79歲核彈老人的一生:妻女精神分裂,兒子先天智力發育不全

2020-10-08 文史風雲

我國現代科學技術之所以能夠飛速發展,趕超世界強國,離不開一個個偉大的科學家的努力,他們為祖國科學事業的繁榮付出了不可磨滅的貢獻。正所謂落後就要挨打,近代中國之所以會遭受諸多磨難,究其根本還是因為當時我國在科學技術上落後於其他國家。因為清政府盲目自大心理,導致我國和世界脫節,進而發生了後續的侵略戰爭。

經過艱苦卓絕的戰鬥,新中國終於成立,鑑於之前的教訓,建國之初我國就投入了大量的人力、物力來推動科學事業的發展。當時國家百廢待興,一切都處於起步階段,所以科研攻堅工作遇到了不少困難。最初奮鬥在科研前線的科學家們,付出了常人難以想像的艱辛。他們舍小家為大家,傾盡全力幫助祖國完成宏圖偉業。

79歲的核彈老人魏世傑就是一位科學家,他為核彈事業奉獻了一生。但生活卻給予了他巨大的打擊,他的兒子患有天生的智力殘疾,妻子和女兒也相繼患上了精神病,這樣的經歷讓人不禁淚目。

艱苦求學,立志為國效力

魏世傑出生於動亂年代,因此求學之路異常艱辛,但他從未因艱苦的環境就放棄自己的讀書夢。最終頭腦聰明的魏世傑順利考入山東大學,因從小立志成為科學家為祖國做貢獻,所以他選擇攻讀物理學專業。

上世紀六十年代,魏世傑以優異的成績畢業。在畢業不久之後他的老師找到了他,老師告訴他,國家現在正在研究核武器,但是研究所人才緊缺,於是便詢問同期畢業的優秀學生中有沒有自願報名的。

這對於魏世傑來說是難得的機會,他從小立志為國效力,現在終於獲得了契機。魏世傑向老師表達了自己想去的意願,但是老師勸他慎重考慮。因為研究所位於人煙稀少的地方,生活條件十分惡劣,甚至有時連食物供給都會被切斷。

核武器研究屬於國家機密,因此所有的研究人員在工作期間都不能和家人輕易聯繫,甚至連真實姓名都是隱去的,所以這項工作可以說無名無利。聽到這些之後魏世傑絲毫沒有退縮,反而信念更加堅定。

他是和新中國一起艱難成長的一批人,他知道祖國發展至今不容易,既然現在國家需要他,那麼自己就應當義無反顧的站出來。如果一直畏畏縮縮,那麼我國如何成長為世界強國,何時才能不受其他國家的欺凌。就這樣魏世傑帶著簡單的行李加入了核武器研究所,一個人孤身前往人跡罕至的青藏高原,開始了艱難的研究工作。

刻苦鑽研,最終取得成果

在研究所,魏世傑一待就是25年,在此期間父母並不知道他真實的工作內容。研究所工作期間,魏世傑主要負責的工作是測試炸藥部件的性能,從工作名稱就能看出,此任務危險性極高,他甚至親眼看到了自己同事在工作中被誤傷。

即使了解到這項工作極其危險,魏世傑也沒有絲毫退縮,因為他已經做好了為國家犧牲的準備。工作期間魏世傑遇到了和自己惺惺相惜的人,於是兩人便結為夫妻,生下了一子一女。由於工作任務繁重,所以孩子一出生他們就被迫分開。

最終魏世傑終於完成了自己的任務和使命,他帶著妻子回到家鄉,盼望著和孩子團圓的生活。在研究所工作的二十多年裡,魏世傑在家的日子屈指可數,所以和孩子的交流少之又少,因此他希望接下來的日子可以好好陪伴妻子和孩子。

命運坎坷,生活給予其重創

回家後不久魏世傑就發現,自己的兒子似乎有些不正常,他的神情和狀態和同齡小朋友不一樣。放心不下的魏世傑帶著孩子去醫院做了檢查,沒想到最終結果令他難以接受。原來他的兒子患有先天智力殘疾,這意味著他的智力會永遠停留在小孩子階段,生活也無法自理。

一開始得知這一消息魏世傑深感痛心,但後來他選擇振作起來,因為他不會放棄自己的孩子。魏世傑為兒子安排了特殊的學習計劃,嘗試教他獨立生活。因為魏世傑明白,自己年紀越來越大,是不可能陪兒子一輩子的,所以必須讓他學會自立。在魏世傑的精心照顧下,他的兒子已經掌握了基本的生活技能。

原本以為日子會慢慢變好,但令魏世傑沒有想到的是,他已經三十歲的女兒突然出了問題。她的女兒突然開始出現幻聽、做噩夢的毛病,因此脾氣變得越來越暴躁,經診斷她患上了精神分裂症。在發病的時候,他的女兒根本不認識身邊人,為了不連累自己的父母,女兒甚至想過自殺,所幸被人及時救下。

雖然魏世傑足夠堅強,但是他的妻子卻無法承受這樣的打擊,妻子整日以淚洗面,最終精神也開始變得不正常,患上了和女兒一樣的病。原本是幸福的一家四口,但最終卻只剩下了魏世傑一個健康的人。雖然他年事已高,但是為了照顧家人,他需要一人承擔起生活的重擔。

魏世傑的家裡擺滿了藥物,儘管年紀大了,但是魏世傑依舊能夠準確的記住這些藥物是誰吃的,應該什麼時候吃。生活給了他如此大的打擊,但是魏世傑依舊堅強樂觀,他覺得只要活下去就會有希望。

小結

每天忙於家中事務魏世傑可謂分身乏術,但他還會抽出時間去學校授課。因為他親自參與過核武器研究,所以希望把自己的經驗分享給下一代人,好讓他們繼續為國家做貢獻。魏世傑將自己的一生都奉獻給了國家,並且從不求回報。

英雄不會主動談論自己的功績,但是作為人民我們卻不能忘記他們的付出,這些為國家建設做出貢獻的科學家值得我們永遠銘記。這些科學家的奉獻精神以及科研精神應當被下一代人繼承,並且沿著他們的腳步繼續前進,這才是對他們最好的回報。

相關焦點

  • 有智力障礙母女遭性侵,全鎮男性DNA排查嫌犯竟是84歲老人
    這一殘酷事實的被揭開,源於13歲女兒被發現已懷孕5個多月,當地警方對全鎮成年男性抽血做DNA排查,查出犯罪嫌疑人竟是一名84歲高齡的老人。這名女生的姑姑周春榮,為這事痛心不已,一直在多方奔走,要求嚴懲兇手。老年男子汪習清涉嫌強姦罪,被抓獲歸案關了一個月後,至今被監視居住。今年3月5日,該案向鄰水縣檢察院移送審查起訴,目前正待鄰水縣法院開庭審理。
  • 兒童智力測試題目 9歲兒童智力測試題目
    我們要幫助寶寶,鍛鍊寶寶智力的開發,才能夠有助於寶寶智力的發育。那麼,22個月寶寶智力發育標準是怎樣的?22個月寶寶智力發育能夠自如自在地跑步,跑跑停停,並學會了奔跑。寶寶會藉助不同高度的物體爬向高處,拿到他要的東西。寶寶有膽量,也有能力從高的物體上跳下來。如果寶寶上個月就能夠原地起跳了,這個月可能又長了新本事,已經不僅僅是原地起跳,還能原地跳遠了。
  • 提高孩子智力水平:促進大腦發育的這些方法,用得越早越好
    心理學家布盧姆研究發現,「如果把17歲所達到的智力水平定為100%的話,那他出生以後的前四年就可以達到50%,到他八歲的時候可以達到80%,只有剩下20%是在八至十七歲這個時期完成的。遺傳學顯示,家庭中如果父母親雙方有一方智力低下,那麼其子女中智力低下的發生率會高於正常家庭,這說明智力與遺傳有一定關係。但是,如果父母在孩子智力方面有意識地加以培養,也能在一定程度上補救遺傳缺陷。另外,即便是同一個家庭中出生的子女,未來發展也大不相同。有的孩子成就非凡,有的則一生平庸。
  • 不願拖累子女,湖南一79歲患癌老人挖洞等死:老年人也需要「存在感」
    12日,武岡一79歲患癌老人挖洞等死的視頻引起熱議。現場視頻顯示,一名老人蹲坐在一洞內的罈子中。隨後,現場數人合力將老人從洞中抬出。據悉,現年79歲的老人之前一直跟兒子住北京,身患淋巴癌加重後,叫兒子陪他回來,想葬在老家。回來後,老人看上了一處墓地風水,請人買壇挖洞,兒子給他換新衣服後一起前往,沒想到,老人藏了小刀在壇內割腕自殺。目前,老人傷勢不重,已和兒子返回北京。
  • 孩子3歲前這4類營養素,對大腦發育很重要,攝入充足孩子智商更高
    因為除了先天遺傳之外,後天的營養和教育也非常重要。雖然教育是父母一生的課題,但是對於嬰幼兒來說,首先保證他們能夠攝入充足的營養,才是父母真正應該關注的事情。據美國布魯姆研究測定:如果把孩子十七歲時的智力設定為100,4歲時的智力為50,等到孩子八歲的時候,智力就為80了。我國研究也證明:人腦細胞有兩次分裂高峰,即妊娠26周和出生後的一個短時期。神經生理學家張香桐指出:人腦神經細胞的數目在出生後6個月內還在繼續增加。
  • 小孩智力的發育高峰時期是在什麼年齡階段?
    孩子的智力發育是一個持續的、緩慢的過程。寶寶的大腦發育過程中,胎兒發育期和出生後的1~3歲甚至到學齡前,都屬於寶寶的大腦發育高峰期。 胎兒發育期:腦部發育初期 胎兒待在媽媽肚子裡40周,而這段時間是胎兒大腦生長發育的最關鍵時期,同時也是腦細胞發育旺盛時期。醫學研究發現,從妊娠12周開始,大腦進入了腦細胞數量飛速分裂增殖的時期,細胞數量急劇增加。
  • 哈佛研究:0-3歲是大腦發育高峰期!6個方法促進寶寶智力發育
    俗話說「三歲看大、七歲看老」,這句話並非空穴來風。哈佛兒童行為學家理察教授團隊經過20年的研究發現,大腦在0-3歲會經歷發育的高峰期,這段時間的教育方式很大程度上決定了孩子一生的智力水平。寶寶出生時大腦重量只有成人的25%,在3年發育到成人的85%。
  • 從《美麗心靈》來看,約翰納什如何治癒精神分裂
    這是我對精神分裂的所感,就是那些被稱為「心裡不正常」的人群。 比如昨天我就碰到了一位精神分裂患者,她站在玻璃櫥窗前,看著商店裡的衣服,然後動作古怪或是擺弄著自己亂糟糟的辮子,對著鏡子無故冷笑。其實第一眼看上去可以會覺得她是一個愛美的女孩,但異常的是,她一站,就是幾個小時。我在對面商場吃飯時透過窗戶注意到她,到了傍晚,她還在那個位置一動不動。 如不加幹預,精神分裂會愈加嚴重,出現情感不協調、思維障礙、感知障礙等問題。
  • 79歲老人故意絆倒幼童:網友怒慫不要臉!年紀大無法判刑
    仿佛是在玩足球小孩在老人的絆倒下,重重地摔到地上,臉朝下不知道有沒有摔到脖子和腦袋,水泥的地板,肯定是非常疼的老人是否故意絆倒?>2、小孩並有和她正面相撞,而是從側面經過,正常來說是可以順利通過的所以,的確是老人故意絆倒小孩看看網友怎麼怒慫老人富有正義感的網友從來不會缺席對於這麼惡性事件的吐槽有網友怒慫一針見血地指出:太壞了,心術不正
  • 三歲定八十?三歲娃身高體重、智力發育對照表來了,你家達標了嗎
    俗話說,三歲定八十。老人也經常說,三歲看大。經常會有寶寶即將入園的家長來諮詢:我家寶寶馬上要上幼兒園了,身高XX公分,體重XX公斤,不知道算同齡人裡面算什麼水平?生活自理能力方面和同齡人比好像也沒什麼優勢,這個階段的寶寶智力發育到底應該是個什麼水平呢? 今天就來跟大家好好聊聊三歲寶寶身高體重發育標準,智力和基本能力發育參照標準。家長們可以對照看看哦,你家寶寶達標了沒?
  • 這些營養元素影響智力發育,媽媽們可要記牢了!
    這些營養元素影響智力發育,媽媽們可要記牢了! 寶寶3歲時,大腦發育達到高峰,因此,大家在寶寶3歲前一定要給他補充充足的營養,保證大腦健康發育。那麼有哪些營養元素有益於寶寶智力發育呢?育姐今天就給大家扒一扒。
  • 60歲老人做頭部CT 左腦是空的僅靠半個大腦存活
    然而,俄羅斯一名60歲老人,近日在醫院檢查時竟然讓在場的醫生大吃一驚,他的半個腦子是空的,啥也沒有,這也意味著這個老人用半個腦子活了一生,而老人說,從出生到現在他一直活得好好的。據英國《每日郵報》7月12日報導,這位老人已婚,生有兩個孩子,在蘇聯時期是一名軍人,後來退伍回家,擁有大學學歷,是一名工程師。
  • 與寶寶的智力發育有關的情況,媽媽們要注意看了
    每位媽媽都希望自己的寶寶能夠聰明健康,但是我們的寶寶在出生後依舊還會有一些智力發育有關的問題,這都是與諸多原因造成的,如果我們能夠多點了解,寶寶的健康成長就會更加順利。1、父母懷孕的最佳年齡根據資料搜集顯示,在年輕媽媽懷孕的年齡上,也有關於生育寶寶的最佳年齡對比,比如女性在23歲以前成為媽媽所生子女平均智商為103,而24~28歲這段時間生育者則高達109,太晚生育(29歲以後)的子女又低於105。因此,很明顯24~29歲為育齡女子的最佳生育期。
  • 寶寶玩具過多反而影響智力發育
    寶寶玩具過多反而影響智力發育2009-07-16 15:45:31出處:搖籃網作者:佚名  美國兒童教育學者日前發表了一份研究報告,認為玩具過多容易影響孩子的智力發育。這些學者全都是「0~3歲項目」的成員,該項目受美國政府資助,專門研究學齡前兒童的教育計劃。
  • 智力PASS模型理論:不在智商而在「認知力」
    我當時就在想:"孩子在幼兒園上課也是這種狀態吧,自己玩自己的,也肯定學不了什麼東西,自控力那麼差。"相信很多父母都會遇到孩子特別頑皮不聽的時候,那可以怪是這些孩子不聰明嗎?又或者是這些孩子不聽話嗎?還是懷疑父母自己的教育方式不正確呢?其實,孩子種種的不聽話是由於孩子還小,認知力尚不完善,因此,孩子的自控力和約束力就顯得比較低了。
  • 額葉的發育影響到你高層次的精神活動
    這也可以解釋為什麼我們身邊的很多老人總是被所謂的保健品欺騙,甚至被保姆的感覺欺騙。他們把所有的遺產都交給別人,而不告訴孩子,這是他們衰老的結果,額葉功能第一次衰退,人們真的變得「愚蠢」。「飛奔頭」的大小可以決定生命的關鍵在發現額葉的作用後,人們曾經進行過一次非常殘酷的手術,那就是「額葉切除術」。
  • 廣西北海一老人與兩孫女遇害,兇手系老人兒子,疑有精神病史
    近日,網傳廣西北海市合浦縣於5月13日發生一起致三人死亡的命案,死者包括一名73歲的老人和他兩個在讀小學的孫女,最的小孫女尚不滿9歲。日前,北海市官方對這一起故意傷害案進行了通報,犯罪嫌疑人張某良涉嫌殺害其父親及兩名侄女。
  • 這幾個因素才是影響智力的關鍵
    每次和朋友聊起天來的時候,她總得誇自家的兒子格外聰明。大家問她為什麼這麼自信,他的答案倒是讓大家又驚又喜,她說因為自家兒子頭上的旋很多。其實不單單只有同事有這種想法,很多老一輩的人都認為孩子頭上的旋是和智商有關係的,他們覺得旋越多,孩子就越聰明。
  • 79歲母親遭兒子活埋:世間最悲哀的,是養兒防老,孩子卻成了狼
    文 | 小步在家早教來自清華、斯坦福,全球1089萬家庭的選擇,每天十分鐘,養出聰明寶寶5月6日,#男子疑活埋癱瘓母親#的新聞被刷上熱搜,看完令人氣憤不已:陝西靖邊縣的馬某寬,涉嫌將79歲的母親馬某芳用人力車拉到荒地