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國兒藝壓軸大戲《長城的傳說》用多彩民俗元素講經典故事

2020-12-06 中國新聞網

《長城的傳說》劇照 中國兒藝供圖

中新網北京12月15日電 (記者 應妮)「天蒼蒼,地茫茫,天地之間長城長……」一首悠揚的幕前曲將觀眾瞬間帶到那個修築長城的年代……中國兒童藝術劇院2019年的壓軸之作——民間故事劇《長城的傳說》15日下午在中國兒童劇場首演。

該劇根據中國兒童藝術劇院1992年首演的經典劇目《長城有個黑小子》重新創排,講述了孟姜女的孩子「黑小子」因為父母的離去而怨恨修長城,後來慢慢明白修建長城與百姓的平安相關聯,和「老石匠」「大將軍」以及眾民兵一起用血肉築起了萬裡長城。

《長城的傳說》劇照 中國兒藝供圖

大幕開啟,綿延起伏、顏色翠綠的群山,造型各異、飄逸靈動的祥雲,整個舞臺看起來如同一幅中國山水民俗年畫,十分養眼。故事也徐徐展開:「孟姜女變松樹」「老虎娘餵奶」「山神逗黑小子」「白公主、黑小子搶趕山鞭」「黑小子用趕山鞭趕長城」……

舞美設計申奧介紹,劇中囊括了中國老百姓接觸到的民間的社火、皮影、年畫、木偶、風箏、跑旱船等非常重要的節日慶典裡使用的元素。記者在現場看到,老虎娘偶使用輕巧的紙紮風箏工藝,表演上採用了舞龍、舞獅方式,四位演員分別手持老虎的不同身體部位,結合表演,奔跑起來靈活自如,充滿飛揚的想像力。

《長城的傳說》劇照 中國兒藝供圖

全劇充滿天馬星空的藝術想像力,舞美設計將東方文化審美的內容進行了打破常態的展示:老虎是四塊拼成的,山神是有大有小的,松樹是可分可合的,龍舟是當場翻轉的,雞和狗是可以與人共舞的……

據悉,劇組創作期間挑戰最大的就是長城的呈現,劇中不僅要展示長城,修建長城,還要趕99座山,把群山排成一行,然後在重構的山上重建長城……演出現場,層巒疊嶂、蜿蜒萬裡的長城作為一個詩化意象,由無數塊城牆和烽火臺組合而成,可以上下動,可以左右動,還可以盤旋動,時而蜿蜒起伏,時而舞動翻飛,時而旋轉升騰,時而走到觀眾身邊,最後長城還如中國龍燈一樣被點亮,像一條金色中國巨龍氣勢如虹地「騰飛」在舞臺上。

導演王曉鷹說,「舞美完成了我從『中國意象現代表達』中延伸出來的『民間民俗自由構成』的導演講述。」他坦言,《長城的傳說》裡承載著中華民族的深厚歷史和不屈精神,它與建造它的人民血肉相連、心心相映、生死相依,可以說長城就是人民,人民就是長城。

編劇歐陽逸冰表示,「黑小子」就是他心目中的中國孩子,既是過去的,又是現在的,還是未來的。這個孩子最大的特徵就是愛自己的家鄉,敢於做別人做不到的事。希望小觀眾們能從故事演繹中感受到中華民族修築長城的偉大精神,從而受到鼓舞,將來投身於修築新時期的「新長城」之中。

據悉,該劇首輪將演出29場,陪伴大小朋友度過新年假期。(完)

相關焦點

  • 重慶市樹人小學:用英語講好中國傳統故事
    中國網6月23日訊 近日,重慶市沙坪垻區樹人小學校主辦的英語素養提升專題活動——「用英語講好中國傳統故事」演講比賽決賽舉行。來自一、二年級的43位初賽優勝者參加了比賽。;既有展現中國人瑰麗奇幻想像的《神筆馬良》,也有表現中國人勤奮刻苦的《鑿壁偷光》......上古傳說傳達了中國人的世界觀和宇宙觀,寓言故事也描繪了中國人的生動的畫像。
  • 上海世外中學鼓勵學生用英語講中國故事
    上海世外中學鼓勵學生用英語講中國故事時間:2018/12/30 7:52:52 來源:新民網    作者:陸梓華    選稿:東方網教育頻道 陳樂 夏荔 刀切砧板的「篤篤」聲,魚入油鍋的
  • 十大經典線路遊遍多彩貴州(組圖)
    、特殊的喀斯特地貌等等,集自然風光、漂流探險、科普教育、民俗歷史為一體,適合自駕遊或包車遊。現代的節奏步伐太快,不如去到那裡的小巷,嘗一嘗民間的小吃,欣賞一下民俗風情,徹底享受心靈的休憩。六枝特區梭嘎鄉隴嘎村長角苗是亞洲第一個具有獨特文化的苗族支系,是中國第一個生態博物館,長角苗女子的梳頭是一門藝術,兩處很適宜攝影者玩味。
  • 中法藝術家聯袂採擷中國傳統民間故事 今天如何重述中國民間故事?
    當我們的孩子讀《格林童話》的時候,是否知道中國的「灰姑娘」故事要比德國的「灰姑娘」早一千年?當中國家長追捧國外大獎繪本的時候,是否知道中國民間故事的巨大寶藏?旅居法國的華裔葉俊良先生,熱衷於向法國民眾介紹和推廣東方文化,他搜羅中國民間故事,並邀請一群同樣熱愛中國文化、活躍在巴黎的新銳藝術家共同創作了這套《中國民間故事繪本》。
  • 文化十分丨用英語講好中國故事
    在我國的英語教學領域,中國傳統文化與英語教學的相互融合已經逐漸成為新趨勢。近日,在陝西省宜川縣宜川中學,一場別開生面的《用英語講中國故事大課堂》在高中英語課上展開,同學們將自己熟悉的中國經典故事用英語講述出來,既提高了英語學習的興趣,又加深了對中華優秀傳統文化的理解。
  • 十二生肖排座次,民俗文化有故事
    子鼠、醜牛、寅虎、卯兔、辰龍、巳蛇、午馬、未羊、申猴、酉雞、戌狗、亥豬,十二生肖又叫十二屬相,十二地支配以人出生年份的十二種動物,是中國傳統民俗文化。每一種生肖有豐富傳說,並以此形成一種觀念闡釋系統,成為民間文化中的形象哲學……現在庚子鼠年,大家覺得對某些「宿命」的說法有些敏感,但其實應該樹立起應有的強大信心,同舟共濟、鼓足勇氣來面對,困難與疫情必定終將會過去!
  • 「七彩」雲南、「九色」甘南、「多彩」貴州,到底誰更貨真價實?
    多彩雲南:於2005年貴州省提出,但在2012年以前都很少被人們熟知。2012年之後,貴州旅遊被重視發展,「多彩貴州」旅遊品牌的知名度開始顯著提升。總結:從成立時間上講,雲南更勝一籌,九色甘南和多彩貴州都是在「七彩雲南」之後出現的,「七彩雲南」的原創性更高。自然風景七彩雲南:得益於獨特的地理位置,雲南總是天朗氣清,四季如春。
  • 孟姜女哭長城的故事是真的嗎,故事是怎麼由來的?
    本文來自:百度知道日報孟姜女哭長城的故事,是我國古代著名的四大民間傳說之一,千百年來,廣泛流傳,可謂是家喻戶曉。孟姜女的傳說,一直以口頭傳承的方式在民間廣為流傳。直到20世紀初,在「五四」精神的推動下,她才被納入到研究者的視野中。中國著名的歷史學家顧頡剛將孟姜女傳說的原初形態一直上溯到《左傳》上的一個故事。《左傳》記述這個故事是想褒揚杞梁妻(也就是後世的孟姜女)在哀痛之際,仍能以禮處事,神志不亂,令人欽佩。
  • 有趣又不失文學性,網文如何展現民俗文化
    苗疆巫蠱、九尾白狐、走陰遁體、轉世重修、轉戰萬裡、百鬼夜行……熱愛網文的讀者,想必對這些極具神秘感與驚悚感的元素並不陌生,甚至有不少人還會對苗疆這一傳說中的巫蠱之地心存嚮往,渴望也能親歷一番玄幻詭譎的冒險故事。網文講壇活動現場。
  • 中國魔幻片慎用西方元素-光明日報-光明網
    在商業邏輯的影響下,一些創作者誤以為中國傳統文化中的神魔故事和形象不夠時尚,不太符合當代電影的審美潮流,缺乏吸引年輕人的看點,所以強力「注水」,生生將中國觀眾耳熟能詳的經典改造成中西結合的怪胎,結果陷入了畫虎不成反類犬的尷尬局面。「幻想」不是「胡思亂想」,必須有一定的文化邏輯和思想根基支撐。
  • 「孟姜女哭長城」的故事是怎樣的?秦始皇該不該背這個鍋?
    「孟美女哭長城」的故事是我國古代四大民間愛情傳說故事之一,關於孟姜女的故事,在我們小的時候幾乎是奶奶們必講的故事。當然,由於這個故事在之前都是「口口相傳」的形式,所以版本眾多,縱橫就講一個大眾一點的版本,如果和你聽的不一樣,千萬不要質疑。
  • 《十二傳說》——說好的靈異故事呢?居然變成破案劇了
    由林夏薇、蕭正楠主演的《十二傳說》已經正式開播,劇集以十二個香港都市傳說為主線,但是卻並非鬼神之說,而是藉助民俗學來破解這些隱藏在傳說背後的人為案件,大家可以放心食用~新娘潭靈異事件、大學校園不思議事件、七姊妹金蘭殺人事件、榕樹精殺人事件、石獅成精殺人事件、華富邨UFO綁架事件、
  • 中國經典神話故事英語版:董永和七仙女的傳說
    新東方網>英語>英語學習>少兒英語>英語故事>正文中國經典神話故事英語版:董永和七仙女的傳說 2015-09-17 15:31 來源:網絡 作者:
  • 孟姜女哭長城,你所不知道的真相
    孟姜女的傳說可以說是盡人皆知,千百年來一直在民間廣為流傳,是中國民間四大愛情故事之一。2006年5月20日,孟姜女的傳說經國務院批准列入第一批文物。2014年07月16日,孟姜女傳說被正式列入第四批國家級非物質文化遺產名錄。
  • 孟姜女哭長城:我哭的是齊長城,在淄博
    作為中國民間四大愛情故事之一的孟姜女哭長城,那種為愛獻身的忠貞之氣,一直是千百年來傳承不休。也因為表達了勞動人民嚮往和平,追求穩定,渴望家庭生活的幸福和安寧,所以不斷的演化跟再創作,生命力旺盛。但傳說故事多源於真實題材,早在1924年,顧頡剛先生在《孟姜女故事的轉變》以及《孟姜女故事研究》中,認定孟姜女的原型就是齊國的杞梁妻,肯定杞梁妻哭長城的故事源起於古齊國故城淄博的淄水一帶。而故事原型記載最早的是《左傳·襄公二十三年》:「莒子親鼓之,從而伐之,獲杞梁,莒人行成。齊侯歸,遇杞梁之妻於郊,使吊之。辭曰:『殖之有罪,何辱命焉?
  • 中國經典神話故事英語版:李冰鬥河神
    新東方網>英語>英語學習>少兒英語>英語故事>正文中國經典神話故事英語版:李冰鬥河神 2015-09-17 15:34 來源:網絡 作者:   中國歷史上最激動人心的工程不是長城
  • 關於孟婆傳說的故事,你知道幾個?
    它是很重要的東西,傳說喝了這碗湯之後,人們在世上的所有的煩惱和愛恨情仇都能夠忘記。而這裡面的藥引子就是孟婆的眼淚。我們喝了這碗湯之後,如果我們在如果我們在生活中遇到了很多的煩心事情,不想再去讓自己煩惱很多,就可以把這碗湯喝過之後,可以徹底忘記所有,用腦子再想也想不起以前發生的事情。但我今天想給大家說的不是這個孟婆湯的來源,而是孟婆自己的幾個可憐的故事。
  • 韓國電影《念力》:用奇幻元素講了一個現實題材的故事
    類型混搭,導演非常敢嘗試,用奇幻元素講了一個現實題材的故事。有一個亮點是,當爸爸獲得了超能力,別人都在想怎麼用這個能力發財,只有女兒關心父親會不會身體會受影響,而父親自始至終只是想給女兒更好的生活。音樂7畫面8導演8故事7表演9印象8平均7.9/10韓國本土化的超能力故事,很有鄉土氣息。中規中矩+略有新意,漸入佳境。尤其人物設置,不論大小角色,都有其存在的必要及意義,何況還都那麼個性十足。
  • 善於用全媒體講好中國故事(新知新覺)
    推動媒體融合向縱深發展,構建全媒體傳播格局,努力講好中國故事,向世界展示一個真實、立體、全面的中國,是新時代做好對外宣傳工作的重要任務。我們要牢牢把握媒體格局的深刻變化,善於用全媒體講好中國故事。  全媒體的發展給講好中國故事提供了有利條件。好故事往往需要對人物、情節、場景等進行設置與營造,見人見事見情,在娓娓道來中表達觀點、表明立場,讓受眾聽得進、聽了信、記得住。
  • 用英語講中國故事 向世界傳播中華優秀文化
    廈門大學教授、美國人潘維廉近日再添新身份——擔任「用英語講中國故事」形象大使。這位中國政府「友誼獎」獲得者表示,他將與新航道國際教育集團合作,向世界推廣、傳播中華優秀文化,帶領更多青少年用英語講好中國故事,讓世界了解極具文化魅力的中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