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長城的傳說》劇照 中國兒藝供圖
中新網北京12月15日電 (記者 應妮)「天蒼蒼,地茫茫,天地之間長城長……」一首悠揚的幕前曲將觀眾瞬間帶到那個修築長城的年代……中國兒童藝術劇院2019年的壓軸之作——民間故事劇《長城的傳說》15日下午在中國兒童劇場首演。
該劇根據中國兒童藝術劇院1992年首演的經典劇目《長城有個黑小子》重新創排,講述了孟姜女的孩子「黑小子」因為父母的離去而怨恨修長城,後來慢慢明白修建長城與百姓的平安相關聯,和「老石匠」「大將軍」以及眾民兵一起用血肉築起了萬裡長城。
《長城的傳說》劇照 中國兒藝供圖
大幕開啟,綿延起伏、顏色翠綠的群山,造型各異、飄逸靈動的祥雲,整個舞臺看起來如同一幅中國山水民俗年畫,十分養眼。故事也徐徐展開:「孟姜女變松樹」「老虎娘餵奶」「山神逗黑小子」「白公主、黑小子搶趕山鞭」「黑小子用趕山鞭趕長城」……
舞美設計申奧介紹,劇中囊括了中國老百姓接觸到的民間的社火、皮影、年畫、木偶、風箏、跑旱船等非常重要的節日慶典裡使用的元素。記者在現場看到,老虎娘偶使用輕巧的紙紮風箏工藝,表演上採用了舞龍、舞獅方式,四位演員分別手持老虎的不同身體部位,結合表演,奔跑起來靈活自如,充滿飛揚的想像力。
《長城的傳說》劇照 中國兒藝供圖
全劇充滿天馬星空的藝術想像力,舞美設計將東方文化審美的內容進行了打破常態的展示:老虎是四塊拼成的,山神是有大有小的,松樹是可分可合的,龍舟是當場翻轉的,雞和狗是可以與人共舞的……
據悉,劇組創作期間挑戰最大的就是長城的呈現,劇中不僅要展示長城,修建長城,還要趕99座山,把群山排成一行,然後在重構的山上重建長城……演出現場,層巒疊嶂、蜿蜒萬裡的長城作為一個詩化意象,由無數塊城牆和烽火臺組合而成,可以上下動,可以左右動,還可以盤旋動,時而蜿蜒起伏,時而舞動翻飛,時而旋轉升騰,時而走到觀眾身邊,最後長城還如中國龍燈一樣被點亮,像一條金色中國巨龍氣勢如虹地「騰飛」在舞臺上。
導演王曉鷹說,「舞美完成了我從『中國意象現代表達』中延伸出來的『民間民俗自由構成』的導演講述。」他坦言,《長城的傳說》裡承載著中華民族的深厚歷史和不屈精神,它與建造它的人民血肉相連、心心相映、生死相依,可以說長城就是人民,人民就是長城。
編劇歐陽逸冰表示,「黑小子」就是他心目中的中國孩子,既是過去的,又是現在的,還是未來的。這個孩子最大的特徵就是愛自己的家鄉,敢於做別人做不到的事。希望小觀眾們能從故事演繹中感受到中華民族修築長城的偉大精神,從而受到鼓舞,將來投身於修築新時期的「新長城」之中。
據悉,該劇首輪將演出29場,陪伴大小朋友度過新年假期。(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