量,為觀眾帶來了精彩紛呈的作品,五年來的每場展覽都是一次驚喜和震動。

41

筆墨

2020/11/11-12/20

復星藝術中心

上海市黃浦區中山東二路600號

本次展覽由「圖畫真解:書畫筆墨演進概覽」和「草篆之境:潘公凱筆墨探索案例」兩個主題章節構成,以中國文化和中國文人內在精神結構的經典表達形式之一的「筆墨」作為切入點,通過豐富的文獻資料與多媒體記錄呈現中國畫的筆墨複雜衍變的悠久歷史,引領觀眾透過筆墨之精妙,領略中國傳統文化之美,並在全球性文化視野下對中國筆墨問題進行現代闡釋,展開未來學意義上的思考。

42

上海的客廳

2020/11/11-2021/04/18(預約制)

真寶藝術基金會

上海市徐匯區烏南路398弄10號頂層

上海客廳的神秘主人邀請當下最活躍的11位先鋒媒體藝術家,呈現21件銳意的新媒體創作,他們好奇、旺盛、無懼,在整棟建築中以最不可思議的方式亮相,在「藝術家的夜宴」、「客廳亦是沙龍」和「遊戲者的客廳」三個主題下,展現多維充盈的當代藝術創作。本次展覽由藝術家張培力擔任學術主持。

43

土星照命

2020/10/25-12/13

香格納畫廊(M50)

上海市普陀區莫幹山路50號16號樓

香格納 M50 呈現來自廣州的三位女性藝術家秦晉、陳丹笛子、林鈺玘的影像裝置作品。陳丹笛子和林鈺玘曾師從秦晉,並發展出各自獨特的風格和內容。本次展覽借用美國當代作家蘇珊.桑塔格的作品《土星照命》為題,桑塔格用『土星氣質』來描畫以本雅明為代表的這類思想家的精神肖像。

44

莎拉·福克斯:於她完美

2020/10/20-12/25(預約制)

膠囊上海

上海徐匯區安福路275弄16號1層

「於她完美」(Perfect for Her)是美國藝術家莎拉·福克斯(Sarah Faux)在膠囊上海舉辦的第二次個展。在本次展覽中,藝術家通過兩種媒介——切割布面拼貼和單版拓印——延展了她長期以來透過女性視角對身體經驗的探索。

45

安東尼·艾柯諾:替身

2020/10/20-12/25(預約制)

膠囊上海

上海徐匯區安福路275弄16號1層

膠囊上海呈現來自紐約的藝術家安東尼·艾柯諾(Anthony Iacono)在中國的首次展覽「替身」(Body Double),展出藝術家的彩繪紙上拼貼作品。艾柯諾邀請觀眾進入到夜色中的室內場景,去感受那些圍繞著求愛和約會的各種潛在情緒張力。

46

張信哲珍藏:民潮

月份牌珍稀畫稿與二十世紀時尚潮流展

2020/10/16-2021/04/04

震旦博物館

上海市浦東新區富城路99號

「情歌王子」張信哲收藏珍品,還原百年前上海時代風尚。現代化的展陳方式,沉浸式的場景體驗,百餘件月份牌原稿畫及旗袍服飾致敬中國商業美術先驅。穿越歷史的滬上文化新體驗,當代藝術與傳統文化在震旦博物館新館的首次碰撞。張信哲與當代藝術家及設計師共同打造幻境中的真實場景。

47

安德烈·布特茲:光、色彩與希望

2020/09/26-2021/01/10

餘德耀美術館

上海市徐匯區豐谷路35號

德國藝術家安德烈·布特茲(AndréButzer)在中國大陸的首個機構個展"光,色彩與希望(Light, Colour and Hope)"。本次展覽將呈現布特茲25年來的實踐成果,圍繞其最為人熟知的卡通形象與色彩風暴展開,為中國觀眾帶來他的最新創作。

48

吶喊與迴響

——愛德華·蒙克版畫及油畫展

(2020岡德森收藏)

2020/09/25-2021/01/03

上海久事美術館

上海市中山東一路27號6樓

展覽在「生命」、「愛」、「憂慮」、「吶喊」、「故鄉」等5個主題板塊中展出從蒙克最早的一批版畫創作直到其生涯晚期的繪畫作品總計53件(6件油畫及47件版畫作品)。創作時間跨度長達30年。其中包括珍貴的1895年石版畫,蒙克唯一手工上色版的《吶喊》。同時,觀眾將通過一系列文獻及影像資料、新媒體互動等形式,在展出作品之外,進一步深入了解這位極具傳奇色彩的藝術大師的故事與創作。

49

莫奈《日出·印象》

2020/09/17-2021/01/03

Bund One Art Museum

上海中山東一路1號3樓

這是《日出·印象》史無前例的國內首展,法國巴黎馬摩丹莫奈博物館鎮館之寶《倫敦查靈十字橋,霧中煙雲印象》《帆船,夜晚印象》《特魯維爾海濱》《海灘上的卡米耶》等多幅莫奈經典力作,全面重現莫奈的創作故事。

50

MoCA動漫美學雙年展 史努比70周年

2020/09/10-2021/01/04

上海當代藝術館

上海市黃浦區南京西路231號

2020年9月10日,上海當代藝術館(MoCA Shanghai)第七屆動漫美學雙年展將攜手《花生漫畫》共同為史努比(Snoopy)70周年慶生。這是《花生漫畫》首次與中國的美術館合作的大型藝術展覽,同時也是《花生漫畫》與中國藝術家大規模的一次跨界藝術創作。

51

「我來啦」Come On

2020/10/24-12/06

燻依社畫廊

上海市復興中路1363弄3號108室

在群展中展出的6幅小林麻衣子的作品在開幕式開始後不到10分鐘便立刻售罄。大家大概是看到小林作品中的萌萌的「小傢伙」時感到了一絲治癒。有些客人還給「小傢伙」取了名字。在客人的連聲感嘆中我覺察到了他們潛藏著的內心逃避。當外在形勢嚴峻、缺乏安全感時,人們往往會選擇自我保護、亦或逃避。

52

公·園

2020/09/26-12/31

上海多倫現代美術館

上海市虹口區多倫路27號

本次展覽的參展藝術家以各自不同的手法和語言,記錄和講述了關於公園的方方面面。另外,本次展覽作品所涉及到的公園都位於上海,因此作品中的公園也成為這座城市的一個生動的側面。它們不僅呈現出上海公園的一些特有的功用和氣質,也將觸發更多關於這座城市的社會和歷史話題的思考和討論。作為一個影像展,本次展覽作品所使用的媒材不僅包括攝影和錄像,同時還有聲音、裝置、多媒體等其他類型。在此,影像不再被約束在視覺層面,而是指一種在體驗上更為多元的「形象」,或者說意象。

53

遠南之遞:來自大洋洲的當代影像藝術

2020/11/20-12/13

上海多倫現代美術館

上海市虹口區多倫路27號

展覽試圖通過建立一組微型的民族動態影像檔案,引發在中國現場的交流和討論,從而關注全球語境下各國民族志的有機發展。它並不同於傳統中國民眾基本認知下的南太平洋原住民傳統文化,而是第一次向我們展現來自那片遙遠水域的影像藝術實踐。通過直觀的影像和數字藝術去認識當代的南太社會敘事。我們可以探測到來自非主流版圖圈內的原住民藝術家如何深耕本土文化,並持續推動本民族藝術的現代發展進程。

54

穿越(Passing Through)

2020/07/25-12/27

西岸美術館

上海市徐匯區龍騰大道2600號

今夏,西岸美術館將在智造展廳呈現親子沉浸式裝置展「穿越」,打造大朋友小朋友的暑期「遊樂場」。作為「西岸美術館與蓬皮杜中心五年展陳合作項目」的一部分,法國藝術家弗朗索瓦絲·佩特羅維奇(Franoise Pétrovitch)受蓬皮杜中心之邀,特別為西岸美術館的智造展廳帶來裝置作品。同系列作品也曾於2019年10月至2020年3月在蓬皮杜中心展出。

55

時間的形態

蓬皮杜中心典藏展(一)

2019/11/08-2021/05/09

西岸美術館

上海市徐匯區龍騰大道2600號

蓬皮杜中心國立現代美術館共計保存了自1905年至今的十萬餘件藏品。在未來五年中,三種不同思路的重要作品展將於上海西岸美術館呈現,「時間的形態」便是此次三場系列展覽的開端。

此次展覽的第一部分匯集了國立現代美術館自1930年代建館後,在第一個十年中根據現代性概念所建立起的核心館藏。它主要關注法國藝術舞臺——20世紀上半葉以來大流散的交匯路口。

展覽的第二部分匯集了國立現代美術館中通過再度挪用和重新創造時間以啟迪人們重新思索自身與歷史關係的作品。藝術家們的思考轉向檔案及自然的時間,並對傳統媒材的聲音提出發問:例如像繪畫這樣的傳統媒材如何面對當下的攝影「編年史」,以及藝術自身見證一個全球範圍快速過度時代的能力。

56

高露迪個展「1:1」

2020/11/11-2021/01/31

喬空間

上海市徐匯區龍騰大道2555-5號

展廳中央,臨時建築現場集結起「現實」系列創作。該系列的前身可追溯至藝術家從2010年開始的小尺寸木板上綜合材料的實驗;從2017年開始,這一類別的實踐以「現實」為題,發展成為如今頗具複雜度的整體面貌。在此系列中,藝術家的工作如同反覆遊走在畫家、編輯者與規劃師三者之間。他常選擇一塊大小適中且趁手的畫布或木板,由此作為展開工作的界面或謀劃藍圖的城池限界。隨後推敲、選擇與畫面接壤的物體材料。這些來源於日常現實、飽含著群體性智慧的工業或消費材料,明豔且高純度的色彩與時常平滑的質地保持了高度的時代特性,其完美的幾何形態又具備了雋永的結構和意味。材料自身的具體尺度、色彩、質地為整幅作品的開展提供了指導性的方向、邊界與結構。進而,藝術家通過顏料、畫筆構造色彩、線條、形態、筆觸對其加以回應,以此往復交纏。

57

LUCAS ARRUDA

2020/11/11-2021/01/11

池社

上海市徐匯區龍騰大道2555-4號

此次展覽匯集了這位巴西藝術家的九幅畫作,包括一些此前未曾展出過的作品新作。它們與影像作品 Untitled "Neutral Corner" 一同展出。展覽內容涵蓋阿魯達所有作品系列中的代表作——包括海景系列、叢林系列和單色作品——從而全面地探索他的創作的深度與廣度。

58

特別聲明:以上內容(如有圖片或視頻亦包括在內)為自媒體平臺「網易號」用戶上傳並發布,本平臺僅提供信息存儲服務。

相關焦點

  • @愛看展的你!12月的申城,97場展覽可以免費看→
    市文旅局為大家整理了滬上美術館12月觀展指南,打卡之前記得收好這份攻略。「上海市第十一屆書法篆刻大展」「『音聲畫海』——當代女性藝術家聯展」等36項新展在內的130餘項展覽可以觀賞。還有講座、工作坊、特別導覽、書法課堂、手工課等24項活動等你體驗,更有97場展覽可以免費看!
  • 張張年畫喜盈門:中國傳統年畫藝術
    年畫不僅是年節和民俗活動一種五彩繽紛的點綴,也是文化流通、道德教育、審美傳播的載體,可以說是民眾美化生活、表達情感、懲惡揚善、寄託理想的一種特殊話語。年畫作為我國特有的藝術形式,起源於古時的門神畫。南朝梁懍所著《楚荊歲時記》載:「正月一日,繪二神貼戶左右,左神荼,右鬱壘,俗謂之門神。」可見,門神畫是年畫的雛形。  隋唐前,年畫大都是直接畫於桃木板,掛在門上。
  • 「活力綻放——非遺新造物2020年度展覽」28日在穗開幕
    「活力綻放——非遺新造物2020年度展覽」12月28日在廣州289藝術園區嶺南活力非遺藝術館開幕。現場展出逾百件(套)展品,讓廣東「非遺後浪」迎來了令人期待的集體「綻放」。為加強全國傳統工藝工作站之間的交流互鑑,展覽特設全國傳統工藝工作站交流展區,來自全國18個傳統工藝工作站的73件(套)展品同場展出。展覽以當代石灣陶藝的匠心之作為開篇,帶領觀眾感悟嶺南非遺傳承人樸素虔誠的初心。潘柏林從藝40餘年,素有「石灣鬼才」之譽。他以傳統民俗和日常生活為主題開闢現代陶塑新路線,是近年石灣陶藝界領軍人物之一。
  • 展覽| 在上海感受香港:2020香港微型藝術展開幕
    展覽 | 在上海感受香港:2020香港微型藝術展開幕 2020-12-01 17:17 來源:澎湃新聞·澎湃號·湃客
  • 五月上海精彩展覽演出活動大搜羅-上海大劇院 架上繪畫 上海城隍廟...
    展覽將呈現來自各大洲23位藝術家的29件作品,涵蓋架上繪畫、互動裝置、攝影、錄像等形式,作品精選自基金會的珍品收藏,同時也將邀請上海藝術家委約創作。此次巖井俊二是以一名音樂人的身份,和Hectopascal一起來到上海,還加入了小提琴荒井桃子、大提琴林田順平和吉他陽輔@HOME,為大家在舞臺上現場呈現他們如今的音樂作品和巖井俊二經典電影中的插曲。
  • 「活力綻放——非遺新造物2020年度展覽」在廣州開幕
    2020年12月28日,「活力綻放——非遺新造物2020年度展覽」在廣州289藝術園區嶺南活力非遺藝術館開幕。展覽由廣東省文化和旅遊廳、南方報業傳媒集團指導,廣東省振興傳統工藝工作站主辦,廣東省非物質文化遺產保護中心、廣州美術學院、中山大學中國非物質文化遺產研究中心、廣州市大灣區文化交流促進中心、廣東省工藝美術珍品館、嶺南活力非遺藝術館支持。
  • 《上海十一長假57場商場活動精選》
    獻上小怪整理的《上海十一商場活動指南》  展覽、娛樂市集、現場演出....整整57場活動  這個假期,一起泡在商場裡度過吧!匠心打造的展品及展覽現場,用沉浸式的方式,在一座喧囂繁忙的城市中,再造一個詩情畫意的世界。  Farmer BOB上海2020首展  時間:2020.9.25-11.11  地點:華潤時代廣場
  • 非遺新造物2020年度展覽在穗開幕
    12月28日,「活力綻放——非遺新造物2020年度展覽」在嶺南活力非遺藝術館開幕。本次展覽由廣東省文化和旅遊廳指導,廣東省振興傳統工藝工作站主辦,現場展出逾百件(套)展品,展現廣東非遺傳承人、院校師生、文創企業非遺創造性轉化、創新性發展實踐案例。
  • 東昌木板年畫傳承人徐秀貞:傳承難做但從不嫌累
    退休十餘年來,她將所有的精力都傾注在木板年畫的學習、研究和傳承上,為聊城市民間藝術守住了一段彌足珍貴的文化記憶。在墨香四溢的工作室裡,徐秀貞向記者展示了年畫的製作工序:首先刻板在使用前要用溼毛巾敷一會,讓溼氣浸入,墨才能暈的更好;然後是對板、摸板,讓紙和刻板輪廓契合;待對準後掀起紙,
  • 木版年畫之私人記憶,每幅作品背後都有一個故事
    年畫在過去的蘇州,並非只是過年才用得上,它幾乎佔據了人們的全部日常生活,從正月十五到端午,從中秋到請灶神,甚至是結婚喜慶等場合。在房師傅的記憶裡,年畫鋪子裡一年四季都是忙碌的。鞭炮紙、糊牆紙、彩燈紙都要用到,每到像元宵、清明、端午、重陽、中秋等傳統節日還有應時的產品出來,年畫只是其中最大的一個門類,因此,很是輝煌。
  • 上海一月看展指南,近期值得打卡的展覽登場!
    120件臻品文物,分為:石雕造像、陶塑、金銅造像、碑刻建築構件、器具、墓葬文物等七類配以圖文講解為你展現北魏歷史文化、生活藝術內容開啟雲岡石窟的獨特文化魅力之旅。年10月16日-2021年4月4日 地點:震旦博物館 費用:普通票120元 本次展覽以1910-1950年的上海為背景,展覽展出60餘件月份牌畫及40餘件/套旗袍服飾,向觀眾展示不同時期服飾演變的歷程。
  • 傳承者 | 綿竹年畫畫師陳雲福:門上重繪鄉土中國的眾神圖
    2006年3月,綿竹市委決定在綿竹年畫南派掌門人陳興才的家鄉射箭臺村建設年畫村。「5·12」大地震後,射箭臺村受損,綿竹市與對口支援重建的蘇州市合作,借鑑同為中國四大年畫之一的蘇州桃花塢年畫的發展經驗,興建了一個集旅遊、展覽、鄉村觀光為一體的綿竹年畫村,並將附近的大乘村合併至年畫村。
  • goa大象設計×ATELIER MUJI「森林的遊玩場」展覽正式開幕
    MUJI無印良品 9月30日,由MUJI無印良品發起,goa大象設計參與打造的「ATELIER MUJI·兒童的木製物品:森林的遊玩場」展覽在上海iapm正式開幕。 ATELIER MUJI的空間概念,最早由日本設計大師田中一光先生策劃提出,以聯合各領域的優秀藝術家、設計師進行合作而廣為人知。
  • 上海博物館 「丹青寶筏——董其昌書畫藝術大展」圓滿落幕
    3月10日是展期的最後一天,上海博物館為本次展覽精心策劃了一次閉幕之夜活動——「董其昌和他的江南:上海博物館奇妙夜」。活動通過藝術夜話、江南絲竹音樂演奏、珂羅版體驗等形式,為展覽畫上圓滿的句號。這也是上博今年第三次圍繞董其昌書畫藝術大展舉辦「奇妙夜」活動。
  • 11月上海展覽活動大全
    十一月上海活動指南 時尚 潮玩 戶外 展覽 出去嗨 不只是為了快樂 而是去尋回最真實的自己 放肆嗨
  • 展覽「21」克,靈魂的重量
    :「21克」,是本次展覽的核心主題。據說有醫學博士用實驗的方式,指出人的靈魂或精神似乎具有「21克」的重量。這個實驗以某種象徵的方式,給藝術家帶來了某種異常神奇的想像與玄機。展覽分為兩大部分、三個展區:第一、第二展區圍繞「21克」主題逐層展開,第三展區為Ruudt Peters教授的個展。
  • 徜徉在藝術中 偷得浮生半日閒|2020年7月國內展訊
    七月驕陽似火,暑期將至,你是否打算用藝術妝點下自己的生活呢?那麼,就讓我們一起去看看有什麼好看的展覽?註:由於疫情尚未結束,請去現場觀展的小夥伴們注意防護,遵守各博物館、美術館及畫廊的具體規定。
  • 展訊|本月來天津博物館,看埃及木乃伊和俄羅斯珠寶展!
    展訊|本月來天津博物館,看埃及木乃伊和俄羅斯珠寶展!,來自俄羅斯的珠寶錦匣,來自埃及的法老和神秘木乃伊,即將閃亮津沽大地,為您帶來滿滿的異域風情。
  • 在上海,跨年可以去做什麼?
    曾於1954年被希區柯克搬上熒幕的《電話謀殺案》,當「謀殺」來電,你敢接嗎?2017年3月,《暗戀桃花源》專屬版在開始的地方——上海上劇場首演,從此,《暗戀桃花源》這部在世界上極具影響力的作品走近了大家。每年春天和秋天,《暗戀桃花源》專屬版都會在上劇場等待著你我的到來。
  • 藝術界為反種族歧視發聲、巴塞爾藝術展取消、國內展覽熱度持續
    本次展覽是獨立策展人李振華的長期寫作項目「一個人在荒島」系列的延續。展覽由張翀策展,展出青年藝術家董師各時期的版畫作品43件,以及青年藝術家張翀為此次展覽最新製作的7件裝置作品。展覽的牆面上還以手寫的形式向大家呈現李振華與董師創作的詩和畫。此外,開幕式當天亦同步推出了董師為本次展覽特別製作的「微信表情包」以及部分相關衍生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